诗歌语言鉴赏练习.ppt
春 归(唐庚)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注释: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安置。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1)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1)本诗中“合”和“圆”都有“环绕、围拢”的意思(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集市上花团锦簇、城郭外绿柳环绕的景象(1分),突出表现了南国春光之盛(1分)。意思对即可。(2)本诗用春归丽景反衬无限愁情(1分,关键词:反衬)。前两联描写东风骀荡,遍地皆绿,花繁叶茂,春光烂漫之景,传达出春来不可阻遏之势(1分);颈联暗转,以所闻之禽声和所见之江色引出诗人愁绪(1分);结尾才急转直下,极写愁情之重,难以排遣(1分);将愁人格化,说自己无计驱走忧愁,反倒被愁推到酒边,强化了抒情的力量(1分)。意思对即可。,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注六丁:道教中的火神。(1)有人说,“偷”字在词中最为传神,试加以分析。(2)作者观赏鹅湖山时的心情怎样?试作简要赏析。,(1)运用拟人手法,鹅湖山本来是被云遮住的,作者却说是被神“偷去”,想象丰富,构思新奇,幽默而有情趣,照应题目中的“藏”。(2)喜悦、轻松、悠闲。(2分,喜悦1分,轻松或悠闲1分)作者本来冒着“春寒”来观赏鹅湖山,却因云遮雾罩,而暂未见到,但作者把这看作是有人将高山“偷”去了。刚刚设想是“六丁”神将它搬离人间,却又觉得是“晓云闲”来无事,顽皮地来“遮拦”;转眼间风吹云散,作者高兴地认为是风又为自己把山追了回来。透露出诗人轻松、悠闲、喜悦的心情。(3分),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注】作者天宝三年离长安,十余年后李白秋游宣州时作此诗。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作者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时作此诗。(1)两首诗中都着一“独”字,请分别谈谈“独”在诗中不同的意蕴。(4分)(2)两首诗在写景技巧上异中有同,试综合赏析并指出它们的相同处。(3分),(1)独诗中“独”重在描摹景物特点,刻画出“孤云”的形象,为全诗营造了孤寂的氛围,也暗含了诗人遭贬而过上孤高自适的流寓生活。(2分)江诗中“独”具有卒章点题的作用,刻画出“独钓者”的形象,表明遭贬诗人孤清自许的人生态度。(2分)(2)两诗均是写景寄情。独诗取“鸟”“云”诸山景,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而感孤独,进而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的情怀。/江绘“鸟飞绝”“人踪灭”诸雪景,表现了遭贬诗人不畏寂寥冷峭江雪而独钓的、孤傲高洁的心。,溪居即事 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哪两个字刻画了小童怎样的形象?试作分析。(4分)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分)“疑”、“急”二字。(1分)作者用“疑”、“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小童发现有船进湾,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打开柴门迎接客人的过程。(1分)刻画了小童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1分)塑造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1分)(3分)对小童的喜爱之情。(1分)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2分),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景色的诗。愚溪在湖南永州。第一句中的“散”,第二句中的“明”,很具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散”字呼应题目中的“雨后”二字,点明天气;写出了低压在洲渚上的黑云逐渐消散,给人以天高气爽的感觉;一个“明”字紧扣题眼“晓行”二字,交代时间;写出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色的阳光遍镀村坞,四野一片清明澄澈的秀美景色。(3分)这两个动词使雨后朝日图更有动感,蕴满生机;也暗示了诗人的舒畅愉悦的心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