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声学教学.ppt
建筑声学,3.3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3.3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3.3.1 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3.3.2 声环境立法 标准和规范3.3.3 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3.3.4 创造愉悦的声景3.3.5 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3.3.6 建筑物的吸声降噪3.3.7 建筑物的隔声降噪3.3.8 建筑隔振与消声,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包括杂乱无章的、影响人们工作、休息、睡眠的各种不协调声音,甚至谈话声、脚步声、不需要的音乐声。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由声源作无规则和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声是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令人厌恶的或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有防碍的声音。,噪声已经和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一同并列为四大污染物。,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设计和规划,消除、减少噪声和振动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健康和高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噪声,噪声的特点:一般是声压级较高的,频率特性杂乱无章的声音。,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噪声,城市噪声交通噪声交通干线噪声 决定于机动车类型、车流量、行驶速度、路面状况以及干道两侧的建筑物布局等因素铁路噪声 这类噪声基本上是定时出现的,这种可以预计的、规律出现的强噪声对人们的干扰更大 在与铁路线距离较近的房屋中工作、生活的人还受强烈振动的干扰,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城市噪声交通噪声航空噪声 对机场邻近地区的干扰 在城市上空飞行的飞机噪声对整个城市都有干扰 噪声的干扰程度取决于噪声级、噪声出现的周期以及可能出现的最强噪声源内河航运噪声 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特有的一类交通噪声,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船舶航行时,传到附近沿岸的噪声级可达70dB(A)以上,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城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固定噪声源 流动噪声源,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稳态噪声源 非稳态噪声源,城市噪声工业生产噪声固定的噪声源,易使邻近地区受到持续时间很长的干扰对外界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工厂边缘地带的噪声源数量、功率、设备安装情况以及到达接受点的距离等对城市居民引起干扰的噪声级,一般处在60 70dB(A)范围,有时伴有明显的振动干扰城市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指社区噪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事各种活动(包括儿童在户外嬉戏)、机动车的启动的、使用各类家用电器(尤其是各种音响设备)以及家庭舞会等伴随出现的噪声社区噪声的声压级一般不高,但如果把家庭的音响电器音量开足,其声级也高达100dB(A),引起对邻居的严重干扰,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城市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现今在一些高档社区内部的噪声源种类和噪声强度均有所增加某些城市的社会生活噪声在城市噪声构成中约占50%,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噪声评价量噪声评价数(NR)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一组曲线确定噪声评价数方法 先测量各个倍频带声压级 将实测的噪声频谱曲线画到 NR 曲线图上,取和频谱曲线最接近、编号最大的一条曲线的 NR 值作为该噪声的噪声评价数,即某环境的噪声不超过噪声评价数NR-XNR 曲线规定了在每一个频带下的具体声压值的限制数量。通常 LA=NR+5 dB。,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噪声评价量语言干扰级(SIL)评价噪声对语言掩蔽影响的单值量语言干扰级是取噪声在倍频带中心频率500Hz、1000Hz及2000Hz声压级的算术平均值,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噪声评价量统计百分数声级(Ln),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以一段时间内声级出现的累计概率来表示动态分布的噪声。