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pt

    • 资源ID:6327083       资源大小:316.82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pt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The Theory of Congnitive Moral Development,授课内容,一、科尔伯格及其思想简介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三、主要理论观点四、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五、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讨论法六、道德教育的方法公正团体法七、科尔伯格理论所体现的德育主题八、整体评价九、参考书目,一、科尔伯格及其思想简介,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道 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 段理论及其道德教育策略,开创了美国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认知发展教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科尔伯格对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实践所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在他数十年所致力的这些领域中,他超过了他同时代的所有人。”道德教育杂志(1987.2),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当时道德教育实践的批判:对传统品格教育的批判“美德袋”:各种美德含义模糊 易导致灌输 传统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心理学家的质疑对价值澄清学派的批判信仰自由价值相对道德危机例:学生偷钱问题,思想来源,1、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产婆术2、柏拉图:公正至上原则3、杜威:教育即生长(身体、知识、道德)学校即社会(冲突情景)4、康德:道德原则(绝对命令)的普遍性和超验性,道德自律学说5、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有不同于成人的道德思维方式,是自己道德的建构者,道德发展是儿童积极思维的产物。道德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连续过程,每一阶段要求一定的逻辑思维与之向适应。合作活动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律和自律是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类型。6、涂尔干:团体或集体意识,获得发展的时代背景,1、60年代美国处在转型期。在经济繁荣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背后,潜伏着严重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危机。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的传统道德教育无能为力。2、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教育界开始强调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教育改革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南。,三、理论基础,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道德发展的核心是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道德发展的核心是以道德推理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思维的发展。(2)道德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可以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道德判断的内容主要指的是对某一道德问题的“应该”或“不应该”、“对”或“错”的评价。道德判断的形式则指人们进行道德判断时所根据的理由及其推理方式。在道德判断的形式方面,存在着处于不同成熟水平或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三水平六阶段),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1、海因茨应该偷药吗?为什么?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3、海因茨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5、海因茨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为什么?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海因茨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习 俗,后习俗,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六,三水平,前习俗:自我中心、功利主义、个人习俗:集体利益、社群主义、社会成员后习俗:普遍伦理、自由主义、人类成员,六阶段,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阶段二: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阶段三: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为“好孩子”取向阶段四: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 阶段五: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准则 阶段六:以普通的伦理原则为准则,每个阶段是“结构性的整体”(structured whole)。