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心理发展的理论.ppt

    • 资源ID:6285411       资源大小:1.83MB        全文页数:11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发展的理论.ppt

    1,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2,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个体心理发展经历的过程、阶段和影响因素等,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有着不同的解释。,3,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S.Freud)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在与精神病人的长期接触中,他发现许多精神病人的病症好像没有生理的基础,通过让病人自由地谈出童年时代一些痛苦事件和经历,就可以减轻或去除这些病症。因此,他认为许多人的发病与其童年的早期经验有关,个体的早期经验对其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6,人格的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有三个层次的成分构成,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7,本 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部分,它象“一团混沌、一锅沸腾的兴奋物”,不断发出盲目的、强有力的冲动。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本我是无意识地、非道德地,它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8,本 我,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就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9,自 我,自我则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活动,它只允许个体获得为外界和现实所许可的快乐,从而保护个体不因本我的盲目冲动而遭到伤害。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消耗的能量是由本我提供的。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正如骑士和马的关系,马不断地提供能量,骑士则指导马沿着可行的方向前进。,10,自我,自我出现于婴儿早期。例如,在自我出现之前,婴儿只有吃到奶才停止哭闹。到几个月大时,在自我的帮助下,处于饥饿状态的婴儿看到妈妈解衣衫或热奶瓶,就停止哭闹。3、4岁的孩子饥饿时会走到厨房去,自己给自己拿食物吃。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懂得考虑行为的现实后果,这就是自我作用增强的表现。,11,超 我,超我是指人各种的良心和理想方面,它代表社会的伦理道德,代表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来监督自我的行动。超我遵循理想原则活动。它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当本我突破自我的控制而违背某些规范时,超我的良心作用就使人产生一种内疚感、犯罪感来惩罚自己。自我理想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所构成,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12,超 我,在36岁期间,超我在儿童与父母的互动中发展起来,因为父母最终还是坚持儿童要遵守社会的规范。这时,儿童的自我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任务:协调本我的要求、外部世界和良心。例如,一个儿童看到另一个儿童正在玩一个好玩得玩具,本我的冲动是通过揍人得到好玩的玩具,而超我则可能警告揍人夺玩具这一行为是错误的。这时,在儿童的内心中进行本我和超我这两种力量的斗争,而自我必须决定何者获胜,或者是作出可行的妥协,例如请求和同伴轮流玩玩具。,13,本我、自我和超我,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发展看,本我是起点,生来就有;个体为了与外部现实发生作用,又从本我中发展起自我,充当本我和现实世界的调节者;超我又是从自我中分化而来,它使个体把握社会标准,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14,人格发展的阶段心理性欲发展(Psychosexual Theory),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本能,尤其使性本能。但是弗洛伊德的性概念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两性关系,也包括使身体产生快感的一切事情,比如吸吮、排泄、皮肤接触、和身体运动等。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力比多集中的某些身体部位就是个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弗洛伊德称之为“性感带”。在儿童时期,三个重要的性感带是口腔、肛门和生殖器。这三个区域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成为儿童的兴奋中心,也形成了相应的5个人格发展阶段。,15,人格发展的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父母对儿童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处在过多的满足与过少的满足之间。如果父母能够既不过多也不过少地满足儿童的需要,那么儿童就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建立家庭,并养育下一代。,16,1、口唇期(01岁左右),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婴儿能够表白的话,无疑会说吮吸母亲乳头的行为是生活中做重要的事情”。吮吸是生存所必需的,同时它又产生快感。所以,婴儿在不饿时也吮吸自己的大拇指或其他东西。口唇期指从出生到1岁左右,该时期的婴儿主要时通过吮吸、咀嚼、吞咽等口腔的动作获得快感。,17,2、肛门期(13岁),在这一时期,成人开始对孩子进行排便训练,儿童的行为受到外界的要求和限制。由于儿童获取快感的行为受到干涉,他很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这一时期强烈的冲突可能会导致日后的人格异常,形成肛门期人格,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放肆,或者过分讲究干净、注重小节、固执、小气。因此,弗洛伊德特别提醒对孩子的排便训练不益太早、太严。,18,3、前生殖器期(36岁),力比多集中在生殖区域。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的男孩子十分爱恋自己的母亲而嫉恨自己的父亲,但是又害怕父亲的惩罚,就转而模仿父亲的行为表现,企图以此获得母亲的爱,这就是所谓的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也叫“俄底普斯情结”(俄底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王子,他在无意中杀父娶母)。,19,而女孩则恰恰相反,她们眷恋父亲而嫉恨母亲,形成“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也叫“伊莱克拉情结”。