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培训讲义.ppt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2011年6月,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HSE信息中心谢娜电话:,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关注我国对温室气体排放日益重视集团公司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的通知,课 程 设 置 背 景,21世纪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45.8,是20世纪增温值的2-10倍,也可能是近1万年中增温最显著的一个世纪。异常、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生产雪地、冰川面积缩小危害生物多样性森林火灾频率增加,一、温室气体概况,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1)增加了酷热、飓风、洪涝、干旱等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在世界范围内,四级或五级飓风(风速大于每秒56米)的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的20%上升到90年代的35%。而对于中国,近50年来,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灾害频繁。,一、温室气体概况,一、温室气体概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30万人因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而死亡。据估计,到2050年时可能会产生2亿-10亿“气候难民”。,一、温室气体概况,中国北方干旱造成居民饮用水供应紧张,中国南方洪涝灾害造成部分城市被淹,(2)导致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城市和大洋中的岛屿可能会被淹没。有科学家预计,在1990年到2100年期间,海平面将上升9至88厘米。而对于中国,近50年来,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一、温室气体概况,一、温室气体概况,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召集12名政府内阁成员身穿潜水服在4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为时30分钟的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用防水笔在塑料板上签署了一份“SOS”文件。,即将沉入海底的太平洋岛国图瓦卢,(3)病虫害增加,影响农作物生产,威胁人类健康。气温升高将使昆虫的数量激增,从而威胁农作物、林木生长,改变整个生物链的结构。而昆虫的增加也加快了疾病的传播,威胁人类健康。,一、温室气体概况,(4)导致冰川大面积融化,威胁人类的淡水资源。全球绝大部分淡水资源以固态形式储存于冰川中,冰川融化将改变全球水循环系统。据测算,世界冰川面积从19世纪以来已经减少了50%。目前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和落基山的冰川消失速度还在加快。而对于中国,近50年来,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一、温室气体概况,一、温室气体概况,美国卫星报告显示,2040年北极冰盖全面消融,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雪峰美景即将消失,(5)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专家告诫:如果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大约1/4的物种有可能在2050年前灭绝。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也表明,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再升高超过2.5,全球20-3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一、温室气体概况,一、温室气体概况,因气候变化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的帝企鹅,因气候变暖而无法正常冬眠的棕熊,(6)森林火灾频率增加。北美被烧毁的北部森林的平均值从原每年一万平方公里升高到1970年以后每年超过两万八千平方公里。澳大利亚、美国、希腊等国家近年来都出现了罕见的特大森林火灾。而森林大火的增加,又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温室效应。,一、温室气体概况,1、温室效应 太阳以电磁波(主要以可见光的形式)向地球辐射能量,其中一部分在到达地球表面以前即被大气层反射回宇宙空间,一部分被大气层所吸收,一部,分则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球在接受了太阳能以后,以长波的形式(主要是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向外辐射的能量一部分被辐射到宇宙空间,一部分被大气层吸收,另有一部分则被大气层再次反射回地表。正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水汽、CO2等强烈吸收红外线长波的气体成分,这些气体成分能使太阳光透过,却吸收地面向空间发射的辐射。大气层起到了类似“温室”的作用,大气层的这种作用就被称为“温室效应”。,基 本 概 念,温室效应:若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温度将是-18,而不像现在保持在适宜人类生存的15左右。但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将会逐年持续升高,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基 本 概 念,2、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GREEN HOUSE GAS,简称GHG)是指大气中自然或人为产生的的气体成分,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发出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主要是长波)的辐射。按京都议定书规定,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等。,基 本 概 念,六种温室气体的特征,全球增温潜能值(GWP)是衡量一种物质产生温室效应的一个指数。GWP是指在100年的时间框架内,各种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对应于相同效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被作为参照气体,是因为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最大,增温效应最显著。