这实际上是表明,道德发展的各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有着本质区别的阶段发展过程。阶段的发展具有顺序性。这些阶段组成一个恒定不变的发展顺序,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前提,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阶段的发展是一种“层级整合”(hierarchical integrations)。高级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必然包括或涵盖低级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特里尔(Turiel)实验和布莱特效应(The Blatts Effect),2、道德教育的目的(1)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公正原则 道德规范与道德原则(2)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3)教师的任务: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水平;引起儿童真正的道德冲突;向儿童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主动接受比自己原有道德推理方式更合理的推理方式;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五、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讨论法(Moral Disscusion Approach),道德讨论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类似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故又称之为“新苏格拉底法”。,道德两难问题的来源 假设的问题这类问题不是以事实为依据,但假设的情境应该是可信的。如某人因没钱治病而偷药的问题。这些问题因为不涉及到学生的私人问题,所以学生能够比较开诚布公地进行讨论并且概括出其中的道德原则。以内容为基础的问题这类问题是以某一学科的内容为基础,例如在美国历史中,杜鲁门总统决定投掷原子弹等。以内容为基础的道德两难问题有利于向学生展示一些超越时空的道德问题。真实的或实际的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情感的问题,如“我是否应该告诉老师我的好朋友作弊?”这类问题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步骤,一、引发性提问(initial questioning)1、突出道德问题(highlighting the moral questions)这类问题经常是课堂讨论的开始。它要求学生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这将有助于学生将情境看成是要求解决冲突或做出选择的两难问题。它们通常包含了“应该”、“不应该”或“对错”的回答。如面对这一情境:海因茨的妻子生急病而没有钱买药,因此他为救妻子而偷了药,提出的问题可以是:海因茨是否应该偷窃药物?为拯救别人的生命而偷药是错误的吗?在这样的情况下,偷药的人应该受到处罚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我们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两难问题中的道德因素,从而使得这一问题变成道德问题。,2、询问“为什么”的问题(asking“why”questions)仅仅让学生意识到两难问题中的道德因素是不够的,我们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学生对这些两难问题的认识来了解其判断的依据和理由。因此,通过对学生“为什么”如此判断的理由的追问,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所具有的观点以及支持这些观点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些不同的道德思维和推理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讨论得以进一步发展。关于“为什么”的问题通常可以表述为:为什么你认为你的答案是正确的?支持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3、使情境复杂化(complicating the circumstances)有两种提问的方法可以使原有的道德问题复杂化。第一种是加入新的信息或情境到原有的道德问题之中,以增加原有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加剧道德认知的冲突。例如,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中,可以加入这样的问题以使情境复杂化:假如海因茨的妻子特别要求他去或不去偷药,在这样情况下,你会改变你的立场吗?假如审判这个案件的法官是海因茨的朋友,那么,他会改变他的决定吗?通过增加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会进一步的分化,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考虑道德冲突的问题。第二种是帮助学生正视而不是回避道德问题上的冲突。,二、深入性提问(indepth questioning),1、使问题精细化(refining questions)使问题精细化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探究到问题的更多方面。