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6256588       资源大小:378.58K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2)重庆市北韬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3)北硝区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边坡支护设计方案可行性评估报告2.3相关勘察、测量、检测报告文件(1)本工程一次性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项目区域1:500地形图(2022年实测)(3)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2.4采用标准、规范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193-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版(CJJ37-201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GB50688-2011)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概况1.l项目区位项目区位示意图(二)1.2工程规模H3路起于现状同泰三路,道路由东至西前进,止于拟建H4路,道路全长285.2m。道路标准路幅宽分别为32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kmho道路全线共设一处圆曲线,最小半径500m,全线无超高、加宽设计。全线无变坡点,全线纵坡0.86%o项目区位示意图(三)1.3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受重庆市渝地西部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本次设计包含道路工程、岩土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工程、景观工程及其他附属配套工程等的设计。二、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合同依据与重庆市渝地西部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本项目勘察设计合同。2.2政府相关批复意见及相关文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莫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行情况:本项目道路停车视距大于等于40米,满足强制性条文要求。三、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及高边坡论证相关内容3.1 初步设计批复重庆市北硅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3.2 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1、补充交叉口交通流量预测分析。回复:已在说明第三章中补充交通流量预测分析。2、补充描述起终点现状道路的设计情况,如道路等级、设计车速等。回复:已在说明中补充相交道路的基本技术标准情况。3、路缘石、花带石、路边石尺寸偏大,重量大,不利于实施,建议优化。回复:与景观等专业复核后,优化路边石尺寸。4、人行道行道树间距采用5.0m,可适当加大。回复:根据选用树种及冠径等指标,人行道树间距修改后采用8.0瞑3.3 南边坡专项意见及执行情况根据蔡家组团H3路道路工程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执行情况如下:1、完善边坡破坏模式分析内容,复核岩质边坡岩层性状、裂隙状况边坡等岩士参数。回复:补充完善了边坡破坏模式,并复核边坡岩土参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GB5768.2-202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DBJ50/T-064-2022)2. 5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中,与设计有关的强制性条文及执行情况分述如下:第3.1.4条:道路建筑界限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执行情况:道路设计上无任何物体侵入建筑界限内。道路最小净高应符合表3.L4的规定:道路种类行驶车辆类型最小净高(m)机动车道混行车道小客车、大型客车、较链客车4.5小客车专用车道小客车3.5(3.2)非机动车道自行车、三轮车2.5人行道行人2.5执行情况:道路设计最小净高大于4.5m,人行最小净高大于2.5nu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中,与设计有关的强制性条文及执行情况分述如下:第6.6.1条:各级道路停车视距不应小于表6.6.1的规定值。设计速度(km/h)100806050403020停车视距(m)1601107060403020坡、陡坎,一般顺向坡较缓、反向坡较陡。沿线最高点标高为383.16m,最低点标高为346.27m,相对高差36.89m。4.2气象、水文场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6P,极端最高气温41.7P,极端最低气温-1.8,年总积温5390tC,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全年平均降水量1067.8亳米,其中24月春季平均降水217.5毫米,57月夏季454.5毫米,810月秋季358.9毫米,111月冬季86.9毫米,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3%,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8%。