,基 本 概 念,目 录,集团公司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1、编制目的、适用范围、术语解释及操作流程2、企业温室气体统计内容及统计边界的确定3、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识别4、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5、温室气体清单和报告编制内容,1、编制目的、适用范围、术语解释及编制流程编制目的:为指导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编制温室气体清单和报告,确保各单位温室气体清单和报告的完整性、一致性,特制定本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适用范围:本操作指南适用于集团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全资公司、地区公司及控股和参股的有温室气体排放的所有单位。,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术语解释【温室气体源】指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温室气体汇】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的任何过程或活动。【温室气体库】指生物圈、岩石圈或水圈中的物理单元或组成部分,它们有能力储存或积累温室气体汇从大气中清除的温室气体,或者直接从温室气体源捕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当量】简称CO2e,是度量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基本单位。一种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增温潜势。【温室气体清单】指详细记录温室气体源和汇的量化数据表单,计量单位是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温室气体报告】指向目标用户提供的有关温室气体信息的专门文件。【温室气体活动水平数据】指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相关基础数据,如消耗的燃料量等。【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指正常生产和管理条件下,量化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排放系数。【直接行动】即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指企业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温室气体清除而采取的任何过程或活动。包括对能源需求和使用的管理、提高能效、技术或工艺改进、温室气体的捕获和贮存(通常是贮存到温室气体库)、对运输和差旅需求的管理、燃料转换或替代和植树造林等。,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温室气体直接排放源】指本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固定排放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和移动排放源。【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源】指本企业消耗外部电力、蒸汽时,由其他企业生产电力和蒸汽而形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源】指除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源外,因本企业活动引起的,而由其他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基准年】指用来将不同时期的温室气体排放或其他温室气体相关信息进行参照比较的特定历史时段。,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温室气体清单及报告编制流程,2、企业温室气体统计内容及统计边界的确定,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汇,温室气体源,温室气体库,直接排放源,其他间接排放源,能源间接排放源,外购新鲜用水所产生的排放外购原材料或初级材料所产生的排放外购除电力和蒸汽之外的其他能源产品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排放非本企业机动交通运输工具提供的员工上下班、往返和差旅所产生的排放由其他企业负责的产品、原料、废物的运输所产生的排放由本企业产生但由其他企业管理的废物所造成的排放等,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本次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时,只统计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和能源间接排放,对于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汇及温室气体库的统计暂不做要求。直接排放源和能源间接排放源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这三种人造的温室气体是有助于避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常用于替代氟利昂(CFCS)等耗臭氧物质,主要排放源是制冷空调系统和隔热泡沫塑料,在石油石化企业的排放量很少。本次企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时,只统计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这三种温室气体。企业温室气体统计边界应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状况下、事故或开停工等非正常状态下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和能源间接排放涉及的所有生产业务和作业环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3、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识别 企业统计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直接排放源和能源间接排放源。直接排放源指企业统计边界内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源,包括燃料燃烧排放源、过程排放源(包括生产维护过程排放源,如生产设施检维修、开/停车等)、废弃物处置/处理排放源和逸散排放源。能源间接排放源包括输入/输出电力间接排放源和输入/输出蒸汽间接排放源。,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1)直接排放源燃料燃烧排放源包括加热和制冷过程燃料燃烧排放源、电力生产过程燃料燃烧排放源和交通运输过程燃料燃烧排放源。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过程排放源视生产和工艺过程不同排放温室气体的种类不同。