,Ln表示在测量时间内有n%的时间噪声所超过的声级数量。L90:90%的时间都超过的声级,L90 称为背景噪声,L50 称为中值噪声,L10 称为峰值噪声。,噪声评价量交通噪声指数(TNI),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交通噪声指数是交通噪声级起伏的评价量。定义:第一项表示噪声变化特性引起干扰的重要性,称为“噪声气候”第二项代表背景噪声级 第三项是希望得到比较方便的数值以表明可能的干扰,噪声评价量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对于随时间变化的非稳态的噪声,可以用一段时间内对能量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和计量,即等效连续声级。,(离散采样且时间间隔相等),如果噪声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正态分布,则有:,噪声评价量昼夜等效声级,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以24小时作为平均的时间间隔,并考虑到夜间(22:0007:00),噪声对人的干扰比白天大10dB,得到的等效声级称为昼夜等效声级。,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噪声的允许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使用要求以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合理地确定,即按照具体的建筑功能和人员的活动类型采用恰当的噪声等级。具体操作中需按照国家和部门颁布的相应的噪声防治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执行。,我国现行主要的建筑声环境噪声标准有:GB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22337200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声的允许标准,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它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污染,具有局部性和无残留性,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城市区域分为五类环境功能区,执行不同的噪声标准。,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四类民用建筑:住宅、医院、旅馆和学校,国家专门制订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规定之“民用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测量分白天和晚上两个时段进行,选择较不利的时间进行测量,测点选在房间中央,一般应开窗进行测量。,国家还规定了学校、医院和旅馆客房隔墙和楼板的隔声标准。,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民用建筑噪声允许标准,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步骤首先,调查噪声现状,以确定噪声的声压级;同时了解噪声产生的原因以及周围环境情况其次,根据噪声现状和有关的噪声允许标准,确定所需降低的噪声声压级数值;此外,还可以利用自然条件为人们创造愉悦的声景第三,根据需要和可能,采用综合的降噪措施,包括从城市规划、总图布置、单体建筑设计,直到建筑围护部件隔声、吸声降噪、消声、减振的各种措施,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噪声的防治主要是控制声源的输出和声的传播途径,以及对接受者进行保护,在声源处降低噪声是最根本的措施。,了解声源性质:强度、频谱、出现时间、辐射方向等。通过改进结构,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等技术措施,安装消声器等,以控制声源的噪声辐射。,对噪声源的控制:,如工业中用焊接代替铆接、压延代替锻造一般可降低噪声(30-40)dB。采用吸声处理可降低噪声6-10dB;采用隔声罩可降低(15-30)dB;采用削声器可降低噪声(15-40)dB。,控制的途径,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步骤,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在传声途径中的控制:,了解噪声在空气及建筑物中的传播特性;噪声及振动的传播;传播过程中再生噪声的出现。,采用合理的城市规划,使噪声源远离安静区(增加有效距离)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来降低高频噪声;利用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噪声隔绝);利用吸声材料(结构)来消耗传播的声能(吸声降噪);采取隔振措施减弱固体声的传播。还有管道消声。,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步骤,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佩带护耳器;减少在噪声中暴露的时间。,接受点处的防护措施:,合理的选择噪声控制措施是根据使用的费用、噪声允许标准、劳动生产率等有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而确定的。,控制步骤,调查噪声现状,确定噪声声级;确定噪声允许标准;选择噪声的具体控制方案。