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运动与静止.ppt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吴 忠 高 级 中 学 马 耀 军,一、教学理念二、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三、教法和学法四、教学过程,一、教学理念1、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对比新、旧教材,适当补充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视学生的头脑为可以被点燃的火把,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教学内容 本框题分析论证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出发点。本节课我将通过两条逻辑线索进行分析。第一条是通过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概括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第二条是通过分析规律,得出规律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识记概念:运动、静止、规律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用:列举实际事例,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依据:突破方法:规律是客观的依据:突破方法:2、教学难点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依据:突破方法: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依据:突破方法:,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教学法 2、事例列举法(二)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共进 2、坚持从生活出发,注重展开思维过程,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我没欠你的钱。,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甲,乙,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探究活动1】运动的含义【探究活动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探究活动3】静止的含义【探究活动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新课教学:,春,冬,秋,夏,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3、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二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议一议 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里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芝诺:“飞矢不动”,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教法、学法和依据:,1、通过让学生收集材料,使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具体例子对比分析,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既突破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3、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多种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兴趣。,二、运动是有规律的【探究活动5】规律的含义【探究活动6】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探究活动7】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新课教学:,讨论:以上说法是规律吗?,地球绕着太阳转,苹果落地,种瓜得瓜,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人们可以克服地球引力,把神州飞船准确地送上太空;认识了生物变化规律,就能自觉地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这些是否说明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讨 论,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害为利(如:三峡大坝),掌握了化学规律,能在能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如:晶体胰岛素),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力,发射火箭、卫星、飞船为人类服务(如:卫星上天),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体会生活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右1图上海新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会受到规律惩罚。(右2:河西走廊春季常见的浮尘天气、3图:洪水肆虐广西),教法、学法和依据:,1、通过让学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2、通过开放式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3、注重德育渗透,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运动的含义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3.静止的含义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二、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3.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知识梳理:,结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1、恩格斯指出:“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一论断体现了什么哲理?2、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千米。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大规模围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削弱了洞庭湖防洪抗旱的能力。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3、课外调查研究:我们身边遵循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知识小测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