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ppt

    • 资源ID:6298731       资源大小:334.82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ppt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前言,本课程介绍一种将承包工程造价计价以及施工项目技术、进度、资源、采购、价格等管理职能(要素)集成起来进行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方法,据此,有利于实现基于施工决策的成本费用准确估算和全面、全过程且动态的成本控制。,第一章 概论,施工项目施工项目成本施工项目成本管理,1.1 对施工项目的系统描述,所谓对施工项目的系统描述,是指用系统学的方法去认识施工项目,包括定义施工项目的概念、分析施工项目的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等。正确认识施工项目是研究其成本运行规律、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观念并据此研究相应的计划和控制方法的基础。1.1.1 施工项目的基本概念1.1.2 施工项目的系统结构,1.1.1 施工项目的基本概念,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履行施工合同的一次性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项目”类型,施工项目除了具备“项目”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如下特点:以盈利为目的 施工过程要受资源可获得性、合同工期和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的约束 主要任务是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作业,以盈利为目的,施工企业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对外承包施工,所以,施工企业履行施工合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作为一种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施工企业主要通过施工项目实现利润。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首先需准确地估算承包工程造价,以便能做出有竞争力的报价并据此获取合理的营业性收入,其次需精心地控制施工成本和企业期间费用,以便尽量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直接的和间接的费用支出。,施工过程要受资源可获得性、合同工期和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的约束,施工过程的实施主体,是施工企业配置在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人、机械、周转材料、管理人员和分包商等施工资源,施工企业在选择和使用这些资源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时,除了要遵循施工技术和组织规律外,还必须受资源可获得性、合同工期和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的约束。1)资源可获得性 施工资源是施工项目的实施主体,通常由施工企业根据完成施工任务的技术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针对同一个施工项目,选择和使用施工资源的方案可以多种多样,但施工企业只能在其可获得的范围内做出决定。2)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是承包工程施工的期限,通常由业主在施工合同中规定。施工企业必须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所以,合同工期是对施工过程在时间上的约束。3)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 作为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生产性耗费,成本费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施工项目所需使用资源和消耗材料的数量以及获取这些资源和材料的价格。虽然施工合同规定了由业主和施工企业共同协商确定的合同造价,但是从施工企业的角度出发,尽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生产性费用是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主要任务是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作业,全面地履行施工合同,是施工企业获取承包工程造价的前提条件,所以,施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作业。项目范围内全部施工作业的具体内容,一方面取决于施工合同规定的承包范围和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施工企业为履行施工合同拟定的施工方案。,主要任务是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作业,1)承包范围和质量标准 承包范围是施工合同对有关可交付成果以及在形成这些成果时施工企业必须承担经济责任的描述;质量标准是施工合同对可交付成果的功能、品质、可靠性等质量指标以及为达到这些质量指标施工企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描述。可交付成果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质量指标主要来源于施工合同包括的技术文件,如对工程的一般性描述、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以及技术规范等;施工企业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则主要来源于施工合同包括的合同条款,如有关权利义务类、管理类和技术类条款等。施工企业必须按施工合同规定的承包范围和质量标准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所以,施工合同有关承包范围和质量标准的约定,是施工企业定义项目范围内全部施工作业的基础。,主要任务是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作业,2)施工方案 承包范围和质量标准只是施工企业定义项目范围的基础,施工过程中选择何种技术方法和组织措施,将会影响项目范围内全部施工作业的具体内容。施工方案作为规定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组织措施的纲领性文件,将对施工过程需要开展哪些施工作业以及怎样开展这些施工作业产生影响。施工方案的拟定过程,正是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承包任务而选择施工技术和组织措施的过程,除了需遵循施工技术和组织规律外,同样必须受资源可获得性、合同工期和成本费用最小化的要求的约束。,主要任务是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作业,3)总结 施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作业,然而,施工合同作为一种基于承发包体制的特殊的合同形式,由这种合同定义的施工任务,在合同清结期间,一般被理解为施工企业必须向业主交付的符合其质量要求的工程产品,是一种生产性成果,在合同履行期间,又可被理解为施工企业为交付工程产品必须开展的施工作业,是一种工作性行为。