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第4章营养与代谢.ppt
第 四 章 微生物营养和代谢多样性 Microbi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Diversity,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营养类型和培养基,微生物营养的功能,营养或营养作用(nutrition)是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 吸收 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营养是一个过程。参与营养过程并 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称为营养物(nutrient)。功能:参与微生物细胞的组成 提供微生物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 形成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来源 营养物质是微生物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失去这个基础,生命也就停止,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元素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硫 其他元素:钾、钠、钙、镁、铁、锰、铜、钴、锌、钼等 存在方式 有机物:蛋白质、糖、脂、核酸、维生素,降解产物、代谢中间产物 无机盐灰分 水细胞干重的70%90%,微生物细胞的营养物质,1.碳源(Carbon source)2.氮源(Nitrogen source)3.能源(Energy source)4.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5.无机盐(Inorganic salt)6.水(Water),微 生 物 的 碳 源,被微生物利用来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架来源的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常用的碳源 微生物培养基配制常用碳源,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1,糖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半乳糖,乳糖,甘露糖,纤维二糖,纤维素,半纤维素,甲壳素,木质素,等 有机酸: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氨基酸,等 醇类:乙醇 脂类:脂肪,磷脂,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2,烃类 天然气,石油,石油馏分,石蜡油 CO2 CO2 碳酸盐 NaHCO3,CaCO3,白垩,等 其他 芳香族化合物,氰化物,蛋白质,肽,核酸,等,微 生 物 的 能 源,化能异养微生物:有机物(同碳源)化学物质 化能自养微生物:还原态无机物 能源谱(不同碳源)NH4+,NO2-,S,H2S,H2,Fe2+等 光能:光能自养和光能异养微生物,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物质称为 能源(energy source),微 生 物 的 氮 源,构成微生物细胞组成或代谢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无机氮源: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等 气态氮源:大气N2有机氮源:蛋白胨、酵母膏、玉米浆、鱼粉、黄豆饼、花生饼等,微生物的生长因子,为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其自身又不能合成、需要外源提供但需要量又很小的有机物质通称为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狭义:维生素 广义:维生素、氨基酸、碱基、脂肪酸等 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auxoautotrophs)2).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auxoheterotrophs)3).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微生物 4).营养缺陷型微生物(nutritional deficiency),(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auxoautotrophs)多数真菌、放线菌和不少细菌,如大肠杆菌(E.coli)等,都是不需要外界提供的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2)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auxoheterotrophs)它们需要多种生长因子,例如一般的乳酸菌都需要多种维生素。根瘤菌生长需要生物素,每 mL 培养液中只需要 0.006 m g,就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3)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微生物 有些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会分泌出大量的维生素等生长因子,因而可以作为维生素等的生产菌。例如生产维生素 B 2 的阿舒假囊酵母(Eremothecium ashbya)或棉阿舒囊霉(Ashbya gossypii),产维生素 B 12 的谢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hermanii)及某些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等。