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ppt
考点4 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考点4 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泗溪中学 曾令年,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1 自尊,第3课时 考点聚焦,第3课时 考点聚焦,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自信,第3课时 考点聚焦,第3课时 考点聚焦,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3 自立,第3课时 考点聚焦,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4 自强,第3课时 考点聚焦,知识梳理,1、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2、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人格。3、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4、自负与自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5、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A、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B、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相信实力是撑起信心的重要支柱;C、自信之歌回荡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回荡在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6、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表现在生活自立,学习自立,人生自立等方面7、依赖思想的危害:,知识梳理,8、怎样自立?A、告别依赖就是要独立的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B、我们应该学会独立自主的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C、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同时,要大胆的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反复锻炼,提高自立能力。9、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10、自强精神表现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11、自强精神对个人和国家的作用或意义:12、青少年如何自强?A、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的奋斗。理想,自强的航标;B、战胜自我,不放任自我,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C、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13、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是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直击中考,2010年中考,4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钱学森虽然走了,但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摘录其中的感人事迹,感受大师的崇高品德。4 分感人事迹 崇高品德,钱学森在上海交大读书时,有一次考试,教授给他判了满分,他却主动“交待”自己试卷上的错误,被扣了4 分。,在美国工作20 年,钱学森一直是中国国籍。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钱学森回国后不久,中央领导问他“中国能不能搞原子弹、导弹”,他回答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钱学森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从新的知识里汲取营养,所以他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还能有所发现,有所成就。,诚信,爱国,自信自强,终身学习(或:创新精神)。,第3课时 拓展提升,1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所以我们对自己缺点的耻辱感越重越好。,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他会为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难为情,从而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做一个真正有价值、有尊严的人。但耻辱感并非越重越好,沉重的耻辱感会蒙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陷入自卑的泥潭,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体会不到自身的价值,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知耻应该适度。,第3课时 拓展提升,2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已经是中学生了,不再需要父母的照顾,父母的照顾只会影响到自己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自立并非不需任何帮助。我们虽然已经是初中生了,但有些事情仍需要父母的照顾。父母的适当照顾并不会影响我们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但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我们,包办一切,则会使我们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我们自立自强。同时,自立自强并不排斥接受他人的帮助,在遇到困难时通过他人的帮助渡过难关,更会使自己感到一个人的生活离不开许多人的帮助,从而进一步增强完善自我、成为强者的信念,有助于树立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理想。,第3课时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尊重他人,树立自信,例1漫画赏析看图读文话感悟下面是摘自某学习报的漫画,请运用相关知识,参照列表中的范例,说说你的感悟。,第3课时 要点探究,第3课时 要点探究,应对策略 解答漫画赏析题首先要读懂漫画内容,要仔细观察画面中反映出的各种信息(画面中的人和物以及文字等),并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画面特点或特别注明的信息;要特别注意画面所附带的文字,这往往是理解漫画寓意的关键。其次,要抓住漫画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在仔细观察画面的基础上,按照寓意找出教材中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融知识于漫画分析之中,这样才能抓住漫画的主题,作出正确的回答。,第3课时 要点探究,答案(1)不赞同。(2)理由:做任何事情都要相信“我能行”,不要自卑。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准确自我定位和客观自我评价,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相信自己能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探究点二 培养自强自立的品质,第3课时 要点探究,例2【品味生活启迪人生】乡下,有一片桃花心木林。当初,种下树苗后,种树人总是不定期来浇水,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我感到很奇怪,便询问缘由,他笑着说:“种树不同于种菜,不是几星期就可成熟的。要想种出百年的树,只有让树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浇水是模仿下雨,下雨是算不准的,所以它们只有在不确定中拼命扎根,找到水源,才能成为百年大树。”其实,人的成长跟树的生长道理是一样的,有什么样的品质,就能成就什么样的生命。(1)材料中“树的生长道理”启示我们需要培养什么品质?(2)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品质?,第3课时 要点探究,应对策略 第(1)问可从自立、自强的品质思考。第(2)问可转化为如何培养自立能力或如何培养自强品质。,答案(1)自立、自强的品质等。(2)告别依赖,独立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投身社会实践;树立坚定的理想;战胜自我;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