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ppt
,第七章 城市规模分布,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第一节城市规模分布理论(方法、指标、特征)第二节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由果追因)第三节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应用)第四节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讨论(专论),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一、城市首位律 1、首位城市 2、衡量首位分布的指标(首位度 4城市指数11城市指数)3、首位分布 二、城市金字塔 1、概念 2、意义 3、案例 三、位序规模法则 1、发现发展过程 2、现在广泛应用的公式即:3、意义 4、案例 美国和日本,思考:在一个区域或国家,城市最大的达上千万人口,小的只有百千人。,一国家或一地区城市规模的大小序列与人口规模、与城市的等级、与城市数量多少之间有没有规律性呢?有什么样的规律?我们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分析一个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类型?,一、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这是马克杰斐逊 早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现象:他观察到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不仅如此,这个城市还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能和情感,在国家中发挥着异常突出的影响。,一、城市首位律 1、首位城市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来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简单指标就是城市首位度。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称首位分布。在首位度应用中需要强调的是,首位城市和首位度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后,原先的特定含义被淡化了。有人把国家或区域中规模最大的城市统称为首位城市,有人为了说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在一个小区域,甚至一个城市区域内部也计算首位度。一些偏离原意的推广,若在国内“约定俗成”,也未尝不可。但要避免在国际上产生误解。,一、城市首位律,1、首位城市 2、衡量首位分布的指标 首位度 S2P1P2 4城市指数S4P1P2P3P4 11城市指数S112P1P2P11 3、首位分布,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Primate City)。首位度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S2P1/P2,思考:首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这不免以偏概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了改进首位度两城市指数的简单化,又有人提出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S4P1P2P3P4 11城市指数S112P1P2P11 按照位序-规模的原理,所谓正常的S4指数和S11指数都应该是1,而S2指数应该是2。,首位度指数2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抓住第一大城市与其它城市的比例关系,因此有些作者把它们统称为首位度指数 首位度指数-反映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首位比最大城市人口占区域内城市人口的比重。首位比 P1/P 一个比较合理的建议是:S22,S4、S111属于首位型分布 2S24属于中度首位分布 S24 属于高度首位分布,二、城市金字塔,1、现象: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地域空间里(国家或区域),总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城镇居民点。把它们按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的规律性现象存在,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图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常常就是首位城市)或少数几个大城市。,2、意义:城市金字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简便方法。对不同国家、不同省区或不同时段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3、实证案例:P124图71,第二节 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一、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P129 1、首位分布 2、位序规模分布 3、过渡类型 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 1、最有影响的解释贝利和加里森系统论熵最大化原理的解释及实证分析 2、强调政治因素是主要力量的解释 3、强调经济因素的埃尔.莎科斯的解释 4、贝里1960年对38个国家的资料作过分析实证表明:首位分布与位序规模分布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没有规律性;与城市化水平之间也没有发现存在必然联系。5、卡罗尔的总结评价预测,一、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 P129(图74),首位分布 位序规模分布 过渡类型,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按方法论上来说解释有两种基本类型定量和定性。定量是从变量和过程中抽象出一定数学关系,如对数正态分布、帕雷托分布等,来证明特定的规模分布类型;定性是提出一种关于各种变量之间的原因性论点。1、最有影响的解释贝利和加里森系统论熵最大化原理的解释及实证分析 2、强调政治因素是主要力量的解释 3、强调经济因素的埃尔.莎科斯的解释 4、贝里1960年对38个国家的资料作过分析实证表明:首位分布与位序规模分布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没有规律性;与城市化水平之间也没有发现存在必然联系。5、卡罗尔的总结评价预测,第三节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一、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验证(P132)严重敏、宁越敏、(1980)许学强(1982、1993)王法辉(1989)和陈勇(1993)几点共识P133 二、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原因P134 60年以前 6080年 80年以后 三、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 1、描述省区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特点的指标P、R、S(P135)2、我国省区城市规模分布分成的6个类型及特征(P139图79,P136内容)3、我国省区城镇规模分布的演变模式(图710)4、省区城镇规模分布类型演变的动力(P139表74)5、周一星提出的演变理论及实践意义,一、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位序规模分布(P132),1、我国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的验证 贝里的研究已经把中国列入对数正态分布类型。严重敏、宁越敏、(1980)许学强(1982、1993)王法辉(1989)和陈勇(1993)几点共识P133,二、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原因P134,观察表71、表72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动,分析特点及原因:60年以前 6080年 80年以后,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动,1960年以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市数量和比重都是上升趋势,中小城市的比重在下降。6080年情况相反,中等城市增长最明显,特大城市与小城市没有得到发展。(因这一时期国家投资重点放到中西部,搞“三线”建设,大城市人口“下放”农村,“文革”动乱市镇的建制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有些小城市在晋升为中等城市的同时,没有新的小城市递补,因此整个来说,这是一个是城市发展停滞、萧条的阶段。),1980年以后小城市的个数和比重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特大城市规模的人口比重也有明显上升。城市规模结构上形成了“两头升,中间降”的马鞍形格局。(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一是行政体制上的变化,二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与城市增长的互动作用在增强。),三、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1、描述省区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特点的指标P、R、S(P135)2、我国省区城市规模分布分成的6个类型及特征(P139图79,P136内容)3、我国省区城镇规模分布的演变模式(图710)4、省区城镇规模分布类型演变的动力(P139表74)5、周一星提出的演变理论及实践意义,我国的城市规模分布属于均衡的位序-规模分布,并不等于说我国内部各省区也都是这种类型。