这两个情结对个体以后的精神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与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的内化、性别角色的认同方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20,4、潜伏期(611岁),性冲动减缓直至暂时停止活动。这时期儿童的典型特征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界线分明,儿童主要与同性别伙伴玩耍。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青春期。,21,5、青春期(约12岁20岁),儿童在前一时期平静下来的冲动与能量又重新活跃起来,对性的兴趣剧增。这一阶段个体的重要任务是摆脱父母的控制,建立自己的独立生活,寻求同龄伙伴的友谊,试图建立长期稳定的性关系。,22,简 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自问世后就引起巨大的凡响,对他理论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有的人把弗洛伊德称为“本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最伟大的创造者,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也有人认为他的理论价值不大,似乎没有构成科学理论所必需的原理等。如此悬殊的评价可能与弗洛伊德理论本身有密切的关系。,23,简 评,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看:1、他的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人格的形成与儿童的早期经验有关,与家庭关系、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这一理论观点的提出对推动心理学界重视并积极开展儿童早期经验、早期教育和儿童期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有极大的影响。,24,简 评,2、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有助于改变传统心理学中重理念轻意欲,重意识轻无意识的倾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25,简 评,3、但弗洛伊德的观点还是受到人们的批评。首先,该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格的发展。其次,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发展理论的依据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很难重复验证。,26,简 评,再次,该理论是基于性压抑的精神病患者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它可能适用19世纪维多利亚社会,但并不适用于其他不同的文化。最后,弗洛伊德并没有直接研究儿童,因此他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受到人们的质疑。,27,第二节 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8,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美国的行为主义始于20世纪早期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的工作。华生的目的是把心理学创立为一门客观的科学。与精神分析学派不同,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直接研究可见的外部事件刺激与反应,而不是研究头脑中看不见的内部过程。,29,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从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动物学习实验中得到启发。巴甫洛夫认为,作为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狗看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但是他发现,当狗看到经常给它们喂食的驯养者时,虽然还没有吃到食物,就已经开始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据此推测:狗一定是学会了把中性刺激(驯养员)和其他导致反射反应的刺激物(食物)联系起来了。作为这一联系的结果,中性刺激能够产生反应。巴甫洛夫迫不及待地检验这一想法,实验结果成功地发现,通过铃声与食物地多次结合,狗在听到铃声时就分泌唾液。这就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30,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华生想验证经典性条件反射能否应用于儿童的行为。在一个经典实验中,小阿尔波特,11个月的婴儿,一开始看到毛茸茸的小白鼠时很想抓住它。但在华生的实验中,毛发柔软的白鼠出现时伴随着尖利、强大的声音,通过两者的多次结合,华生教会阿尔波特对小白鼠产生恐惧感:一看到小白鼠就尖叫,并转头不看它。(后来研究者这类实验提出质疑)。在实验发现的基础上,华生提出在儿童发展中环境力量是最重要的。成年人通过仔细地控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可以任意塑造儿童的行为,可以把儿童塑造为他所设想的任何一类人。(见华生的论断教材39页),31,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钠的实验:小白鼠按压杠杆获得食球的实验。据此,斯金钠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经典性条件反射(应答性条件反射)中,儿童或动物期待着环境中的刺激物,但是他们或它们并不能够影响所出现的刺激物。但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却不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动物或儿童能够操纵或影响环境,而且行为后的刺激物改变着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32,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按照斯金钠的观点,如果儿童作出某一行为后,紧跟着给予强化,如食物、表扬或微笑等,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如果儿童作出某一行为后,紧跟着给予惩罚,例如撤消想要的东西、给予不想要的东西等,就会减少该行为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一个小孩想要某件东西,大人不给买,小孩就哭闹,结果大人就满足他的要求。这类事件多次发生后,儿童就会认识到通过哭闹控制大人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斯金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丰富了华生的S-R公式的内容,为行为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33,斯金钠的心理发展理论,(教材4042页)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及时强化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育婴箱的作用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3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中,何者能够更直接、有效地解释儿童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发展呢?