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概论.ppt
社区康复概论,WHO康复专家委员会,1969 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以及其他措施,对病伤残者进行训练或再训练,以提高其活动能力。WHO康复专家委员会,1981采取一切措施,减轻病伤残的影响,提高病伤残者的功能,重返社会。,治疗对象:病伤残者工作中心:提高功能水平最终目标:提高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重返社会(social integration),康复范畴,医学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利用各种医学方法和手段(药物、手术、介入、非手术)来预防和治疗病伤残。“三项 康复”中风、颅脑外伤手术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利用工程学原理和现代科技治疗病伤残假 肢、支具机器人计算机的应用,康复范畴(续),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病伤残者受到应有的教育如 专门学校,特教班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对病伤残者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使其获得独立的经济能力。包括职业评定、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后的随访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从社会角度促进医学、教育和职业康复的实施社会福利,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改造环境,康复医学,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RM),物理医学与康复(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PM&R)属于医学康复范畴一门医学专业,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学科工作中心:研究与功能障碍有关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与保健、预防、临床医学共同组成全面医学(comprehensive medicine),康复、医学康复与康复医学,康复具有特定目的的综合性事业,涵盖面最广,包括 医学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康复工程医学康复康复在医学上的应用,对象广泛,所用技术无特异性康复医学具有特定的学科内涵,明确的技术体系,康复服务方式,院内康复(institution-based rehabilitation,IBR)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门诊,康复医院(中心)院外康复(out reaching rehabilitation service,ORS)康复专业人员到伤残病患者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指导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CBR)利用社区资源为当地的伤残病患者服务,社区、家庭及伤残病患者主动参与,开展全面康复,1981年,WHO定义在社区的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而进行的,包括依靠残疾人本人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1994年,三大国际组织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1994联合意见书社区康复是在社区内促进所有残疾人康复、享有均等机会和融入社会的一项战略。社区康复的实施有赖于残疾人自己及其家属、所在社区,以及相应的卫生、教育、劳动就业与社会服务等部门共同努力。,我国目前的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是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及其亲友积极参与,采取社会化的工作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的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1976年,WHO首次提出社区康复(CBR),并建议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978年,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将社区康复列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四项工作内容之一,1981年,国际残疾人十年,制定“1983-1992”国际残疾人十年社区康复全球发展规划;同年,WHO康复专家委员会对社区康复作出定义,1979年,WHO编写出版在社区中训练残疾人,1982年,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5个组织联合发表备忘录,支持社区康复,1985年,WHO开始为发展中国家开设“社区康复工作计划与培训”专业课程,1994年,国际劳工组织、教科文组织、WHO等三大组织联合发表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1994联合意见书,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历史,1986年8月,WHO特别为我国人员在香港和菲律宾主办社区康复讲习班;1986年10月,全国第一期社区康复讲习班在广州举行;1987年,卫生部决定在吉林、山东、广东、内蒙等省先行试办社区康复;,1988年,国家民政部开始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中残疾人的全面康复;1989年,国家教委在社区中大力推行特殊教育;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社区康复是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同年,中残联将残疾人的社区康复列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1994年,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成立社区康复研究工作委员会;1998年,国家卫生部开始全面推行社区医疗;其中社区康复是6大任务之一;2002年,ICF 的应用。