,(4)营养缺陷型微生物(nutritional deficiency)某些微生物的正常生长需要适量的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维生素、碱基(嘌呤 或 嘧啶)。凡是不能合成上述各类物质中任何一种,而需外源供给才能正常生长的,称为 营养缺陷型微生物。,某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微 生 物 的 无 机 盐,微量元素与微生物生理功能,无机盐及其生理功能,水,水在微生物机体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是维持微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占微生物体湿重的 70 90,水还供给微生物氧和氢两种元素。水使原生质保持溶胶状态,保证了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当含水量减少时,原生质由溶胶变为凝胶,生命活动大大减缓,如同细菌芽孢。如原生质失水过多,引起原生质胶体破坏,可导致菌体死亡。水是物质代谢的原料:如一些加水反应过程,没有水将不能进行。水作为一种溶剂,能起到胞内物质运输介质的作用:营养物质只有呈溶解状态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代谢产物的分泌也需要水的参与。水又是热的良好导体:因为水的比热高,故能有效地吸收代谢过程中放出的热并将其迅速散发,以免胞内温度骤然升高,故而水能有效地控制胞内温度的变化。,水的可利用性,用水活度表示 水活度w(water activity)=P/Po P:溶液的蒸汽压 Po:纯水的蒸汽压 在常温常压下,纯水的aw为1.00微生物生长所要求的 a w 值,一般在 0.660.99 之间,每一种微生物的生长都有一适应范围及最适的 a w 值,并且这个 a w 值是相对恒定的。,几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aw值,如果微生物生长环境的 a w 值大于菌体生长的最适 a w 值,细胞就会吸水膨胀,甚至引起细胞破裂。反之,如果环境 a w 值小于菌体生长的最适 a w 值,则细胞内的水分就会外渗,造成质壁分离,使细胞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甚至引起死亡。人们为了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往往加人高浓度食盐或蔗糖,降低环境中的 a w 值,使菌体不能正常生长,而达到长久保存食品的目的。,二、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主动吸收(Active transport)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简 单 扩 散,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一种最为简单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细胞的方式。在简单扩散中,营养物质在扩散通过细胞膜的过程中不消耗能量,也不发生化学变化。物质扩散的动力:膜内外的浓度差 特点:不消耗能量 不发生化学变化 非特异性。仅依膜上小孔的大小 和形状对被扩散的物质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具有选择性 被运输的物质是小分子量和脂溶性物,水,气体、甘油和某些离子,促 进 扩 散,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中,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运输过程中,需要借助位于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的参与,并且每种载体蛋白只运输相应的物质。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高度的立体专一性。载体蛋白能促进物质运输,但不能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常见于真核微生物,如厌氧生活的酵母菌中。特点:需要特异性的载体蛋白 不消耗能量 可加快运输速度,但不能逆浓度运输,物质运输促进扩散示意图,主 动 吸 收,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营养物质的运输 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并且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与促进扩散的重要区别是在促进扩散中载体蛋白分子构型改变不需要能量,它在被运输物质与载体分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使其构型变化,从而完成营养物质转运;但在主动运输中,载体分子构型变化以消耗能量为前提,因此主动运输是一个耗能过程。特点:有特异性的载体蛋白参与 需要消耗能量 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 微生物的主要物质运输方式,微生物主动运输示意图,基 团 转 位,基团转位(group transport)是一种既需要载体蛋白又需要消耗能量的物质运输方式。其与主动运输方式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复杂的运输酶系统来完成物质的运输,同时底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结构变化。一种主动运输类型 需复杂的运输酶系参与 底物在运输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主要存在于厌氧和兼性厌氧细菌中主要用于糖及脂肪酸、核苷、碱基等物质的运输,如葡萄糖(见图),葡萄糖通过基团转位 运输过程的化学反应,1)PEP+HPr 酶I 磷酸HPr+丙酮酸 2)磷酸HPr+葡萄糖 酶II 6-磷酸葡萄糖+HPr,基团转位运输葡萄糖示意图,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物质的性质,可将微生物分成 自养型(autotroph)与 异养型(heterotroph)两大类。