(总图布置、平面布置、构件隔声、吸声降噪、消声器),控制技术措施:吸声、隔声、消声、隔振、减振、个人防护,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步骤,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考虑声环境的城市规划对现有城市的改建规划,应当依据城市的基本噪声源,作出噪声级等值线分布图,并据以调整城市区域对噪声敏感的用地,拟定解决噪声污染的综合性城市建设措施,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工业区:a远离住宅集中区 b间以防护带,绿地等 c间以商业区 d工业区、厂区内部布局高噪声源远离生活区,保证区界、厂界噪声达标 e低噪声如电子工业可进入混合区商业区:a主要商业区应集中 b可置于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居住区:应相对集中布置,安静区:完全脱离城市主要噪声源干扰范围。,考虑声环境的城市规划,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道路交通噪声的控制,道路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其影响面积大,是城市噪声控制的主要对象。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改善道路设施,使不同车型各行其道;防止道路交通的噪声对道路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如加宽路面、增设路边快慢隔离、跨路天桥、立交),控制城市人口密度,防止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噪声问题;按照合理的功能分区来防止未来的噪声问题,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的噪声等级选择建筑的场地和位置。,考虑声环境的城市规划,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考虑城市声环境的交通规划城市干道系统 从保证城市环境质量考虑,规划城市干道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能最大限度地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依据交通运输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始(终)点交通,要求路线直截,能深入市区 第二类是与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绕过城市而不进入城市,即使因上下少量旅客、货物需作短暂停留,也只从城市边缘通过 第三类是联系城市各郊区之间的货运交通,一般设环城干道,按照城市规模和用地条件,可分为内环、外环道路,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考虑城市声环境的交通规划铁路系统 城市铁路布局应与城市近、远期总体规划密切配合、统一考虑,避免对城市远期的发展带来难以解决的噪声干扰 第一类是直接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有密切联系的铁路建筑物和设备(例如客运站、工业企业的专用线等),可以设在市区内 第二类是与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虽无直接联系,但属于前一类不可缺少的建筑物、设备(例如进站线等),在必要时亦可设在市区 第三类是与城市设施没有联系的建筑物与技术设备(例如铁路仓库、机车车辆修理厂等)不应布置在市区内,有些设备(例如编组站)应设在城市规划的远期市区边界外,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与噪声源保持必要的距离 如果要确定邻近交通干道建筑用地的噪声级,只需 在现场的一处测量交通噪声,即可推知仅仅因距离变 化的其他位置噪声级并可作出噪声级等值线 在干道上行驶的重型车俩,当车流量较大接近于线声源时,如果因为建筑物体形变化或已有紧邻的建筑物存在,使沿干道建筑物的接受点对干道的视线范围受到限制,这种遮挡会使接受点的噪声有所降低,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利用屏障降低噪声 接近屏障顶端的声波传播显然不受屏障影响 紧靠屏障顶部边缘传播的声波都被衍射而弯曲向下 站立在衍射声波到达处的接受者(即在影区内)听到的声音比处在未受衍射影响的地带(即明区)听到的声音要有所降低 薄屏障,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利用屏障降低噪声 厚屏障,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利用屏障降低噪声 为使屏障有最佳防噪效用,屏障应设置在靠近噪声源或者靠近需要防护的地点(或建筑物),并完全遮断在被防护地点对干道(铁路或其他噪声源)的视线 有效地防噪屏障应该具有足够的重量使声音衰减,保养费用很少(甚至不需要保养费),不易损坏(例如不随温湿度的循环变化及烈日暴晒而损坏)此外,屏障应能在各种不同的现场条件下装配,并且便于分段维修,有良好的视觉效果,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减少城市噪声干扰的主要措施屏障与不同地面条件组合的降噪绿化减噪 在噪声源与建筑物之间的大片草坪绿地或配植由高大的常绿乔木和灌木丛组成的林带,均有助于减弱城市噪声的干扰 