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查账技术.ppt
审计查账技术,第一章 总 论,一、审计产生的原因:受托经济责任 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有关;由于经营管理层次的划分所形成的最高经营管理者与下属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有关。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所有者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审计则是受托责任关系能够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委托人审计人 受托人(被审计人),1,2,3,4,5,6,1、委托、授权经营2、负有受托责任3、授权、委托审计监督4、依法独立审计5、接受审计提供资料和条件6、作出结论,提出审计报告,二、审计概念: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维护财经法纪,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效益,促进宏观调控和廉政建设,以维护经济秩序的一项独立性经济监督、评价、鉴证和服务活动。1.主体、2.依据、3.客体、4.对象、5.目标、6.方法、7作用、8.目的、9.特征、10.本质、11.职能,4、审计的对象: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本质: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现象:指反映这些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5、审计的目标:根据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其中: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的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6、审计的方法:审计证据(事实)两相对照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报告(证据的载体)(意见结论)审计依据(尺度),三、审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一方面,企业财务会计产生并输出会计信息,审计对这些会计信息进行审查,以验证这些信息的公允性。另一方面,审计又与企业财务会计在目的、方法、职能及对外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存在区别。(一)两者联系1.工作对象均是企业的会计资料2.工作范围都是涉及企业内部控制3.都要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4.都要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二)两者区别1.目的不同会计:为会计信息使用人提供相关信息;审计: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表示意见,以合理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2.方法不同会计: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审计:检查与分析、观察与调查、查询与函证、计算与调节、分析性复核等。3.职能不同会计:核算和监督审计:鉴证,4.责任不同会计:(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2)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3)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审计:应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1)真实性:指应如实反映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表示的审计意见;(2)合法性: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不能相互替代、减轻或者免除。,举例:甲是某一公司的承包经营负责人,在承包经营2年期结束之后,他请了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其经营期内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该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即认为该公司在承包经营期内的财务报表已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不久,检察机关接到举报,有人反映该负责人在承包经营期内,勾结财务经理与出纳,暗自接受回扣,侵吞国家财产。为此,检察机关传询了该负责人甲。甲到了检察机关后,手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振振有词地说:“会计师事务所已出具了审计报告,证明我没有经济问题。如果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注册会计师。”问:甲的话是否有道理,如果有错,错在哪里?,分析:甲的话没有道理,主要错在两个方面:1、甲没有认识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只是一种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尽管可以提高其可信性,但这种提高只是一种合理的提高,对于那些精心伪造的虚假财务报表,注会在遵循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之后,仍然可能无法查出这些虚假会计信息。2、甲没有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编制与出具财务报表是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只要这些报表中有错误或舞弊,不论审计与否,企业管理当局都要承担法律责任,而注册会计师主要承担审计责任。不管财务报表有否问题,注会均按公认审计准则来进行审计工作。如遵循了该准则,即使存在虚假会计信息,注会也不必承担责任。如财务报表没有任何问题,但注会不按准则进行工作,则也要承担责任,美国立宪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联邦党人文集中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必须要建立起种种严密的制度来控制政府的行政。也许这样将行政者视为潜在的罪犯,是对人性的一种怀疑,是人类的耻辱,但我们只能面对现实人类不是道德高尚的天使。”,第二章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第一节 审计的种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一)按审计主体分类1.政府审计:由政府审计机关执行的审计;2.民间审计:指由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成立的民间审计组织所实施的审计;3.内部审计:指由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的审计机构或人员所实施的审计,包括部门内部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二)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分类1.财政财务审计:是指由审计机关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是明确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2.财经法纪审计:指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所进行的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维护财经法纪,保护社会主义国家财产安全完整。3.