自从华生的行为主义提出后,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习理论出现了。社会学习理论建立在条件反射的原理之上,并进一步扩展了关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获得新行为反应的观点。,35,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1、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儿童仅仅通过观察周围人就能学会很多适宜性行为和不适宜性行为,即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目前大家较为一直地认为,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或模仿(imitation)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途径之一。,36,比较:观察学习与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与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进行的学习不同。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进行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行动所受到的直接强化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的学习者则不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是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的一定强化就能完成学习。,37,2替代强化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为“替代性强化”或“替代强化”。按照班杜拉的理论观点,儿童青少年对自己模仿或观察学习的对象越来越具有选择性。,38,3强调认知的作用观察者在观察到别人的活动之后能学会别人的行为(模仿),在观察和模仿之间一定有一个认知的过程。班杜拉也考虑到这一点,因此从班杜拉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研究看,他的理论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并把自己的理论称之为“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而不是社会学习理论。,39,社会学习的研究,班杜拉十分强调社会学习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此,他专门研究了攻击性、性别作用、自我强化和亲社会行为等。,40,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班杜拉认为,如果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是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达,如打球、射击等运动,就会得到成年人的鼓励。如果攻击性以社会不许可的方式表达,如打人、骂人、破坏财产等,就会受到制止、批评、惩罚。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行为时,会注意到什么样的攻击行为会被强化。凡是得到强化的行为模式便会增强模仿。,41,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20世纪5060年代,班杜拉用“充气娃娃”作了一系列实验。在一个实验中,首先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向儿童呈现榜样行为:A.真人打充气娃娃:边打边叫嚷“揍他鼻子”、“把他打倒”、“把他扔到外面去”等。B.电影里演员打充气娃娃:边打边叫嚷“揍他鼻子”、“把他打倒”、“把他扔到外面去”等。C.打充气娃娃的图片:边打边叫嚷“揍他鼻子”、“把他打倒”、“把他扔到外面去”等。然后,让儿童单独与充气娃娃留在实验室里。,42,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结果发现,所有看过打充气娃娃的儿童,无论是见过真人打充气娃娃还是电影、图片,打充气娃娃的人数比没有看过攻击行为的控制组儿童要多出2倍多。这说明:观察过攻击行为的儿童与未观察过攻击行为的儿童在行为表现有显著不同。,43,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后来的一个更精致的实验中:让4岁儿童个别观看一个男性坐在充气娃娃身上并拳击充气娃娃的电影。在电影中,攻击行为的结果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攻击奖赏型,即攻击者被赞扬为“勇敢的优胜者”,并奖给巧克力、汽水等。第二种是攻击惩罚型,即攻击者被斥为“大暴徒”,畏缩地逃走。第三种是无结果型,既未受到表扬也未受到惩罚。,44,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观看不同结果电影的儿童被安置在实验室里,室内有充气娃娃和其他玩具,主试透过单向玻璃观察儿童的行为。结果发现:观看攻击惩罚电影的儿童,其攻击行为显著少于其他两组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攻击行为的表现;而观看攻击奖励型和无结果型电影的儿童都对电影中的攻击行为进行了模仿,即攻击充电娃娃。,45,社会学习的研究:攻击性的例子,影响攻击行为的观察学习的三个方面:第一、家庭成员的攻击行为:不良的家庭关系、教养方式等往往为儿童提供了足够的攻击行为的榜样。第二、社区的文化氛围:在一个把攻击行为视为保护个人利益有效手段的区域里,在一个人的地位和威信由武力所决定的环境里,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较高是不足为奇的。第三、大众传媒的强大影响:电视节目中充斥着的电视暴力无疑增加了儿童青少年的暴力倾向,损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46,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析,1、观察学习更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班杜拉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研究学习问题,提出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2、缺乏对认知因素的充分认识。虽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及认知因素的作用,但他的整个研究依然围绕着儿童的学习行为进行,没有把认知因素放在应有的位置。3、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儿童在自己发展中的作用。,47,第三节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理论背景20世纪20年代,完成了十月革命的苏联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入了经济建设阶段。为了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宣传辨证唯物主义,便成了重要的任务。