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分成 化能营养型(chemotroph)与 光能营养型(phototroph)。根据其生长时能量代谢过程中供氢体性质的不同来分,将微生物分成 有机营养型(organotroph)与 无机营养型(lithotroph)。,综合而言,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1.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 2.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 3.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 4.光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以适宜的有机碳化合物为基本碳源,以有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以有机物为供氢体进行生长的微生物通称为 化能有机营养型。又称为 化能异养型。可分为:寄生型微生物寄生于活的生物体 腐生型微生物以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为营养原料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微生物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化能无机营养型 又称 化能自养型。这是一类能氧化某种还原态的无机物质,利用所释放的化学能还原 CO 2,合成有机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该类微生物的特点是能以 CO 2 作为生长的主要碳源或唯一碳源,不需要有机养料;其所能利用的能源物质与供氢体均是无机性质的。例如硝酸细菌、氢细菌、硫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等均属于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例:2NH3+2O2 2HNO2+4H+能量 CO2+4H+(CH2O)+H2O,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光能无机营养型 又称为 光能自养型。这是一类含有光合色素、能以 CO 2 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并利用光能进行生长的微生物。它们能以无机物如硫化氢、硫代硫酸钠或其他无机硫化物,以及水作为供氢体,使 CO 2 还原成细胞物质。藻类、蓝细菌、绿硫细菌和紫硫细菌就属于这类微生物。碳源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 能源光能 供氢体H2S、Na2S2SO3和其他无机硫化物、水,光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光能有机营养型 又可称为 光能异养型。有少数含有光合色素的微生物种类,能利用光能为能源,还原 CO 2 合成细胞物质,同时又必须以某种有机物质作为光合作用中的供氢体,因而被称为光能有机营养型。例如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中的一些细菌,它们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使 CO 2 还原成细胞物质,同时积累丙酮。光能异养型细菌在生长时大多数需要外源的生长因。碳源CO2 能源光 供氢体必须以某种有机物作光合作用的供氢体 例:Rhodospirillum CO2+2CH3CHOHCH3(CH2O)+2CH3COCH3+H2O,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2,四、培 养 基,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约有数千种,依据:微生物种类不同,所需营养不同 使用目的不同 营养物质的来源不同 培养基的物理状态不同,培养基的培制原则,(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C/N)3.控制pH条件 4.控制氧化还原电位(redox potential)5.原料来源的选择 6.灭菌处理,适宜营养物质的选择,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C/N),碳氮比(C/N):培养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 物质的量比值,有时也指培 养基中还原糖与粗蛋白之比。如谷氨酸发酵生产:C/N=4时菌体大量繁殖,Glu积累少;C/N=3时菌体繁殖受抑,Glu大量积累。,控 制 pH 条 件,细菌:ph7.08.0 放线菌:pH78.5 酵母菌:ph3.86.0 霉菌:pH4.06.0,维持培养基pH的方法,使用磷酸缓冲剂:K2HPO4/Na2HPO4:KH2PO4/NaH2PO4 采用“备用碱”CaCO3、CaHCO3 采用弱酸盐:柠檬酸盐、乳酸盐等 采用液氨或盐酸,控制氧化还原电位(redox potential),好氧微生物:+0.1V。一般+0.3+0.4V 厌氧微生物:+0.1以下 兼性微生物:+0.1以上好氧呼吸;+0.1以 下进行发酵,原料来源的选择,经济节约原则 原料来源要广泛 原料要易处理,处理成本要低 原料处理后,废物、废液、废气要少,灭 菌 处 理,高压蒸汽灭菌:1.05kg/cm2,121.5,1530min。注意:高温灭菌对营养物质的破坏及pH变化。不耐热物质的灭菌:115,1530min。