经济效益审计,指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其目的是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二、审计的其他分类(一)按审计的地点不同分 1.送达(报送)审计:指审计机构按照审计法规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按期报送来的计划、预算和会计报表及有关账证等资料进行的审计。2.就地审计:指审计机构委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进行的审计。,(二)按照审计的范围不同分1.全面审计,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资料进行全面的审计;2.局部审计,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或经营管理活动的某些方面及其资料进行部分的、有目的的和重点的审查,如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等的单项审计;3.专项审计,指对某一特定项目所进行的审计。其审计范围比局部审计小,针对性强。(三)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1.事前审计:指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以前所进行的审计;2.事中审计:3.事后审计:,(四)按审计动机分类1.强制审计:指审计机构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行使审计监督权而进行的审计;2.任意审计:是根据被审计单位自身的需要,要求审计组织对其进行的审计。例:市审计局于2008年2月15日2月25日在局机关驻地对市属计量所2007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第二节 审计的方法,一、审计方法的选用二、审计的技术方法(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可分为(1)审阅法:是指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形式、内容,以及计划、预算、各种原始记录等资料进行审查和研究,发现问题、收集证据的一种方法。(2)核对法,是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书面资料相对照,以核实其内容是否一致的一种方法。主要核对证证、账证、账账、账实、账表、表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数据的一致性。以前五项核对为主,还有其他书面资料之间的核对。,(3)查询法,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疑点,通过向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调查和询问,弄清事实真相并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查询法可分为面询和函询两种。面询是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内外的有关人员当面征询意见,核实情况。函询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来了解情况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往来账项的查证。函询有两种方式:默认式函询,又称为消极式函询。被函询单位收到函件后,只在与函询内容有问题时进行答复,若不存在问题则不必答复。答复式函询,又称为积极式函询。被函询单位收到函件后,无论与函询内容是否有问题均给予答复。,(4)比较法,是指用被审计事项的书面资料同相关的依据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差异,经过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本期相互联系项目的比较如:本期利润增长率与本期销售收入增长率是否同步增长;同一项目不同时期的比较,借以发现异常情况如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某一项目在各月间进行比较,如有特高、特低,应进一步研究原因;某一项目不同单位间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差异,研究是否存在不合法、不合规经济活动;某一项目和计划指标相比较,进而发现计划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和原因。,银广夏比率分析:毛利率 行业最优1999年 42.33 36.032000年 64.17 利润 所得税 比率1999年 1.76亿 508万 2.88 2000年 4.23亿 719万 1.7,(5)分析法:是通过对会计资料的有关指标的观察推理、分解和综合,以揭示其本质和了解其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审计方法。分析法在审计工作中运用得比较广泛,通过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后,需进一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分析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账户分析法、账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可分为(1)顺查法:是按照会计处理程序进行的审查的一种方法。即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审查顺序。一般适用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账目比较混乱的、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2)逆查法: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相反程序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详细程度分(1)详查法: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详细的审核检查,以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优点是易查出问题,审计风险性小,审计结果比较正确。缺点是工作量大,审计成本高。适用于有严重问题的专案审计或小型单位。(2)抽查法:又称抽样审计,是指从被审计单位审查期的全部会计资料中抽取一部分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较好,组织机构和现代管理工作比较健全的单位。,(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它是审计人员收集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证明和落实客观事物的形态,性质、所有权、存放地点、数量和价值等的方法。1、盘存法:是指对有形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以验证其是否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1)直接盘点法:审计人员亲自到现场盘点实物;(2)监督盘点:尽可能原经管人员不参与,而由第三者点数。2、调节法:是指在审查某一个项目时,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得需要证实的数据的一种方法。调节公式:报表日账面数量盘存日盘点数量报表日至盘点日发出数量报表日至盘点日收入数量,例: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某材料明细账结存数为6 400件,审计人员于2009年1月15日8时对该材料进行盘点,结果为6 320件,查阅该材料明细账得知1月1日至1月14日入库3 200件,发出3 800件,则12月31日账面结存数应为多少?,3、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进入被审计单位后,对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进行、财产物资的保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等亲临现场进行实地观察检查,借以证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事实真相,取得审计证据的方法。