通常的情况是,施工合同对所要求的生产性成果的描述明确而具体,但是并没有对所要求的工作性行为的具体内容进行直接的描述,所以,施工企业在定义项目范围时,如图1-1所示,必须根据合同文件有关承包范围和质量标准的约定,结合资源可获得性、合同工期和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等约束条件,拟订合理的施工方案,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定义需要开展施工作业的具体内容。,主要任务是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作业,图1-1 决定施工项目范围的主要因素,1.1.2 施工项目的系统结构,系统结构是指系统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施工项目作为施工企业履行施工合同的一次性过程,首先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施工作业组合而成的,组成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及其相互关系,通常被称为施工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中施工作业的实施主体,是装备在施工现场的包括生产工人、施工机械、管理人员、周转材料和分包商等在内的施工资源,只有当这些施工资源作用于建筑材料,才能通过施工作业完成施工任务。装备在施工现场的资源和材料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被称为施工项目的物资保障体系。施工项目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基于物资保障体系的、通过实施工作分解结构中的施工作业、最终完成施工合同所规定的施工任务的行为系统。,1、施工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一般模式,施工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是从项目活动的角度描述施工项目的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层次化树状结构,借助于工作分解结构,可以将复杂的施工过程分解成便于组织和管理的项目单元,反过来,通过对项目单元的界面分析,又可将项目单元还原成动态有序的项目整体。考察不同的施工项目可以发现,虽然施工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具体内容会因不同的工程对象以及不同的施工方法而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作为工程产品的生产过程,施工项目均可按产品生产的工艺要求分解成由复杂到简单的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树状结构。图1-2所示:首先,施工项目是完成合同任务所需开展的全部施工作业的集合;其次,根据任务性质不同,可以将施工项目分解成实体性施工作业、措施性施工作业和现场管理工作等三类;第三,就实体性和措施性施工作业而言,又可按工程部位或结构类型进一步将其分解成一系列分部工程;第四,按施工工艺或构造要求,又可将分部工程进一步分解成一系列分项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分项工程的特点是通过施工作业能完成永久工程或临时设施的某项可交付物的施工任务,所谓可交付物,是指构成永久性或临时性工程的有形的、可单独检验和计量的生产成果,由于可交付物一般是由材料按一定的构造构成的,施工过程中材料消耗率相对稳定,所以,分项工程可以作为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的对象;第五,针对现场管理工作,可以按不同的职能环节将其分解成一系列职能管理工作。,1、施工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一般模式,图1-2 施工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一般模式,2、施工项目物资保障体系的一般模式,作为施工作业的实施主体和作业对象,对应于施工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层次性,相应的物资保障体系必然是具有层次性的体系结构。处于体系结构中不同层次中的资源组合,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施工作业,才能形成完成合同任务所需的整体施工和管理能力。作为施工作业的对象,对应于施工资源的层次性,施工现场的材料使用也必然具有相应的层次结构。虽然施工项目物资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会因不同的工程对象和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方法而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作为施工作业的实施主体和作业对象,基于普遍适用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法,不同施工项目的物资保障体系客观上存在共同的特征。图1-3所示,按照目前施工企业的一般性做法,施工项目物资保障体系的一般模式为:首先,按不同的归属将物资保障体系分解成项目内施工资源、劳务分包商、专业分包商、管理类资源和实体材料等部分,其中,项目内施工资源、实体材料和管理类资源是指由总承包企业直接采购并配置在施工现场的物资保障,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商作为由总承包企业外购的施工能力,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和材料通常由分包商负责采购、供应和使用,劳务分包商只提供施工劳务,专业分包商则对某类构件或工程部位进行双包施工;其次,归属于不同责任主体的资源均可被进一步分解成人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等,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实体材料一般由相应的责任单位负责采购供应;最后,对应于施工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层次性,归属于不同责任主体的施工资源,均需按完成施工任务的工艺和组织要求,形成对应于施工作业的资源组合,不同的资源组合分别作用于相应的施工作业,才能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2、施工项目物资保障体系的一般模式,图1-3 施工项目物资保障体系的一般模式,3、施工过程,施工过程是指组织并动员物资保障体系中的施工资源形成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并将其作用于建筑材料,通过一系列施工作业最终完成施工合同定义的施工任务的过程。施工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作为施工作业和管理工作的集合,实施主体是配置在施工现场的施工资源,作业对象(客体)是建筑材料。如图1-4所示,施工过程中工作分解结构和物资保障体系之间是一种矩阵关系,如果将时间因素也考虑进来,则根据施工作业之间的技术和组织逻辑,通过计算可以确定不同施工作业在时间上的分布,施工作业在时间上的分布决定了项目进度,项目进度又是由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人、管理人员、机械和周转材料等项目内施工资源推动的,施工过程还需委托分包商完成部分任务,并需消耗各种建筑材料。