间歇灭菌,(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根据组成分划分 根据物理状态划分 根据使用用途划分,按成分不同划分培养基,天然培养基(Complex medium;undefined medium):指用化学成分并不十分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质配制而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Semi-defined medium):指一类主要用已知化学成分的试剂配制,同时又添加某些未知成分的天然物质制备而成的培养基。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defined medium):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划分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含琼脂1.52%半固体培养基:含琼脂0.20.7%。这种培养基常分装于试管中灭菌后用于穿刺接种观察被培养微生物的运动性、趋化性研究、厌氧菌培养、菌种保藏等。液体培养基: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无论在实验室还是生产实践中,液体培养基被广泛应用。,培养基固化物琼脂与明胶的比较,按使用用途划分培养基,基础培养基(Minimum medium):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基本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称为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指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配制而成的营养更为丰富的培养基。加富培养基一般用于培养对营养要求比较苛刻的微生物。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用于鉴别不同微生物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称为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分离或筛选产生某种或某些代谢产物的微生物菌株。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用于从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选择性地分离某种或某类微生物而配制的培养基称为选择性培养基。,一 些 鉴 别 培 养 基,第 二 节微 生 物 的 代 谢 Microbial metabolism,微生物的代谢,一、能量代谢中的贮能与递能分子二、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 三、化能异养代谢中糖的降解 四、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 五、次级代谢产物,产能代谢与分解代谢,产能代谢与分解代谢密不可分。任何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必须有能量驱动,产能代谢是生命活动的能量保障。微生物细胞内的产能与能量储存、转换和利用主要依赖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上,物质加氧、脱氢、失去电子被定义为氧化,而反之则称为还原。发生在生物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通常被称为生物氧化。,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即是细胞内化学物质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而逐步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生物氧化过程。营养物质分解代谢释放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合成ATP等高能化合物而被捕获,另一部分能量以电子与质子的形式转移给一些递能分子如NAD、NADP、FMN、FAD等形成还原力NADH、NADPH、FMNH和FADH,参与生物合成中需要还原力的反应,还有一部分以热的方式释放。另有一部分微生物能捕获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种类繁多的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能量有两类:一是蕴含在化学物质(营养物)中的化学能,二是光能。,微生物产能途径与方式,微生物产能代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可归纳为两类途径和三种方式,即发酵、呼吸(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类通过营养物分解代谢产生和获得能量的途径。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氧化磷酸化(oxidation phosphorylation)也称电子转移磷酸化(electron transfer phosphorylation)和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三种化能与光能转换为生物通用能源物质(ATP)的转换方式。,一、能量代谢中的贮能与递能分子,在与分解代谢相伴随的产能代谢中,起捕获、贮存和运载能量作用的重要分子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简称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即ATP)。ATP是由ADP(腺苷二磷酸)和无机磷酸合成的。ATP、ADP和无机磷酸广泛存在于细胞内,起着储存和传递能量的作用。因此,也称为能量传递系统(energy-transmitting system)。,ATP,ATP结构,ATP在细胞中的功能,提供生物合成所需的能量。