“应该”和“为什么”等问题已经不足以促使学生的道德思维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学生应该能够听到别人的更广泛的意见。在这方面比较有效的提问有5种:,澄清性追问(a clarifying probe)这种追问的目的是使学生更为明确地理解其所使用的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一些比较含糊和模棱两可的话语。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将其意图强加给学生。例如:学生:不,他不应该把朋友作弊的事情报告老师。他这样做会自找麻烦的。教师:什么麻烦?学生:嗯,他的朋友从此不再喜欢他,而且可能用某些方式来报复他。,特定问题追问(an issuesspecific probe)特定问题追问要求学生探究与所讨论道德问题有关的某种情境。如权威、义务、生命价值等。这是因为,在每一个道德判断事实里,总会有不同的事件焦点。如果学生能够专注于对某个事件的探究,他就会有机会了解自己所持各种观点的理由。例如:对陌生人,你有任何义务去帮助他吗?一个人对家庭或朋友的责任,和对陌生人的责任有什么不同吗?为何人们有遵守法律权威的责任?,问题间的追问(an interissues probe)这种追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两个道德问题之间的冲突。这类追问会激发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立场所持的基本理由进行充分的检验。例如:对朋友忠诚和遵守法律哪个更重要?假如为了救人而不得不去偷东西,你能为这种行为辩护吗?如何辩护?,角色转换追问(a roleswitch probe)这种追问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扮演道德冲突中另一个人的角色。它可以锻炼学生从别人的观点来观察同一个问题,促进学生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讨论“是不是应该揭发朋友作弊”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追问:你的朋友是否会认为你报告老师是不对的?但是,从老师的立场来看,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如果你的父母会要求你怎样做?你的朋友的父母又会要求你怎样做?,普遍后果追问(an universalconsequences probe)这种追问要求学生考虑,假如每个人都采取他的这种推理行事,那么,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种追问鼓励学生做出对大家一样公平的道德决定,同时也帮助学生检验其道德判断的逻辑适当性的程度。例如:如果人人为了救人而去偷东西,后果会怎样?如果社会中的人都不遵守法律,结果会如何?如果人人都考试作弊,那么,老师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帮助学生学习?,2、突出相邻阶段的观点(highlighting contiguousstage argument)较高阶段的观点往往对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教师应该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应注意突出较高阶段的道德思维。处于较高阶段道德思维水平的学生不会因为与处于较低阶段道德思维水平的学生的互动而失去其推理能力。同时,他们也需要比他们现有的更高更复杂的推理方式的刺激。,第一种是学生当中有人在讨论中运用了较高阶段的推理方式。一旦教师听到这种不同的推理方式,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解释其推理的理由。第二种是在全班中都没有出现涉及更高阶段的道德推理形式时,教师可以鼓励那些在其他问题上已经达到更高阶段的学生,在新的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第三种是,有时全班都没有人能够从多方面来思考道德问题,也没有人提出一种更合适的观点,这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个更高阶段的道德推理形式供学生讨论和思考。,3、澄清与概括(clarifying and summarizing)这种策略实际上是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启发性地提问转到澄清和概括学生的观点。目的在于使学生意识到同学们提出的推理方式,促进认知冲突的发展。角色承担的问题和策略(roletaking questions and strategies)角色承担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考虑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就是使学生从自我中心阶段向考虑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权利方面发展。,局限,一、犯了一种“心理学家的谬误”(the psychologists fallcy),把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理论直接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二、道德讨论程序复杂,教师不易实施三、没能解决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四、忽视道德判断中的性别差异五、标签化,六、道德教育的方法 公正团体法(The Just Community Approach),公共团体法:指通过一个公正的生活共同体(合作性团体)的实践活动过程,经由师生的民主参与、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以达到团体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团体成员的道德判断水平、促发道德行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类似柏拉图理想国主张对人们实施公正的教育,故公正团体法又称“新柏拉图法”。