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目标与度量.ppt
发展经济学,刘瀛弢,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经课程讲义2,2011年 北京,2023/10/10,2,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1.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3.以人为本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4.发展水平的度量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6.本章小结,2023/10/10,3,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1.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2.1.1 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绝大多数学者,把工业看作是农业的替代性产业,因而认为工业化就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它表现为工业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业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如果一个国家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在国民经济中达到优势地位,就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两方面的新内容:变化过程必须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是动态的;另一方面,这种变化过程必须是突破性的,是一种社会生产力(包括一定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2023/10/10,4,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1.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2.1.1 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基本特征第一,工业化首要的和最本质的特征,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一场生产技术革命,从而也是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变革;同时,它还包含着生产组织和国民经济结构各层次相应的调整和变动第二,工业化引起且包含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第三,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或部门,无论是产值比重还是劳动力就业比重都将逐渐在国民经济中达到优势地位,规模报酬递减的产业或部门地位则逐渐下降第四,工业化必须能够引起整个经济体制或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变化,2023/10/10,5,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1.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2.1.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信息化的实质仍然是一场社会生产力和产业结构的变革,是传统意义上“工业化”的深化和拓展一方面,传统的工业化(狭义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是发展新经济的前提另一方面,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最新发展阶段,它赋予工业化以崭新的内容和现代的含义,2023/10/10,6,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1.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2.1.3 现代化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密切的必然联系。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第一,无论是工业化还是现代化,其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就是技术创新或技术革命;第二,同时发生各级生产组织的变革和各层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动,即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第三,其结果是从落后的传统经济社会转变为以现代生产工具为主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态不同之处。第一,“现代化”远比“工业化”广泛;第二,从时间进程来说,“现代化”远比“工业化”久远,2023/10/10,7,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2.2.1 经济增长与增长的阶段性发达国家传统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这就是经济增长。明确地把GNP或人均GNP的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追求目标。经济增长的成果既可以通过“涓流效应”迅速地分流给社会的各个阶层,也可以通过政府调节进行重新分配。,2023/10/10,8,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2.2.1 经济增长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如何保持持续、稳定地增长的理论模型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型:发展计划中经济增长目标的概算新古典(索洛)增长模型:在劳动与资本价格发生变化,各种生产要素互相代替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剑桥(卡尔多)增长模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收入分配的基础上,摆脱不稳定的办法在于将技术进步与资本一产出比率结合起来,企图解决上述两种模型的问题,2023/10/10,9,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2.2.1 经济增长与增长的阶段性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史,把所有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过渡概括为6个阶段的经济增长:第一,传统社会阶段第二,为“起飞”(take off)创造前提阶段第三,起飞阶段第四,走向成熟阶段第五,大众高消费阶段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2023/10/10,10,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经济起飞罗斯托就是将“最小临界努力”摆脱“恶性贫困循环”或“类稳定均衡状态”的过程,比作飞机摆脱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起飞”如何才能“起飞”呢?两个基本要素是:净投资率由5%上升到10%以上把“创新的习惯广泛传播于各个重要部门”(推广),而只有不断输入新技术才能创新,2023/10/10,11,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2.2.1 经济增长与增长的阶段性:三个条件:资本积累率要达到10%以上建立“主导部门”(leading sectors),发展较快,它既能带动其他部门,本身又能“创汇”增长要有制度上的变革,2023/10/10,12,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023/10/10,13,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发展中国家“起飞”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增长率高二是由国内政治动荡引起的人才和资金外流有利的条件也有两个:一是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利用二是“国际援助”以加快“起飞”的进程,2023/10/10,14,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发展中国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是:(1)防止出现“早熟消费”(“消费超前”)(2)着重进行“基础结构”(即基础设施,如港口、交通线、动力、仓库等)的建设(3)降低人口出生率(4)发展“创汇部门”(5)解决“隐蔽的失业”问题(6)国家在干预经济方面应起较大作用(7)防止人才和资金外流8动员国内闲散资金,必要时实行“强迫储蓄”(9)吸引外资,并应有制度保证10)加紧推广新技术,2023/10/10,15,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2.2.3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数量: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质的变革: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和体制的僵化和刚性,忽视了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忽视了政治变革、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愈演愈烈,人力资源严重浪费,自然资源大量毁坏,2023/10/10,16,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结构变化包括:投入结构:简单劳动到复杂,手工操作到机械化操作,传统的生产方法到现代,劳动密集型技术到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从传统的小生产到现代的大公司产出结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和产值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趋于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扩大,最终成为经济中最大的部门。