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春天为纯东南风,风力一般12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向不稳定,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8级,伏天午时多雨风,一般1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5级。冬春季节多为高积云和层积云,云积稳定,终日笼罩,不见天日。夏季多为积雨云和雷雨云,云层变化大,分布不均,积散较快。秋天多为云朵,移动缓慢,显得秋高气爽。2、核实拟建道路及管网情况等,充分考虑其与边坡的相互不利影响。回复:复核了管网情况,考虑气不利影响。3、完善边坡比选方案内容;IT剖面左侧填方边坡坡脚宜设置护脚墙;核实岩质边坡放坡坡率的必要性(可适当放陡)。回复:补充边坡比选方案内容,IT剖面填方边坡按放坡处理,核实边坡坡率。4 .完善边坡设计图面及说明表达,补充边坡立面图;完善边坡截排水设计、坡底坡顶安全防护措施内容。完善回填边坡段填筑材料及压实要求;完善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和信息反馈。回复:同意专家意见,补充边坡立面图及说明表达;完善边坡截排水设计及防护措施;说明中补充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和信息反馈等内容。5 .明确危大工程范围,要求施工单位按建办质201831号文及渝建质安2022110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在危大工程章节中补充了要求施工前组织安全专项论证。四、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道路工程位于北稻区蔡家岗镇石井村一带,H3道路沿线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沿线地形相对较平坦,多为浅丘地形,丘包多呈椭圆形与沟槽相间分布,丘陵间纵横冲沟较为发育,沟底宽缓,局部为丘间坦坝,地形坡度3°28°,局部为陡4.3.2地层结构经钻探揭示及场区实地调查,场地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局部见淤泥(Q4);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分述如下:2.3.1全新统(Q4)素填土(Q4ml):褐灰色,主要由泥岩、砂岩碎块石和粉质粘土组成,碎块石粒径一般在220Omm之间,含量10%20%,回填时间大于5年。结构多呈松散稍密,稍湿,钻探揭露厚L201.6Om(ZY4)o粉质粘土(Q4el+dl):褐灰色,可塑状,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本层位于场地人工填土之下,分布于大部分场地,钻探揭示厚度OJOm-2.IOm(BK2)。淤泥(Q4):灰黑色,黑色,含腐植质,有光泽,干缩性明显,呈流塑软塑状。分布于道路沿线局部农田及鱼塘中,详勘揭露厚度约0.70m。2.3.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本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经调查路线经过地段场地属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地形坡度较平缓,一般为328°,局部为陡坡、陡坎,多分布为农田和耕地。无其它地表水体。4.3工程地质情况4.3.1地质构造场地位于悦来向斜西翼,岩层呈单斜构造产出。岩层产状1001209,倾角约6109。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无断层通过,基岩中主要共发育2组裂隙,分述如下:裂隙产状:倾向55三65。,以60s为主,倾角65280。,以70。为主,裂隙面平直,微张,宽度I3mm,部分有粘性土充填,裂隙间距1.54m不等,主要出现于砂岩层中,为硬性结构面,结合差。裂隙产状:倾向300e-3102,以3052为主,局部存在翻转现象,倾角70s85。,以75。为主。裂隙面较直,延伸长,一般大于5m,微张,宽度23mm,局部有粘性土充填,裂隙间距0.52.5m。主要出现于砂岩层中,为硬性结构面,结合差。层间裂隙:根据钻探及调查成果,场地大部分地段内岩层层面结合性一般,局部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场地构造裂隙不发育,未见次级褶皱及断层分布,地质构造简单。致,不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大气降雨后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向较低处排泄,小部分部分下渗的地表水赋存于场地基岩风化裂隙或构造裂隙中,受气象因素影响变化明显。勘察期间,在钻孔终孔提干残留水后24小时观测水位,观测结果:未见稳定水位。综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场地现状地形较陡,地表由素填土及粉质粘土组成,雨季汇水面积较大,地表水渗透到土层中,雨季土层中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有上升趋势。根据钻探揭露,并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建议渗透系数取值:素填土取5.33md;粉质粘土取O.05md,强风化泥岩取0.02md,砂岩取0.5md,>4.水土腐蚀性判定场地及邻近道路,排水设施基本完善,未见污染源;根据重庆地区经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节判定:地下水、地表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4.3.4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调查可知,本场地整体稳定。岩层分布连续,不存在断层、构造破碎带,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地下暗河、空洞等分布。