以油气田企业为例,过程排放源可重点关注:油气集输处理过程排放,视生产和工艺过程不同排放温室气体的种类不同;火炬放空焚烧过程,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以炼化企业为例,过程排放源可重点关注:催化剂烧焦工艺过程、制氢工艺过程、甲烷作原料的生产过程、有机物氧化(不包括燃烧)过程、碳酸盐参与反应过程、火炬放空焚烧等工艺过程排放源,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甲烷;硝酸、己二酸的生产过程排放源,排放的温室气体为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a、催化剂烧焦工艺过程排放源 炼化工艺过程中,要使用各种催化剂,某些工艺过程的催化剂会出现结焦,需要对催化剂进行烧焦以保持催化剂活性和工艺运转。催化剂烧焦典型工艺过程包括: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各类加氢工艺等,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其中:催化裂化工艺需要对催化剂进行连续再生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催化重整和各类加氢工艺催化剂再生具有间歇性特点,而且大多数加氢催化剂采用反映器外再生,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小。,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典型炼化工艺过程排放源识别,b、制氢工艺过程排放源 炼化企业在合成氨、甲醇、精炼各种石油产品等生产过程中对氢气的使用消耗量较大,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蒸汽转化工艺以天然气、炼厂干气为原料(有些工厂采用部分石脑油)制氢,个别生产企业采用煤(焦)气化工艺制氢。制氢工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显著,除个别企业用于制成二氧化碳产品外,多数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废弃物处置/处理排放源包括废气处理排放源、废水处理排放源和固体废弃物处置排放源。废气处理排放源包括以石灰石、大理石和电石渣等固硫剂为主的脱硫设施运行过程排放源和废气焚烧排放源。以石灰石、大理石和电石渣等固硫剂为主的脱硫设施运行过程排放源(固硫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时置换出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硫的量大致等于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废气焚烧排放源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废水处理排放源主要包括废水无/厌氧降解过程排放源和厌氧氧化塘处理过程排放源。废水无/厌氧降解过程排放源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为甲烷;厌氧氧化塘处理过程排放源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甲烷。固体废弃物处置排放源包括废液焚烧过程排放源、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排放源和固体废弃物填埋排放源。废液焚烧和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排放源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固体废弃物填埋排放源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为甲烷。,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逸散排放源指无组织排放源,主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包括井下作业)逸散排放源、加工处理过程逸散排放源、集输过程逸散排放源、储运过程逸散排放源等。逸散排放源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为甲烷。,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2)能源间接排放源 能源间接排放源包括输入/输出电力间接排放源和输入/输出蒸汽间接排放源,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4、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温室气体排放量】指企业统计边界内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通过直接排放和能源间接排放两种方式排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为企业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与能源间接排放量之和。核算公式: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基本方法有三种,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和排放系数法(经验计算法),企业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核算方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1)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指企业统计边界内通过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源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核算公式: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废弃物处置/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逸散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燃料燃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 前提:为了遵守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核算时的保守性(即完整、全面)原则,在本操作指南中各种燃料的燃烧,均认为是完全燃烧,即有机碳组分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反应式为:分子量:12 32 44,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加热和制冷过程及电力生产过程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可通过实际监测温室气体浓度和废气排放量来计算。若监测条件不具备则采用物料衡算或排放系数法来核算。排放系数法公式:式中:P 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吨CO2e;Ai活动水平数据,即某种燃料(i)消耗量,吨;EFj某种燃料(i)燃烧产生某种温室气体(j)的排放因子,kg/kg;GWPj某种温室气体(j)的全球增温潜势。,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交通运输过程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主要采用排放系数法进行估算,估算公式与加热和制冷过程及电力生产过程燃料燃烧的排放系数法公式相同。