维果斯基担负起了建立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的历史任务,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48,社会文化历史学派,1978年,维果斯基的著作社会中的心理学英译本出版,在美国、西欧、亚洲、南非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掀起了一股“维果斯基热”,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充分表明了维果斯基理论的强大生命力。更有美国的心理学家把维果斯基喻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从事心理学的人不了解维果斯基,就很难自诩自己是当代心理学家。,49,维果斯基生平简介,维果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是文化历史学说(culture-history theory)的创始人。他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因对心理学感兴趣而广泛阅读了心理学、语言学、和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著作,并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实验心理学研究所和莫斯科心理研究所任职。1934年因患肺病逝世,享年只有38岁。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为后人留下的著作多达186种,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造心理学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50,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斯基的学生列昂节夫和鲁利亚公开承认自己是维果斯基理论的继承人和发展者,形成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利亚学派,简称维列鲁学派,又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该学派是前苏联最大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并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承认。,51,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说明了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活动2、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3、阐述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4、分析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理论,52,1、他创立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说明了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活动,维果斯基认为,心理机能分为两种: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类是高级心理机能。,53,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直观的动作思维等。低级的心理机能是消极适应自然的心理形式,是种系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因而它都受生物学的规律所支配。所谓的高级心理机能,就是指观察、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等。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但是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机能却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儿童来说,个体心理的发展既包括种系发展的成分,也包括社会历史发展的成分。,54,传统的心理学由于没有划分心理的两类机能,甚至习惯于用初级机能的成熟来囊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实质上否认了高级机能的存在。,55,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是:第一,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高级心理机能。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2、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56,3、阐述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第一,最近发展区 第二,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第三,学习的最佳期限的问题,57,4、分析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理论,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的活动而形成,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在头脑中“默默地”进行的内部活动。,58,对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的评析,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尤其是他的高级心理机能理论是他对心理学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这一理论自提出后虽然曾经一度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但终究还是被心理学家所接受。其理论的贡献在于:第一、开创了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在心理学史上,维果斯基是第一个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建立比较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获得学术界公认的人。,59,第二、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主要观点“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教学成为儿童发展的源泉,集中体现了他的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观。同时,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观点进一步推动了前苏联的教学改革(如赞可夫等人)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60,对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的评析,由于受到时代和科研成果的局限,也由于维果斯基短暂的一生,使他来不及从容地构建和反思,从而导致其理论上的不足:第一、过于强调两种心理机能的区别。