4.3.5工程地质评价地震效应评价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O2-2013),建筑物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场地属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泥岩:紫红色、暗紫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夹灰色砂质斑块,局部含砂质较重。为场地主要地层,分布于场地的大部分区域,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L20m23.5OIn(BK8)。砂岩:浅灰色、褐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和暗色矿物及岩屑,钙泥质胶结。为建设场地主要岩层,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区域,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厚度LIOIn18.70m(BK22)。4. 3.3水文地质1 .场地环境类型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录G划分场地环境类型属11类。2 .地下水类型勘察区内的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场地内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赋存条件主要受土层分布范围、厚度和渗透性控制,场地内汇水条件较好,雨季松散层孔隙水较丰富,将会形成上层滞水。(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溶蚀裂隙和风化裂隙中,受大气降水及上部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补绐,场地基岩为泥岩、砂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属于弱透水层,赋水条件差,中风化裂隙较发育,且大多闭合,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强风化基岩内,场区基岩裂隙水水量总体较少。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无潜水层。3 .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场地内地形较陡,基岩面形态基本一取措施,防止土岩的不均匀沉降。按道路设计标高坪场,将在道路两侧形成挖方岩土质边坡,边坡稳定性分析均按设计放坡和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进行评价。各边坡评价如下:道路左侧最大挖方高度约29.17m,坡向约189°,挖方边坡坡体由粉质粘土和砂岩、泥岩组成,坡体上部粉质粘土厚0.501.60m,易产生滑塌,下部坡体岩性为强、中风化砂岩和泥岩,以中风化带为主,强风化带岩体较破碎,中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砂岩为HI类、泥岩为IV类,等效内摩擦角泥岩取54°、砂岩取58°,破裂角泥岩取60°,砂岩取61°,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层产状120°ZlOo,沿线范围内岩体中主要发育有二组构造裂隙:600270°、305°Z75o,据赤平投影图1分析:K0+22.55K0+285.312段道路左侧边坡赤平投影图1裂隙、裂隙与边坡倾向相反,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岩层面与边坡倾向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和岩层面的交线外倾,呈大角度为O.05go地震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土层以粉质粘土为主,次为素填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泥岩和砂岩,拟要场地基岩稳定,上部覆盖层无砂土、卵石土等易液化或可能发生不稳定的土层。场地场平后将在道路两侧形成挖方边坡,其稳定性一般,在未支护或放坡的情况下,在地震宸动条件下可能发生整体失稳,建议加强对边坡的支护措施。场地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无滑坡、崩塌、场地整体稳定,无液化土体、无软土宸陷问题。4. 3.6各路段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拟建蔡家组团H分区H3路延伸段工程为城市次干路,建筑安全等级二级。现以中轴线大至按道路填方(路堤)段、挖方(路堑)段和一般路基段分段对路线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述。H3路道路路基工程地质评价(1) K0+000K0+22.55段路段(参考I剖面)该段道路为已段正在使用的同泰三路,本次不在评价。(2) K0+22.55K0+285.312段挖方路基段(参考19、I剖面)该段道路横穿一不规则山岭,沿线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沿轴线方向地形坡度约224°,局部为陡坎,垂直道路轴线,地形坡度平缓,地形坡度37。基岩面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上伏土层为粉质粘土,厚度0.502.60%多为农田和耕地,呈松散状、可塑状,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道路中线最大开挖高度28.27m,基岩已露头,建议挖方地段以基岩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两端土岩接触部位应采K0+22.55K0+285.312段道路右侧边坡赤平投影图2裂隙、裂隙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岩层面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和岩层面的交线外倾,呈大角度相交,但倾角较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边坡上部土质边坡不稳定,易沿岩土界面和土体内部呈圆弧状产生滑塌,下部岩质边坡无不利外倾组合结构面,岩质边坡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边坡开挖可能产生局部掉落。