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的项目内施工资源、使用的分包商和消耗的建筑材料等共同构成了施工过程的生产性耗费。,3、施工过程,图1-4 施工过程中工作分解结构和物资保障体系关系示意图,1.2 施工项目成本,施工项目成本是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生产性费用。如何将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生产性费用分解开来,并分别研究这些费用的运行规律,是建立合理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观念并据此研究相应的计划和控制方法的基础。1.2.1 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概念1.2.2 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构成1.2.3 施工项目成本运行,1.2.1 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概念,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以施工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按制造成本法计算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部生产性费用,包括消耗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费用、周转材料的损耗和租赁费用、施工机械的使用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费用、支付给分包商的费用以及施工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施工过程所需发生的管理费用等。,1.2.1 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概念,所谓成本核算对象,是指在计算施工项目成本的过程中,确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具体对象,即生产费用承担的客体。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施工企业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以及正确计算施工项目成本的前提。制造成本法是以制造成本作为成本计算和分配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所谓施工企业的制造成本,通常是施工项目经理部的成本。制造成本法是一种只将与施工项目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计入施工项目成本,而将与施工项目生产没有直接关系但却与施工企业经营期间相关的费用作为期间成本,从当期收益中一笔冲减的成本计算和分配方法。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并且与施工生产直接相关的诸如工人、机械、材料、构配件、分包商等生产性费用归集起来,再加上施工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施工过程所需发生的现场管理费用,就构成了施工项目成本。,1.2.2 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构成,出于不同的管理目的,用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的标准是不同的。基于传统会计理论的成本核算,出于会计核算的需要,将施工项目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基于标准成本控制理论的定额预算,出于造价计价的需要,将施工项目成本划分为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和管理费等。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准确地估算和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成本,需要从便于成本估算和控制的角度出发,对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性费用进行合理分类。,1.2.2 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构成,回顾一下有关针对施工项目系统结构的论述可以发现: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为履行施工合同,组织生产工人、管理人员、施工机械、周转材料以及分包商等资源形成施工能力,并将其作用于建筑材料,最终完成拟建工程施工任务的一次性过程。为了获得并维持施工能力,施工企业需自行采购施工资源并装备在施工现场,并委托分包商完成部分施工任务,施工过程还需消耗大量建筑材料。施工过程中需使用的由施工企业(或授权施工项目经理部)自行采购和管理的施工资源、使用的分包商和消耗的建筑材料等共同构成了施工过程的生产性耗费。作为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部生产性费用,根据施工过程生产性耗费的特点,我们将施工项目成本分解成如图1-5示意的实体材料费、项目内施工资源费、分包工程费和现场包干费等费用项目。,1.2.2 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构成,1.2.2 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构成,1、实体材料费 实体材料是构成拟建工程实体的材料,包括原材料、构(配)件等。实体材料的特点是随施工过程被同步地消耗掉。实体材料费指的是施工企业购置实体材料并送达施工现场过程中需要的花费,2、项目内施工资源费 项目内施工资源是施工企业(或授权施工项目经理部)自行采购并配置在施工现场由施工项目经理部直接支配和使用的生产工人、管理人员、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等。施工资源作为施工活动的实施主体,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被直接消耗。所谓项目内施工资源费,是施工过程因占用了施工资源的工作时间,按采购协议必须由施工项目经理部支付的费用。,1.2.2 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构成,3、分包工程费 分包工程包括“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两种,其中,劳务分包只提供施工劳务,专业分包则对某类构件或工程部位进行双包施工。分包工程费是总承包企业采购“劳务分包商”和“专业分包商”为其完成分包范围内的施工任务,按分包协议必须由施工项目经理部支付的费用。4、现场包干费 现场包干费是那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支出的发生在现场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费用,一般用“包干”的形式下达给项目经理部使用。,1.2.3 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施工项目成本运行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各项生产性费用的运行,包括各项费用支出的起因、发生和定量核算,以及在发生这些费用时受相关变动因素的影响等。施工项目成本客观地会受诸如项目范围、施工方法、资源配置以及施工进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状态又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相关职能环节做出的一系列决定。