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的生产与价格.ppt
第三章网络经济下的生产与价格,生产者均衡原理信息产品的生产信息产品的价格边际收益递增与可竞争性,第一节 生产者均衡原理,一、生产成本,1、总成本,生产必须投入各种生产要素,这些要素的价值体现就是成本。总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 不变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可变成本: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成本,0,产量,总成本,可变成本,不变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2、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 平均成本先下降,后上升。边际成本=d总成本/d产量 边际成本也就是总成本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下降。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从图上看,边际成本曲线(MC)从平均成本曲线(AC)的最低点穿过。,成本,0,产量,MC,AC,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二、生产收益,1、总收益,总收益=产量价格 全行业,价格随产量增加而降低;单个企业,价格不变。,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平均收益=总收益/产量 边际收益=d收益/d产量 边际收益为总收益曲线的斜率。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价格(P),成本,0,产量,MR=AR=P,TR,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三、生产者均衡,1、生产者均衡的含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经济人”假定,即所有市场主体都是理性的,并且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来说,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利润=收益成本 利润大小与收益与成本的多少有关:收益的多少与产量有关。产量越高,收益越高;但随产量增加,成本也在增加,产量越高,成本增加的也就越多。生产者均衡,就是在收益与成本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在这一点上,利润最大。,2、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0,或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即 MRMC=0,或 MR=MC 企业按照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的产量组织生产,即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边际收益为总收益曲线的斜率,边际成本为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当二者斜率相等时,企业的利润最大。,成本/收益,0,产量,MC,A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Q0,利润,成本,0,产量,TC,TR,总收益与总成本斜率相等,Q0,利润,第二节 信息产品的生产,一、信息产品的成本,1、信息产品的总成本,信息产品的总成本也等于不变成本加可变成本,但与一般产品相比,具有不同特点:(1)高不变成本,低可变成本。前期的开发研制成本很高,开发成功后,生产制造的成本很低。(2)不变成本绝大部分为沉没成本,即投入后,如果停止生产,这部分成本将无法收回。,2、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1)由于变动成本很小,因此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不断减少。(2)在刚生产的一瞬间,边际成本极高,但很快降低至接近于0。(3)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必须达到临界规模,因此成本不是从0开始,而是从临界产量(Q0)开始。,成本,产量,0,AC,MC,信息产品的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Q0,TC,二、信息产品的收益,1、信息产品的总收益,信息产品的总收益与一般产品基本相同,但起点不是0,而是临界产量。,2、信息产品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同样,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信息产品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价格,但起点不是0,而是临界产量。,成本,产量,0,MR=AR=P,信息产品的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Q0,TR,三、信息产品的生产均衡,1、信息产品的均衡条件,按照边际分析,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或总成本曲线与总收益曲线的斜率相同。但对于信息产品,这一条件不成立。从图上看,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在右端不相交,总成本曲线与总收益曲线没有相同的斜率,故均衡不存在。,成本,产量,0,MR,MC,信息产品的均衡条件,Q0,成本,产量,0,TC,信息产品的均衡条件,Q0,TR,2、信息产品均衡的超边际分析,按照边际分析方法,信息产品生产者均衡的条件不成立,即信息产品的均衡不存在内点解。但按照超边际分析方法,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均衡有解,即信息产品均衡的角点解。信息产品均衡的角点解为Q0。与一般产品不同的是,信息产品均衡的解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Q0+n,(n0),在这个区域内,任一点都是最优解。,第三节 信息产品的价格,一、一般产品的价格确定,1、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前面我们将价格视为外生的和不变的一个量,但实际上价格是一个变化的量,价格的变化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有关。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为获得某种效用而愿意支付的货币代价。