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ppt

    • 资源ID:6269068       资源大小:1.82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ppt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一、宗地编码的现状二、宗地代码统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三、宗地统一编码的目标四、术语和定义五、宗地编码规则六、宗地编码的实施七、其它八、附表,主要内容,(一)我国城镇普遍采用的宗地编码模式 街道街坊土地使用权宗地(二)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宗地编码模式 县(市、区)乡(镇)村宗地”。变化形式:例1:县(市、区)乡镇行政村组宗地。例2:土地所有权宗地采用“乡(镇)行政村宗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采用“乡镇行政村组宗地”。例3:在宗地码的前面加了一位特征码表示土地权属的性质或状态,即“0”代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1”代表国有土地;“2”代表权属有争议土地等。,一、宗地编码的现状,(三)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中地块编号的规定 省、市、区(县)、地籍区、地籍子区、地块。(四)我国其它编码模式(1)某市:区带片宗地,“带、片”一旦确定,只做界线的微调,不做大的改动。(2)某市:县级行政代码+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号。如:320301-011-023-0035-001,(五)国外宗地编码的现状1.以行政区划为基准的编码 在某级别的行政区划内,划分地籍区(或街道、或街坊)、地籍子区(或街区、街坊)作为固定编码区,然后再在编码区内编制宗地号。优点:符合惯用思维,推广容易;二是继承性好,三是同时适宜计算机和人工编码操作;四是当前未完成全国登记全覆盖时的仍然适用。缺点:稳定性存在一定问题,宗地编码的变更很麻烦。如果在县级行政区划内划分固定的编码区,则可大大减弱乡镇行政区划频繁调整所带的的不稳定性问题。这种方法应用的行业较多,如行政区划代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等。世界上,采用此种编码方法的国家或地区有:德国、荷兰、奥地利、克罗地亚、芬兰、希腊、拉脱维亚、俄罗斯联邦、瑞典、美国佛罗里达州、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区、乌干达、赞比亚等。,2.以图幅号为基准和以坐标为基准的宗地编码 以图幅为基准的宗地编码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是同一种比例尺的图件覆盖编码区域,如美国威斯康星州、犹他州,德国的部分州、泰国等。如果涉及多比例尺图幅的连续细分衔接,其编码方法就比较复杂。以坐标为基准的宗地编码需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基准体系,即大地基准、参考椭球、投影方式、首选格网的规定、格网原点、格网划分规则、格网标识编码以及格网精度等。这两种方法在地理编码学中被称为规则格网编码法。优点:图与实地衔接好、便于计算机编码。缺点:一是由于存在地理对象的形状大小的复杂性,相邻两个地理实体的编码可能完全相等,难以保证理论上的唯一性;破图幅宗地编码存在不确定性或一个宗地存在多个编码;二是当坐标系统发生变化时,所有地理对象的编码都需要变化,编码变更的成本高显而易见的;三是对技术要求高,一般工作人员不能编码。,一是实现地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由于全国城乡宗地编码工作相对滞后,不同系统,不同区域,编码规则和方法不尽一致,系统整合难度很大,对宗地的汇总统计及查询因不具备惟一性,延缓了地籍管理信息化推进的步伐,阻碍了地籍成果查询、统计及应用的发展。二是实现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的必要手段。实施全国宗地的统一编码,将统一编码的数据成果纳入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集成应用,做到监管实物对象和权利对象统一,使国家能够通过每一块地的身份编号,便捷地查询和有效地跟踪掌握全国宗地使用的基本情况,真正做到对土地的全面全程综合监管。三是推进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有效途径。有了土地登记的良好基础和统一的宗地编码标准,其他不动产登记将能在土地登记基础上实施和扩展,也使不动产统一登记成为可能。,二、统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1.满足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要求。2.能表达宗地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特征。3.适用于涉及土地资源管理的大多数业务。4.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和相关行政管理的需求。5.满足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三、统一编码的目标,1.宗地 cadastral parcel。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2.宗地代码 parcel identifier。宗地代码是指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宗地代码编制(简称宗地编码)是对宗地进行空间位置标识、计算和处理的过程,即通过对宗地在确定的参考系中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唯一的和可识别的代码,从而唯一的确定宗地的空间位置。其中,空间位置标识:指对宗地编制具体的号码(也称标识符)计算和处理:指与宗地的标识符为关键字建立宗地空间实物与宗地属性信息的关联。通俗地讲就是宗地的图、数、表、册与宗地的实物对象建立一种有序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地籍资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方便查阅、使用和建立数据库。,四、术语和定义,3.街坊 housing block。街坊是指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建筑用地基本结构单元。4.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地籍区是指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或城市社区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稳定区域。地籍区是在县级范围内首级划分的工作区域。一般情况下,地籍区与街道(乡镇)级行政界线重合。但在存在行政界线争议的情况下,地籍区界线可以是一条人为划定的工作界线。地籍区一经划定,不会随着乡镇(街道)级行政界线的变化而变化,较为稳定。,5.地籍子区 cadastral subdistrict。