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流行病学调查.ppt
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母婴社区教研室李莉,内容提纲,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基本知识的回顾 流行病学的定义 流行病学的特点第二部分 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调查研究方法的简介,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和消灭的原因、特点及规律,并据此制订合理的预防、控制和消灭之措施的科学。,流行病学的特点,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级预防的根本。,流行病学的特点,二级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或亚临床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措施包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故又称为“三早”预防。,流行病学的特点,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或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包括防止伤残、促进康复、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如力求伤而不残,残而不废)等。,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1、描述疾病的分布 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它是个变化的动态过程,可受到病因、环境及人群特征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每种疾病都具有各自特异的、有一定规律的分布特征。,1、描述疾病的分布,(1)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主要有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病残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累积死亡率及累积发病率等。,1、描述疾病的分布,(2)疾病流行强度描述A、散发 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这样的发病强度叫做散发。确定散发应参照当地前三年该病的发病率水平而定,在未明显超过既往的一般水平时即可称为散发。散发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地区。,1、描述疾病的分布,B、爆发 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如食物中毒、托幼机构的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爆发,范围相对较小。,1、描述疾病的分布,C、流行与大流行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流行的判定应根据不同病种、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情况进行。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洲界时,称大流行。如流感大流行。,(二)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分类,按设计类型分类,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现况研究,筛检,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类实验,(二)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分类,1、按设计类型分类,分为四大类。(1)描述性研究:又称为描述性流行病学。指根据日常记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一个社区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情况进行简单描述。,(二)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分类,它主要描述分布的三大特征,即:地区特征、时间特征和人群特征(即三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研究,在设计时无须设立对照,它不能分析暴露(病因)与效应(疾病)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三种方法:A、现况研究;B、筛检;C、生态学研究。,(二)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分类,(2)分析性研究:又叫分析性流行病学。它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找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并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它包括两种方法: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二)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分类,(3)实验性研究:又称实验流行病学或干预实验或流行病学实验。它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试验:A、临床试验 B、现场试验 C、社区试验 D、类实验,(二)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分类,(4)理论性研究:又叫数学流行病学或理论流行病学。它使用数学公式明确地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行规律,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不同防制措施的效应。,(二)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分类,2、按工作性质分类,分为三类。(1)个案调查(2)爆发调查(3)专题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简介,(一)个案调查 又叫病例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流行病学最基本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包括传染病病人,非传染病病人或病因未明的病人等。,(一)个案调查,其目的是调查该发病的“来龙去脉”,例如,他是怎样被传染的?传染过程发生在本地还是外地?在患者家中、同院和有关单位还有哪些人有潜在发病的危险?等等。从而采取紧急措施,比如病人隔离、消毒、接触者检疫以及宣教等,以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人发生,控制疫情发展。,(二)爆发调查,是对地区或集体单位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多同一种疾病所进行的调查。爆发一般涉及人数较多,病例又常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它可以由共同传染源而引起,或者由共同传播途径或因素而引起。对爆发必须进行调查。,(二)爆发调查,爆发调查工作程序和方法大体如下:1、核实诊断。2、全面考察疫情,计算各种罹患率,证实爆发的发生。3、初步了解疾病的分布,提出关于爆发原因的假设,并检验假设。4、爆发调查应当坚持边调查,边采取扑灭疫情的综合措施,以免贻误时机。,(三)专题调查,又称摸底调查。主要是指根据需要或上级指示(例如,在制订工作计划时或推广某些措施之前,往往要对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要掌握有关病情,疫情的基本情况和数据,以及群众的心理和看法等)而专门开展的调查。如产妇死亡率的调查等。,(四)现况研究,1、现况研究的概念 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基础性研究方法。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2、现况调查的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即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地区人群进行调查,得到某种疾病在地区、时间和人群中的分布,从而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2)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2、现况调查的目的,(3)为评价防制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对某病干预措施防制效果前后比较,从而评价该措施的优劣。(4)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3、现况研究的种类,(1)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般不要超过3个月)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进行全面调查,即对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全部进行调查。(2)抽样调查:是指从某一人群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调查(抽查的部分统计学上称为样本),并根据抽取样本所调查出的结果来估计出该人群总体的情况。它是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五)筛检,1、筛检的定义:是指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某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可能无该病的人区别开来。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个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一步进行确诊检查,确诊后进行治疗。它是我们主动地从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2、筛检的目的,A、早期发现病人,早期进行治疗。B、早期发现高危人群,早期进行预防。,3、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示意图,人群,筛检试验,诊断试验,未患某病者,疑似某病者,确诊患某病者,筛检试验阴性。,筛检试验阳性,诊断试验阴性。,筛检试验阳性,诊断试验阳性。,(六)病例对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是指比较患某病者与未患该病的对照者暴露于某可能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差异,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流行病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强调比较病例与对照的过去暴露史,它的病因研究在时间上是回顾性的,所以又称为回顾性研究。,2、病例对照的基本原理,它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2、病例对照的基本原理,从而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很可能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设的目的。这是一种回顾性的,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2、病例对照的基本原理,暴露是流行病学的一个术语,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即为暴露因素。暴露因素可以是机体的特征,也可以是体外的;可以是先天的、人体固有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有人认为,研究者所关心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叫做暴露因素。暴露因素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暴露因素也叫研究变量。,3、举例说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吸烟比例为80%,对照组吸烟比例为20%,对照组,病例组,(七)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的定义:又称为定群研究或前瞻性研究或纵向研究或随访研究。是指将特定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素与非暴露于某因素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个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该暴露因素能否影响发病的假设。,2、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它是从研究暴露因素入手,然后追踪是否发病或死亡。这是由病因追查结果的过程,与病例对照研究刚好相反。因此,队列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它可以用来初步推断因果关系。,3、举例说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暴露组发病率为20%,非暴露组发病为2%,暴露组,非暴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