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消费的数量越多,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代价就越小。因此,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2、一般产品价格的确定,实际上,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企业的边际收益。按照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法则,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一点Q0上,生产者达到均衡,这一点上的价格P0即为这一产品的均衡价格。,成本/收益,0,产量,MC,AC,一般产品价格的确定,MR,Q0,P0,二、信息产品的价格确定,1、消费者对信息产品的支付意愿,(1)就某一类产品看,边际效用递增,消费的越多,支付意愿越强。(2)就某一种产品看,边际效用递减,而且迅速下降为接近于0。,2、信息产品的价格确定,(1)按照边际成本确定价格 由前面的的分析可知,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很低,几乎接近于0。如果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就意味着信息产品的价格也几乎为0。如此低的价格企业无法收回先期投入的巨额开发研制成本,使企业面临巨大亏损。显然,按照边际成本确定的价格并不是一个最优的均衡状态。,成本,产量,0,MR,MC,信息产品按照边际成本定价,Q0,P0,(2)按照平均成本确定价格 解决办法:按照平均成本定价,即以边际收益与平均成本相交的一点上的价格P0确定信息产品的价格。如果按照平均成本定价,意味着企业不仅用于生产产品的成本可以收回,其用于先期的开发研制成本也可以收回。在经济学中,凡平均成本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其价格不是由边际成本决定,而是由平均成本决定。边际收益与平均成本相交的点为均衡点。平均成本下降:自然垄断行业,成本,产量,0,MR,MC,信息产品按照平均成本定价,Q0,P0,AC,三、信息产品价格确定的实例分析,1、基本假定,某信息公司一电子版发行一部新小说 总成本为50000元,其中 付给作者稿费:45000元 公司员工工资:2000元 机会成本:3000元 合计:50000元,再假定:出版商每卖出一本电子图书的可变成本为0.5元,即边际成本为0.5元不变。,出版商的平均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销量,销量,假定消费者:当价格为5.5元时,消费者购买10000本 当价格为0.5元时,消费者购买20000本,2、按边际成本定价,总销量为20000本,价格为0.5元,每本成本=,50000+0.520000,20000,=3(元),每本收益=0.53=-2.5(元)总收益=-2.520000=-50000(元)即按边际成本定价,将亏损50000元,先期投入的成本无法收回。,3、按平均成本定价,总销量为10000本,价格为5.5元,每本成本=,50000+0.510000,10000,=5.5(元),每本收益=0(元)总收益=0(元)零经济利润,均衡状态。经济利润为正,更多厂商进入,价格下降 经济利润为负,部分厂商推出,价格上升,10,8,6,4,2,1,2,3,4,5,产出(10000本),成本/价格(元),0.5,5.5,MR,MC,AC,信息产品价格的确定,第四节 边际收益递增与可竞争性,一、问题的提出,1、边际收益递增与自然垄断,边际收益递增意味着只有有限的企业可以生存,而且这些企业会获取正的利润而不会导致其他企业的进入,这种状况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自然垄断。自然垄断被认为是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在自然垄断的情况下,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因此,在传统经济下,对自然垄断行业要进行国家干预,包括国营和政府规制。,2、网络经济下的边际收益递增与垄断,网络经济下信息及网络产品的生产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趋势,因此,在网络经济下,“先者为王、赢家通吃”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在某一市场上,最后只有一家企业能够生存,形成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现象。问题是,网络经济下的这种垄断是否会导致市场无效率?对于网络经济下出现的这种垄断是否也需要采取政府干预的方式来加以抑制?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但是这需要在经济学上予以证明。,二、基本模型,1、定义与记法,假定:(1)一个产业有几家企业(2)产品同质(3)企业同质(生产成本函数相同)C(q)=f+cq C(0)=0对其求导 AC(q)0 AC=C/q=c+f/q给出递增的规模报酬。,(4)几家企业分为两组(1,2,m)在位者 n-m0 潜在进入者(5)需求为D(P)(6)总供给=qi,n,i=1,2、三个重要定义,(1)可行的产业,必须满足(i)qi=D(P)(ii)对任何 i=1,2,m PqiC(qi)(2)可持续的产业状态:“没有一个进入者可在接受在位者价格的前提条件下获利”。设在位者价格为P 不存在 peP qeD(pe)这样条件,必进入 使得 peqeC(qe)(3)完全可竞争市场,n,i=1,3、均衡,令 m=maxP(q)-C 为含f的垄断利润 如果一个企业是可以生存的,则 mf 该行业唯一可维持的格局如图所示。在行业中,只存在一个在位者,他制定的价格为pc,供给产量为qc。其他企业不进入市场。以平均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可以得到可竞争性价格/产出组合:pc,qc(pc-c)D(pc)=f,q,q=D(p),c+f/q,p,pc,c,qc,q,报酬递增状态下的均衡,“可持续”pc-c D(pc)=f 零利润 记 pc,qc 为“可竞争配置”解出:pc=f/D(pc)+c=c+f/qc=(AC)c4、小结 在pc,qc 时,既无进入,又无退出,产业状态可持续。(1)如果在位者索价ppc,0,进入;(2)如果在位者价格ppc,0,退出;(3)pc,qc 只有一家企业,(n-1)家企业呆在产业外。如果企业数2,则有2f,3f,可利用效率下降。pc=AC不如 p*=c,但 pcpm,比纯粹的垄断好。,三、总结,1、性质,(1)产业的规模报酬得到利用,因为在技术上是有效的。(2)在位企业零利润:pcpm(3)是有约束的效率,即服从了没有政府的约束。如果政府管制,可使 p*=c,但需要补贴。,2、条件,(1)市场自然选择。(2)pc=AC,并不是政府的规定,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3)允许别的企业进入(潜在进入者的存在),但是否进入,取决于企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