第二、过于强调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对立。维果斯基在分析高级心理机能发展时,多次强调这一发展不伴随人的有机体的生物变化。这一说法是欠妥的。第三、过分强调教学对发展的决定作用,轻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规律性,轻视了儿童自身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尽管如此,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笔宝贵的科学遗产,他与皮亚杰是20世纪人类造就的划时代的心理学大师。,61,第四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生平简介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发生认识论者。为了解决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重大的哲学问题,在长达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皮亚杰深入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皮亚杰本人的声望以及他杰出的研究成果,吸引了世界上一些学者前往皮亚杰从事研究活动的地点日内瓦协同工作,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关于认识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心,人们称之为“日内瓦学派”。,62,皮亚杰生平简介,皮亚杰于1896年生于瑞士。父亲是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大学教授,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新教徒。父亲的自由思想和母亲炽热的宗教感情经常造成家庭中的紧张气氛。皮亚杰在后来谈到他早年的生活时曾经说过,他在童年时代就体验到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强烈冲突。,63,皮亚杰生平简介,皮亚杰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对生物学观察方面的浓厚兴趣和突出才华,这对他后来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思想又很大的影响。十岁那年,他看到一只患有白花病的麻雀,这只麻雀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他对这只麻雀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写成一篇短文白花病麻雀,这篇文章居然被一家自然科学杂志刊登出来。,64,皮亚杰生平简介,皮亚杰童年时代经常去故乡的一家博物馆参观,那些品种众多的生物标本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他的恳求下,馆长同意皮亚杰课余时间义务帮助馆长做一些工作。从此,皮亚杰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消磨在博物馆。皮亚杰的主要工作是帮助馆长给贝壳样本贴标签,这一方面锻炼了他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另一方面,他认识了许多贝壳和软体动物,学会对它们进行分类,从而使自己这方面的知识系统化。,65,皮亚杰生平简介,他利用课余时间对软体动物进行观察,并发表了一系列观察报告,使16岁的他就成为国际知名的软体动物学家。国内外同行并不知道他是一个中学生,纷纷请他做客,日内瓦的一家博物馆写信请他担任该馆软体动物藏品部主任。但是皮亚杰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崭露头角,最终却成为一名发生认识论者和儿童心理学家。,66,皮亚杰生平简介,皮亚杰的母亲笃信宗教,希望儿子也像她一样成为一名笃信宗教的人。于是,给皮亚杰请了一名教父,让儿子接受宗教教育。但母亲的安排不仅没有使皮亚杰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反而使他看到了宗教的荒诞。但是教父是一个对哲学感兴趣的牧师,在教父的影响下,皮亚杰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对柏格森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两人的哲学著作中,都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了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的问题。这同皮亚杰的兴趣和知识背景有许多共同之处。,67,皮亚杰生平简介,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学的规律就是思维的规律,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都要共同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因此,逻辑和理性是统一有生命自然和无生命自然的力量。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深深地影响了皮亚杰。皮亚杰认为,人类理性的功能和人类的智慧给所有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提供了统一的原则。皮亚杰的这一观点成为他一生学术生涯的指导思想。后来,皮亚杰深涉生物学、心理学、认识论、数理逻辑、控制论等领域,几乎终生致力于儿童智慧发展规律的研究。,68,皮亚杰生平简介,1918年,皮亚杰获生物学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后,皮亚杰对自己究竟从事何种职业尚举棋不定。但哲学家提出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究竟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够使人们获得对于世界的认识等问题深深地吸引着他。同时,他又感到失望,因为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哲学上的这些难题。,69,皮亚杰生平简介,生物学的方法是确定问题的范围、进行精确的观察、选择适当的解释等。在皮亚杰看来,这些方法无疑是可取的,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因为这种方法不能充分说明哲学上的抽象的理论。他希望找到一个连接哲学和生物学的桥梁。在皮亚杰看来,这个桥梁就是心理学。,70,皮亚杰生平简介,于是,皮亚杰开始涉足心理学,在心理实验室的工作使他获得实验心理学的知识。同时,他阅读弗洛伊德的著作。实验心理学虽然科学,但单调无味,精神分析理论虽然有趣,但高度思辨,而且不科学。两者与他关心的问题很少有关联,这使他感到苦恼、惶惑。1920年,他来到与比奈共同发明智力测验量表的西蒙的实验室工作。皮亚杰的工作是制定出适合法国儿童的“推理测验”,并使之标准化。这一偶然的事情竟意外地使皮亚杰确定了他今后一生的研究方向。,71,皮亚杰生平简介,在该项工作中,皮亚杰发现:儿童对推理测验中的一些项目经常会作出不同寻常的、成人意想不到的回答。从测验的角度看,这些回答使错误的,但正是这些错误的回答强烈地吸引了皮亚杰的注意。他注意到两个事实:1、同年龄儿童的回答中存在相似的错误2、儿童回答中的错误随年龄的增长而有规律地变化皮亚杰认为,儿童回答的错误内容和导致错误回答的思维过程不是偶然的,而是同他们的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72,皮亚杰生平简介,这些发现使皮亚杰找到了联系哲学和生物学的“桥梁”。他感到,研究儿童的思维可能会使他从哲学的高度对这些问题作出解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对哲学怀有浓厚兴趣的皮亚杰开始研究儿童心理的系统工作。