注意:对于生物质能(如生物汽油、生物柴油、生物沼气等)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被认为不对气候造成影响,不进行统计核算,也不计入燃料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量中。,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案例:某企业全年燃料消耗焦煤20万吨,天然气15万立方米,原油2000吨(密度1.1),车用消耗汽油150吨(密度0.8)、柴油150吨(密度0.85)。以排放系数法估算: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的排放量。,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过程排放温室气体的核算方法 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可根据每个生产工艺过程实际情况通过实际监测法、物料衡算法或排放系数法得出。对于己二酸、硝酸、己内酰胺等特殊温室气体排放设施/单元,企业可通过建立排放模型或采用IPCC排放系数核算排放量。对于火炬放空焚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可根据火炬放空焚烧量及具体组分,按照燃料燃烧排放系数法的估算公式得出。,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中化学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和核算方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催化剂烧焦工艺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 催化剂烧焦工艺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可通过实际监测法得出,若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物料衡算法得出。物料衡算法公式:式中:P 各套催化装置烧焦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CO2e;Ai活动水平数据,即某套催化装置(i)的烧焦量,吨;Ci某套催化装置(i)的燃烧焦炭中的碳含量,%;44/12 二氧化碳转化系数。,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制氢工艺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 制氢工艺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可通过实际监测法得出,若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物料衡算法或排放系数法得出。对采用蒸汽转化工艺的制氢装置,物料衡算法公式:式中:P 各套制氢装置工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CO2e;Ai活动水平数据,即某套制氢装置(i)的原料用量,吨;Ci某套制氢装置(i)的原料中的碳含量,%。注:不包括二氧化碳制成产品的量。,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对采用煤(焦)为原料的制氢装置,按照上述物料衡算方法,需从原料碳总量中扣除气化炉渣的碳总量后再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对采用天然气或与天然气组成相似的组分为原料(如炼厂干气)的蒸汽转化工艺的制氢装置,可采用排放系数法核算,核算公式:式中:P 各套天然气制氢装置工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CO2e;Ai活动水平数据,即某套制氢装置(i)的制氢量,万立方米;制氢装置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取4.736吨CO2e/万标立方米氢气。需要注意:制氢工艺所使用的煤、油和气是原料,要与燃料燃烧区分开来,避免重复计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对于其他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工艺过程核算方法 对于合成氨、甲醇、环氧乙烷、丙烯晴、聚丙烯酰胺等化学工艺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主要采用物料衡算法,即对工艺过程进行碳平衡计算。保守性核算公式: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的废水含碳量-产生的固体废物含碳量-用作燃料的产品含碳量*44/12对于己二酸、硝酸、己内酰胺等氧化亚氮排放设施/单元,企业可通过建立排放模型或采用IPCC排放系数核算排放量。,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案例:某炼化企业2009年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烧焦量5000吨,焦炭的含碳量实测值为96%,120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烧焦量8000吨,焦炭的含碳量实测值为98%,2万标立方米/小时制氢装置采用天然气与部分炼厂干气做制氢原料,2009年制造氢气4000万标立方米。请核算该企业在2009年通过催化剂烧焦和制氢工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解:2009年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烧焦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000*0.96*44/12*1=17600(吨CO2e)2009年120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烧焦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8000*0.98*44/12*1=28746.67(吨CO2e)2009年2万标立方米/小时制氢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4000*4.736*1=18944(吨CO2e)2009年该企业催化剂烧焦和制氢工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7600+28746.67+18944=65290.67(吨CO2e),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废弃物处置/处理过程的核算方法 废气处理过程排放包括以石灰石、大理石和电石渣等固硫剂为主的脱硫设施废气处理过程排放和废气焚烧排放。a、以石灰石、大理石和电石渣等固硫剂为主的脱硫设施废气处理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实际监测温室气体浓度和废气排放量来计算。若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物料衡算法或排放系数法估算。排放系数法的计算公式:二氧化碳排放量=(煤消耗总量具有脱硫的设施消耗煤的比例)含硫率脱硫效率 44/32注:S的分子量为32,CO2的分子量为44。