,公正团体法的提出,对批判的回应以色列集体农庄监狱实验对柏拉图、杜威、涂尔干理论吸收,管理原则,1、采用直接民主的管理。所有重要问题提交每周一次的团体碰头会讨论和决策。2、另外设许多由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的固定的委员会3、在各成员之间达成一种社会契约以规定每个人的责任和权利4、学生和教师的基本权利是相同的、包括自由发表意见、尊重他人、禁止身体和语言上的伤害等。,具体实施,让大约到人组成一个团体,在名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民主性的活动,以创造出一种公正的集体气氛,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体系,包括议事委员会、顾问小组、纪律委员会和集体会议。团体的核心价值是民主,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一票表决权。,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科尔伯格早期新苏格拉底法注重道德认知、忽视道德行为的倾向,使学生在角色承担和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对民主和集体的理解,提升了知行合一的水平。表现为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加强,道德行为的积极实践。公正团体法的实质乃是一种学校德育的隐蔽课程,目的是通过环境的改造来实现对个体的改造。这使得其与科尔伯格前期以发展为目的的道德教育(通过改变个体来改造社会)有明显的不同。,七、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所体现的德育主题,(一)个人与社会坚持整体的道德观点,承认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联(早期偏重个人,后者注意社会)(二)理智与行为1、道德认知是道德发展的核心2、处在道德发展高阶段的人能更好地将其认知付诸行动(三)内容与形式从重形式到重内容,(四)道德原则1、是一种普遍的选择方式或思维方式,是指导各种选择和行动的标准。2、公正,指一种可普遍化的、规定性的公正价值。主要关心的是全人类的价值和平等以及人类关系中的互惠。(五)灌输1、早期坚定的反灌输者,认为灌输既不是道德教育的方法,它本身也是不道德的。2、后期对灌输部分肯定,从道德发展到道德社会化,八、整体评价,(1)科尔伯格的德育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不断检验、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系统。(2)科尔伯格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议都是以坚实的理论为基础的。(3)把实践作为检验和完善理论的根源,从而为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不足(1)重认知,轻情感和行动,局限:(1)强调认知,忽视情感和行为。认知与行为之关系阐释不明。(2)研究对象的局限性。(3)只关注公正,忽略了关怀取向(4)目标不明确,操作困难。(5)道德两难故事没有包括所有的道德情境,并且是假设的。,讨论,科尔伯格德育思想从道德两难到公正团体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如何认识道德教育中个人与社会、认知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九、参考书目,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里德:追随科尔伯格,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思考与启示,普遍的基本道德价值?道德中的个人与社会道德教育中的“确定性”?道德教育:认知 情感 行为,道德两难故事一乔是一位14岁的男孩,他很想去野营。他父亲许诺,如果他攒到一笔钱,就允许他去野营。于是乔送报就更加卖力,终于攒下了100美元。这笔钱除可用于野营外,还有点剩余。但就在野营要出发前,乔的父亲改变了主意。因他父亲的一些朋友决定去进行一次钓鱼旅行,而他父亲缺少这笔旅行的费用,他就告诉乔把送报攒下的钱给他。乔不想放弃将要进行的野营。于是,他想拒绝给他父亲钱。,道德两难故事二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镇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药剂师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而他索价还要高出成本10倍。药剂师花了400美元制造镭,而一小剂药他竟索价4000美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试过各种合法手段,但他一共才借到2000美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茨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这样,海因茨试过了一切合法手段,但他都失败了。于是他撬开药店的门,为他妻子偷了药。,问题1)海因茨应该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不该?2)如果海因茨不爱他的妻子,他应该为他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不该?3)假定将要死的人不是海因茨妻子,而是一个陌生人,海因茨应该为陌生人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不该?4)(如果你赞同为陌生人偷药)假定快要死的是海因茨宠爱的一只动物,他应该为救这只宠物去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不该?5)为什么人们应该尽其所能搭救别人的生命?