建议:道路两侧设计拟采用放坡处理(土层坡率1J.50,基岩坡率1:1.50),方案可行。建议:中间马道宽应不小于2.00m,坡面作护面处理,并在坡顶底设置截排水沟4.4相邻构筑物及环境影响评价H3路沿线规划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未开发),其中位于H3路与同泰三路交叉口西侧的地块均为现状已要成居住用地;与H4路交叉口东侧为现状佳程广场。已建成构筑物对本工程基本无影响,其余用地均未开发。4.5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通过本次勘察工作,路线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业已查明,拟提路线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坍岸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自然斜坡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工程适宜修建。4.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评价高切坡工程本次设计范围内高切坡风险控制主要为挖方岩质边坡高度大于15m区域。相交,但倾角较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边坡上部土质边坡不稳定,易沿岩土界面和土体内部呈圆弧状产生滑塌,下部岩质边坡无不利外倾组合结构面,岩质边坡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边坡开挖可能产生局部掉落。建议:道路两侧设计拟采用放坡处理(土层坡率1:1.50,基岩坡率1:1.50),方案可行。建议中间马道宽应不小于2.00m,坡面作护面处理,并在坡顶底设置截排水沟。道路右侧路堑最大挖方高度约26.62m,坡向9°,坡体上部为粉质粘土,局部为淤泥,土层厚0.301.7Onb易产生滑塌,下部坡体岩性为强、中风化砂岩和泥岩,以中风化带为主,强风化带岩体较破碎,中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砂岩为In类、泥岩为IV类,等效内摩擦角泥岩取54°、砂岩取58°,破裂角泥岩取裂隙和裂隙的交线倾角59°,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层产状120°ZlOo,沿线范围内岩体中主要发育有二组构造裂隙:60°/70°、3050/75°,据赤平投影图2分析:选择具有相应费质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笫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德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本着“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工作,尤其需对边坡状态、岩层裂隙发育、地下水状况进行复核,施工单位应及时反馈与设计不符的岩土工程问题,以便及时修改完善补充设计。4. 7进出场条件项目周边市政道路较多,嘉运二路、同泰三路均可作为本项目的进出场道路。5. 8建设条件特别提示道路起点处周边小区已建成,交叉口处管线较多,施工时需做好对已建成小区德筑及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五、道路工程设计5.1设计原则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考虑现状地形,结合道路沿线土地性质,避免设计中出现与自然地形不协调的人工构造物现象。2、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优化道路横断布置,尽可能增大城市道路绿化率,突出山水园林城市景观特色,树立品牌形象。3、根据已规划、建成或在建的相关道路、通道等的标高控制,因地制宜设置坡段长度和坡度,尽量采用大半径竖曲线。根据道路设计标高结合现状地形,拟建道路在实施工程中将会形成如下类型边坡:边坡一览表线路边坡编号道路起始-终止里程桩号边坡性质/类型边坡+基坑高度安全等级1131K0+022.55K0+285左侧永久/挖方岩质边坡3.5-32.Im级2K0+22.55-K0+285右侧永久/挖方岩质边坡6.3-24.8m级根据道路设计标高及现状地形,结合勘察报告,沿线道路回填高度3.5-32.Ini,岩质边坡,左侧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右侧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本段边坡治理支护原则:挖方边坡放坡坡率岩质为1:1、较厚土质段为1:1.5;每8m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2m,外倾5%;坡面采用植草绿化护坡。截排水系统应结合道路专业要求进行,本图仅为示意,坡顶截水沟与道路排水系统并沟,与道路临近时也应并沟设置。所有边坡防护部分坡顶设置截水沟。高切坡区域施工应采用逆作法,严禁爆破施工,分段分区域开挖,严禁大面积开挖后防护,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揭示的地质现状进行编录并提交设计复核。按渝建发201927号文的要求对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管理。高切坡区危大工程应遵循“率先、事中、事后”三阶段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ID600-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700-汽车荷载等级标准轴载BZZ-100KN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抗震烈度基本烈度为6°(构造设防)5. 3平面设计5. 