地籍子区是指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稳定区域。地籍子区是在地籍区范围内划分的工作区域,是土地调查与管理的最小作业区域。一般情况下,地籍子区与行政村界或街坊界重合。但在存在权属争议的情况下,地籍子区界线也可以是一条人为划定的工作界线。地籍子区一经划定,不会随着行政村和街坊界线的变化而变化,较为稳定。,之所以要设立地籍区和地籍子区两个层次的空间对象,其原因有二个:一是简化概念,把乡镇、街道,街坊、行政村(自然村)分别用地籍区地籍子区替代,使城乡土地管理工作的区域简单、统一;二是乡镇、街道、街坊、行政村的概念本身有行政区划和土地权属的含义,它们的边界经常会发生调整,并可能存在许多的争议,如果把行政界线或权属界线作为工作区域界线,调查工作区域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增加了土地调查的复杂性。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正因具有不随行政界线调整的特点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优势。,(一)宗地编码的原则和基准模式 1.唯一性原则。一个宗地号只能对应一宗宗地,一宗地也只能有一个宗地号。2.稳定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原则。稳定的编码意味着土地登记成本的节约。统一的宗地编码不能因行政区划的调整而随意变更;不能因编码基准的变化而随意调整宗地编码。3.统一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无论在什么地方,宗地编码的定义应该是统一的,即编码规则应该一致。同时,这种编码规则还要留有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补充和取舍的余地,保证编码能够适应不同地方和不同时间阶段的不同需要。4.区别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原则。应能表达土地所有权宗地与土地使用权宗地之间的空间关系。5.其他原则。从编码上不能解读地理保密数据,没有数学算法。,五、宗地编码规则,6.基准模式。根据地理编码的方法,依据编码原则,宗地编码采用的基准模式是:“县级行政区划+不规则格网”,即:“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编码分区+宗地序号”。,(二)宗地编码的模式 宗地编码的模式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码宗地序号。1.保持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有利用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管理。2.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变化时比较频繁的,而县级行政区划主要是“县改市,或县改区”的名称变化,其行政区划界线变动相对乡镇区划界线的调整要少得多。因此,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划分除相对固定的编码区(地籍区、地籍子区),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乡镇行政区划频繁变动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其稳定性仅受县级行政区划变动的影响。,3.行政管理境界和以土地所有权界线划分的地块共同构成不规则等级空间网格体系,它们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和法律依据,同时也是空间框架数据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任何宗地内,利益主体的发展不可能超越土地所有权宗地的边界(这是由土地所有权的特性决定的)。在土地所有权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受到土地所有者的制约,其发展也不能超越土地使用权宗地的边界。因此,总体上,宗地是社会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基本空间单元(即称空间网格),土地使用权宗地是土地所有权宗地的子集。根据现在的法律法规,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内主要存在宅基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设定没有覆盖全部集体土地所有权范围。在国有土地所有权范围内,主要存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农用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设定没有覆盖全部国有土地所有权范围。因此,在编码区的范围内必须编制土地权属类型码,然后编制宗地代码。,(三)宗地代码结构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号。宗地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四)宗地编码方法1.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3.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4.第四层次为土地权属类型,代码为2位。第一位表示土地所有权类型,用G、J、Z表示,“G”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第二位表示宗地特征码,用A、B、S、X、C、D、E、F、W、Y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E”表示林地使用权宗地“F”表示草原使用权宗地“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Y”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特征扩展。5.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5位,用0000199999表示,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如何注记?计算机中如何存储?调查表、登记表等。,(五)赋码规则 1.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应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调整。2.为保证宗地代码的唯一性,因宗地的权属类型、界址发生变化,宗地号在相应的土地权属类型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原宗地号不再使用。3.新增宗地的宗地号在相应土地权属类型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六、宗地编码的实施,宗地编码实施的步骤为:准备工作 地籍区的划分 地籍子区的划分 建立编码分区数据库和分区图 已有宗地编码对应表的编制 新宗地代码的编制。