在生物合成过程中,ATP将其所携带的能量提供给大分子的结构元件,例如氨基酸,使这些元件活化,处于较高能态,为进一步装配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等作好准备。是为细胞各种运动(如鞭毛运动等)提供能量来源。为细胞提供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营养物所需的自由能。在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合成中,保证基因信息的正确传递,ATP也以特殊方式起着递能作用等等。在细胞进行某些特异性生物过程如固定氮素时提供能量。,烟酰胺辅酶NAD与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NAD,辅酶I)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phosphate,NADP,辅酶)为物质与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脱氢酶的辅酶 作为电子载体,在能量代谢的各种酶促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着能量的暂储、运载与释放等重要功能。其氧化形式分别为NAD和NADP,在能量代谢氧化途径中作电子受体。还原形式为NADH和NADPH,在能量代谢还原途径中作电子供体,烟酰胺辅酶的结构和氧化还原状态,黄素辅酶FMN与FAD,黄素单核苷酸(flavin mononucleotide,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是核黄素(riboflavin,即维生素B2)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细胞内一类称为黄素蛋白的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因此也称为黄素辅酶。核黄素是核醇与7,8-二甲基异咯嗪缩合物。由于在异咯嗪的1位和5位N原子上具有两个活泼的双键,故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它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形式,,FMN和FAD的分子结构,FAD和FMN的氧化还原构型,黄素辅酶的生理功能,黄素辅酶与许多不同的电子受体和供体一起,通过3种不同的氧化还原状态参与电子转移反应,在细胞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氧化还原过程中发挥传递电子与氢的功能,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关系,酶的组成与分类 单聚体蛋白 酶蛋白 寡聚体蛋白:谷酰胺合成酶 多聚体蛋白:丙酮酸脱氢酶 酶 辅基:血红素 辅因子 辅酶:NAD,FAD,生物素等 激活剂:金属离子 胞内酶 酶 胞外酶,二、微生物主要产能方式,(一)发酵(Fermentation)(二)呼吸(Respiration)(三)无机物氧化(Oxidation of inorganics)(四)光能转换(Photoconversion),(一)发 酵,发酵:是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的生长过程中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在发酵过程中有机物既是被氧化的基质又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电子最终受体,并且这种作为电子最终受体的有机物通常都是被氧化基质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 工业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物质的分解与合成两个代谢过程将某些物质转变成某些产物的整个过程,化能异养代谢中糖的降解,(一)葡萄糖降解,形成丙酮酸的途径 1.EMP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2.HMP途径(Hexose monophospate pathway)3.ED途径(Entner-doudoroff)4.WD途径,EMP途径(二磷酸己糖途径),EMP途径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基本代谢途径,因而也是酵母菌、真菌和多数细菌所具有的代谢途径。在有氧条件下,EMP途径与TCA途径连接,并通过后者把丙酮酸彻底氧化成0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进一步代谢后产生乳酸或乙醇等发酵产物。EMP 途径以 1 分子葡萄糖为起始底物,历经 10 步反应,产生 4 分子 ATP,由于在反应的第一阶段消耗 2 分子 ATP,故净得 2 分子 ATP;同时生成 2 分子 NADH 2 和为分子丙酮酸。EMP途径即可为微生物提供能量,也可为微生物合成代谢提供碳架,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合成多糖。,HMP途径(单磷酸己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PPP途径),是从 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底物,即在单磷酸己糖基础上开始降解,故称为单磷酸己糖途径,简称为 HMP 途径。HMP 途径与 EMP 途径密切相关,因为 HMP 途径中的 3-磷酸甘油醛可以进入 EMP,因此该途径又可称为磷酸戊糖支路。HMP途径的一个循环的最终结果是一分子葡糖6磷酸转变成一分子甘油醛3磷酸,三分子CO2和六分子NADPH。大多数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都有HMP途径,而且,在同一种微生物中往往同时存在EMP和HMP途径,单独具有EMP或HMP途径的微生物较少。,HMP 途径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碳骨架。