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常规管理与实践.ppt
专题二 班级常规的理论与实践,一、班级常规的基本认识1、班级常规的内涵 常规,就是相沿成习、形成常例的规章、规则、规矩、规范等,它约束着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联系、如何交往、规定着人在交往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它不仅包含人们制定出来的法规制度,而且还包含一代又一代沿袭下来的伦理与习俗等。,班级常规,是指由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为保证班级正常的秩序,根据对班级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规矩。,主要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执勤、奖惩等内容,是班级学生的行动指南。,班级常规按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制度型、习俗型、口授型。本专题主要讨论制度型的班级常规。,2、班级常规的特点养成性、规范性、稳定性.,3、班级常规的意义班级常规是班级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班级常规是班级民主管理的需要班级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规范意识班级常规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班级常规的制定和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有规律地学习生活,提高学习生活的效率质量,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具体的文明行为的培养和训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实现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案例1:,理论链接:,二、班级常规的制定(一)班级常规的制定原则共同指定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积极性原则普遍性原则简洁性原则互制性原则,(二)班级常规的制定过程班主任的动员工作师生共同研究规则的内容和布局分组拟制各章条款有班级全体会议讨论同构审稿合成交付审议表决,某个班级的生活公约,不要破坏公物 扫地时要自动把椅子搬上桌子 上学不要迟到 上课不要睡觉 上体育体时要尽快到操场集合 下课时要把门窗、电灯、电扇关上 中午扫地完回教室要安静 作业要按时交齐 费用应于定期内缴交,修改后的班级生活公约,爱护公物(正面、较积极)准时到校(正面、较积极)上课要速就定位、专心听讲(合并)按时交作业及规定的款项 注意门户、节省能源 维护教室里的宁静,(三)班级常规的制定要求班规要有正确的导向性班规要有可操作性班规要有相对稳定性制定班规要有民主程序班规要完整、简约、文本化,三、班级常规的实施,(一)班级常规实施的“热炉法则”警告性原则必惩性原则即时性原则公平性原则,(二)班级常规实施中注重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刚性班规,是指那些界限很明确、很容易判断,可以直接约束组织成员行为的规章制度。,柔性班规,是指那些倡导性、号召性规定、准则、规范。例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这些都是对人观念上的约束和引导,是一种柔性的规范,对人的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刚性班规和柔性班规具有不同的教育管理价值,是不能互为替代的。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地调整、补充和晚上,增强班级常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三、坚持班级常规的运动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四、重视班级常规的宣传与行为训练相结合,五、班级常规实施中的人格示范班主任既常规的主要执行者,又是示范者。带头执行规章制度,榜样,身教重于言教。维护班级常规权威性的关键,四、班级常规的接受,(一)班级常规接受的意义 班级常规:使成员共同接受,制度内化心理尺度,1、反映了班级对其成员行为的期望和要求2、实现班级常规的教育价值3、推动班集体的形成,(二)班级常规接受的心理机制班级常规接受的心理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激励奖励激励赏识激励,(三)班级常规认同的实现1、开展主题活动,内化班级常规2、班主任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3、建立一套合理的惩处机制A惩戒系统|B转化系统|C内化系统,任何对学生的体罚和经济惩罚都是错误。适度性培养班干部维护班级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