4、鉴定法:是对书面资料、实物和经济活动等的分析鉴别,超过一般审计人员能力和知识水平而邀请有关专门部门或人员运用专门技术进行确定和识别的方法。查账四大招数:账证核对、内控测试、函证与盘点、比率分析,第三节 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一、审计抽样的意义(一)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先对特定审计对象总体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其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正确性的方法。(二)审计抽样的种类1、任意抽样样本选择:盲目选择样本,并无规律可循;样本审查结果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2、判断抽样法样本选择:凭经验判断,有重点有目的地选择样本;样本审查结果评价:无客观测定方法。,3、统计抽样法样本选择:选择样本遵循随机原则,总体各项目被抽 中的机会是均等的;样本审查结果评价:具有科学测定方法,并可预先控 制抽样审计风险。(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1、抽样风险(1)控制测试关注的风险:信赖不足风险: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控制度的可能性;信赖过度风险: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信赖的可能性;,(2)实质性测试关注的风险:误受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误拒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注意: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会导致审计人员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影响审计效果。2、非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二、内部控制制度 是指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案例:某公司财务科有A、B、C三个会计人员,他们要完成如下几项工作:(1)记录总账;(2)记录应付账款明细账;(3)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4)开具支票,以便主管人员签章,并记载现金日记账;(5)开具退货拒付通知书;(6)调节银行对账单;(7)处理并送存所收入的现金。现已知这三个会计人员均具有相当的业务处理能力,除了5、6项工作量较小外,其他几项会计工作量基本相等。请问:如何将上述几项工作分配给A、B、C三个会计人员,使会计工作起到较好的内部控制作用,并使这三个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基本相等?,了解、描述内控制度,评价内控制度,健全、合理,控制测试,有效,增加实质性测试份量,减少实质性测试份量,实质性测试,结论,是,否,是,否,三、属性抽样法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限度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的抽样方法。目的:通过对样本的审核,证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有效地执行。,(一)确定预计差错发生率 1.是指估计账目或内部控制系统出现错误或异常的频率 2.与样本数量是成正比例的关系 3.其大小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质量有密切关系;(二)确定精确度 1.抽样误差的容许界限,这个容许界限就叫精确度。3124,称为精确度界限;2.与样本数量的多少成反比例关系 3.其高低往往取决于审计项目重要性;(三)确定可靠程度 1.表明样本性质能够代表总体性质的可靠性程度。一般有99、95和90;2.与样本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 3.其大小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四)确定样本数量 根据“样本量确定表”来确定;(五)选择随机抽样方法 1随机数表法 2系统抽样法等距抽样法 3分层抽样法 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的综合运用 4整群抽样法 抽样误差较大,代表性较低(六)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1样本差错率预计差错率,样本规模符合抽样要求;2样本差错率 预计差错率,样本规模较小,不符合抽样要求,按样本差错率重新确定抽样规模。,例如:假定,审计人员确定的预计差错发生率为2%,可靠程度为95%,精确度上限为4%,则可以根据“样本量确定表”查得样本数量为300。审计人员在审查了被审计单位300张现金支出凭证后,发现有6张现金支出凭证有差错,则根据“样本结果评价表”查得,在样本规模300那一行往右查到6个差错所在的栏次,该栏4%就是总体差错率的精确度上限。因此,审计人员可以作出如下审计结论:以95%的把握,确信全部现金支出凭证的差错率不超过4%,四、变量抽样法 平均值估计 通过审查确定样本的平均值,根据样本平均值推断总体的平均值和总值的变量抽样技术。用来估计总体金额,作出审计结论所需的直接证据。,第四节 审计程序,指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时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审计过程中采取的系统性工作的先后顺序。一、审计的准备阶段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或下达审计通知书3.初步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4.分析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工作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而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指某一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5.确定重要性6.编制审计计划二、审计的实施阶段1.进驻被审计单位2.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3.审查财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4.收集审计证据三、审计的结束阶段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编写审计报告4.提出管理建议书,第三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第一节 审计准则,一、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一)含义 是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恪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二)作用1、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信任;2、实施审计准则,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3、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4、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促进国际审计经验交流。,二、美国民间审计准则的基本结构(一)一般准则是关于审计人员任职资格、条件方面的统一标准1、技能条件: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工作能力2、身份条件:执行工作时保持独立身份3、品德条件:执行工作和编制报告时,保持职业谨慎态度(二)现场工作的准则1、计划和监督指导标准;2、评审内控制度标准;3、取证标准;(三)提出报告的准则1、报告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2、应当说明财务报表的一致性;3、应当补充说明有关事项;4、应当发表审计意见。