3.1路线设计本项目平纵设计时充分考虑起终点限制性因素条件,在合理处理与各种限制性因素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做到设计参数标准高、低造价。本次设计H3路起于现状同泰三路,道路由东至西前进,止于拟建H4路,遒路全长285.2m。道路标准路幅宽分别为32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kmho道路全线共设一处圆曲线,最小半径500m,全线无超高、加宽设计。全线无变坡点,全线纵坡0.86%。4、根据道路等级与交通量的分析,合理进行交叉口交通设计。5. 2主要技术标准根据道路及相邻道路的功能、性质及交通运输能力拟定道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其技术标准见表。本项目设计道路全长285.2m,采用标准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kmh,路幅宽度为32.0米。主要技术标准表项目单位规范值设计值道路等级次干路次干路设计车速Km/h30-5040标准路幅宽度m-32m道路长度m-285.2m设计年限(交通量饱和)年1515设计年限(路面结构)年1010平面停车视距In240240圆曲线最小半径m70500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300-缓和曲线长度m35-纵面最大纵坡%70.86最小纵坡%0.30.86最小坡长m110285.2(备注:变化段起点桩号为ZHO,宽度为B0;变化段终点桩号为ZHl,宽度为B1;计算桩号ZHX处的宽度Bx,其中ZHeZH0ZHl)o本次H3路道路起点与现状同泰三路平交,终点与拟建114路平交:H3路起点处交叉口为平Al类,与现状同泰三路成十字交叉,进口道展宽两个车道,设置一个左转专用道,两个直行车道,一个右转专用道,出口道展宽一个车道为三车道。进口道展宽段长度50m,渐变段长度47m,出口道展宽段长度80m(其中包含公交停车港一体化设计30m),渐变段长度30m。H3路终点处交叉口为平A2类,与拟建H4路成T字交叉,无进出口展宽。展宽段布置详见道路横断面布置图(二)。超高与加宽超高:本次设计范围内共设置1处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分别为50Onb根据规范无需设置超高。加宽:本次设计范围内共设置1处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分别为500m,根据规范无需设置加宽。根据规划,本次道路在行进方向右侧单侧设置公交停车港,对向停车港设置在交叉口对侧,不在本次设计范围。本次设置公交停车港与道路出口展宽段采用一体化设计,展宽段30+20m,公交停车港30m,宽度3.5m,渐变段长度30m。6. 3.2平交口设计本项目道路功能定位为城市次干路,全线共设2处平面交叉口,起点与现状同泰三路、现状嘉运二路平交后形成十字交叉口,终点与H4路平交后形成T字交叉口。为缓解交叉口处的交通压力,提高交叉口处的通行能力,对起点十字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设计,对交叉口进口道与出口道均进行展宽设计,增设转弯专用车道,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过街人行横道处设置二次过街设施,缩短行人一次过街道距离,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进出口道展宽渐变段采用三次抛物线形式,三次抛物线渐变段公式同5.3.2节中的三次抛物线渐变段公式。进出口道展宽渐变段采用三次抛物线形式,三次抛物线渐变段公式为:Bj=B0+(Bi-B0)×(3F-23)k"*一ZHx-ZHu(其中ZHX桩号的位置系数:)如下图所示:2.H3路终点顺接H4路,H4为拟建次干路,标高为规划标高。H3路起终点标高由此确定。遵从上述原则,制定了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40kmh,全线无变坡点,全线纵坡0.86%道路蚁断面图5.5横断面布置道路横断面设计在保证交逋及管网布设要求前提下,尽量作到经济可行,布置合理美观,与道路的功能要求及景观要求相结合。32m宽道路路幅分配:32.0m=8.5m(人行道)+0.25m(路缘带)+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5m(中间带)+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8.5m(人5.33公交停车港设计根据规划,本次道路在行进方向右侧单侧设置公交停车港,对向停车港设置在交叉口对侧,不在本次设计范围。本次设置公交停车港与道路出口展宽段采用一体化设计,展宽段30+20m,公交停车港30m,宽度3.5m,渐变段长度30m。5.4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与区域发展以及沿线地块的开发相协调。纵断面设计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参照规划控制点标高与目前已实施(或已完成施工图设计)设计标高,充分考虑周边地块使用功能,并有利于道路的排水设计。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两侧地块场平的最优标高,并以道路工程与其两侧工程场平工程综合建设成本最低为目标,运营经济等长期效益。综合考虑了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条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应该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尽量有效的利用自然地形,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园林绿化,改善变化后的地形和景观尽量保护原有生态。控制因素:1.H3路起点顺接同泰三路,同泰三路为现状次干路,标高为现状标高。的防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综合排水设施及防护措施;(6)路基设计应确定合理的填挖方,尽量采用生态边坡防护;(7)路基设计应考虑填塘等特殊路基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8)路基设计要注意环境保护要求,注意工程景观效果。