后来,皮亚杰曾戏称自己对儿童心理的研究是他从事哲学思考在方法论上的一个“插曲”。众所周知,这一“插曲”不仅使皮亚杰成为世界上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而且也耗去了他一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73,皮亚杰生平简介,1950年,皮亚杰创建日内瓦大学“国际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的主任。他集合各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控制论学者、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教育学家等进行跨学科研究。1980年逝世,享年84岁。他为后人留下了“几乎可以装满整整一个书橱”的丰富著作,为人类思想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7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二、心理发展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三、心理发展的阶段,75,一、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内因),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外因),而是起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即主体的动作。皮亚杰认为,主体的动作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主体通过自己的动作来实现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主体的活动之中。,76,主体的动作来源于何处呢?皮亚杰认为,初生的婴儿具有从遗传得来的反射活动,如吮吸、抓握、眼睛注视外物等。这就是遗传性反射的动作图式。所谓图式,就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似或相同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例如,婴儿不仅吸吮乳头,而且也吸吮触到他嘴唇的其他客体。遗传得来的图式,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改变,并产生新的图式。,77,皮亚杰认为,主体动作的本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就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认为个体的每一个心理反应,不管是指向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动作思维,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已有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从吃奶改为吃饭,就需要儿童改变原有的动作图式或结构,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78,如果主体只有同化而没有顺应,就谈不上心理的发展,但如果只有顺应而没有同化,个体就会处在永远无法稳定下来适应环境的状态之中。这样,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79,二、心理发展的结构与影响因素,心理发展的结构:认知结构或思维结构皮亚杰是一位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在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位就是图式。认知结构是主体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形式。认知结构在头脑中没有相对应的生理结构,但它是一种有组织的统一体,儿童借此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80,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成熟(2)物理因素(3)社会环境(4)平衡,81,(1)成熟。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的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因素。皮亚杰引用了生理学家研究的成果,认为某些行为有赖于一定的生理结构或神经通路的作用。成熟的影响只是心理发展诸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它不能说明全部发展过程。成熟的主要影响表现为在为发展开辟的可能性,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必须经过机能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才能增强成熟的作用。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然以及社会影响的重要性也将增加。,82,(2)物理环境的影响,客体的外部经验。在这方面,皮亚杰区分为两类经验。一是物理经验,另一类是数理逻辑经验。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如物体的大小、轻重等。数理逻辑经验不是来自物体,而是来自主体的活动以及对主体自身活动的协调。,83,数理逻辑经验举例:数石子 如果将十个石子摆成一排,从左往右数是十个,从右往左数也是十个;如果把他们摆成一个圆圈,按顺时针方向数是十个,按逆时针方向数也是十个。最后儿童发现,总数与计数时的次序无关。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数理逻辑经验。在这个例子中,石子的总数和儿童计算的顺序都不是石子的本性。显然,儿童不是通过对石子的知觉,而是通过自己计数的动作以及动作之间的协调才获得这个经验的。,84,(3)社会环境。是指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包括教育、学习、语言、训练等。皮亚杰认为,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比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要大得多,因为社会环境不只促使人们认识它,而且也给人以现成的、最好的符号系统,即文字和语言。教育作为社会环境的一个方面,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影响。虽然教育并不能逾越某一个发展阶段,也不能改变发展阶段之间的顺序,但良好的教育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速思维发展阶段的过渡。所谓良好的教育,是指能够引起儿童主动的同化作用的教育,如果教育不能引起儿童主动的同化作用,这种社会作用仍然无效。,85,(4)平衡化。皮亚杰认为,平衡化是心理发展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决定性的因素。所谓平衡化,它既指使同化和顺应获得平衡的过程,也指同化和顺应平衡的结果。个体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使平衡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果个体和环境失去平衡,主体就需要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重建平衡。这种由不平衡到不稳定的平衡,再由不稳定的平衡到不平衡的过程很好地刻画了心理或认识结构发展的机制。