研究施工项目成本运行的目的,就是要明确施工项目成本受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为此,基于已定义的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构成,首先讨论基于不同耗费特点的各成本项目的费用计算方法,其次讨论决定费用大小的“量”和“价”指标及其与决策环节的相关性,最后,总结施工项目成本运行的一般规律。,1、决定成本项目大小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计算,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各项费用,如公式1示意,其大小均取决于“量”和“价”两种指标。由于费用性质不同,所以,决定费用项目大小的“量”和“价”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也不相同。,1、决定成本项目大小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计算,1)决定实体材料费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计算 实体材料费的大小与施工项目的范围直接相关,项目范围越大,意味着项目包括的施工任务越多,相应地,需要通过施工作业完成的实物工程量越大,消耗的实体材料越多。如果按计价定额的计算规则计算实物工程量,基于一定的材料消耗率标准(材料消耗定额),则决定实体材料费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费用计算方法可用公式2示意。,1、决定成本项目大小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计算,2)决定分包工程费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计算 分包工程包括“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两种,根据目前总、分包双方常用的结算方法,分包工程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总承包企业发包给分包商施工的实物工程量和相应的单价。用以衡量施工项目对分包施工需求的“量”的指标形式只能是实物工程量,对应于“量”的单位费用,分包工程的价格形式只能是分包单价。实物工程量的大小取决于施工项目的范围和所拟定的分包方案,分包单价则取决于分包商的报价。在确定分包施工的实物工程量和分包单价基础上,分包工程费的计算过程可用公式3示意。,1、决定成本项目大小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计算,3)决定项目内施工资源费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计算 项目内施工资源是施工企业(或授权施工项目经理部)自行采购并配置在施工现场由施工项目经理部直接支配和使用的人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等。项目内施工资源费是因施工过程占用了施工资源的工作时间,按采购协议必须由施工项目经理部支付的费用。由于不同的项目进度需要不同的资源配置并决定施工过程中资源利用率,所以,计算项目内施工资源费时,不仅要结合项目范围,而且需结合进度计划。,1、决定成本项目大小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计算,人工费:目前施工企业针对内部员工的工资形式一般是“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混合体。计件人工费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工人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和计件工资标准,其费用估算方法与分包工程费相同。计时人工费的大小(如公式4示意)取决于施工过程对生产工人的需求量和计时工资标准,其中,对生产工人的需求量又取决于进度计划规定的生产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配置强度和配置时间,计时工资标准取决于企业的工资政策。,1、决定成本项目大小的“量”和“价”指标及其计算,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费: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费(如公式5和公式6示意)取决于施工过程对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的需求量以及租赁单价,其中,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的需求量又取决于进度计划规定的配置强度和配置时间,租赁单价取决于供应商的报价。,4)现场包干费的计算 现场包干费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支出的、很难用“量”和“价”指标计算、且属于施工项目成本范畴的现场性费用。控制这些费用的方法,只能按需要列出明细,直接以费用的形式下达给项目经理部包干使用,并根据实际支出情况进行考核。,2、决策环节与施工项目成本的相关性,施工项目成本的大小取决于施工过程中“量”和“价”两种指标,决定成本费用的“量”和“价”的指标值,则主要受施工过程中相关决策环节综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不同决策环节与“量”和“价”指标的相关性,是揭示施工项目成本运行规律的基础。,2、决策环节与施工项目成本的相关性,1)决策环节对“量”的影响 虽然施工企业的原则是“按图施工”,但是,针对同一份施工图设计,施工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法和组织措施开展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相关决策环节做出的不同决定,将直接影响施工项目对资源和材料的需求。范围定义 确定开展施工活动的技术方法 选择适用的施工资源 进度计划的编制,2、决策环节与施工项目成本的相关性,2)决策环节对“价”的影响 对应于资源和材料的需求指标,施工项目采用何种价格核算体制、何种采购模式以及基于既定采购模式的合同条件,这些决策环节均会影响资源和材料的价格水平,相应地也会对施工项目的成本产生影响。选择价格核算体制 采购模式及合同条件的选择,3、施工项目成本运行的一般模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施工项目成本运行作为一种施工过程中各种生产性费用运行,其一般规律如图1-6示意,是一种基于决策环节的、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量”和“价”指标进行预测、权衡和计算、汇总的系统过程。,3、施工项目成本运行的一般模型,1.3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目前施工企业采用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方法,不论是基于标准成本控制原理的定额预算方法,还是基于传统会计理论的成本核算方法,均难于准确地估算和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管理方法往往立足于“就成本论成本”的思维理念,导致成本管理缺乏系统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相关职能环节(要素)关联起来,研究更符合成本运行规律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真正实现基于成本决策的成本估算和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1.3.1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了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而对施工过程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其中,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是管理目标,对施工过程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是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循环。