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ppt
教育心理学,你是谁?你为什么要选修教育心理学?我是谁?谈谈你对教育心理学的感想?,课前思考,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学习目标:1、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2、明晰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3、掌握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一 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二)19世纪心理科学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心理学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政治经济,教育,制约,反作用,18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3年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 废除农奴制改革,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1870-1890 美国义务教育,1891年 英国义务教育,1882年 法国义务教育,1872 日本义务教育,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小资料: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一)幼儿学校创办背景 欧文于177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里,他很早就靠自己的劳动谋生,并具有非凡的领导才能。当时的英国开始了以蒸汽机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解放了英国的生产力,同时还引起了生产关系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大变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由此也拉开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序幕。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力,疯狂地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财富,使得低工资的女工和童工数量急剧增加。随着这种情况的普遍化,幼儿问题日趋严重,劳动阶级的家庭生活普遍较贫困,所以其子女往往得不到必需的营养品和合适的居住环境而导致大量死亡;由于童工的广泛使用,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而工业革命不断地向前发展又要求劳动者掌握一定的文化技术知识,所以需要将初等教育的内容提早到幼儿阶段;劳动阶级普遍工作时间长,无暇照顾子女,所以被疏于照顾的孩子极易受到坏人引诱,导致道德堕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看到上述情况,欧文对幼儿的发展极为担忧,因此,在1816年,欧文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作为“性格培养学院”的一个部分,以改善当时幼儿的教育环境。,小资料: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二)幼儿学校的创办 幼儿学校(infant school)包括幼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招收25岁的儿童。幼儿学校的学生,主要在学校学习唱歌、跳舞和体操,并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教师教育的主要方法是游戏以及通过和幼儿的亲切交谈,引起他们学习的好奇心。户外活动是由年轻女工负责的,她们指导幼儿友好相处,并养成健康耐劳的习惯。幼儿学校的学生要学习自然史,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教师尽量用实物、着色的地图和动植物图片教授孩子们学习日常知识和自然知识。另外,幼儿学校是不收费的,工厂每年为每个儿童的教育花费2英镑。欧文的幼儿学校取得很大的成功,恩格斯曾指出:“孩子们从2岁起就进幼儿园,他们在那里生活得非常愉快,父母简直很难把他们领回去。”欧文创立的幼儿学校的设置和办学宗旨、教学内容等无不体现了其全面教育的思想。,福禄贝尔,小资料:裴斯泰洛奇 裴斯泰洛奇(Johann Helnrich Pestalozzi,17461827年)瑞士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贫民教育工作,1774年在他 出资办的“新庄”农场利用捐款创办孤儿院,后于1798年受政府委托又在斯坦兹创办孤儿院。1800年起在布格多夫创办一所学校,后又于1805年将学校迁至伊弗东,直至1825年学校才遂渐衰落停办。他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特别提倡直观教学法。并同时对循序渐进原则及由 远及近原则进行了研究。他还提倡学习和手工劳动相结合,要求学校努力做到知和行的统一。他努力把教育心理化,对教育心理学 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他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出发,过分夸大了教育对改变贫苦人民的地位的作用,因此他试 图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改良目的的实验最终还是失败了。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林哈德和葛笃德、论教学方法、天鹅之歌、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等。,资料:中国百年义务教育史,1949年前 有心而无力1900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首次体现了义务教育思想。其中规定,“儿童自6岁起受蒙学4年,10岁入寻常小学堂修业3年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7年教育。”民国后,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强调了施行义务教育,“但这时义务教育只是一种设想”,建国后的资料统计显示,解放前夕儿童入学率仅为20%。1949年-1985年 波折中前进1949年新中国成立,普及义务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党的八大报告提出“必须用极大的努力逐步扫除文盲,并且在财政力量许可的范围内,逐步地扩大小学教育,以求在12年内分区分期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其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有一些波折。