,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脱硫设施废气处理脱硫反应原理:注:以石灰石、大理石和电石渣等固硫剂为主的脱硫设施废气处理过程主要原理是在高温燃烧中,固硫剂被煅烧分解为氧化钙后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发应,形成相对稳定的固态硫酸钙物质。因此,脱硫的主要过程可以看作将固硫剂中的二氧化碳置换二氧化硫的过程,吸收二氧化硫的量大致等于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案例:某企业火电厂主要利用无烟煤发电,2009年全年共使用无烟煤206272吨,该无烟煤的硫分为1.05%,假设具有脱硫设施电厂中消耗煤的比例为100%,脱硫效率的缺省值为90%。请核算该火电厂在2009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解: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06272*(2.62*1)+(2.67*10-5*25)+(4.01*10-5*298)=206272*2.62+0.0006675+0.0119498=543035.24(吨CO2e)脱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6272*100%*1.05%*90%*44/32*1=2680.25(吨CO2e)2009年该火电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43035.24+2680.25=545715.49(吨CO2e),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b、废气焚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计算可采用实测法,但实测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排放系数法估算公式:二氧化碳排放量=焚烧废气量废气含碳量 44/12案例:核算某种废气焚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废水处理过程排放包括废水无/厌氧降解过程排放和厌氧氧化塘处理过程排放。a、废水无氧降解过程甲烷排放量的计算在现有条件下主要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估算公式:式中:P废水无氧降解过程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吨CO2e;A活动水平数据,即废水中COD去除量,吨;废水无氧降解过程甲烷排放因子,取0.25吨甲烷/吨COD;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取值为25。b、厌氧氧化塘处理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企业可通过建立排放模型来估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案例:某企业污水处理厂在废水无氧降解过程中,进口COD 浓度150mg/L,出口COD浓度50mg/L,废水处理量10000吨,请核算该企业污水处理厂废水无氧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解:该企业污水处理厂废水无氧降解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排放当量为:10000*103*(150-50)109*0.25*25=107*100 109*0.25*25=6.25(吨CO2e),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固体废弃物处置排放包括废液焚烧过程排放、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排放和固体废弃物填埋排放。a、废液焚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参照废气焚烧核算方法。b、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可采用实测法,如实测条件不具备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估算公式:式中:P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A活动水平数据,即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量,吨;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吨/吨,取值为0.99945。,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c、固体废弃物填埋过程产生的甲烷排放量的计算可采用实测法,如实测条件不具备,在现有条件下可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估算公式:式中:P 固体废弃物填埋过程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吨CO2e;A活动水平数据,即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量,吨;固体废弃物填埋过程甲烷排放因子,吨/吨,取值为0.01503;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取值为25。注意:废弃物燃烧采用实测法时,通过实际监测得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了燃料燃烧和废弃物燃烧这两部分产生的温室气体量,统计时要避免燃料燃烧部分的重复计算。即废弃物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等于实际监测温室气体量减去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案例:某企业在固体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共焚烧了600吨固体废弃物,填埋了400吨固体废弃物,请核算该企业在固体废弃物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解:该企业焚烧固体废弃物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为:600*0.99945*1=599.67(吨CO2e)该企业填埋固体废弃物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排放当量为:400*0.01503*25=150.30(吨CO2e)该企业在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共产生的温室气体当量为:599.67+150.30=749.97(吨CO2e),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逸散排放的核算方法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逸散、加工处理过程(包括井下作业)逸散、集输过程逸散、储运过程逸散产生的甲烷排放量的计算可根据逸散实际情况采用实测法或物料衡算法,如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排放系数法或经验值估算。a、对于天然气开采、天然气输送、常规油开采过程中逸散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系数法公式:式中:P 各种设备泄漏产生的甲烷年排放量,吨CO2e/年;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取值为25;设备泄漏甲烷排放因子,吨/个年。