树木的各组成部分(干、枝、叶)是决定树木减声作用的重要因素降噪路面,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随着社会对绿色建筑、健康社区的要求,出现了“可持续的声环境”、“绿色声环境”和“声景观”等概念多数人认为在控制噪声干扰时,希望有自己喜欢的声音“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理念”采取必要的措施创造宁静、私密、愉悦的人居声环境品质,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创造愉悦的声景观,为了引来喜爱听闻的自然声,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就得为鸟类等小动物提供栖息、迁徙、觅食、繁衍等生存条件,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创造愉悦的声景观,声景的规划设计方法1 借声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借声”是借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声、风声、橹声、渔唱都可作为一种“音画”被借用到园林之中,利用声景引起视觉联想,从而产生更丰富更有层次的美感。苏州藕园的听橹楼借助了园外河上的橹声。扬州个园的“冬山”背后的墙上有很多圆孔,微风吹过会发出“呜呜”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呼啸的北风,渲染了一种隆冬的气氛。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也是因为不同落差的水发出不同的声音而著称。借用钟声的例子也很多。2 补声由于历史变迁、自然因素缺乏等原因会导致声景的流失或暂缺,补声能够完善景观感受,增加景观的场所感,赋予景观浓厚的地域色彩。如拙政园的听雨轩,在没有雨的时节如何让游人体味其中的意境呢?可以循环播放一些雨打芭蕉,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创造愉悦的声景观,住宅建筑安静标准声环境设计要点 为居住区、住宅配套修建的停车场、儿童乐园、健身活动场地的位置选择,应避免对住宅产生干扰 在邻近交通干道或其他高噪声环境建造住宅时,应依室外环境噪声状况及上表的限值设计具有相应隔声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住宅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 在确定住宅建筑形体、朝向与平、剖面设计时,应仔细分析各类噪声源可能产生的干扰,并采取适宜的降噪、隔振措施 商住楼内严禁设置迪斯科、练歌房,也不得设置其他高噪声的商住用房工程实例 常州市红梅西村居住区,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住宅建筑工程实例 该居住区用地靠近我国最繁忙的沪宁铁路线,住宅建筑的外墙与铁路线最近的距离仅70m。昼夜均有频繁的各种列车通过,等效噪声级65dB(A),超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0dB(A)。在规划设计中采用了声屏障,图中的LM段距铁路中心线仅30m,这里建造了长300m、高12m的屏障建筑(住宅),图中的KL段为4.5高的实体屏障,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学校建筑安静标准声环境设计要点 邻近交通干道的学校建筑,宜将运动场沿干道布置,作为噪声隔离带 学校建筑(建筑群)自身产生噪声的固定用房及设施与教学楼之间应有足够的噪声隔离带;如与其他教学用房设于统一教学楼,应分区布置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教学楼如有门窗 面对学校运动场,教室外墙至运动场 距离不应少于25cm 音乐教室、练琴 房、多媒体及语音 教室应有适当的混 响时间满足听音要求,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学校建筑工程实例 南京师范学院学校的音乐楼 不采用规则的矩形平面,以免可能出现低频房间共振的不良影响;室内界面选用适宜的吸声材料(构造)和作适当分布。竣工后的测量表明演奏厅空场混响时间(中频500 1000Hz)为1.0s,练琴房的混响时间(空场、中频)为0.36 0.40s,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医院建筑安静标准,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医院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 综合医院的总平面设计,应考虑建筑物对环境噪声的屏障作用 医院的医用气体站、冷冻机房、柴油发电机房等有噪声源的设施,其位置设置应避免对建筑物产生噪声干扰。条件许可时,宜将噪声源设置在地下,但不宜毗邻主体建筑或设在主体建筑下 使用时发出瞬间冲击噪声与振动的房间(例如体外震波碎石室、核磁共振检查室等)不得与病房、人工生殖中心等特别要求安静的房间毗邻,并应对其围护结构采取隔声和隔振措施 听力测听室应做全浮筑房中房设计,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医院建筑工程实例 西北地区一新建医院包括门诊、医技、病房楼、特需病房楼、肝炎楼、高压氧舱、核医学、太平间、锅炉房、行政办公楼、值班宿舍和专家宿舍楼等,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旅馆建筑安静标准声环境设计要点 总平面设计应依噪声源状况按“闹静分区”原则布置,产生噪声或振动的设施均应远离客房及其它要求安静的用房 餐厅不宜与噪声敏感的用房在同一区域,或设置在同一主体结构内 客房楼及客房沿交通干线设置或邻近停车场时,应依环境条件采取必要的降噪设施,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旅馆建筑工程实例 北京一拟建旅馆隔声降噪设计方案 旅馆主楼用地外围有两条交通道路。