在理解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时,还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 管理过程是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计划、执行和控制,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履行施工合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为此,在做好承包工程造价计价工作的基础上,施工企业必须在合同工期、质量标准和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的约束下,全面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有效的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了在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标准和满足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的前提下,完成基于施工合同的项目范围内的全部施工任务,而对施工过程进行的计划、执行个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从满足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的角度,对施工过程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在施工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中,工期和质量目标相对明确,它们均需符合施工合同的要求,而成本费用最小化目标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是比较隐晦、活跃且更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目标,再加上实现成本最小化是施工项目盈利的前提条件,所以,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一种最活跃、最具挑战性并且最有潜力可以挖掘的管理,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更侧重于实现施工项目成本的最小化,然而,作为施工过程中的生产性费用,施工项目成本的运行过程客观上会受相关职能环节做出的决策的影响,所以,使用传统的、仅仅将成本作为计划和控制对象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模式,并不能有效地实现施工项目成本的最小化,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工程造价计价、施工项目进度、资源、质量等管理职能关联起来进行计划和控制的集成管理模式。考虑到质量管理是一种专项管理,且工程质量的形成蕴涵于施工过程中的特点,所以,本教材提出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将施工项目成本与承包工程造价以及施工项目进度、资源等因素关联起来,通过集成计划和综合控制来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最小化目标的管理模式。,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然而,成本费用最小化目标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目标,结合管理实践,不论是通过计划来确定这个成本目标,还是对实际的成本绩效进行评价,均需基于一种成本费用最小化的度量方法。对成本费用最小化的度量,不外乎采用包括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在内的施工项目成本指标体系。1)施工项目成本绝对指标 施工项目成本绝对指标采用绝对数的形式反映管理者对施工项目成本最小化的绝对要求,如责任成本、计划成本等,按指标的综合程度分类,一般包括总成本、各成本项目的成本以及相应的“量”和“价”明细。,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2)施工项目成本相对指标 施工项目成本相对指标采用相对数的形式反映管理者对施工项目成本最小化的相对要求,包括成本效益指标和成本质量指标。传统的成本效益指标采用相对于某个成本基数(如责任成本)的降低额来度量成本最小化的相对要求,成本质量指标则采用成本效益指标与相应的成本基数的比率来度量成本最小化的相对要求。考虑到施工项目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其项目范围往往会因变更(如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等)导致变化,项目范围的变化不仅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变化,也会导致承包工程造价的增减。施工项目的造价收入和成本支出之间的相互联系,决定了如果采用传统的项目成本效益指标(降低率)和质量指标(降低额)来度量成本最小化的相对要求是不全面的。正确的做法应该如公式7示意,基于既定的企业提成,将造价和成本关联起来,通过设置能反映施工项目收支对比情况的项目利润和项目利润率指标,并据此度量成本最小化的相对要求。,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3、管理过程是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从满足成本费用最小化要求的角度,对施工过程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计划确定成本目标并设计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案 执行组织必要的资源实施计划 控制通过对执行过程实施监测,评估计划执行状况,必要时采取包 括技术、经济、组织和合同在内的整改措施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既然是针对施工过程的计划、执行和控制,那么其计划、执行和控制的内容不可避免地会与施工项目管理的其它职能环节重合,由此我们知道,合理的做法应该是避免传统的“就成本论成本”的管理方法,采用将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相关职能环节(要素)集成起来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3、管理过程是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计划、执行和控制,首先,就计划过程来讲,其成本目标的确定必须基于包括范围、施工、进度、资源等其他职能环节做出的决定,只有当其他职能环节通过计划形成施工方案后,才能据此确定相应的成本目标,当然,将成本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反过来也会影响其他职能环节做出的决定,通过不同职能环节的互动实现综合优化;其次,就执行过程来讲,组织必要的资源形成施工能力并通过领导工作动员组织单元按计划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这本身就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更侧重于拟定成本目标和监测其实施效果,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其他职能环节的管理者,以便其采取措施更好地执行;第三,就控制过程来讲,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过程更侧重于对执行效果实施监测并据此评估计划执行状况等信息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反馈支持其他职能环节的管理者采取包括技术、经济、组织和合同等在内的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整改。