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ppt
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研 究 与 应 用,目 录,二.发展进程,三.技术定义、原理、工艺,四.影响生物发酵功能的因素,五.生物发酵床与猪只安全措施,六.效益分析,七.生物发酵床与规模化养猪,一.前 言,八.讨 论,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品种,1,市场,8,劳动力,7,营养,3,管理,4,疾病,5,环境,2,肉的品质,6,2.影响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养猪存在的三大问题疾 病 问 题肉食品安全问题(出口)环 境 污 染 问 题,猪 场 死 亡 情 况,Top 12 Pork Producing Countries 20052005年猪肉生产前12名Thousand Metric Tons 千吨1.China中国 49,685 7.Russia 俄国 1,7552.E.U.-25 欧盟 21,200 8.Japan 日本 1,2503.U.S.A.美国 9,392 9.Mexico 墨西哥 1,1954.Brazil 巴西 2,800 10.Philippines菲律宾1,1005.Canada 加拿大 1,915 11.S.Korea 韩国 1,0366.Vietnam 越南 1,850 12.Taiwan 台湾 920Source:USDA/FAS,World Pork Exports世界猪肉出口(000 Tonnes 千吨)2004 2005 2006(F)E.U.欧盟 1,436 1,430 1,450U.S.A 美国 989 1,229 1,263Canada加拿大 972 1,075 1,100Brazil巴西 621 745 725China 中国 383 400 415Others 其他 151 124 147Total总共 4,552 5,003 5,100,影响我国猪肉出口的主要因素抗生素残留超标微量元素:铜、锌、砷、铅、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残留超标肉质(风味)、色泽,我 国 畜 禽 污 染 情 况有机污染负荷(COD)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总量达到27.5亿吨,其中 总氮 87万吨总磷 34.5万吨BOD 600万吨COD 647万吨,二、发 展 进 程,该技术研制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发明人是日本川佃悟郎,生物制剂(洛东酵素)是由日本洛东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生产,1977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推广使用证,目前该技术在日本的推广面达60%以上,1、发 源 地,2005年4月由福建省环保局引进日本洛东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在15个中型猪场进行测试,2007年12月28日通过专家评审,组建福建洛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日合资企业),2、洛东技术在国内测试情况,3.政 府 和 企 业 的 推 动,领导(批示)搭台 学会把关 协会推广 集团领跑,目前全国已有28省市使用该技术,建设使用规模:猪只存栏数已达600万头,该技术已经得到中国政府部门的认可,4、洛东技术在国内推广情况,技术来源,开发企业,使用的微生物,名称叫法,发酵床原料,发酵床接种,发酵床的管理,发酵床应用时间,菌种来源及组合,目前总规模,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目前国内推广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已有约30余家。,纳豆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自然养猪法、懒汉养猪法、生态养猪法、垫料养猪法等。,有特定的、有不特定的。,有混合均匀后发酵、有接种在垫料表面的。,有翻动的、有不翻动的。,有使用3年左右的、有使用69月的。,有进口的,有国产的,有多种菌种组合,有单一菌种的。,猪只存栏总数在650万头。,5、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6、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能实现的目标,三、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的定义、原理、工艺,1、技术定义,建立猪只体内的益生菌的强势菌群。,建立猪只栖息环境的益生菌强势菌群。,从猪只体内、体外双重阻断病原微生物的入侵,2、技术工艺,谷壳、锯末、米糠、纳豆菌,垫 料,调节水分,搅拌均匀,发 酵,生物发酵床,进猪饲养,生物发酵床维护和管理,猪出栏,粪尿发酵分解,3、技术原理,四、影响生物发酵床功能的因素,1、建立生物发酵床的目的,温度对病毒的影响,温度对寄生虫幼虫的影响,2、建立生物发酵床的两个决定因素,原料选择,菌种选择,3、维持生物发酵床健康、稳定之目的,尿液,蒸发,蒸发,饲料当中不添加洛东酵素,4、影响生物发酵床健康、稳定之因素,微生物生存条件因素,外界条件因素,水分、氧气、酸碱度、碳氮比、营养、温度。