5-磷酸核糖可以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进一步合成核酸,5-磷酸核糖也是合成辅酶 NAD(P),FAD(FMN)和 CoA 的原料,4-磷酸赤癣糖是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前体。HMP 途径中的 5-磷酸核酮糖可以转化为 1,5-二磷酸核酮糖,在羧化酶催化下固定二氧化碳,这对于光能自养菌和化能自养菌具有重要意义。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NADPH 2)。,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裂解途径),在这一途径中,6-磷酸葡萄糖先脱氢产生 6-磷酸葡萄糖酸,后在脱水酶和醛缩酶的作用下,生成 1 分子 3-磷酸甘油醛和 1 分子丙酮酸。3-磷酸甘油醛随后进人 EMP 途径转变成丙酮酸。1 分子葡萄糖经 ED 途径最后产生 2 分子丙酮酸,以及净得各 1 分子的 ATP、NADPH 2 和 NADH 2。由于ED途径可与EMP途径、HMP途径和TCA循环等各种代谢途径相连接,因此可以相互协调,以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同中间代谢物的需要。ED途径可不依赖于EMP途径、HMP途径而独立存在。在G-菌中分布广泛,特别是假单胞菌和固氮菌中的一些,ED 途径的特点是: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KDPG)裂解为丙酮酸和 3-磷酸甘油醛是有别于其它途径的特征性反应。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是 ED 途径特有的酶。ED 途径中最终产物,即 2 分子丙酮酸,其来历不同。1 分子是由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直接裂解产生,另 1 分子是由磷酸甘油醛经 EMP 途径获得。这 2 个丙酮酸的羧基分别来自葡萄糖分子的第一与第四位碳原子。1mol 葡萄糖经 ED 途径只产生 1 mol ATP,从产能效率言,ED 途径不如 EMP 途径。,磷酸解酮糖途经(WD 途径)(包括PK途径和HK途径),WD 途径是由沃勃(Warburg)、狄更斯(Dickens)、霍克(Horecker)等人发现的,故称 WD 途径。由于 WD 途径中的特征性酶是磷酸解酮酶(Phosphoketolase),所以又称磷酸解酮酶途径。根据磷酸解酮酶的不同,把具有磷酸戊糖解酮酶的叫 PK 途径,把具有磷酸已糖解酮酶的叫 HK 途径。,WD 途径是由沃勃(Warburg)、狄更斯(Dickens)、霍克(Horecker)等人发现的,故称 WD 途径。由于 WD 途径中的特征性酶是磷酸解酮酶(Phosphoketolase),所以又称磷酸解酮酶途径。根据磷酸解酮酶的不同,把具有磷酸戊糖解酮酶的叫 PK 途径,把具有磷酸已糖解酮酶的叫 HK 途径。肠膜状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就是经 PK 途径利用葡萄糖进行异型乳酸发酵生成乳酸、乙醇和 CO 2。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则是经HK 途径利用磷酸已糖解酮酶途径分解葡萄糖产生乙酸和乳酸的。,EMP、HMP、ED途径的比较,发酵(Fermentation),广义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利用营养物生长繁殖并生产人类有用产品的过程。狭义的发酵仅仅是指微生物生理学意义上的,它一般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底物代谢时,将有机物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电子直接转移给底物本身未彻底氧化的中间产物,生成代谢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丙酮酸的厌氧去路,在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后,厌氧微生物和无氧条件下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可以不同的途径将丙酮酸转化为多种发酵产物。乳酸细菌可以将丙酮酸还原为乳酸。酵母菌将丙酮酸脱羧形成乙醛,再由乙醛还原形成乙醇。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真杆菌属(Eubacterium)和羧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的一些种如丁酸羧菌(C.butyricum)、克氏羧菌(C.kluyveri)等,通过将丙酮酸脱羧并辅酶A化形成乙酰-CoA,然后2个乙酰-CoA缩合为乙酰乙酰CoA,在经过多个步骤形成丁酸。也可由多种肠道细菌将丙酮酸发酵为包括甲酸、乙酸、乳酸、琥珀酸、乙醇、丙三醇、2,3-丁二醇、3-羟丁酮等多种有机酸和醇的混合酸。,酵母菌的乙醇发酵,C6H12O6+2ADP+2 H3PO4 2CH3OH+2 ATP+2CO2+2H2O,乳酸细菌的正型乳酸发酵,C6H12O6+2ADP+2Pi 2CH3CHOHCOOH+2ATP+2H2O,发酵过程中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 ATP 的形成直接由一个代谢中间产物上的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到 ADP 分之上的作用,微生物发酵代谢的多样性,在无氧条件下发酵时,不同微生物在以糖类为底物的重要代谢途径中,其终端产物或中间产物进一步发酵产能代谢的途径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即使同一微生物利用同一底物发酵时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末端产物。