如果将执行过程排除在外,则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的计划和控制,考虑到施工过程一般会因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更,所以,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条件将计划和控制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1.3.2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成本费用最小化,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针对施工过程的计划和控制,作为本教材的概述,接下来我们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方法的特点,其次讨论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计划和控制过程必须开展的主要工作。,1、计划和控制方法的特点,客观存在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进度、资源等管理职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方法的特点是:将施工项目成本和进度、资源等管理职能(要素)集成起来进行计划和控制。通过编制集成计划来确定基于各管理目标间统筹平衡的成本最小化目标及其相应的实施方案,并随着变化了的主客观条件,将计划和控制工作循环起来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据此支持成本费用最小化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方法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计划和控制过程必然是跨部门的、动态的、支持综合决策的集成化信息处理过程。,1)计划过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计划过程,主要包括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和成本估算两项工作,它们是同一项计划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客观存在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系统联系,共同影响计划目标。,造价计价:,承包工程造价计价是在准确界定项目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对施工项目能够达到的生产率、各种生产要素预期价格、必需分摊的管理费、期望利润以及必须缴纳的规费和税金等因素的判断,计算并形成对应于施工合同的承包工程造价的过程。依据施工合同定义的施工任务、围绕承包施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定额、拟定的施工方案、生产要素现行价格等。技术方法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计价定额建立相应的工作分解结构和工程计量方法、定额计价和费率计价的技术方法等。结果经准确界定的项目范围(清单工程量和定额工程量)和相应的承包工程造价。,进度计划:,进度计划过程是在经造价计价过程准确界定项目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对施工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资源配置的选择和权衡,形成带时间限制的施工作业清单和相应资源和材料需求直方图的过程。依据经造价计价过程准确界定的项目范围、拟定的施工方案、施工现场条件、能够获取的施工资源及相应的生产能力等。技术方法建立对应于施工过程的工作分解结构的技术方法、施工组织技术、网络计划技术等。结果带时间限制的施工作业清单及相应的资源和材料需求直方图。,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在进度计划确定施工项目对资源和材料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和材料的价格,对组成施工项目成本的各项费用进行预测、计算和权衡,并按不同责任单位加以汇总,最终形成基于进度计划的计划成本指标体系的过程。依据既定的进度计划、获取施工资源的方式、采购资源和材料的合同条件、价格核算体制、既定价格体制下的价格水平等。技术方法基于进度计划的成本估算和决策方法。结果施工项目的计划成本指标体系,包括计划成本绝对指标和计划成本相对指标的总成本、各成本项目的成本以及相应的“量”和“价”明细。,2)控制过程,控制是为了确保施工项目成本处于受控状态而对施工过程做出的监测、评估和处理。为了实施控制,首先必须通过实时监测掌握施工项目的进展状况,并将实际状况与计划要求进行对比以发现差异,其次必须评估这种差异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影响,据此选择有效的措施加以干预。,监测过程:,监测过程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的监控和测量。测量指标包括:控制期内完成施工任务的实物工程量、使用资源和消耗材料的数量、相应的成本费用等。将测量指标值与同期计划指标作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依据控制期内完成施工任务的实物工程量、使用资源和消耗材料的数量、资源和材料的实际价格、对应于上述内容的计划要求。技术方法针对施工成果和相应消耗的检测、测量以及统计的技术和方法。结果发现执行差异。,处理过程:,处理过程是为了维持施工项目的进度和成本的平衡关系,针对施工过程出现的差异以及引起差异的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管理过程。依据发现的执行差异以及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技术方法适用于纠正差异的技术、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结果纠正后的施工过程或调整后的针对控制期末未完工程的实施计划。,3)计划和控制的动态性,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的过程,虽然凭借其独立的依据、技术方法和独立的结果相对独立,但是,计划和控制之间通过它们的依据和结果相互联系,共同构成贯穿于施工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循环。