其中一条交通干线在300m远以外,与另一条非交通干线的距离为65m 旅馆主楼由裙房和一栋板式高层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组成,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办公建筑安静标准声环境设计要点 拟建办公建筑的用地确定后,应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或办公建筑中的辅助用房遮挡噪声源,减少内、外噪声源对办公用房的影响 面临城市干道及户外其他高噪声环境的办公室、会议室,应依室外环境噪声状况及允许噪声级,设计具有相应隔声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 室内声屏障设计计算,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办公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 室内声屏障设计计算 传声途径及屏障效用的一般分析 屏障的声衰减计算及测量 屏障导致的声衰减是指待遮蔽声源在屏障安装前到一既定位置的直达声与屏障安装后的衍射声声压级差。其计算式为:,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吸声降噪原理室内噪声:直达声、混响声在室内产生的噪声可达到一定的声压级,如果室内界面有足够数量的吸声材料,则混响声的声压级可以得到显著的减弱;且任何暂态噪声(例如门的砰击声)也很快被吸收(就空气声而言),因此室内会显得比较安静对于相邻的房间来说,室内混响声压级的高 低,同样有重要影响,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吸声降噪,吸声降噪量的确定室内界面装置吸声材料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由反射声控制的混响声场的噪声级,而对于直达声随与声源距离增加不断衰减的规律没有任何影响室内混响声级的降低,可以用下式表示:,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吸声降噪,例:某车间尺寸10m20m4m,顶棚为钢筋混凝土表面抹灰,墙面为清水砖墙钩缝,地面为水泥地面。车间管道用珍珠岩包裹,表面积为24m2,机器表面积为20m2。车间有四个操作工。试计算顶棚采用0.8 吸声系数(1000Hz)的材料后,车间内该频率的噪声降低量。,吸声降噪设计测定待处理空间的噪声现状,确定声源Lw、Q 值依对该空间的使用要求,确定室内安静标准,并进而确定所需的降噪量通过测量混响时间或计算,得到空间在处理前的平均吸声系数及房间常数R1根据所需要的降噪量,预测进行吸声处理后的房间常数 和平均吸声系数,根据公式(3.1-13)或公式(3.3-6)计算得到所需的结果,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吸声降噪,仅靠吸声降噪只能降低噪声等级 6-10dB;对降噪提出更高的要求是不现实的。,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吸声降噪,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吸声降噪,吸声降噪措施的应用在有强反射面的室内空间,应使声源远离界面沿城市交通干道建造的房屋,如果在临近干道面有外挑的阳台,在阳台底面作吸声处理,可使噪声在到达建筑物外立面之前被适当吸收声屏障可以与吸声顶棚同时使用。利用声屏障减弱高频噪声,屏障愈高,愈靠近噪声源,其降噪效果愈好抑制由低频共振激发强噪声的主要措施包括用装置在龙骨上的板(即共振吸声构造)覆盖在墙上,使对出现最响声音的频率范围有最大的吸收,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吸声降噪,吸声降噪措施的应用,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吸声降噪,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吸声降噪,隔声是噪声控制的一项基本措施。它是将噪声局限在部分空间范围内,或者是不让外界噪声侵入,或者是把强烈的噪声源封闭在特定范围内。隔声设施能降低噪声20-50dB,如隔声的墙或楼板、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障、隔声幕。,围护结构的隔声构造与计算,是根据外界噪声的声压级,室内允许噪声级或噪声评价数来进行。,1.隔墙的隔声量 R:,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隔声减噪,在强噪声环境内建造有良好隔声性能、供工作人员操作、观察和控制的小室就是隔声间。隔声间的墙体可以采用砖墙、混凝土预制板等;室内应敷设强吸声材料或悬吊空间吸声体;门应尽量小;窗使用多层玻璃。,隔声间有 封闭式、三边式、迷宫式。,2.隔声间,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隔声减噪,3.隔声屏障,用来遮挡声源和接受点之间的直达声。常用在街道两侧,在屏障后形成“声影区”,对刺耳的高频最为有效,而降低高频声,人的主观感觉最为明显。另外,在设计声屏障时,从经济方面考虑,声屏障自身的隔声量只要比屏障降噪量大10dB即可。隔声屏靠近声源安装、声源一侧铺设吸声材料会提高减噪效果。,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隔声减噪,隔声罩是用来隔绝设备向外辐射噪声的装置。隔声罩兼有隔声、吸声、阻尼、隔振、通风和消声的作用;隔声罩可以是全封闭的,也可以有便于观察维修的开口;隔声罩由外向里依次由钢板、阻尼层、吸声材料、保护层组成。,4.隔声罩,隔声罩的降噪效果用插入损失IL表示:,空压机、球磨机、发电机等设备都可以采用隔声罩。,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隔声减噪,围护结构的隔声降噪噪声评价数(NR曲线)可用于为保证语言通信的要求进行隔声计算噪声评价数可以用作为把干扰语言通信的噪声降低到适当程度的参考。