三、中国审计执业规范体系1、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2、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准则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4、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准则四、我国独立审计准则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和执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制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和执业规范指南的基本依据。,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注册会计师执行一般独立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基本规范。如:审计业务约定书准则、审计计划准则、审计抽样准则、重要性准则等。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是依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各特殊行业、特殊目的、特殊性质的审计业务的具体规范。如:验资实务公告、管理建议书实务公告等。3、执业规范指南是对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实务公告的具体解释和补充说明。,一、审计依据的含义 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二、审计依据的种类三、审计依据的特点 1.层次性2.相关性3.时效性4.地域性,第二节 审计依据,第四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第一节 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性(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就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按照审计目标收集,并据以形成审计意见的所有能客观、真实反映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资料和事实。(二)审计证据的特性1、审计证据的客观性。是指审计证据是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不能是臆断、猜测、估计、虚构的主观产物。2、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用作审计证据的事实凭据和资料必须与审计目标和应证事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3、审计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审计人员必须依照审计准则和有关法规规定的审计程序进行收集审计证据。,二、审计证据的分类(一)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1、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及观察所取得的证据。主要以证明资产的实存数量及有关质量情况,一般具有最强证明力。2、书面证据 是指通过对书面资料进行检查和分析所取得的证据。其可靠性首先取决于证据本身是否易于涂改和伪造,其次取决于证据的出处。3、视听证据指以录音、录像或计算机存储、处理的证明审计事项的视听材料。,4、口头证据 是指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而取得的证据,为确定审计重点提供线索或佐证。5、环境证据 指对被审对象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与环境事实。(二)按审计证据的来源分(1)内部证据 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产生的资料中所取得的证据,这类证据分为两层:第一层:由被审计单位产生并经其处理、保存的证据;第二层:由被审计单位产生但经过外部单位处理或保存的证据。,(2)外部证据 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以外其他单位或个人产生的资料中取得的证据。这类证据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产生于被审计单位外部并直接交给审计人员的证据;第二层:是指由外部产生但经过被审计单位人员处理或保存的证据。(3)相关单位证据 是指被审计单位与其相关单位之间因经济往来而产生的证据。(4)亲历证据 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目击或亲自执行某些活动时所取得或编制的证据。,3.按审计证据的相关程度分类(1)直接证据 是指对审计事项具有直接证明力,能单独、直接地证明审计事项真相的资料和事实。(2)间接证据 是指对审计事项只起间接证明作用,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经过分析、判断、核实才能证明审计事项真相的资料和事实。三、审计证据的收集1.检查 2.监盘 3.观察 4.查询,5.函证 6.计算 7.分析性复核四、审计证据的鉴定 是指判断所收集的证据是否真实,确定证据是否与被审计事项相关,鉴定证据的重要性、充分性和经济性等一系列的工作。1.鉴定证据的真实性2.鉴定证据的重要性3.鉴定证据的可信性4.鉴定证据的充分性5.鉴定证据的证明力6.鉴定证据的经济性,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ABC公司会计报表时,注意到ABC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缺陷。请问以下哪些证据不可依赖,为什么?1销货发票副本;2.实物证据;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申明书;4.律师声明书;5.购货发票的副本;6.发料汇总表;7.应收账款函证回函;8.对行业成本变化趋势的分析表;9.存货盘点表;10.电脑打印出来的费用明细表;11.银行对账单;12.口头证据,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性原始文件。二、审计土作底稿的作用1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2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3有利于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4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5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格式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1综合类工作底稿 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审计报告书未定稿、审计总结及审计调整分录汇总表等。2业务类工作底稿 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执行具体审计程序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主要包括审计人员执行预备调查、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等审计程序时所形成的工作底稿。3备查类工作底稿 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对审计工作仅具有备查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该类工作底稿对本年和以后年度审计均具有证明效力,主要包括与审计约定事项有关的重要法律性文件、重要会议记录与记要、重要经济合同与协议、企业营业执照,不同章程等原始资料的副本或复印件。