,油气系统甲烷排放因子,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案例:某企业2009年在常规油井开采过程中,拥有自喷井400个,机械采油井5000个,单井集油设施5400个,结转站300个,联合站50个,请核算该企业2009年在常规油开采过程中逸散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解:该企业2009年自喷井和机械采油井逸散的甲烷排放当量为:(400*0.23)+(5000*0.38)*25=92+1900*25=49800(吨CO2e)该企业2009年单井集油设施逸散的甲烷排放当量为:5400*0.38*25=51300(吨CO2e)该企业2009年结转站和联合站逸散的甲烷排放当量为:(300*0.18)+(50*1.40)*25=54+70*25=3100(吨CO2e)该企业2009年常规油开采过程中逸散的甲烷排放当量为:49800+51300+3100=104200(吨CO2e),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b、储罐逸散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可采用实测法得出,也可通过测定储罐逸散损失量及其甲烷组成值来计算,如果没有损失组成数据,则采用原油的默认蒸气组成数据。估算公式:式中:P储罐逸散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吨CO2e;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取值为25。默认的原油蒸气组成数据(仅存在蒸发损失),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c、管道储运过程逸散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可采用现场监测得出。若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物料衡算法得出。物料衡算法估算公式:天然气管道储运过程逸散的甲烷排放量(吨CO2当量)=(进气量-出气量)-天然气管道储运过程燃料使用量*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天然气管道储运过程天然气的损耗量-天然气管道储运过程燃料使用量*天然气中甲烷含量*25 原油管道储运过程逸散的甲烷排放量(吨CO2当量)=(进油量-出油量)-原油管道储运过程燃料使用量*原油中甲烷含量*=原油管道储运过程原油的损耗量-原油管道储运过程燃料使用量*10%*25,式中: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取值为25。,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案例:某管道储运企业有管输计量站A、B两个,2009年在A站计量输入原油5000吨,B站计量输出原油4800吨,其中B站用于加热、加压、提供热水等自用原油150吨,请核算该企业2009年排放的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解:该企业2009年逸散的甲烷排放当量为:(5000-4800)-150*10%*25=50*10%*25=125(吨CO2e)该企业2009年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为:150*(3.07*1)+(1.2545*10-4*25)+(2.5090*10-5*298)=150*3.07+0.0031+0.0075=150*3.0806=462.09(吨CO2e)该企业2009年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为:125+462.09=587.09(吨CO2e),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2)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指企业统计边界内由于电能、蒸汽的输入/输出而产生的的温室气体的间接排放量。核算公式: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输入/输出电力间接排放温室气体量+输入/输出蒸汽间接排放温室气体量 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主要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输入/输出电力间接排放的核算方法 输入/输出电力间接排放二氧化碳量的排放系数法估算公式为:式中:输入/输出电力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吨;EC输入活动水平数据,即从国家电网中购入的电量,MWh;EC输出活动水平数据,即本企业并入国家电网的电量,MWh;EFgrid,OM,y电网给定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吨/MWh,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定期公布。,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输入/输出蒸汽间接排放的核算方法 输入/输出蒸汽间接排放二氧化碳量的排放系数法估算公式为:式中:输入/输出蒸汽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吨;EC输入/EC输出活动水平数据,即从外单位输入/从本企业输出的蒸汽量,吨;K输入/K输出从外单位输入/从本企业输出蒸汽按热值折算标煤的折算系数,kg/kg;标准煤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kg/kg。,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案例:东北某企业2009年由国家电网购入电量10000MWH,而自备电厂发电量5000MWH,全部并入国家电网。同时,2009年输入10.0MPa蒸汽500吨,输出1.0MPa蒸汽100吨,请核算该企业在2009年产生的能源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解:输入/输出电力产生的能源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100000-5000)*1.1293*1=107283.5(吨CO2e)输入/输出蒸汽产生的能源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500*0.131429)-(100*0.108571)*2.7=(500*0.3548583)-(100*0.2931417)=177.42915-29.31417=148.11498(吨CO2e)该企业2009年能源间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07283.5+148.11498=107431.61498(吨CO2e),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3)资产净值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方法【资产净值温室气体排放量】指企业按股权商业资产净值所占比例核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只针对地区公司进行此项核算,二级单位可不进行此项核算)核算公式:企业资产净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企业股权商业资产净值所占比例=(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企业股权商业资产净值所占比例,温室气体源和汇的识别及核算方法汇总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5、温室气体清单和报告编制内容(1)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内容 按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统计核算方法,在统计边界内对识别的各种温室气体直接排放源和能源间接排放源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统计,按照全球增温潜势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后,以股权资产净值比例进行核算,在规定表单中填报汇总成温室气体清单。