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讲义PPT.ppt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1.生态工程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有机体。工程是指人类在自然科学原理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第一讲 林业生态工程理论基础,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形成包括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一系列可操作、能实现的技术科学的总称,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生态工程。可概括为生态系统的人工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着眼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效率,而不是单一因子和单一功能的解决;强调的是资源与环境的有效开发以及外部条件的充分利用,而不是对外部高强度投入的依赖。,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2.林业生态工程 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3.现代林业生态工程 是指以现代生态学原理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农业、林业、水利、牧业,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手段,设计、建造和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自然,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及其群落的生态功能,并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与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二)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特征 林业生态工程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必须符合推进我国现代化林业进程的5个特征:,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有强大的科技支撑和驱动 科技向生产领域拓展 高产出率的高效率 经营规模化,管理集约化、生产专业化 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实例说明 安徽省德援项目区广泛采用的“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PLUP)”,就是从项目一开始的规划、设计就动员农户直接参与,把过去政府要农民种树,林业部门负责设计,农民投工,但搞好搞坏与农民无关,变为农民想种树,林业部门协助农民规划设计。,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二、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 生态保护型林业生态工程 生态防护型林业生态工程 生态经济型林业生态工程 环境改良型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三、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一)营造林总体状况 到2011年全国共完成荒山地造林面积 599.66万hm2,比 2010年增长 1.47%,完成计划任务的 99.94%。其中人工造林 406.57万hm2,飞播造林 19.69万hm2,无林地和疏新封山育173.40万hm2(图1)。,图1 20012011年国家造林面积,(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 2011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 309.39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 51.59%。其中 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不含京津工程退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分别为 55.36万公顷、73.02万公顷、54.52万公顷和126.40万公顷(图2),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 9.23%、12.18%、9.09%和 21.08%,其他社会造林占全部面积的 48.41%(图3)。,图2 2011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比重,图3 20012011年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与全部造林面积比较,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1.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淡薄;2.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资金投入欠缺;3.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林业生态项目效益低下;4.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五、实施林业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要加大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成果的后期管理力度;2.狠抓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工作;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狠抓“五个结合”,把国家用于基本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禁牧舍饲圈养”等项目资金与退耕还林工程紧密结合;,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3.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林业发展活力;4.进一步抓好林政资源工作;5.在森林防火工作上,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6.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建设激励机制。,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一、风险的定义、类型及其他 与其他工程相比,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长期性、高投入性、生产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动态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风险性。在实施任何一项林业生态工程前,都必须制订好治理模式,做好规划工作。,第二讲 林业生态工程风险理论基础,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一)风险的定义 对于风险的含义,目前理论界认识上是不一致的。比较经典的是:风险是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Webster)。我国杜瑞甫教授认为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人们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拟定目标发生多种偏离的综合。,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 风险与不确定性都表明了一种状态,即一个特定事件或活动的结果很可能与估计的或预测的结果不同。他们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区别:(1)不确定性是风险的起因;(2)不确定性不可计量,风险可计量。,(二)风险的类型 风险类型大致可分为六个方面,具体如图4所示:,图4 风险因素分类,(三)风险的特点 多样性 建设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均存在风险 风险将影响建设工程项目全局 有一定的规律性,(四)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1.多元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大,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大;2.经济效益的随机性: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基本上来自预测、估算与历史资料,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某些参数将会改变;,林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3.不可预见性的存在:未来经济及技术发展会出现某些难于预见的变化,加之预测和估算方法等的局限性,预算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与将来的实际情况有出入。这些因素的随机变化将引起的方案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异,为了研究随机因素的变化对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需要作项目风险分析。,二、林业生态工程风险评价(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正确设立林业生态项目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是进行风险监测的基础工作。林业生态项目风险受诸多因素影响,要正确监测评价项目风险,首先应建立能客观、准确反映项目风险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必须对项目活动影响较大,且能从不同角度准确反映项目风险程度和项目风险变化情况。,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风险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到指标选择、指标整合及确定权重等3项基础工作:指标选择 是构建风险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和基础。常用的指标选择办法包括: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频度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Rough集的属性约简法等。,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近年来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指标整合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风险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原始指标的基础上经过整合而构成的。