立足于施工过程中某个控制期末(施工项目开工前编制的原始计划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特例,此时所有的施工任务均未被完成),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的工作流程可用图1-7示意。,2、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过程包括的主要工作,除了造价计价工作外,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过程的主要工作包括:设计适用于计划和控制的施工项目成本监测指标体系、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基于进度计划的施工项目成本估算、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等。由于集成管理是一种基于系统理论的一体化管理,所以,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过程必然是面向众多影响因素的综合决策过程,解决多因素决策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借助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的决策支持环境,通过模拟决策,向管理者提供计划和控制过程的信息支持,以便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1)设计适用于计划和控制的施工项目成本监测指标体系,施工项目成本监测是对实际成本及其相关要素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计划要求进行对比以发现差异,并通过反馈机制传达给管理者的控制行为。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论认为,计划是控制的开始,控制过程包括计划,作为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监测除了需测量实际成本,还必须依据成本计划。施工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施工过程中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随着变化了的主客观条件,需要不断地进行计划、测量、对比和整改,据此实现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全面、全过程和动态控制。为此,施工项目成本监测指标体系必须包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以及成本分析等指标,据此,一方面通过计划工作拟定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实时测量、对比、整改或重新计划,实现对施工项目的动态控制。,2)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过程主要包括拟定施工方案、通过构建工作分解结构定义施工项目的范围、确定项目范围内施工作业的计划进度、配置按计划进度施工所需的资源和材料等工作。基于所拟定的施工方案及所定义的项目范围,确定施工项目计划进度的过程主要是根据施工合同对总工期的要求,通过对施工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包括的施工作业进行网络分析,分别计算这些施工作业的开始、结束和延续时间的过程。配置按计划进度施工所需资源和材料的过程,主要是根据资源可获得性的限制,选择和配置施工资源以形成相应的施工能力,同时计算施工过程对实体材料需求数量的过程。由于施工项目的计划进度和资源需求之间存在密切的系统联系,决定这种联系的共同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组织方式、基于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法的资源选择、不同资源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生产率等,所以,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过程,就是对上述共同因素进行选择、权衡和做出决定,并最终形成带时间限制的施工作业清单和相应资源和材料需求直方图的过程。进度计划是估算施工项目成本的直接依据。施工过程中耗费的人工、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等施工资源的费用是施工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费用一般是在经进度计划确定资源和材料需求直方图的基础上进行估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进度计划是估算施工项目成本的直接依据。,3)基于进度计划的施工项目成本估算,施工项目成本包括实体材料费、项目内施工资源费、劳务分包费、专业分包费和现场包干费等费用项目。施工项目成本的估算过程,就是对上述费用项目进行预测、计算、评估和汇总成计划成本指标体系的过程。由于不同的进度计划影响着施工过程对人工、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等项目内施工资源的需求,所以,只有当进度计划被编制完毕后,才能依据进度计划对施工资源的需求,拟定采购方案,并据此确定价格水平,在此基础上,估算施工项目成本。,4)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控制是依据监测结果对过程采取的行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依据是对施工过程中进度、资源和成本的监测结果,行动的对象是组成施工项目的各项施工作业,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和合同的方法。如果不考虑针对施工作业采取行动这一控制环节,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程序主要包括:进行成本监测、评审项目状态、变更控制和重新计划等。成本监测:作为成本控制程序的第一个环节,首先必须通过成本监测掌握控制期内施工项目成本的状态,包括控制期内完成的实际进度、对应于实际进度的计划和实际的材料消耗、计划和实际的资源使用、计划和实际的成本支出及其变动趋势等。,4)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评审项目状态:评审项目状态的目的,是依据成本监测结果,对控制期内施工项目成本的现状及其变动趋势做出合理的评估,以便为组织和管理后续施工提供决策支持。作为成本控制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采用定期召开项目状态评审会议来评估施工项目成本的现状、是否失控、失控的原因以及成本变动趋势等情况。变更控制:干扰因素的存在导致业主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提出对施工项目进行局部修改的请求,这种请求可能是工程内容方面的、也可能是工期或质量方面的、甚至可能是延期履约。这种因业主的要求引起的施工项目的局部改变一般被称为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可能会对施工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施工费用增加。为了避免施工项目成本出现失控现象,一方面需要对业主提出的变更要求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必须对因工程变更引起的费用增加向业主提出补偿要求。重新计划:当引起施工项目成本失控的事件已经发生,不论这种事件的起因是施工方还

    注意事项

    本文(施工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