1、路基填料及压实度路基填筑前,基底原地面的树根、草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必须清除。路基不得用腐殖土、垃圾土或淤泥填筑,填土不得有杂草、树根等杂质,粒径超过IOCm的土块应打碎,路基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并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料最小CBR值和最大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CBR值填料最大粒径(Cm)城市次干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10下路床30-80410上路堤80150315下路堤150以下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30-80410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土层应进行分层摊铺压实。各层压实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路基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项目分类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黑)次干路填方上路床0-30N95下路床30-80295行道)。道路横断面路幅与规划保持一致。标准横断面布置图机动车道路拱横坡为:土1.5%;人行道横坡为:土2.0%。5.5.1路基设计标高道路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处路面标高。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路面结构厚度。本次设计路线纵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图均按路面设计标高绘制。5.6路基设计路基设计原则(1)路基必须做到密实、均匀、稳定;(2)路基填筑材料应因地制宜,合理采用当地材料或工业废料;(3)路基设计应满足防洪泄洪要求;(4)路基设计应经济、耐用;(5)路基设计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采取拦截、分散的处理原则。设置必要内。填方边坡坡率本次设计填方路基边坡坡率1:1.5。道路高边坡按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要求进行了高边坡专项设计。路基边坡及高填方路基处理设计详见岩土工程章节。基底处理路基填筑前应对地基表层(基底)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a、清除地表植被、杂物、垃圾,理顺地表的自然排水系统;b、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c、地表横坡缓于L5时,可在清表后直接填筑,地表横坡陡于1:5时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设置2%的反向坡;d、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应满足路床压实度的相关要求。3、J基过渡段设计1)横向填挖交界路基过渡段,当挖方区路床为土质时,应按半填半挖进行处理,当填方区地面横坡陡于1:2.5时,还应按路基填挖交界处理方式处理。2)纵向填挖交界路基过渡段,过渡段挖方区路床为土质时应换填处理,过渡段填方区应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碎石或砂岩片碎屑填筑,并视地面陡度及高差酌情于路床附近位置增设士工格栅以消减路肩填挖间的差异沉降变形。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设置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如纵向或横向渗沟。4、挖方路基设计本次边坡设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可知,本项目部分路段存在顺层,此次设计路基上路堤80150294下路堤150以下292零填或挖方0-80295(注:填方高度小于80Cnl及不填不挖地段,原地面以下。80Cnl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2、填方路基设计路基填筑及压实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强膨胀土、泥炭、淤泥、有机质、冻土(及含冰的土)、易溶盐含量大于5%的土、700C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细粒土、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当采用细粒土作为路基填料时,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0.81.53>1.52路堤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每层填土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In(压实厚度约为20Cm),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路堤压实度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0.81.594>1.592注:L表列压实度均为按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当采用细粒土作为填料时,土的压实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的范围以压实时,也应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基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及压实度要求同零填路基。