,(一)准备工作 从二次调查成果数据库(含农村和城镇)中提取行政层、行政村层,街道层,街坊层,道路层,水系层等数据,收集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调查和登记的宗数,建立宗地编码数据库。如果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和农村土地调查数据的平面坐标系统不一致,应按照严密的数学关系将城镇的街道和街坊界线数据转换到标准的1980西安坐标系统中。对现有数据进行梳理分析,确定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的具体思路和方法,编制相应的对照表。,(二)地籍区的划分 第一步: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现有乡、镇、街道办事处所在区域初步确定为地籍区的范围。第二步:预测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宗地和土地所有权宗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范围(如确定宗地的稀疏区和稠密区)。第三步:确定哪些乡、镇、街道办事处需要划为2个以上的地籍区和具体地籍区的个数,并在图上得到落实。重点关注城郊结合部地籍区的划分。当采用线状地物作为地籍区界线时,界线尽可能定位在线性地物的边线上,尽量不要定位在线性地物的中心线上。第四步:按照编码方法编制地籍区的号码。第五步:在数据库中构建地籍区拓扑关系并建立地籍区属性表。,(三)地籍子区的划分 第一步:在地籍子区内,以现有行政村、街坊初步确定为地籍子区的范围。第二步:预测各行政村、街坊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宗地和土地所有权宗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范围(如确定宗地的稀疏区和稠密区)。第三步:确定哪些行政村、街坊需要划为2个以上的地籍子区和具体地籍子区的个数,并在图上得到落实。重点关注城郊结合部地籍子区的划分。当采用线状地物作为地籍子区界线时,界线尽可能定位在线性地物的边线上,尽量不要定位在线性地物的中心线上。第四步:按照编码方法编制地籍子区的号码。第五步:在数据库中构建地籍子区拓扑关系并建立地籍子区属性表。,(四)建立编码分区数据库和编码分区图 在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增加全部编码分区数据库。在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增加与中心城区有关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数据库。为工作方便,可编制县级行政区域的编码分区图和城镇区域编码分区图,比例尺分别采用1:5万和1:1万。,(五)已有宗地编码对应表的编制 在已划好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基础上,对地籍子区范围内各种土地权属类型的宗地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按照宗地编码方法编制新的宗地号,并建立新旧宗地编码对应表。对已登记和已调查的宗地不变更档案中的宗地号,当需要进行变更登记或已调查的宗地需要进行土地登记时,需采用新的宗地号。,某县新旧宗地编号对照表,(六)新宗地代码的编制对新增宗地,按照宗地编码的赋码规则编制新的宗地号。,(七)新旧编码对应转换方法示例 1.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的转换(1)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的转换。某行政区划代码“340111”。(2)地籍区的转换。将现有街坊按照重要地物特征进行整个街坊的归类,形成地籍区,分别从“001”开始赋值为3位数字码。(3)地籍子区的转换。在已划分的地籍区范围内的街坊设定为地籍子区,分别从“001”开始赋值为3位数字码。(4)土地所有权类型的转换。将数据库中宗地权属性质为“国有”的,直接转换成“G”;宗地界址线中界线性质为争议界、未定界、工作界等,直接转换为“Z”。(5)宗地特征码的换转。将数据库中使用权类型转换为相应的特征码。(6)宗地号的转换。将原宗地号前加3个“0”,转换为5位数字码的宗地号;带有“支号”的宗地,在本地籍子区内中的最大号后顺序编排。,2.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的转换(1)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的转换。某行政区划代码“340111”。(2)地籍区的转换。将现有街坊按照重要地物特征进行整个街坊的归类,形成地籍区,分别从“001”开始赋值为3位数字码。(3)地籍子区的转换。在已划分的地籍区范围内的街坊设定为地籍子区,分别从“001”开始赋值为3位数字码。(4)以地籍子区边界为分割线,对原集体所有权界宗地进行切割。切割后的集体所有权界宗地重新编号,在地籍子区范围内,从从西北角开始,采用“S”型编码,从“00001”开始编排。(5)土地所有权类型的转换。将数据库中宗地权属性质为“集体”的,直接转换成“J”;宗地界址线中界线性质为争议界、未定界、工作界等,直接转换为“Z”。(6)宗地特征码的换转。将数据库中宗地权属性质为“集体”的,直接转换为“A”。其他特征暂时无法转换。(7)宗地号的转换。直接在地籍子区中编排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号。,七、其它,根据一些地区的实践反映出,宗地编码除编码方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外,还必须由严格的管理制度相配合。建议:1宗地编码岗位、编码人员必须明确、唯一。宗地编码及其编码的变更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编码人员必须深刻领会编码规则,熟悉以往宗地编码情况。在新宗地编码时,编码人员需要结合已有编码灵活判断新宗地的编码顺序号,避免提前占用高位顺序号。此外,编码过程中也必须对地籍区、地籍子区中宗地覆盖的数量、面积进行控制,避免地籍子区中宗地数量过大或过小。某些地区的经验表明,编码岗位、人员固定的,其宗地编码具有良好的顺序性、可读性;编码岗位、人员不固定的,其宗地编码跳号现象频繁,甚至出现宗地编号不按编码规则或者跳出地籍区、地籍子区的情况。,2地籍区、地籍子区的界线需要适时、适当调整。无论何种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方式,其界限都是依当时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设定。当宗地编码进行到一定程度(如10年以上),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地籍子区界线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最新情况。3必须加强宗地编码的规范性检查。宗地一旦编码发证后,其修改成本非常大。为确保宗地编码质量,一方面在地籍管理系统中要加强编码规范性校验,确保宗地编码是按照编码规则执行;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工检查,对发现编码错误的,要及时制止,并修正,避免发证后修改编码。,00005,3.0,012,3.0,0.3,0.3,0.15,八、图式符号,八、图式符号,谢谢各位!,

    注意事项

    本文(宗地代码编制规则.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