比较它们的区域差异,寻找导致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演变的规律性,有助于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2、我国省区城市规模分布分成的6个类型及特征(P139图79,P136内容),第类是沪、京、津三个超大城市所在的两个省区。首位比相当大,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核心区。可称为高级首位型,以苏沪最典型。第类是辽、黑、鲁、川、粤五个省区。它们也有强大的中心城市,而且高位序城市不止一个,首位比和不平衡指数都属中等,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或经济规模较大的省区。属于中级平衡型。第类是我国重点开发的两个内地省区鄂和陕。首位城市武汉、西安是华中和西北的中心城市。省内二级中心不够发育,首位比大,可称为中级首位型。,第类有湘、内蒙古、豫、吉、皖、闽、浙、赣、桂等九个省区。中小城市较多,第一位城市的规模并不突出,偏小,首位比和不平衡指数在各类型中最小,是我国过去工业投资相对较少的农业省区的类型(吉林例外),称为初中级平衡型。第类有晋、云、贵、新、甘等五个省区,原来经济比较落后,除山西外,多数位于边远地区,解放后开发性投资较多,省会城市的高速度增长是这些省区城市体系变化的最大特点。属于开发中的初中级不平衡型。第类省区青、藏、宁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城市体系很不发育,数量不多的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在规模不大的省会城市,首位比和不平衡指数特大,属于初级首位型。,表7-3 我国省区城市规模分布分6类结果(1980),3、我国省区城镇规模分布的演变模式,(看P136图77改图名为19641980年我国省区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演变提炼出的演变模式如P139图710)检验19641980年各省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变动情况,反映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普遍趋势。,4、省区城镇规模分布类型演变的动力,那么推动城镇规模分布类型由低级向高级变化的动力是什么?如果能找到省区的城镇规模分布类型与哪些因素有关,也就有可能解释推动城镇规模分布类型由低级向高级变化的动力。周一星等人用7组17个变量与80年所得的分类结果进行单要素的相关分析见P139(表7-4)结果表明:,(1)省区的城镇规模分布类型与市镇有关的人口数量因素关系最密切,职工(特别是工业职工)和城镇人口多的省区,城镇规模分布的类型较高级(2)与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但主要取决于工商业发展水平。(3)与省区交通网密度有明显关系,偏僻、闭塞、交通网稀疏的省区,一般处于较低级的城镇体系类型。(4)人口密度是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开发程度的集中反映,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城镇规模分布一般处于较高级类型。,第四节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讨论,一、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来龙去脉 二、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1、小城镇重点论的观点 2、大城市重点论的主要观点 3、中等城市重点认的观点 三、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城市的最佳规模或合理规模巴顿的成本效益曲线 2、周一星对我国1984年295个城市关于城市规模与工业经济效益的各种形式的一元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二者之间只是一种弱正相关关系 3、周一星中国城市工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决定因素不是规模因素而是城市职工拥有的固定资产值和城市工业结构 四、对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评价,西方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曾经热烈讨论过城市最佳规模的问题。我国在80年代也在讨论类似的问题: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什么规模的城市?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一、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来龙去脉,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预言“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的城市建设方针是“重点建设,稳步前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5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6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中苏关系、大陆与台湾的关系都很紧张。开始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二、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1、小城镇重点论的观点 认为“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差别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大城市的发展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因此主张尽量发展小城镇,主张工农一体化,城乡融合。认为大城市病表明资本主义发展走了一条弯路,中国不能重蹈发展大城市的覆辙。,50年代后期到1976年间,一再强调要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搞小城市的方针。实际上,这些方针也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1978年把“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正式确立为国家的城市建设方针。1980年补充了对中等城市的对策,把“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作为国家的城市发展总方针。定义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为大城市,2050万的为中等城市,不到20万的为小城市。1989年城市发展方针被纳入城市规划法中,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大城市重点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工业革命以后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控制大城市发展是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人为办法”。“大城市是国家的超级金库,是带动中小城市和乡镇快速高效发展的火车头”,“控制大城市人口的方针是脱离了财政经济利益的片面方针”。,3、中等城市重点论的观点,认为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主张确立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网络结构。大、中、小合理结构论者主张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有人具体建议中国东部应以发展小城镇为主,中部应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西部要以发展大城市为主。,三、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对于大、中、小城市发展重点的争论,主要的分歧还是在城市经济效益上。城市有没有最佳规模或合理规模呢?在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西方曾经热烈讨论过城市最佳规模的问题。城市经济学家巴顿给出了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P144图711 我国学者也探讨了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1、城市的最佳规模或合理规模巴顿的成本效益曲线P144图711,图中AB是平均效益曲线,表示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加的平均每人的效益从开头迅速增长,后来上升趋势减弱,最后下降。MB是边际效益曲线,表示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应有的效益。AC是城市平均生活费用曲线,它随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面积扩大而趋于上升,但在人口极少的情况下,开始可能有些下降,MC是边际费用曲线。表示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应支付的费用。,2、周一星对城市规模与工业经济效益的各种形式的一元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二者之间只是一种弱正相关关系,我国城市规模与工业经济效益之间关系各形式的一元回归分析的研究发现两点结论:随着城市规模等级的提高,我国城市按人口平均和按工业职工平均的工业产出水平确实存在着逐级提高的总趋势。即规模大、效益高。单个城市的产出水平和城市规模之间在统计上是一种弱正相关系,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表75)。,思考与作业1、解释首位度、首位城市、首位率、位序规模律、首位度指数、城市金字塔2、试论述我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城市发展方针的合理性3、你认为城市规模分布类型一定是从首位分布向位序规模分布演变吗?我国及我省的城市规模分布类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