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在80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1982年“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还被写进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至今 走向免费,材料: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诞生是件默不出声的事,未曾有一丝张扬。这天,在莱比锡大学一栋叫做孔维特(寄宿性的招待所)的破旧建筑物三楼的一间小屋子里,一位中年教授和两位年轻人正张罗着一些器具准备实验。他们在一张桌子上装了一台微时测定器(一种铜制的,像一座钟一样的机械装置,上面吊着一个重物,还有两块圆盘)、“发声器”(一个金属架子,上面升起一只长臂,有只球会从这里落下来,掉在一个平台上)和报务员的发报键、电池及一台变阻器。然后,他们把这五件东西用线连接起来,这套电路比今天开始电气培训的初学者用的那套不会复杂到哪里去。这三位是威尔汉姆冯特教授和他的两位年轻学生:马克斯弗里德里奇,德国人,及G斯坦利黑尔,美国人。这套摆设是为弗里德里奇做的,他要用这套东西收集博士论文所需的数据。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知觉的长度”即受试者感知到他已经听到球落在平台上的时候,到他按动发报键之间的时间。随着那只球砰地一声落在平台上,随着发报键喀地一响,随着微时测定器记录下所耗费的时间,现代心理学的时代就到来了。,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一)古代教学与心理学思想的早期结合中国: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教学相长”西方: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二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及早期著作,材料:孤独的拓荒者夸美纽斯,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世纪捷克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年月日出生于尼夫尼茨城的一位磨房主家庭。其父是捷克兄弟会受人尊敬的会员。他岁时失去双亲成为孤儿,被寄养在亲戚家中。年,夸美纽斯进了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二年因病中途辍学,后到外地疗养,完成了学业。年,夸美纽斯回到捷克担任普雷拉乌拉丁语学校的校长,热诚地献身于教育事业,专心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在此期间,他编写了教学法指南书简易语法规律。年他被选为兄弟会牧师,两年后任兄弟会学校校长。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年,捷克军队战败,捷克兄弟会受到残酷迫害,夸美纽斯和一帮兄弟会会员辗转流离于深山密林之中,丧失了所有的藏书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儿,境遇十分凄惨。年他被迫迁居波兰的黎撒。此后,夸美纽斯飘泊国外,始终未能返回祖国。从年到年,夸美纽斯一直住在波兰的黎撒。在此期间,他主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并撰写了许多教育著作。如母亲学校(年),语文入门年,大教学论(1632),这些著作使夸美纽斯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年,夸美纽斯应邀到伦敦,后转赴瑞典,几年后,又应邀去匈牙利,宣传其泛智教育,开办了泛智学校,并写下了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等多篇教育论文。他的泛智学校计划开办七个年级,可惜只办了前三个年级,计划未能全部实现。夸美纽斯在匈牙利期间,还撰写了世界图解,该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用新颍的方式编成图文并茂,附有拉丁文和捷克文的对照说明,被译为欧州各国文字,流行甚广。年夸美纽斯被推举为捷克兄弟会的主教。年,他重返黎撒。年黎撒城毁于波兰和瑞典的战争,夸美纽斯移居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直至逝世。,材料:因材施教的孔子,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求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问:“一个人听到一件应该做的事是不是立刻去做?”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就做呢?”冉求问:“有人听到应该做的事是不是立刻去做?”孔子说:“听到就做!”公西华对此迷惑不解,就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生性畏缩,所以我要鼓励他;仲由(子路)勇气过人,所以我要约束他。”可见,孔子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的。,(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赫尔巴特(德):1806年,普通教育学;1835年,教育学讲授纲要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桑代克(Thorndike)(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 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材料:赫尔巴特,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有“教育学之父”的称谓。约翰菲力特力赫赫尔巴特(1776-1841)公元1776年出生在德国西北部奥登堡(Olderberg)。祖父是医生,父亲先是律师,后来升为枢密院顾问官,母亲是一位美丽聪慧而且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妇人。赫尔巴特是独生子,家庭温暖,使他感到无比幸福;但不幸有一天他不慎跌进沸水桶中,遭到灼伤,使得一辈子身材瘦小,无法健壮。赫尔巴特的求学和事业成就受他母亲的影响最深。在他从小念书的时候,他的母亲每天陪伴着他,督促他念书,连上课都在他身边,甚至陪伴他一起研究希腊文。赫尔巴特12岁到18岁进入一所德国中学读书,此时已显出其天才。学校对他的评语是:表现优异,守秩序,品德优良,对自己天赋才能已懂得力求发展和改进。,(三)发展时期(20s50s)20s和30s: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40s: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50s: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大量成果,(四)成熟时期(60s70s)60s: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潮,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方便学习的人”。