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详解.ppt
前赤壁赋 苏轼,苏轼以旷达著名,本文即体现了他乐观积极的心态,这对我们的生活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主讲胡正明,作者简介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受欧阳修赏识。由凤翔府签判入朝,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因政见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杭州通判。后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被诬入狱,罪贬黄州。哲宗元祐年间旧党当政,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绍圣年间新党上台,又被贬惠州、儋州。徵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六十六岁北还,不久逝世。谥“文忠”。,苏轼兼长诗文词书画,为北宋一代文宗。苏文汪洋恣肆,议论纵横,想象奇特。其诗揭时弊,叹民生、抒胸怀,清新豪健,善用比喻夸张。苏词冲破男女之情、离别之愁的藩篱,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无不可入词,开豪放派词风。但他的部分文学也流露出他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游戏人生的消极态度。著有苏东坡集.,作者简介2,识记这是一篇文赋,说明其主要形式特征;概括本文的主题;把握本文的情感变化线索,据此划分段落,并概述每段大意;找出文中描绘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简要分析这几处景物描写与抒情、说理的关系;理解文中主客问答对话实质上反映了作者思想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具体说明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洞箫声,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习要求,教学导航,作者简介文体知识背景重难点字词句理解层次结构主旨及评价艺术特色重难点问题推荐扩展阅读,背景,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与之政见不合,被迫离京外放。1079年7月,朝廷中属新党的几个御史,抓拄苏轼所写的诗中讽刺新法的一些诗句,弹劾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于是宋神宗下令将苏轼拘捕入京,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 的“乌台诗案”,后苏轼因其弟和许多大臣的多方营救,方免死罪。这年12月,苏轼被贬到黄洲,但任团练副使之职,名为朝廷命官,实是囚犯,生活艰难,行动亦受监视。面对如此重大打击,他苦闷难遣,一面从佛老思想中寻求解脱,一面到自然山水中寻求安慰。1082年7月和10月,他先后两次游黄州赤壁,写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抒发怀抱,依时间顺序,分别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前赤壁赋文白对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江流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箫声凄凉哀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箫声悠远绵长)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箫声催人奋进),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何为其然也!”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酣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以相属;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挟飞仙以遨游,抱 明月而长终;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盖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客喜而笑。洗盏更酌。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文体知识,赋:是汉代形成的一种文体,有“汉赋”之称,赋讲究词采、对偶、韵律和铺叙,常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有诗歌和散文特点。后来或向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律赋”,或进一步散文化,称为“文赋”、“散赋”。“文赋”也是散韵结合,但散文意味颇重,特别是到了宋代,多以散文方法作赋,别具一格。本文就是一篇文赋,也是一篇记游散文。,层次结构1,此文的外有形式,似乎是一篇游记。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由。下面从出游到赏景、箫歌、怀古、伤今、议论、醉酒、天明,完全按时间顺序一路写来,所以“月出”起,以“东方既白”(日落)收。但细究起来,在时间这条外在线索之外,还有一条内在的情感脉络。作者此文并非以记游为主,而重在抒情议论。因此剖析此文的层次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人物的事情变化。文中主客两人的感情变化,经历了“乐悲喜”的过程。全文也就可以分为三层。,一(1)写泛舟江面上生乐。清风、明月、江水的描写,不但抓住应时之景的鲜明特征,创造宁静安谧的境界,勾出遗世独立之情,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了铺垫。成为构成全篇艺术意境的主要物象。二(2,3)记叙泛舟江心,饮酒放歌的情景,因箫声呜咽而生悲。1“饮酒乐甚”发而歌(美人喻其理想)2由放歌引出客人倚歌而和的箫声。用比喻、夸张、想像的手法,极写了萧声强烈的感染力,表达出浓重的凄清情调,借此抒发内心难以掩抑的哀愁,感情基调由乐而悲。3客人解释箫声“何为自然”。用以客代答的形式,表达作者对现实人生的苦闷和迷惘。其中“渔樵于江渚之上”正是作者贬谪生活写照。,层次结构2,三、因得到解脱而复喜。4苏子对客人的批驳和安慰。(全文主旨所在)1)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领起,驳客“羡长江之无穷”的议论。2)以“且夫”一转,驳客“抱明月而长终”的感慨。这段文字是写作者经过一番哲学思考,终于找到解脱苦闷的途径,即用旷达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在大自然怀抱中录求精神慰藉。5客人被苏子说服而转悲为喜。“洗盏更酌”、“相与枕藉”将喜悦的心情化成了具体的生活画面。(与首段相呼应,但此时的乐,已是在领悟人生意义后的更高层次的愉悦。),层次结构3,主题,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辨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入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前赤壁赋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失意时对人生的看法。可以这样说,文中主客二人由“乐”到“悲”,又由“悲”到“喜”的感情变化过程,其实就是苏轼本人在这一时期思想渲变过程的缩影。但也应看到苏轼用以自我解脱的药方主要来自于“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观点。其本质就是庄子“万物其一”的思想,也同佛家的与世无争、随缘自适之义相通。所以文中所表的乐观旷达,也只是作者内心痛苦的暂时排遣,而决非思想矛盾的根本解决。,主题评价,艺术特色1,一、景、情、理融为一体。文章虽从记游写起,但重在抒发人生感慨,辩论人生意义,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作者采用了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景、情、理三者达到统一。首段因景生情,但文中又借物喻理(水、月、风),即以这段写景为下文议论说理作形象、铺垫。第二段中客的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其内涵就借具体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出来。第三段苏子反驳也是以水和月作譬,深入浅出说明事物变与不变的道理。整篇文章,议论赋予了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写景使哲理呈现生动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二、采用对话手法,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本文继承了辞赋常用的形式规范,即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文中的客,其实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人物,主客双方,代表着作者思想的两个对立面,最终主说服客,反映了作者复杂的人生观中积极面战胜了消极一面。,艺术特色2,三、骈、散句交错使用,有整有散,错落有致,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全文以散句为主,其中又穿插一些似对不对的偶句。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颇有韵味悠长之感。有些句子,似散而实整,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其消长也;”有些句子,又似整而实散,如:“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艺术特色3,重难点问题1,一、理解文中的主客对话实质上反映了作者思想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2、具体说明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箫声,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三个角度来描写:一是直接描述箫声的凄凉哀怨;二是描述箫声余音悠远绵长;三是描述箫声的感人力量。作者在描写箫声时用了比喻修辞,以细长的丝线来比喻箫声的余音悠长。,重难点问题2,推荐扩展阅读,苏轼词其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词其二: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chi)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篇是苏轼四十七岁被贬黄州(湖北黄冈)时所作。苏轼官途开头比较顺利,二十一岁一举登第,后来制科及学士院试都入第三等(即特别优秀),得直史馆。王安石专权后,虽出外任,也领大州。到元丰年二年,以笔祸得罪,被捕下狱,翌年流放到黄州,以后五年一直贬于此。这五年,就他官途而言,是极不得志的,但就他文学成就而言,却是一个收获最为丰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