,酵母发酵代谢的多样性,型发酵:酵母菌将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生成2分子终端产物丙酮酸,后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醛,乙醛作为氢受体使NADH2氧化生成NAD+,同时乙醛被还原生成乙醇,这种发酵类型称为酵母的型发酵。型发酵:当环境中存在亚硫酸氢钠时,亚硫酸氢钠可与乙醛反应,生成难溶的磺化羟基乙醛,该化合物失去了作为受氢体使NADH2脱氢氧化的性能,而不能形成乙醇,转而使磷酸二羟丙酮替代乙醛作为受氢体,生成-磷酸甘油,-磷酸甘油进一步水解脱磷酸生成甘油。型发酵:葡萄糖经EMP途径生成丙酮酸,后脱羧生成乙醛,如处于弱碱性环境条件下(pH 7.6),乙醛因得不到足够的氢而积累,2个乙醛分子间发生歧化反应,1分子乙醛作为氧化剂被还原成乙醇,另1个则作为还原剂被氧化为乙酸。而磷酸二羟丙酮作为NADH2的氢受体,使NAD+再生,产物为乙醇、乙酸和甘油。,(二)呼吸产能代谢,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质子和电子的最 终受体的呼吸作用 C6H12O6+6O2 6CO2+6H2O+36ATP 无氧呼吸:又称无氧呼吸,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物质不是分子氧,而是NO3-、SO42-或CO2等无机物,或延胡索酸等有机物,作为呼吸基质的物质一般是有机物。通过无氧呼吸基质可被彻底氧化成CO2,并伴随有ATP的生成。,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在于: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被部分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与呼吸链的电子传递系统相偶联,使电子沿呼吸链传递,并达到电子传递系统末端交给最终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逐步释放出能量并合成 ATP。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能分解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酸、氨基酸和许多醇类等等。,微生物好氧呼吸中的电子传递,典型的好氧性电子传递链,ATP酶和ATP的合成,电子传递链上氧化磷酸化合成ATP的机制,电子在呼吸链传递产生的自由能,在特定的部位被称为质子泵(proton pump)驱动H+从基质跨过内膜到达膜间隙的一边,从而形成内膜两边电化学电势差,使基质的H 浓度低于膜间隙,因而基质形成负电势,而膜间隙形成正电势。这样就形成了电化学梯度即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此可称为质子动势或质子动力(protonmotive force,PMF),这种质子动势蕴含的自由能作为动力,驱动位于内膜中的ATP合成酶(复合体V)将H+从膜间隙一边经质子通道泵回至基质一边,在这一过程中将能量转移给ADP与Pi合成ATP。同时降低内膜两边的电化学电势差,并实现H+的跨膜循环。,微生物中呼吸链的多样性,尤其是异养与自养这两大类微生物的呼吸链组成与结构在某些种属间有较明显的不同。真核微生物酵母菌具有组成与结构完整的呼吸链,而一些营有氧或无氧呼吸获得能量的自养微生物中的某些代谢类型,其呼吸链较短,有的甚至只有12类氧化还原酶系组成,它们把简单的无机物作为电子供体,这些电子供体直接与位于细胞质膜中的呼吸链组分偶联传递电子,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ATP。其呼吸链组分不全、长度较短,结果是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联位少,因此,电子流经呼吸链时产能少,根本原因是它们所能利用的无机电子供体所载有的能量大多数较少,这是导致自养型微生物生长比较缓慢的重要原因。,有氧呼吸产能途径,有氧呼吸也称好氧呼吸,它是自然界最为普遍的生物氧化产能方式。微生物能量代谢中的有氧呼吸可根据呼吸基质即能源物质的性质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主要以有机能源物质为呼吸基质的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中存在的有氧呼吸,二是以无机能源物质为呼吸基质的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有氧呼吸。这两种类型的呼吸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最终电子受体均为氧。,以有机物为呼吸基质的有氧呼吸,常见的异养微生物最易利用的能源和碳源有葡萄糖等。葡萄糖经EMP途径酵解形成的丙酮酸,在无氧的条件下经发酵转变成不同的发酵产物,如乳酸、乙醇和CO2等,并产生少量能量。在环境有氧的条件下,细胞行有氧呼吸,丙酮酸先转变为乙酰CoA(acetyl-coenzymeA,acetyl-CoA),随即进入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简称TCA循环),被彻底氧化生成CO2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TCA循环,以无机物为呼吸基质的有氧呼吸,以无机物作为氧化基质,并利用该物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进行生长。这类微生物主要是好氧型的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它们能以无机物如NH4、NO2-、H2S、So、H2和Fe2+等为呼吸基质,把它们作为电子供体,氧为最终电子受体,电子供体被氧化后释放的电子,经过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还原同化CO2提供能量。这类好氧型的化能无机自养型微生物主要属于氢细菌、硫化细菌、硝化细菌和铁细菌等。它们广泛分布在土壤和水域中,并对自然界的物质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无机物呼吸反应及其产能,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亦称厌氧呼吸。