不论用什么方式都行吗?6)海因茨偷药是犯法的,那样做在道德上错了吗?为什么错了或没错?7)为什么人们一般都应该尽其所能避免犯法,不论什么情况都该如此?7a)怎样把这一点同海因茨事件联系起来?8)大多数人都相信,在科学上思维和推理能导致正确的答案,在道德抉择中也同样如此吗?或者它们有什么不同?,海因茨撬门进入药店,他偷到了药,给他妻子服用。第二天的报纸就刊登了一则偷窃消息。布朗先生是一位警官,他认识海因茨。他想起曾看见海因茨从药店里跑出来,意识到偷药的人就是海因茨。布朗先生想他是否应该告发海因茨是窃贼?继续:布朗警官告发了海因茨,海因茨被捕,并被带到法庭。法庭组织了一个陪审团。陪审团的工作是检查一个人是有罪还是无罪。最后,陪审团认定海因茨有罪,法官判了海因茨罪行。,道德两难故事三一位妇女患了致命的癌症,没有药能治好她的病,她的医生杰弗森大夫知道她只有6个月的生命。她异常疼痛,奄奄一息,只有乙醚和吗啡一类的的止痛药可以加速她的死亡。她神志不清,几乎痛得昏死过去。在她清醒时,她请求杰弗森大夫给她足够的乙醚让她死去。她说她不能再忍受痛苦了,反正她是要在几个月内死去的。尽管杰弗森大夫知道安乐死是违法的,但他思考再三,还是想满足她的要求。,杰弗森大夫给了病人药物,执行了安乐死。这是正好有另一名医生罗杰斯经过病房,他知道杰弗森大夫在场,罗杰斯大夫想试图去阻止杰弗森大夫,但药物已经服用了。罗杰斯大夫犹豫着他是否应该控告杰弗森大夫。继续:罗杰斯大夫告发了杰弗森大夫。杰弗森大夫被带到法庭。法庭组织了一个陪审团,陪审团的工作是检查一个人是否有罪。最后,陪审团认为杰弗森大夫有罪,法官判了杰弗森徒刑。,杰弗森大夫给了病人药物,执行了安乐死。这是正好有另一名医生罗杰斯经过病房,他知道杰弗森大夫在场,罗杰斯大夫想试图去阻止杰弗森大夫,但药物已经服用了。罗杰斯大夫犹豫着他是否应该控告杰弗森大夫。继续:罗杰斯大夫告发了杰弗森大夫。杰弗森大夫被带到法庭。法庭组织了一个陪审团,陪审团的工作是检查一个人是否有罪。最后,陪审团认为杰弗森大夫有罪,法官判了杰弗森徒刑。,道德两难故事四琼迪是一个12岁女孩,她妈妈许诺她,如果她从照看婴儿和午餐费中攒到足够的钱用于买门票,她就能去城里看一场摇滚音乐会。她设法攒到了15美元,除了买门票还多5美元。而她妈妈却改变了主意,告诉琼迪她得把这笔钱做新校服,琼迪很失望。但不管怎样她还是决定去看音乐会。她买了一张票,告诉妈妈她只攒下5美元。周末她去看演出并告诉妈妈她要花一天时间和朋友一起玩。一周过去了,她妈妈还没有发现。后来琼迪告诉了她姐姐露丝,她去看演出了,而对妈妈却撒了谎。露丝犹豫着是否应该把琼迪的行为告诉妈妈。,道德两难故事五在欧洲,有一支部队受到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的追击,正在进行撤退。部队已通过一座桥梁,而大部分敌人还在河那边。如果有人返回去把桥炸掉,部队就能顺利地撤退。但若延迟了炸桥,部队就不能顺利撤退。唯有带队的上校知道怎样撤退。他问有无人自愿去炸桥,结果没有人愿意去。如果他自己去炸桥,部队就不能安全撤退,因为他是唯一知道怎样撤退的人。,道德两难故事六有两个年轻人,是兄弟俩,他们陷入了严重的困窘。他们打算秘密迅速地离开城镇,并且需要钱。哥哥卡尔闯入一家商店偷得1000美元。弟弟布伯去了一位退休老人家里,他是镇上出名的助人为乐的人。布伯告诉老人,他病得很厉害,需要1000美元做手术。布伯向老人借钱,并许诺一旦自己康复了就还给他。实际上,布伯根本没有病,也不打算还老人的钱。虽然老人不认识布伯,但他还是借钱给布伯。这样,布伯和卡尔各自带1000美元匆匆离开镇上。,道德两难故事七在欧洲的一个国家里,有一个穷人名字叫乌杰,他找不到工作,他的妹妹和弟弟也找不到工作。没有钱,他就偷他们需要的食品和药物。不幸的是,他被抓住并判了6年徒刑。2年后他从监狱中逃出来,改名换姓又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另一个地方。后来他赚了钱,慢慢地建成了一家大型工厂,他付给工人最高的工资,他还投资建立一家医院,专门为那些看不起病的人服务。20年过去了,一位裁缝认出本厂的老板就是乌杰一位在逃的犯人,警察曾在他的家乡镇上追捕过他。,认识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和维持社会秩序可能的弊端,因而看到了社会规则、法律的局限性。开始基于自己的良心和人类的普遍价值标准判断道德行为。形成自己的道德哲学。,6.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认识到规则是人为的、灵活的,是一种民主的,“契约性”的东西。,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普遍伦理自由主义人类成员,更加广泛地注意到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开始强调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严格遵守全社会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规则,亦即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展开思维和行动。,3.好孩子定向阶段,习俗水平集体利益群体主义社会成员,儿童为获得奖赏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尊重规则。对行为的判断已经开始部分地根据行为行为者的意向来进行了。,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只根据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准则概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前习俗水平自我中心功利主义个人,讨论:有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载有12人,但只有一只至多能乘6人的小救生艇。这12人分别是:72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男孩、青年模范工人、天主教神父,贪污的国家干部,企业经理,新近爆发的个体户,你自己。现在请你选择能上救生艇上逃生的6个人,并说明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注意事项

    本文(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