5.6.2路基支挡及防护设计此次设计拟对其采取分阶放坡处理,分阶高度取8m,坡率取1:1,各阶之间设置2m宽马道,坡面采用植草护坡。5. 6.3路基排水设计路基排水考虑在路堑边坡设置截水沟将边坡顶部的集水截流,在路堑截水沟的低凹处设置急流槽,水流经急流槽流入沉沙井后接入并收入市政雨水系统。坡顶线Im以外设置1.8m高隔离护栏,5m外设置截水沟,详见平、剖面图及大样图。5.7路面设计路面设计考虑以下因素:交通量、交通组成和道路等级;道路使用性质对路面温度以及面层的功能要求;项目所在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筑路材料的供应状况;项目周边已莫成路面的使用情况。本次设计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具有一次施工成型,路面平整美观、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防滑、噪音较低、灰尘较少、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5. 7.1设计原则(1)满足路面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及美观等特点。(2)因地制宜、合理取材、技术可行、施工方便、美观适应、利于养护、保护环境、使用寿命长。(3)按照面层耐久、基层坚实、土基稳定的要求,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拟对其采取分阶放坡处理,分阶高度取IOn1,坡率取1:3.5,各阶之间设置3m宽马道,坡面采用植草绿化。挖方路基路床压实度也应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当挖方路基路床为土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难以压实时,也应对路面结构层以下土基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及压实度要求同零填路基。5、半填半挖路基半填半挖路基,当挖方区路床为土质时,应采用合格填料进行换填处理,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沉降差异变形。当填方区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按斜坡路堤处理方式进行挖台阶处理。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挖方区路床为土质时应采用合格填料进行换填处理,过渡段填方区应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碎石或砂岩碎屑进行填筑,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沉降差异变形,必要时可视地面陡度及高差酌情于路床附近位置增设土工格栅。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应设置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必要时可增设纵向或横向砂岩块碎石盲沟。6、零填路基当填方高度小于1.5m时,视为零填路基,对路床范围(即路面底面以下满足规范要求且含水量适度时080Cnl)填料或表土应认真处理,当土层最小强度CBR,可采取挖翻后压实处理;当土层含水量较大或土层最小强度CBR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采取换填砂砾或碎石方式进行处理,考虑施工拌和的难度及质量保证等因素,多数情况下均选用换填方式处理,掺灰处理时,生石灰粉掺入量不小于5%,处理后上、下路床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1%。当挖方路基路床为土层或路床含水量过大难7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硅C-200.7CnI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基层:透层油(0.7-1.5Lm2)20cm厚5.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25Cnl厚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总厚度:57.7cm车行道路面横坡L5以为抛物线形路拱,人行道横坡为2%。5.7.4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本次设计采用透水砖作为人行道路面面层,铺装结构形式如下:面砖:黑色仿石材透水砖60X30X6c找平层:5cm水泥干拌石屑基层:15CmC20混凝土基层垫层:15Cnl级配碎石垫层总厚度:41cm人行道彩色透水砖块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方块必须表面平整,色彩均匀线路清晰、棱角整齐,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不得有积水现象。5.7.5管线过街路面加固由于道路存在电力、电信及排水等横穿车行道的管网,为了保障路面不产生沉降,需要在上述管道上方区域内设置钢筋网C30水泥混凝土基层,合计钢筋网C30水泥混凝土基层约360平方米。(4)考虑到本次设计道路的服务等级、荷载与气候条件以及行驶性能与模式,结合本项目工程所在地区地形地貌和交通发展要求,本次设计范围内的所有路面均采用沥青混凝土。(5)考虑到交通荷载情况、当地材料供给状况以及路面基层施工经验,在本道路的沥青路面结构中宜采用强度高、刚度大、水稳性好、抗疲劳的半刚性基层与底基层,其各结构层厚度经过力学计算确定。5. 7.2设计参数气候:重庆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大,年平均降水量11001400mm;土基回弹模量:35Mpa;路面设计荷载:BZZ-IOo标准轴载;设计年限:10年;交通等级:中等交通;设计方法:采用容许回弹弯沉、弯拉应力和剪应力三项指标设计。设计基准期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l.

    注意事项

    本文(H3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