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与纳税筹.ppt
1,前言,税收与会计有密切的联系我国现行税法条款繁杂,涉及各个行业。为了便于掌握,本书打破了传统的税法教材体系,一方面高度概括,归纳了主要的税法条款,突出各税种税额的计算;另一方面又解决了税法教材和会计教材相互脱节,互不相联的问题。将不同情况下税额计算和会计处理紧密连接在一起。通过大量案例说明了重要的税法内容,特别是税额计算及其账务处理,简洁易懂,便于我们大家学习。本书编写依据的税收法规截止至2011年12月。,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材情况分析,2,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材情况分析1.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主编:盖地2.本教材两大部分:1-10章为税务会计,主要内容包括:税务会计概论、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关税会计、出口货物免退税会计、营业税会计、资源税会计、所得税会计、土地增值税会计、其他税会计(如城建税会计、房产税、车船税会计、印花税等小税种会计);11-12章税务筹划,主要内容包括:税务筹划概述(原理与方法)和税务筹划实务(企业组建税务筹划、企业经营的税务筹划及企业投融资的税务筹划),3,3、本书授课课时共60个课时。时间少,但内容多,上课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上课只能抓重点内容。讲课的主要内容,4,一、增值税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二、消费税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三、营业税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四、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五、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六、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及会计处理七、资源税会计,5,本课程考核要求1、本课程为统一考试科目。2、(1)平时30%,期末7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情况、作业情况、上课表现情况等等。,6,学习的几点要求:1.税务会计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是会计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因此大家要认真学好本门课程2.税务会计,与税法、税收筹划、财务会计等学科密切联系。3.平时应注意关注最新税收热点、关注税收法规的变化,7,第1章 税务会计概论学习目标1.1 税务会计概念结构1.2 税制构成要素1.3 纳税人权利与义务,8,1.1 税务会计概念结构1.1.1 税务会计的概念 它是以纳税人为会计主体,以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应纳税款的形成、调整计算、申报和缴纳等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P2,9,税务会计对象税务会计的对象是税务会计的客体,是纳税人因纳税而引起的税款的形成、交纳、补退、罚款等经济活动及以货币表现的资金运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税务活动,主要包括:1)经营收入2)生产、经营成本(费用)3)收益分配4)税款的缴纳或减免,10,1.1.3 税务会计目标 税务会计目标是向税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税务会计信息。1)依法纳税,认真履行纳税人义务(提供报表及时申报并交纳)2)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认真协调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纳税调整)3)合理选择纳税方案,有效进行税务筹划(减轻税负),11,1.1.4 税务会计基本前提1)纳税主体。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持续经营3)货币时间价值。它深刻地揭示了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内在原因,也同时说明所得税会计中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必要性。4)纳税年度。不足12个月的,应当应实际经营期限为一个纳税年度。纳税人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5)年度会计核算(annual accounting)纳税只针对某一特定纳税期间里发生的全部事件的净结果,而不考虑当期事件在后续年度中的可能结果,后续事件将在其发生的年度内考虑。,12,1.1.5 税务会计一般原则1)修正的应计制原则 如果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方法致使收益永远得不到确认,而费用立即得到确认,税务当局可能会因所得税目的不允许采用这种会计方法。坚持必须考虑支付能力与保护政府财政税收收入原则。强调“该经济行为已经发生”,反对费用的预计与估计。当它被用于税务会计时,与财务会计的应计制存在某些差异:第一,必须考虑支付能力原则,使得纳税人在最有能力支付时支付税款 第二,确定性的需要,使得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实现具有确定性 第三,保护政府财政税收收入。这主要体现在收入的确认和费用的扣除上,13,2)与财务会计日常核算方法基本一致原则(1)对于已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全部事项的当期或递延税款,应确认为当期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2)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计量某一事项的当期或递延应纳税款,以确定当期或未来年份应付或应退还的所得税金额。(3)为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不预期未来年份赚取的收益或发生的费用的应纳税款或已颁布税法或税率变更的未来执行情况。,14,3)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的原则4)配比原则。所得税费用与导致纳税义务的税前会计收益相配比(在同期报告),而不管税款支付的时间性。5)确定性原则。按当初税率报告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确定的。6)可预知性原则。未来年份应税收益只在逆转差异的限度内才被认可。即未来年份的应税收益仅仅受本年暂时性差异的影响,而不预期未来年份赚取的收益或发生的费用。,15,1.1.6 税务会计特点1)法定性。当财务会计准则、制度与现行税法的计税方法、计税范围等发生矛盾时,税务会计必须以现行税收法律为准,对财务会计做适当调整、修正和补充。2)纳税主体的广泛性。自然人和法人都可能是。3)会计处理的统一性。同一种税对不同企业(不同纳税人)的规定都是一样的。4)相对独立性。对某项税种来说,其计税依据与财务会计账面记录提供的依据可能不完全相同,需要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16,1.2 税制构成要素 税制构成要素是指各个税种在立法时必须载明的、必不可少的的基本因素,比如,对什么征税、叫谁交纳,征收多少、什么时候缴纳以及不依法缴纳怎么办等。这些必不可少的内容,表现在税收制度上就是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纳税期限、违章处罚等要素,其中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最重要的税制要素。,17,1.2.1 纳税权利义务人 1、什么是纳税人 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是纳税的主体。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2、与纳税人有关的两个概念(1)扣缴义务人 所谓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企业或单位,也称代扣代缴义务人。例如,一个大学教授,他每个月所缴纳的所得税就是由他所在单位代扣代缴的,而不是由他每个月去税务部门缴纳。(2)负税人 负税人就是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例如,对商品或劳务征收的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等流转税,纳税人虽然是企业,但企业却可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把自己交纳的税收、加在商品售价中向前转嫁给消费者负担。,18,1.2.2 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也称为征税对象,它是征税的标的物,也是交纳税款的客体。与课税对象有关的概念有:1)课税依据。税收制度中规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即税基,如所得额、收入额和销售数量。纳税人的应缴税款是根据计税依据乘以税率计算出来的。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如下:,19,1.2.3 税目 定义: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体现每个税种的征税广度。税目一般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两种:1)列举税目。就是将每一种商品或经营项目,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分别规定税目。2)概括税目。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采用概括方法设计税目。,20,1.2.4 税率1)定额税率2)比例税率3)累进税率按累进税率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全额累进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3)超率累进税率。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如土地增值税按增值额占扣除项目金额比例四个层次。,21,1.2.5 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对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纳税对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生产环节(如资源税)、流通环节(如商品税)、分配环节(如所得税)、消费环节(如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期限 纳税申报期限是指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应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起止时间。分为按次申报与按期申报两种。税额计算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22,1.2.8 税负调整1)税收减免(1)税收减免的含义。(2)税收减免的类型。法定减免、特定减免和临时减免(3)税收减免的形式。减税、免税、起征点和免征额2)税收加征(1)地方附加,简称附加。随同征税一起征收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款项。(2)加成征收。(3)加倍征收。,23,1.3 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纳税人权利1)知情权与保密权2)延期申报权3)延期缴纳税权4)依法申请减税、免税权5)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6)委托税务代理权7)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权8)对违法行为的检举权9)其他权利,24,1.3 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纳税人义务1)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义务2)接受账簿、凭证管理的义务3)纳税申报义务4)按时纳税的义务5)配合税务部门检查的义务6)及时提供有关税务信息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