,抗生素、高铜锌、消毒药、垫料厚度、体积、杂菌污染。,垫料厚度、体积要求,5、半死床、死床的变化因素,6、霉菌与生物发酵床,7.洛东酵素的功能和作用,洛东酵素A90的有效成分纳豆芽孢杆菌1.0 x105/g菌数淀粉酶2000W.GV/g蛋白酶500F.LV/g,饲料中不添加洛东酵素的危害 生物发酵床处在半死亡状态,益生菌的强势菌群不能形成,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空气质量得不到良好的改善,呼吸道疾病增多。体内微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消化道疾病增多。日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降低。饲养周期增长。经济效益下降100元左右。时间稍长一些,生物发酵床死掉,成为一个有害微生物的培养基,造成疾病流行,五、生物发酵床与猪只安全措施,1、生物发酵床与疾病控制,驱虫及动物保健,2、生物发酵床与日粮配方,注:1.药物浓度为50ml营养液+300药物注射液,37C培养24h左右 2.本资料来源于添加剂世界: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周映华、李秋方等。,注:1.各种菌耐受力都较弱。2.本资料来源于西农大学报第29卷第6期,黄台旺,朱丽亚等。,3、生物发酵床与妊娠母猪,4、生物发酵床与哺乳母猪,建筑成本低初生猪接触垫料,提早建立消化道菌群平衡母猪保暖减少母猪乳房炎,5、猪只度夏措施,负压水帘降温,淋 水,外界空气通过水帘降温,室外热空气进入,6、生物发酵床的护理与管理,垫料的护理:调节水分 检测PH值 检测温度 调节营养 疏松垫料供氧 注:有的需要光照,垫料的管理:厚度 面积和体积 饮水的散水排放空圈、不空圈发酵 上层洒水降温管理 垫料承载能力(猪只密度)管理垫料比例变化管理,六、效 益 分 析,1.经济效益分析 出栏一头肉猪多赚100元左右(直接效益)一头种母猪一生多创造450500元(多产 2胎)保育舍仔猪育成率提高10%左右 育肥猪育成率提高2%左右,湖北桑梓湖种猪场测试结果(08.04)规模:经断奶仔猪5010头测试,死亡160头 育成率:育成率96.8%,比传统饲养的育成率85%提高11.6个百分点 平均增重:平均每头增重提高2.94kg(28.14kg25.2kg)饲料消耗降低:13%,辽宁黑山县志旺种猪场测试结果(08.05)规模:经断奶仔猪500头测试,死亡10头 育成率:育成率98%,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饲料/增重(:1):下降0.13,湖北桑梓湖种猪场测试结果(08.05)规模:经育肥猪152头测试,无一头死亡 育成率:比传统饲养的育成率98%提高2个百分点 饲料/增重:降低8%,河南新乡双桥猪场测试结果(08.12)规模:育肥猪(后期)57头,无一头死亡 育成率:100%平均日增重:对照组770g,洛东酵素组1000g,提高29.87%饲料/增重(:1):对照组3.47:1,洛东酵素组3.08:1,提高12.66%,辽宁黑山县志旺猪场测试结果(08.07)规模:244头育肥猪测试(11109kg)育成率:对照组死亡2头,洛东组无死亡,提高1.67%平均日增重:对照组790g,试验组960g,提高21.52%饲料/增重(:1):对照组2.8:1,试验组2.48:1,提高12.9%增加经济效益(每头):节省饲料费32.29元+药费下降32元+节省水电人工15.8元+降低死亡损失8.5元=89元,2.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环保效益,1.提供无公害肉食品;2.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3.有利于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1.无污水和粪尿排放;2.降低氨气和臭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3.减少苍蝇蚊虫的滋生。,社会效益,七、生物发酵床与大型规模化养猪,1、工厂化养猪的各种系统,生物发酵床系统,给 料 系 统,供 水 系 统,除湿供氧系统,温 控 系 统,消 毒 系 统,垫 料 检 测,猪只监控系统,生物发酵床系统,垫料原料,发酵车间,堆积发酵两次,生物发酵床养猪,日常维护管理,定期堆积发酵,肥料车间,有机肥料,不定期堆积发酵,使用34年,调制加工,运输,机械调制混合,摊开铺平,微型挖掘机,给料系统,饲料厂,猪场仓库,运 输,自由采食,供水系统,深水井,水塔,直饮水器,纯净水,猪只自动饮水,水泵,除病原微生物、重金属,除湿供氧系统,控制室,进风口安装空气过滤器,舍内风速设置,风机转速设置,启动风机开关,温控系统,温控室,温度检测自动启动,猪舍温度设置,加热器,消毒系统,药物调剂,自动喷雾药剂桶,设置喷雾时间,开启电源,垫料监测,定点抽样,化验检测,检测结果,调节垫料相关各项,现场测温,猪只监控,猪舍摄像头,连接,监控室,现场诊断,处理方案,六、讨 论,行业规范定义标准名称操作,菌种研究菌种选择菌种组合菌种训化工业化生产菌种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垫料的开发应用原料的开发原料的组合原料的持久耐用,关爱环境!关爱动物!关爱人类健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