某些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无氧呼吸中,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物质不是分子氧,而是NO3-、NO2-、SO42-、S2O32-、CO2等这类外源含氧无机化合物。与发酵不同,无氧呼吸也需要细胞色素等电子传递体,并在能量分级释放过程中伴随有氧化磷酸化作用而生成ATP,也能产生较多的能量。但由于部分能量在没有充分释放之前就随电子传递给了最终电子受体,故产生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无氧呼吸类型,硝酸盐还原 硫酸盐还原 产甲烷 以延胡索酸为电子受体的无氧呼吸,硝酸盐还原,硝酸盐还原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可把 NO3-作为电子的最终受体,即:,绝大多数硝酸盐还原细菌以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也有少数硝酸盐还原细菌能利用元素硫或分子氢或硫代硫酸作为电子供体还原硝酸盐。如兼性厌氧的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在NO3-存在时,可经无氧呼吸,利用元素硫作为电子供体和NO3-为最终电子受体而还原硝酸盐获得能量:,5S+6NO3-+8H2O 5H2SO4+6OH-+3N2+能量,硫酸盐还原作用,在厌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细菌可以SO4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即:2CH3CHOHCOOH H2SO4 2CH3COOH 2CO2 2H2O十 H2S 能量脱硫弧菌属(Desulfavibrio)等少数几种菌能以有机物(乳酸、丙酮酸等)或分子氢作为硫酸盐还原的供氢体。,二氧化碳还原作用,严格厌氧的大多数产甲烷细菌可以C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即:4H2 CO2 CH4 2H2O 能量 同型产乙酸 2CO2+4H2 CH3COOH+2H2O+能量,延胡索酸还原作用,以延胡索酸作为电子受体的无氧呼吸,如雷氏变形菌(Proteus rettgeri)和甲酸乙酸梭菌(Clostridium formicoacetium)能以延胡索酸作为受氢体还原生成琥珀酸:HCOOCCHCHCOOH H2 COOCCH2CH2COOH 能量,发酵、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比较,项目发酵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氧气无氧无氧有氧末端氢受体内源氧化性外源无机氧化物氧中间代谢产物(个别为有机氧化物)呼吸链不经过呼吸链 经过部分呼吸链经过完整呼吸链产能效率低较低高产能方式唯一底物主要氧化磷酸化主要氧化磷酸化水平磷酸化参与酶系少较少多,(三)光合作用和光能转换 1,两种光合作用比较,紫硫细菌的光能转换,紫硫细菌光能转化的特点:能利用长光波,Bchl吸收光的峰值在870nm处 以环式电子传递方式进行 在异养生长时一般不能直接还原NAD+为NADH,紫色光能营养细菌的光合磷酸化途径与机制,绿硫细菌的光能转化,绿硫细菌光能转化的特点 绿硫细菌的Bchl吸收光的峰值在840nm处 绿硫细菌是以环式电子传递方式进行 绿硫细菌通过Fe-S蛋白能直接还原NAD(P)+为NAD(P)H,蓝细菌的光能转化,蓝细菌光能转化的特点 电子转移一般不成闭合途径 电子由外源电子供体提供 PSII具有光水解放氧作用,并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PSI把电子还原Fe-S经Fd和FP使NADP+还原为NADPH,微生物与氧的关系,需氧性微生物 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生长,进行有氧呼吸 厌氧性微生物 生长不需要分子氧。或进行无氧呼吸,或进行发酵产生能量生活 兼性厌氧微生物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但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代谢的方式不同,第三节 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营养物质的分解与细胞物质的合成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两个主要方面。微生物或从物质氧化或从光能转换过程中获得能量,主要用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细胞物质的合成与代谢产物的合成和分泌、机体的运动、生命的维持,还有一部分能量用于发光与产生热。能量、还原力与小分子前体碳架物质是细胞物质合成的三要素。微生物细胞物质合成中的还原力主要是指 NADH 2 和 NADPH 2。微生物在发酵与呼吸过程中都可产生这两种物质。小分子前体碳架物质通常指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碳架物质,指不同个数碳原子的磷酸糖(如磷酸丙糖、磷酸四碳糖、磷酸五碳糖、磷酸六碳糖等)、有机酸(如 a-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琥珀酸等)和乙酰 CoA 等。这些小分子前体碳架物质主要是通过 EMP、HMP 和 TCA 循环等途径产生,然后又在酶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细胞物质,使细胞得以生长与繁殖。,(一)多糖的生物合成(二)细胞类脂成分的合成 1、脂肪酸的合成 2、磷脂的合成 3、聚-羟基丁酸的合成(三)氨基酸和其它含氮有机物的合成(四)核酸的合成(五)多肽、蛋白质的合成,多糖的生物合成-肽聚糖,原核微生物细胞壁的重要组分是肽聚糖,它是一种异型多糖。肽聚糖的单体是在细胞内合成的,然后通过膜,在膜外合成肽聚糖,聚合作用所需的酶位于细胞膜上。肽聚糖的合成,比同型多糖的合成要复杂得多。各类细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