,四、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保管1、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1)注册会计师复核 每份底稿完成后进行 详细复核,复核内容包括核实每一重要程序、步骤、数字;(2)项目负责人复核 审计业务接近尾声时实施 一般复核,复核内容包括重要会计事项,重要审计程序的执行和审计调整事项;(3)主任会计师(或合伙人)复核 重点复核,复核内容包括重大会计审计问题、重大审计调整事项和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2.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 分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永久性档案主要由综合类和备查类工作底稿组成,当期档案主要是业务类工作底稿。永久性档案永久保存,当期档案自审计报告签发之日起保存10年。但对不再审计的被审计单位的永久性档案,其继续保存的年限与最近一年的当前档案的保存年限相同。,案例:2009年12月31日,助理人员小张经注册会计师王玲的安排,前去广生公司验证存货的账面余额。在盘点前,小张在过道上听几个工人在议论,得知存货中可能存在不少无法出售的变质产品。对此,小张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结果正确。由于该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小张无法鉴别出存货中是否有变质产品。于是,他询问该公司的存货部高级主管。其答复是,该产品绝无质量问题。小张在盘点工作结束后,开始编制工作底稿。在备注中,小张将听说有变质产品的事填入其中,并建议下阶段存货审计程序中,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变质产品。王玲在复核时,向小张详细了解存货盘点情况,特别是有关变质产品情况。对此,还特别对当时议论此事的工人进行询问。但工人矢口否认了此事,于是王玲与存货高级主管商讨后,得出结论,认为“存货价值公允,且均可出售”。底稿复核后,王玲在备注栏后填写了“变质产品经核实尚无证据,但下次审计时应加以考虑。”,由于广生公司总经理抱怨王玲前几次出具了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使得他们贷款遇到了不少麻烦。审计结束后,注册会计师对该年的财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两个月后,广生公司资金周转不灵,主要是存货中存在大量变质产品无法出售,致使到期的银行贷款无法偿还。银行拟向会计师事务所索赔,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审核存货时,具有重大过失。债权人在法庭上出示了王玲的工作底稿,认为注会王玲明知存货高估,但迫于总经理的压力,没有揭示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承担银行的贷款损失。请问:(1)引述工人在过道上关于变质产品的议论是否应列入工作底稿?(2)注会王玲是否已尽到了责任?(3)对银行的指控,这些工作底稿能否作为支持或不利于注会的抗辩立场?(4)银行的指控是否具有充分证据,请说明理由。,第六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一、重要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一)重要性的定义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1.重要性的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2.重要性的概念必须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因为财务报表是为了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第二节 重要性,(二)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P120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二、重要性的运用 第一步: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 第二步: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金额分配到各账户或交易 第三步:确认并推断各账户或交易的错报金额 第四步:汇总错报总金额 第五步:将汇总的错报金额与重要性的修正金额进行比较,进行相应处理,三、两个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考虑 P1191会计报表层次。由于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因此,审计人员必须考虑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得出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的整体性结论。计划的重要性水平被看作是审计被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的程度。2账户和交易层次。由于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于各账户或各交易,审计人员只有通过验证各账户和各交易,才能得出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的整体性结论。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即各账户项目可容忍的最大差错额。,四、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一)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P1221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计算方法有固定比率和变动比率两种;固定比率法:即在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求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实务中常用以下方法:净利润的510 资产总额的0.51 净资产的15 营业收入的0.51 税前利润的510变动比率法基本原理是,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2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审计人员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二)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P123可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采用不分配的方法。确定时考虑因素:(1)项目的审计难易程度(2)项目发生差错的可能性(3)项目受关注的程度分配重要性水平,实际上是以审计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审计程序能保证会计报表整体公允表达为限制条件。五、错报或漏报金额的确认应考虑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因素 P119 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但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例如:,例:假定某公司总资产的构成见下表,审计人员初步判断的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资产总额的1为140万元,即资产账户可容忍的错报或漏报为140万元。现审计人员按这一重要性水平分配给各资产账户。重要性水平的分配 单位:万元,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六、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考虑 P124 1错报或漏报的汇总(1)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即通过对账户或交易实施详细的实质性测试所确认的未调整错报或漏报。