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金融人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赖伟民).ppt
本土金融人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主讲人:赖伟民,调研发现-金融业者的困惑,在调研中,大多数的金融从业者都感到对自己在企业和行业的地位比较尴尬,这种情绪在金融中高端专业人才尤为明显。在他们的内心里,充满了委屈。烦恼的来源在于对现状、未来的迷茫。,小王是前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学的是国际商务管理。毕业后来到四大国有银行其中的一家。在调研中小王向我们吐露了他的心声:我已经工作一年多了,一直在某支行营业室做对公业务。说实话,这工作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无非是每天重复的机械性劳动。当初领导说是为我们着想,要多熟悉银行业务,我们对此并没有异议。可是渐渐发现,事情好像并不是这样的。至少给我的感觉是,单位在使用廉价劳动力(头一年试用工资少得可怜)。我来的第二个星期,对公业务教我熟悉业务的老师就调到机关了,于是我在慌乱中匆忙上柜,直到现在。现在,几乎机关里面所有人都知道支行唯一的硕士生在营业部做柜员,而且在没有新接替的人的情况下,不知道要做到何时。真不知道我们这里是怎么了,慢慢熬吧!,困惑一 金融业者是“金领”还是“灰领”,推销、保险不得入内 银行员工奖金同吸储挂钩 证券经纪上街练摊揽客,曾经风光无限的金融专业人才难道不过是技工而已?金融业者是“金领”还是“灰领”,困惑二 金融人才是“奇缺”还是“过剩”,2007年3月,搜狐教育报道:北京,上海,江苏,成都和哈尔滨等省市普遍呈现出金融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这种情况在各地的人才招聘会和人才交流市场上也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的景象,有些地方还为此发出了此类人才过剩的警示通告。2007年3月10日扬子晚报上一篇关于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的文章中,仍然将金融专业一道再次列为供大于求的几个专业之一。,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07年6月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对会计和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排在中国人才需求市场的前五位之一。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PWC)表示,该所在2007-2008年计划招聘1550名毕业生以及500至700名有经验的人士。德勤(DDT)会计师事务所希望在2007年年底之前招募1500名新员工。毕马威(KPMG)则打算再增聘1000名毕业生和300名高级员工。上述两家事务所年增员幅度都在30%左右。“上海热线”网2007年4月的一篇文章中称:上海高端金融人才奇缺。文章认为,作为试图将上海打造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宏大目标,上海大约需要100万左右的金融从业人员,而目前这类人员只有20万,缺口为80万人。,以上看起来似乎矛盾的信息,实际上表明这样一个现实:在目前财会金融领域的就业市场上,具有大专,甚至大学本科以上的文凭,已经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了。金融人才已经出现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低端人才过剩,综合性人才、高端人才严重不足)。,我国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全面升级,例.A公司偿还债务有无困难,1,A企业没有偿债能力,按照传统方法评价,A公司是没有偿债能力的。但事实上,A公司的偿债能力很强。,寻找新的方法,1,思考,一个企业是否有偿债困难,是否应当举债,不能简单地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反映资产与负债规模的指标来判断,还应当考虑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的增值能力;核心是要计算在一定的还债期内,企业所能收回的、能够用来还债的现金是多少?,科学思考偿债能力的方法,能够用来偿还流动负债的资金=期初流动资产*(1+增殖率)周转次数 将其值与企业实际的流动负债值进行比较。比较得知:A公司偿还债务或增加负债没有风险,B公司偿还债务存在困难。这与传统方法的评价结论完全相反。,启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不一定是正确的,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一定是有道理的事情观念需要更新、知识需要升级,本土金融人才需要更新的部分知识,经济学 全球金融市场与工具财务分析 企业资本运作 权益投资分析 债券价值评估 金融衍生工具分析 投资组合管理,困惑三 本土金融人才是“前途无量”还是“前途无亮”,大批外资金融机构的涌入,给我们提供的大量的机会,从此是否我们“前途无量”?外资金融机构的涌入,对我们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将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加入职业竞争的行列,我们是否会“前途无亮”?,外资金融机构涌入后,竞争会更加激烈,国内金融机构为了应对竞争,势必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马太效应”会更加严重有人将“前途无量”,也有人会“前途无亮”,众多金融人才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本部分议题,WTO给本土金融人才带来了什么?“十七大”对本土金融人才意味着什么?今年“两会”如何热议金融?当前的经济形势与未来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本土金融人才面临着怎样的重大机遇?,WTO要求金融业遵循哪些规则?,规则之一:服务贸易总协定,A.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原则以及减少法规性障碍(第16条第1、2款)。要求外方金融机构的待遇不低于国内的金融机构;B.最惠国待遇(MFN),第2条第1款。金融服务的此待遇原则仅限于购买公共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和过境金融服务。C.国内法规的透明、规范及资格认可(第6条第1、4款,第7条第1款)。入世签署的20多个法律条款涉及企业的很少,主要针对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和法律的公开透明。,规则之二: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成员体内部已有的法规及管理措施与协议(协定)如有不相一致,按照国际惯例,内部法应得到尊重。发达国家承诺全面开放,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考虑对某些具体部门实施限制。,根据WTO文本、中美及中欧达成的协议,关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A.中国承诺开放所有外币业务,入世即可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客户(包括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经营所有外汇业务(包括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2年后开放外资银行与中国企业之间的人民币业务。中国将在5年内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在此期间每年新增4座城市允许外商经营业务。5年以后外资银行可以同个人进行本币交易,在地域与客户方面的性质完全取消。B.入世5年后外资银行将享有完全市场准入。外资银行营业许可的获得不受经济是否需要、当地市场是否饱和等理由限制。只要经营是安全的,风险是适度的,就可以获得经营权。C.在业务范围上,外资银行可以接受所有公众贷款、存款和其他应付基金的承兑,各种类型的贷款,包括抵押贷款(例如房屋抵押贷款)、消费信贷、信用卡信贷及金融租赁,所有支付资金的划汇及担保承兑等。D.在服务提供方面,外资银行可以跨境支付。E.在境外消费方面,主要是信用卡消费,外资银行的信用卡消费将不受国界的限制。,五年保护期,我们做了什么?,第一个阶段是资本金的充实第二阶段是股份制的改造第三个阶段是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完善。,狼来了,狼真的来了!下一步我们将怎么应对?五年保护期,我们解决了硬件问题。与狼共舞,归根结底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下一步,将是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依赖金融人才的全面升级!,十七大给金融业带来什么,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今年“两会”如何热议金融?,一路上扬的CPI、未见停止的次贷风波、从紧的货币政策都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以货币政策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商业银行如何在新调控形势下求发展 如何发展地区金融,国内金融形势展望,混业经营不可避免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作用将显现金融服务水平将全面升级,金融从业者面临重新洗牌,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需要大量综合金融人才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要求金融人才实现从业务联系-理财规划-金融分析的转变产品及服务的设计能力、定制开发能力将成为衡量人才能力的重要标准,金融人才结构的转变,有关专家预测,我国高端金融人才有着50万人的需求缺口。这些高端金融人才的收入有望大幅度飙升,年薪百万不是梦。本土金融人才面临重大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