,86,三、心理发展的阶段,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表现在其阶段理论上。他认为:第一,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各个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有一定的次序。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顺序不变。第二,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它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第三,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第四,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之间有着质的差异。,87,心理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88,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89,90,前运算阶段(27岁),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直觉思维阶段(4一7岁):这个时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守恒实验。,91,守恒实验,给儿童两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小杯子A和A1,由受试儿童(4、5岁)同时用两手分别向两个杯子放入一同等数量(每次一颗)的木珠。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珠子一样多。然后,主试把A1中的珠子倒入另一个又细又长的杯子B中问儿童:A、B两个杯子中的木珠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儿童说,B杯中的珠子比A杯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则说A杯中的珠子比B杯中的珠子多。,92,守恒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呢?皮亚杰认为:前一部分的儿童只集中注意B杯中珠子的高度超过了A杯中珠子的高度,而后一部分儿童只集中注意A杯中珠子的宽度超过了B杯中珠子的宽度。这两部分儿童都只是把注意集中到事物变化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维度,不能同时注意事物变化的两个方面或两个维度,他们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状态,而看不到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化的过程。,93,自我中心现象,指儿童往往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94,自我中心三山实验,布置一个风景优美的山的模型,先让儿童从四个方向仔细进行观察,而后交给儿童四张这座山的侧景照片。然后,再让一个布娃娃在山的各处走动,当布娃娃停留山的某一侧面时,让儿童从四张照片中取出一张布娃娃面对的山的照片。结果发现,儿童取出的照片并不是娃娃面对的那座山的照片,而是他自己面对的那座山的照片。这个实验说明,儿童还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问题。,95,皮亚杰的三山问题。每座山的颜色和山顶都是不同的。一座山上有红色的十字架,另一座山上有一个小房子,第三座山山顶上有一个“雪帽”。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能说出在娃娃眼里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只能说出从自己这个角度看到的三座山的画面。,96,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运算”一词是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个特定概念,是指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即能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获得了守恒性。守恒实验给儿童两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小杯子A和A1,让儿童分别向两个杯子放入同等数量(每次一颗)的木珠。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珠子一样多。然后,主试把A1中的珠子倒入另一个又细又长的杯子B中。问儿童:A、B两个杯子中的木珠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7、8岁儿童认为一样多。但是,该阶段儿童进行的运算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的运算。,97,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它的最大特点是儿童的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只能在联系具体事物时才能解决问题,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用命题解决问题。例如:小明比小刚高一些,小明比小强矮一些,在这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三人均在面前时能解决问题形式运算阶段儿童:仅有这两个命题就能解决问题,98,简评,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他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皮亚杰提出的相互作用论具有辩证法的因素,还特别强调了以往一直被忽视的儿童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第一次最为详尽地论述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思维机制,为今后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儿童思维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99,简评,皮亚杰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在研究思维中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贬低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贬低了语言的作用。由于皮亚杰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大量的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十分庞大,文字又较晦涩难懂,常常造成对这个理论的误解。皮亚杰的研究在方法上有缺陷。一些人认为皮亚杰采用的临床法往往把许多变量混淆起来,影响了结果的真实性。如没有很好地考虑社会心理因素、语言理解水平、注意、知觉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幼儿对皮亚杰实验中所使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发展的理论.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