(2)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即通过审计抽样或分析性程序所估计的未调整错报或漏报。(3)考虑前期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4)考虑或有损失和期后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 2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3汇总数远远低于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可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汇总数接近或略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处理(1)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以进一步确认汇总数是否重要(2)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5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所得出的审计结论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可能影响到某个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但会计报表的反映就整体而言是公允的,审计人员应当发表保留意见。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非常重要,可能影响到大多数甚至全部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时,审计人员应当发表否定意见。,第三节 审计风险,一、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一)传统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从定量的角度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从定性的角度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二)经营风险导向时代,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审计风险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指某一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第七章 审计报告,一、审计报告概念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二、审计报告的作用1.审计报告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依据。2.审计报告可以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信贷决策提供依据。3.审计报告是企业的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三、审计报告的内容1.标题 审计报告2.收件人 一般是指审计业务的委托人3.引言段 应当说明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已审计财务报表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6.说明段 说明导致所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所有原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指出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7.审计意见段8.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9.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10.审计报告日期,四、审计报告意见类型1.无保留意见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保留意见4.否定意见5.无法表示意见五、编制审计报告的步骤1.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2.提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调整建议3.确定审计报告意见的类型和措辞4.撰写审计报告,第七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一、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1、接受客户订单(1)接受顾客订单 顾客名称与管理当局事先核准的顾客名单进行核对。是接受;否由销售主管决定是否接受订单。(2)编制销售通知单 连续编号 作为信用、仓库、运输、开票和收款等有关部门履行职责的依据2、批准赊销信用 由信用部门或专门的人员负责建立并及时更新有关顾客的信用记录。对老顾客处理:对新顾客处理:对于批准赊销的顾客,信用部门应在销售通知单上签字以示认可。不论同意与否,签署意见后,返还销售部门。,3、按销售单供货 仓库根据信用部门核准的销售通知单发货,并编制发货凭证。如出库单(连续编号),发货凭证是登记存货账簿、开具发票的依据。4、按销售单装运货物装运凭证是提货单(连续编号),按序归档的装运凭证通常由装运部门保管。5、向顾客开具账单(发票)在销售订单、销售通知单、出库单(或提货单)等核对相符的前提下,会计部门将事先编号的销售发票提供给顾客。销售发票副联由开具账单部门保管。6、记录销售会计人员应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并负责登记相应的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明细账、总账;,定期由未涉及销货交易的会计人员寄送对账单,并要求顾客将任何例外情况直接向指定的未涉及执行或记录销货交易循环的会计主管报告。7、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记账凭证,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收账款总账、明细账 汇款通知单有效保证货币资金如数及时记账8、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9、注销坏账10、提取坏账准备,二、有关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1.顾客订货单,2.销售单,3.发运凭证,4.销售发票,5.商品价目表,6.贷项通知单,7.应收账款明细账,8.营业收入明细账,9.折扣与折让明细账,10.汇款通知书,1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12.现金盘点表,13.坏账审批表,14.顾客月末对账单,15.转账凭证,16.收款凭证,第八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一、循环中的主要业务1、请购商品(1)仓储部门、使用部门根据需要提出申请编制不编号的请购单。(2)A、一般采购经过对相应支出负预算责任的主管人员签字批准 B、资本性支出、租赁等需管理当局特别授权2、编制订购单(1)采购部门根据经批准的请购单发出事先连续编号订购单。正联:供应商 副联:验收部门,应付凭单部门,请购部门(2)应用合理的程序确定最佳供应来源,对重要大额采购项目,采用竞价招标程序,3、验收商品(1)订购商品到达后,应由验收部门予以验收。验收后,验收部门对已收货物每张订单,编制一式多联预先编号的验收单。(2)将商品交仓库或其他请购部门时,应取得经过签字的收据,或在验收单副联上签收,以确立他们对所购的资产应负的保管责任。(3)验收单应于验收入库当日与订购单、供应方发票一同送达应负凭单部门。4、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在验收单上签收后,签收人就负有相应的保管责任。5、编制付款凭单付款凭单事先连续编号,由被授权的人员在凭单上签字,以示批准照此凭单要求付款。,6、确认与记录负债7、付款8、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9、定期与供应商、开户行对账二、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