为此需要知道干扰噪声的频谱,并且决定是属于哪一种情况的要求,然后进行具体的计算,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隔声减噪,围护结构的隔声降噪设计计算步骤如下:房间外墙选用240mm厚的实心砌块墙;为保持外墙的高隔声量,选用钢框的双层窗,并在周边作密封处理;依墙、窗隔声量和它们的面积比(取10:1),算出房间组合部件隔声量;把选定的安静标准及各项设计列表相加,得到允许的室外最大噪声级,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隔声减噪,隔墙的噪声降低值声源在发声室不断辐射声音将形成混响声场假设声音只能经由公共隔墙透射到相邻房间,传播到受声室的声压级将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公共隔墙的隔声性能,公共隔墙的面积,以及受声室的总吸收量,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隔声减噪,隔声设计的完整性与弹性连接的构造隔声设计的完整性弹性连接的构造,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隔声减噪,隔声设计的完整性与弹性连接的构造弹性连接的构造,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隔声减噪,隔声减噪措施的应用对大的生产车间里产生强噪声的设备,用隔声量好的墙体及隔声门(包括门缝的密缝处理)组成的围蔽空间限制强噪声向外传播现代化生产车间里常要求 设计控制室或观察室供生 产操作者控制或观察生产 过程,这时要求将控制室 与吵闹的生产环境在声学 上隔离开,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隔声减噪,隔声减噪措施的应用一个车间生产设备发出的强噪声主要在频率为1000Hz附近,原先已有隔墙把设备围蔽起来。围护结构是25mm厚的木工板与6mm厚玻璃窗的组合。由于此种隔墙出现吻合效应的频率在1000Hz附近,以致传出的1000Hz噪声仍然很响。窗的吻合频率在2000Hz附近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将墙体改换为双层石膏板,尽管墙体总的面密度与原先大致相等,但隔声量明显提高。此种隔墙的刚度只相当于原先木工板的1/4,因此吻合频率较高,大致是2500Hz,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隔声减噪,隔声减噪措施的应用,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物的隔声减噪,建筑隔振振动在建筑中的传播 建筑物会因受外力(例如交通运输、尤其是地下铁路引起的振动、爆破以及风的作用)的激发而产生振动 最关键的建筑部件通常是受到水平振动力作用的墙体,整栋建筑的共振频率基本上决定于房屋建筑总高度 共振频率的范围一般从10Hz(多层建筑)到0.1Hz(60层楼甚至更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在强风作用下出现的侧向摇晃会使居住者受惊,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隔振与消声,建筑隔振建筑隔振分析 一个无阻尼的质量弹簧系统的振动传递比,可按下式表示:,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隔振与消声,建筑隔振建筑隔振分析 对隔振的一般要求是振动设备的能量不传至建筑物 保证建筑物的振动不传到对振动敏感的设备,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隔振与消声,提高减振效率就要降低减振系统的共振频率。可以通过减小弹性系统的弹性系数或者增加系统的质量来得到。弹性系数减小会引起侧向振动,所以提高系统质量是更实际的方法,如将设备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块上。,建筑隔振隔振设计计算 机械设备安装在隔振机座上组成一个隔振系统,该系统共振频率的计算式为:隔振垫(或称减振器)的材料,可用橡胶、软木、毛毡或钢丝弹簧。钢丝弹簧的使用范围较广,特性可以控制,使用方便,但其上下最好各垫一层毛毡类的材料,以免高频振动沿着钢丝弹簧传递,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隔振与消声,建筑隔振,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隔振与消声,G型减振器及橡胶减振器,建筑隔振隔振措施的应用 南京地下铁路经过鼓楼地段的深度为地下18m。设计是在120m长的铁路路基上装置弹簧垫层以消除车辆运行振动对地上鼓楼医院使用精密仪器可能的影响 纽约花旗公司的278m高层建筑,该建筑在240m的高度上装有减振器。当建筑物的振动加速度达到0.003g时将自动发挥作用 大型建筑结构铆接加工时,内表面暂时增加一层阻尼材料,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隔振与消声,建筑隔振隔振措施的应用,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隔振与消声,消声降噪空调系统的噪声 空调系统噪声是现代建筑中常有的一种噪声,都要求在设计阶段作出预计,并依不同房间的安静要求,采取相应的消声降噪措施消声降噪措施 消声器分类:阻尼消声器 抗性消声器 复合消声器,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隔振与消声,消声降噪消声降噪措施 对消声器要求:有较好的消声特性 消声器对气流的阻力要小,气流通过消声器时所产生的气流再生噪声低 消声器的体积较小,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便于加工、安装及维护,使用寿命长,第3.3章 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建筑隔振与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