(2)温室气体报告编制 依据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温室气体报告,包括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统计边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识别、温室气体清单及分析、数据质量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报告建议等内容。,温室气体报告大纲内容,温室气体清单样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3)温室气体清单和报告编制工作要点 工作组织 a、企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b、企业环保管理部门牵头负责;c、生产运行、规划计划、质量节能等部门参与配合。清单编制原则 a、保证核算结果的完整性,为今后考核留有余地;b、尽量简化处理复杂问题;c、抓大放小,核算主要排放源;d、真实性、一致性、准确性,便于将来的比较。,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确定统计边界 a、以现行管理边界为统计边界;b、对2005年后已分离(归属关系脱离)单位不在本企业统计;c、对归属关系改变的单位,在现企业内统计,但追溯统计其2005年数据;d、2005年后关停的生产装置,要统计其2005年数据,结果纳入企业2005年基数。确定基准年和数据统计年 a、基准年2005年 b、数据统计年2009年 分别统计2005年和2009年的数据,编制2005年和2009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报告。,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确定重点排放源,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技术规范及操作指南,统计活动水平数据 a、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操作指南和技术软件要求收集活动水平数据;b、根据物料平衡计算活动水平数据;c、通过现场监测获取活动水平数据。核算、汇总与结果上报 a、原则上不单独上报二级单位活动水平数据和温室气体清单核算结果;b、对于水电等公用工程系统独立的二级单位,应单独统计、核算和上报,但其结果应纳入本企业核算结果。,燃料燃烧过程排放源:包括固定燃烧源和移动燃烧源。固定燃烧源指锅炉、加热炉、汽轮机、柴油机及其他工业窑炉等的燃烧排放;移动燃烧源指汽车、火车、钻井用柴油机等的燃烧排放。过程排放源:来自火炬、原料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加工工艺过程等的排放。废弃物处置/处理排放源:包括废气处理过程排放、废水处理过程排放和固体废弃物处置过程排放。逸散排放源:来自开发生产过程、设备、储罐、加油站、加气站、管线、阀门、法兰等的排放。能源间接排放源:使用外部输入或内部输出能源(蒸汽、电力)等的排放。,石油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类型,石油石化行业上游业务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源 上游排放源主要有:燃料燃烧排放、火炬排放、伴生气放空、酸性气体排出、乙二醇脱水、储罐闪蒸、其它过程排放、非常规排放、流程散逸排放、非作业方设施排放等。排放的的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石油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类型,石油石化行业下游业务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源 下游排放源主要有:燃料燃烧排放、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工艺)等催化剂烧焦排放、火炬排放、制氢厂过程排放、硝酸和己二酸生产过程排放、其它过程排放、非常规排放、流程散逸排放、非作业方设施排放等。视原料与产品情况,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石油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类型,石油石化行业管道储运、销售企业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源 管道储运企业排放源主要有:燃料燃烧排放(如加热、加压、提供热水、提供蒸汽等)、逸散排放、过程排放(如非正产工况下的火炬放空);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甲烷。销售企业排放源主要有:燃料燃烧排放(如车辆运输等)、逸散排放;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甲烷。,石油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类型,集团公司温室气体控制管理职能,根据2010年4月7日集团公司人事部关于明确温室气体控制管理职能有关问题的批复(人事【2010】206号),明确温室气体控制管理职能如下:一、为加强温室气体控制工作的统一管理,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温室气体控制工作在集团公司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二、明确温室气体控制职能由安全环保部管理,具体承担编制温室气体控制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管理体系等工作。规划计划部、质量管理与节能部、科技管理部等相关部门和专业分公司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做好有关工作。三、温室气体控制职能分工明确后,相关部门不新增机构和编制,业务所需人员内部调剂解决。,HSE信息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模块,合理省电,请把我的屏幕亮度调低一点吧。每天也请让我多清净一点吧!,没事请别打扰我。请记得经常给我除霜哦!,我是节能灯,不仅可以减少耗电,还能提高照明效果哦!,把我调到26-27,可以省电不少呢!,不用时请拔下我们的插头,给我们断电,待机可耗电了!,绿色出行,请尽量减少使用我们,如果可能,请使用我们,减少浪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