,我国社区康复的特点,地位:社区康复已纳入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立法:国家立法、政策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指出,社区康复是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力量,开展社区康复,网络:利用卫生、民政和残联的社区网络,实行社区康复与初级卫生保健相结合、与社区保障服务相结合卫生:初级卫生保健网络、社区医疗网民政:社区服务网络残联:残疾人康复工作网络,我国社区康复的特点,模式:推行多种模式、多个级别的社区康复注意发挥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在社区康复中的作用,我国社区康复的特点,我国发展社区康复的措施,由政府自上而下发动和推动社区康复,由民政、卫生、教育、残联部门协调组织1999年,由中残联牵头,国家卫生部、民政部、教育部联合进行调研发展CBR必须适应我国国情现阶段的国情是人口多,文化素质低,康复意识不足,经济力弱且发展不平衡,我国发展社区康复的措施,我国社区康复实施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所在社区的政府及卫生、民政、教育、残联、妇联、劳动、财政等部门专业技术体系包括技术指导中心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康复专科医院(中心)特殊教育部门专科康复机构: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残疾人福利机构,我国发展社区康复的措施,社区康复的检查评估体系1994年,社区康复示范地区评估标准199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暑编制软件,实现社区康复评估的计算机管理争取社区和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专职人员固定场地固定经费,我国发展社区康复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传播,促进社区康复的发展发挥残疾人及其家属的作用残疾人是社区康复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社区康复的最有力的推动者,社会化,以社区为本,低成本、广覆盖,因地制宜,技术实用,康复对象主动参与,1,2,3,4,5,6,社会化的工作原则,政府负责,多部门参与服务内容纳入部门职能挖掘与利用康复资源动员多方面力量创造良好社会氛围,以社区为本,以社区康复需求为导向政府将服务纳入发展计划利用社区内部资源残疾人及亲属要主动参与与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低成本、广覆盖,以较少投入,保障基本需求加强资源利用就地就近,不受疗程限制,因地制宜,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技术实用,复杂技术向简单化、实用化转化机构技术向社区、家庭转化城市技术向农村转化外来技术向适用本地的传统技术转化,主动参与,树立自我康复意识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参与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劳动技能,自食其力,贡献社会,建立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开展社区康复服务调查,开展社区康复骨干培训,提供社区康复服务,提供转介服务,普及康复知识及传授康复技术,6,1,2,3,5,4,7,开展残疾预防,(一)建立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 组织管理网络 技术指导网络 训练服务网络,(二)开展社区康复服务调查人力资源:数量、分布、业务范围财力资源:政府投入、社会筹集、其他物力资源:设备、设施、场所信息资源:网络、电视、报刊、广播政策资源:各部门、其他,(三)确定康复服务人员并开展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选择好师资确定培训教材加强教学管理进行考核评估规范培训工作档案,(四)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康复需求评定 制定康复计划 选择训练项目 指导进行康复训练 定期康复评定,(五)提供转介服务确定转介中心掌握康复对象需求了解转介信息掌握基本知识转介登记与随访,(六)普及健康知识与传授技术利用传播媒介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自我保健与康复的教育 组织编写科普读物,(七)开展残疾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社会化工作方式与初级卫生保健结合因地制宜 立足国情,我国社区康复存在的问题,社区康复的力量分散、多头管理全国缺乏一个对社区康复进行领导或指导的协调机构,造成了社区资源的浪费“一网多用、多网并用”操作上难度较大实践中出现领导不够或无暇重视相关部门缺乏定轨联系群众有“要我参加CBR的被动心理”,社区康复难以由点及面,更难以持久深入没有固定的场地没有专职人员没有固定经费,社区康复的观念误区社区康复是无偿服务;社区康复不需要专门技术;信心问题:对社区康复的有效性和价值持怀疑态度;只注重医疗康复,忽视职业康复和教育康复。,社区康复层次的扩展,社区康复的层次,从原来的以社区为主,扩展至强调政府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服务等部门的作用社区层次:社区康复的地位和性质,是属于社区自己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一项战略和任务,应该纳入到社区本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范畴之内中间层次国家层次,社区康复模式的扩展,从单纯的医疗康复转变为全面康复实现残疾人享有平等机会改善身心功能努力解决就业、上学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模式,以家庭为基地进行训练为主以基层康复员指导训练为主以身心功能,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训练为主利用原有初级卫生保健网络,社区服务模式,主要由残联、民政部门负责。将社区康复纳入到社区服务中,以职业康复及对老幼残疾者的收容和康复作为社区康复的主要内容。如:开办福利工厂、敬老院、工疗站,残疾初级医疗模式(Disability-related Primary care,DRPC),社区单项康复医疗如我国社区精神病康复医疗社区康复家庭病床社区康复站的医疗服务,几点体会,家人参与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与家人、亲友形成 team work,贯彻 24小时康复理念家人对患者健康最关心,反之患者对家人比较信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也最多。在社区康复中,家庭成员的积极态度对患者身心功能的恢复起很重要的作用。,以家庭为基地进行训练,在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中,家庭成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培训,让他们掌握真正实用、有效、简单的康复技术由家庭成员担负起训练残疾人的责任,并帮助残疾人自我训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择家庭成员中年轻、有文化的健康者作为家庭康复实施者先给予指导、培训,治疗师应因人而异地指导患者家属实施最基本的护理及训练方法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充分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促使家庭成员参与脑卒中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应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家人不能包揽一切,家庭康复优点,弥补康复中心床位和治疗师的不足。比正式家庭病床更灵活更经济,病家自由统筹安排治疗活动,省时省钱省力较早帮助病人改造和适应以本人居所为中心的社会环境。可以利用“电话查房”,极大方便了外埠远途病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陋就简不要强求专业化康复器材与设备,只要对功能性锻炼有作用即可。可以用家中资源改进或制作一些简易的训练器材,做到简便、实用、经济、安全和有效果。强调早期避免错过有利时机,一旦固定畸形、异常动作形成或不良习惯形成则难以纠正。,社区康复不单纯是机构康复的翻版不应将原来在医院做的康复处理方法简化后搬到社区来,在社区和家庭范围内对脑卒中功能障碍者的周围环境加以调整和改变,使之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改善,由专业人员对社区康复进行指导在社区的支持和关心下,实现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