70s: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五)完善时期(80s以后)内容趋于集中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引注重学校教育实践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 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集中于: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和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的研究。,三 实验教育学运动,1、倡导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莫伊曼,他提出必须借助生理学、解剖学、精神病学以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对儿童少生活及学习活动进行实验。2、另一名倡导者是德国教育家拉伊,他提出教育实验应由假设的成立、实验的计划与执行、在实际上证明所得结果的准确性这样三个阶段构成。,3、实验教育学主要研究内容:(1)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成人身心发展的差异,使教材、教法心理学化;(2)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禀赋的差异,使教育活动个性化;(3)儿童学习与疲倦;(4)有关学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四、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 1、开创了动物学习实验与教育测验,为美国教心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2、创建了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使教心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给人以知识:第一,离开教育,人性会怎样;第二,人性改变依照什么规律。4、个性的差异及其测验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5、建立起“联接主义”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1、联结派(1)代表人物:桑代克、华生、格思里、赫尔、盖茨、斯金纳(2)主要贡献:程序教学、机器教学(3)局限:机械主义,忽视对学习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探讨(4)发展:20世纪60年代开始动摇,并以新的形式向着被称为“行为工程学”的方面发展。,(二)美国教育心理学思想发展中几个重要派别,2、认知派(1)代表人物:魏特海墨、卡夫卡、柯勒(2)主要贡献:提出完型说,肯定意识及主观的能动作用(3)局限:唯心主义色彩、缺乏有效的客观研究方法,发展缓慢(4)发展:起源于格式塔心理学,60年代取得迅速发展,五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十月革命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代表人物:乌申斯基、卡普捷列夫、拉祖尔斯基 2、主要贡献:著作、重视教心的特殊性以及教育条件下的特殊研究、热烈的讨论 3、局限:用纯粹的演示方法去解释学校生活的事实,正确意见并没有实际贯彻 4、发展:历史意义,材料:乌申斯基,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曾任法律专科学校教师、孤儿院教师、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学监。曾因倾向进步而被解职,并被遣送出国,滞留国外达五年之久。人是教育的对象为乌申斯基的代表作。全书内容宏大,主要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论证教育的原理、过程、方法。在该书“序言”中,作者阐述了教育和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性、教育学性质及建立和发展教育理论的道路问题。他指出,教育科学的主要对象是在教育过程中研究人,将教育学称做艺术,且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一种艺术”。认为教育科学须广泛介绍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心理科学,并以它们提供的规律性知识为依据,确定教育目的和内容,选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有关论述还涉及到对教育学的本质及基础等问题的认识。,(二)十月革命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代表人物:维果斯基:强调教心的独立学科性;把社会经验的掌握及迁移作为教心的主要内容;提出教学条件下科学概念掌握的特殊性;提出教育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布隆斯基:强调儿童个性的统一性以及探索对儿童心理进行整体的综合研究的途径。鲁宾斯坦:确立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2、发展: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改建教心,主要是理论方面研究。,(三)20世纪40-50年代的发展 1、代表人物:波戈亚夫林斯基、梅钦斯卡娅、舍瓦列夫、包若维奇 2、主要贡献: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世纪的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的研究占主导。3、局限:忽视教育心理学理论探索、全盘否定西方教心理论、缺乏创造性、发展不活跃,(四)20世纪50年代末到苏联解体间的发展 1、代表人物:列昂节夫、加里培林、赞科夫 2、重大变化:(1)理论思想活跃,重视理论问题的探讨;(2)加强同学校教育工作的联系;(3)对西方的观点的态度转变,由排斥到亲近。,(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理论方面,外因论和机械论逐渐克服;2、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3、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4、提出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方法;5、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6、分析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7、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三)主要问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 2、传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 3、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关系不明确 4、研究方法有待改进,七 思考题,1、请阐述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那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3、你是如何认识教育心理学的?,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