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基本操作模式.ppt
生本学堂五步导 基本操作模式,学,2,生本学堂五步导学模式,语文,结合学案,提前预习,小组互助,解决问题,达标训练,补偿矫正,精讲点拨,解疑释疑,巩固总结,反思领悟,数学,复习预习 合作探究展示提高检测补漏 问难升华,3,(1)结合学案,提前预习:,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教师适当辅导(引导自学,特别是中低年级)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并学会预习方法。,语文,(一)、复习预习,1、教师以导学案的形式给出明确的目标。、学生在学案的指引下进行预习和复习,完成具体的预习和复习要求。、预习指导(1)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有效指导,在学案上给出恰当地预习建议。(2)对学生预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测,并进行排查。(3)一定要明确时间及要求,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具体,而且要让学生树立一定完成预习任务的决心。,数学,4,(2)小组互助,解决问题,紧扣教材和学案,讨论交流,完成学案预定任务。(此环节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数学,(1)各小组长搞好各小组的控制与管理,做好探究问题结果的记录、整理、展示,确保高效且有深度。(2)、讨论的时间要合理,即不能蜻蜓点水式又不能漫无边际,做到收放自如。(3)教师一定要及时参与到小组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展示做准备。()对于在讨论中遇到困难的小组要及时指引,让他们有明确的路子开走。,(二)合作探究,5,(3)精讲点拨,解疑释疑,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力求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能解决的疑难,可安排学生讲解。教师只讲学生不能解决的难点。),语文,数学,、要求在小组展示的时候:(1)各小组要主动展示,做到积极有序,迅速把问题“聚焦”。(2)展示要有重点、有分类、能脱稿。(3)展示方式可口头,可书面板演;要求必须简洁、条理,重点突出;声音洪亮,语言简练。(4)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有事可做。(5)教师认真倾听,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错误,为点评做准备。,(三)展示提高,6,(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查缺补漏。并采取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方式评价并反馈纠正。对于不能达标的学生,教师要指定同组同学帮助其掌握达标。,语文,数学,让学生做当堂检测题,题量要适中,形式要多样化,并有针对性,坚持重在实效的原则,对于学生反馈的错误与不足教师应把它当作其他学生学习的一种范例,当堂解决。,(四)检测补漏,7,(5)巩固总结,反思领悟,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学到了哪些学习方法?等,语文,数学,在这环节的教学中,由学生提问,(问题必须是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经小组长梳理过的)。教师根据难度决定由学生回答还是教师解答,问题可以是本课的内容,也可以是已经学习的内容。如果学生没有问题,老师可以出一个“拔高题”让学生思考,或解答。这样就达到了满足于优等生的强烈求知欲,同时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五)问难升华,8,学案与教案的区别:,从设计的理念、角度和针对性等方面,学案与教案都有一定的区别。学案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其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案反映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节以及学习活动过程。而教案则是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出发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方案。教案中主要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的环节,其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虽然教案中也有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但表现不够突出,体现不够充分,整体上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此外,学案与教案还有以下两点区别:一是教案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接受知识的“跑道”,而学案为学生提供的则是一种自主发展的“通道”;二是学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包括了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学习环节,而教案则只是体现了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一个学习环节。所以,学案定出的是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而教案定出的是教案目标,学习重,难点,,9,注意,学案的设计,是“学案导学”的关键。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要:(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2)要有启发性。(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4)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份好的学案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10,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1、课前 将编写打印成册的“学案”分发给学生,一般一个章节装订成册为一套“学案”或单张单页地分发给学生,在上课前学生完成某一个“学案”的课前准备,复习旧知与预习感悟;为此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指定的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学案预习新课内容的问题,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就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教材,尝试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就把问题交到学习小组,小组共同学习交流、探究、归纳。还要求学生尝试完成课内达标题目。小组再把小组的疑难交到科目代表处,科目代表把班级的疑难交到任课老师。,11,2、上课,(1)、导课:可先有教师引课,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说明学习本节课的背景与实际意义以及重要作用。然后将课前统计的疑难问题展示出来,分组讨论探究。(2)、探究:指定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并对结果展开讨论。主要针对问题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展开讨论,并且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或由数学教师启发、引导,最终使问题圆满得以解决。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潮之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来探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问题的研究、讨论,最后准确解答。对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出现的新思想、新思维或是求异思维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3)、精讲与总结:教师根据探究情况,对本节内容进行引导或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并且对解题分析、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步骤等作示范性讲解或引导,不在多,而在透。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的或学生已经讲明白的,就不再重复讲解。教师要在讲解上下工夫,要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进程及时调整精讲的内容。要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到位。(4)、训练巩固培养能力:“基础与达标”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结果,或在课上也可留一点时间让学习小组对完成的情况进行交流,然后再推荐一名学生回答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评判。然后,进行能力训练,调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对疑难问题,或由学生讨论完成或作为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加以突破。(5)、课堂小结:结合学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时,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回顾学习目标,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6)、布置作业。由于学案中已经设计了一部分基础训练题、能力训练题(这些题也可以吸收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等),故课后可留少量的作业,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按书面表达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同时要求学生自学完成下一单元的“学案”,为下一节上课作充分的准备。,12,几点建议:,1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