风险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要素,指标内容复杂,计量单位和指标方向各不同。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尤其是构建风险监测预警模型之前必须进行指标整合。,对林业生态工程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综合评价值,其结构如图5所示:,图5 林业生态工程风险综合评价体系,(二)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的方法很多,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规范的决策方法,它能给出方案选择的规则并选出最佳方案;第二类方法只是用来检验各种风险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而不进行方案的选择。现行的各种项目评价规范所采用的方法均属于第二类,而广为应用的是依据统计计量的方法,先计算出目标概率分布的统计量,再根据这些统计量并参考其它管理技术评价的方法得出最后结论。,三、林业生态工程风险防范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风险预警体系,是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风险监测的重要内容:一是根据各类指标情况,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建设状况、管理水平和运行环境进行静态的评价分析,判断其各类风险的分布状况和严重程度,以此作为项目风险监测的重要依据;,二是根据有关风险指标,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活动及综合风险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信号;三是便于早期预警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风险的性质、特征、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为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适当的风险防控措施提供客观和充分的决策依据,防范和化解项目风险。,借助风险预警模型的数据可以深入分析林业生态工程项目风险的各种特性,如隐蔽性、长期性(林业生态项目风险从形成到发展,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风险会给项目以及社会经济带来长期的、短期难以克服的负面影响)、间接性(林业生态项目风险的影响不但直接表现在项目目标上,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反映在其他经济领域)的表现形式、产生根源、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一、林业工程咨询的定义与发展概况 林业工程咨询是林业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环节,是工程咨询人员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经验,为政府部门和投资者对林业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实施提供的咨询服务,事关林业投资决策和工程建设质量。,第三讲 林业工程咨询类 项目建设风险评价,我国林业工程咨询业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不同历史阶段。自1994年国家计委发布工程咨询业管理暂行办法对工程咨询单位实行资格等级管理制度和2001年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实行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以来,我国的林业工程咨询业务、咨询业管理开始步入规范化渠道。,二、评价研究概述(一)市场分析评价 1.定义 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市场情况的变化给工程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价格变化和林产品市场前景。价格变化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率和粮价波动两个方面:林产品市场前景该工程区龙头企业数量、经济林和兼用林能有收益的面积比例。具体风险分类情况见表1。,表1 市场风险分类情况,2.现状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所提供的物品森林是公有资源的一种,属于准公共物品,且具有生态正外部性。在林业生态工程公共品供给问题上得到普遍认同的一种标准观点是,存在着林业公共品供给的市场失灵。,3.市场失灵的定性分析 当代福利经济学以两个基本定理的形式明确表述和证明了斯密和瓦尔拉斯等一系列早期经济学家曾经描述过的竞争市场的有效性。第一基本定理提出竞争市场注定是有效的,即竞争的均衡必然是帕累托最优的。第二基本定理指出在采取适当的收入分配措施后,任何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仍然可以通过竞争市场机制实现。但保证这两个定理成立是需要一系列的严格条件的,如若满足不了这些条件,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效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值得怀疑了,这就意味着市场失灵。,首先,林业生态工程公共品的供给虽然对各方有利,但现实却是,并非所有使有关各方互利的交易都可以现实地达成,即在林业公共品供给领域会出现市场缺失。其次,林业公共品不具备任意可分性,而私人品的任意可分性假定保证了当帕累托效率条件未满足时有关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有效地进行微小的调整,而林业公共品的不可分性使这种微调成为不可能,从而一般认为无法满足竞争市场有效性的要求。,第三,有关各方拥有的信息并不对称,提供林业公共品的一方无法识别和计量需求方得自公共品的受益,因此存在公共品的非排他胜,即无法低成本地排除不付费者的使用,对于自利的个人而言,总存在着“免费搭乘”的激励,从而导致林业公共品市场供给的失灵。第四,在给定价格下,高需求者会剥削低需求者,而若按照每个人对林业公共品的边际评价定价,则又显然背离了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定价原则。,(二)三大效益评价 1.定义 三大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评价的现状 评价途径 以经济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计量研究 以生态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综合效益定量评价研究,评价现状 国外,如美国的城市森林效益研究、日本的全国森林公益效能计量和评价等。国内,如福建省森林综合效益研究,通过对森林的水源涵养效益、防止土壤养分流失效益、提高土壤肥力效益、调节径流效益、释放氧气效益、保土保水效益、防止水库淤积效益、海岸防护效益、农田防护效益、游憩保健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计量研究,得出全省森林生态效益每年的价值约为149亿元。,3.三大效益评价内容和方法 评价内容 通过效益监测、效益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建立、效益评价方法、手段和技术等研究,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水文生态、涵养水源、土壤改良、改善小气候、农作物增产、森林游憩、森林供氧、固定二氧化碳等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计量评价。,评价方法 评价的具体方法,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确定。如评价森林的土壤改良效益,需要具体测定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测定土壤的抗蚀、抗冲、抗剪性能,测定林木根系的固土性能等,然后引入相应指标进行计量计算。,4.主要工作 三大效益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同时它又受到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直接用一个数值准确地反映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的大小。为了具体计算和全面度量林业生态工程三大效益的大小,常常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技术方案和措施的不同评价对象,设置和运用一系列的指标,从某一方面、某一局部范围来反映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的大小,或全面地、综合地但只在一定程度上近似地反映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的优劣。,(三)国民经济评价 1.定义 建设工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整体角度,根据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目标和社会需要,分析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福利的净贡献,衡量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可将其按性质分为新建、续(扩)建、改建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对工程经济效益、运行费用及投资费用进行分析,然后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一般情况下,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结论作为项目取舍的主要依据。,2.目的与意义 目的 在于以较快的时间、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即如何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国家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意义 正确运用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有助于在林业工程项目决策中杜绝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使国家利益、地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有机结合及平衡。,3.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4.主要工作 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工作包括:识别国民经济的费用和效益;测算和选取影子价格;编制评价报表;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进行方案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