每个部门内部的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逐渐趋向平衡。在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步进行产品构成的变化和质量的改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2023/10/10,17,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3.以人为本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学家丹尼斯古雷特(Dennis Goulet)认为,发展至少有三个基本内容:生存、自尊和自由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迪亚森(A.Sen)指出,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人的商品消费数量,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使人们获得能力(Capabilities)UNDP每年都发行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的人类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估人类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人的能力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运用,2023/10/10,18,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3.以人为本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2.3.2 可持续发展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人类环境会议,与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达成一种共识:要在不妨碍发展的条件下保护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迫切的目标,也是关系到人类千秋万代的长远问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一份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023/10/10,19,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3.以人为本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2.3.2 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生存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追求的目标是:既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衡量指标: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缺一不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议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2023/10/10,20,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4.发展水平的度量2.4.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1.国际组织、众多国家,采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GN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优点:简单明了,通用性强,易于收集和整理比较缺陷: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得到的福利情况;“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印度估计为30%;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增长所付出的社会代价;汇率不能反映国家间的真实收入差别2.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简写为PPP)估算和比较各国的收入水平,,2023/10/10,21,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4.发展水平的度量2.4.2 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来替代或补充传统的度量指标衡量发展的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生活质量衡量发展另一类是采取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相互作用1.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16项指标体系2.阿德尔曼和莫里斯的40个变量体系3.世界银行设计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2023/10/10,22,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4.发展水平的度量2.4.3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简称PQLI)是由莫里斯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创用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三项指标组成,每项指数都用百分制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1”表示“最坏”,而“100”则表示“最佳”。例如,预期寿命的上限100分定为77岁,下限1分定为28岁。各国的预期寿命都在这上下限之间,从1到100评分可直接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用同样的权数平均,就可计算,2023/10/10,23,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4.发展水平的度量2.4.4 人类发展指数最有影响的发展度量指数是“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lndex),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三个指标构成的,即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按0到1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算出每个指标的等级后,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的人类发展指数三组:低人类发展指数(00.50)、中等人类发展指数(0.510.79)、高人类发展指数(0.81),2023/10/10,24,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4.发展水平的度量2.4.4 人类发展指数1999年世界上162个国家(或地区)平均为0.716,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平均为0.647,排序:高人类发展指数的国家(或地区)有48个,平均0.904,挪威最高(0.939),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典并列第二(0.936)中等78个,平均0.662低36个,平均0.416从国家(或地区)数目来看,大多数的人类发展指数处于中等水平,。,2023/10/10,25,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1 贫困问题绝对贫困:是那些没有能力获取满足基本需要资源的人群,凡生活在低于某一特定的最低的实际收入水平(最低生活水准)的人都计算在内。这个特定的最低生活水准,可称之为“绝对贫困线”,它适用于任何国家,不依该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之高低而转移。世界银行1990年第一次发布全球贫困(poverty)的专题报告。以1985年为基准制定了两条全球的贫困线:任何年均收入低于275美元(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被归入“极端贫困”(或赤贫),低于370美元的人被归入“绝对贫困”数据库(http:/www.iresearch.worldbank.org/povcalnet/)。,2023/10/10,26,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贫困人群的经济特征:1)穷人大都分布在乡村地区2)穷人的职业往往是农业和非正式部门3)妇女占穷人的大部分4)穷人经常集中在少数民族和土著人口中,2023/10/10,27,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概念有两种:一是收入的功能分配(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也称要素分配,是各种生产要素与其所得收入的关系,是从收入来源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研究资本或劳动等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份额是多少二是收入的规模分配(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也称为收入的个人分配或家庭分配,是个人或家庭与其所得收入总额的关系,是从收入所得者的规模与所得收入的规模关系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要回答的问题是某个或各个阶层的人或家庭得到的收入份额是多少,2023/10/10,28,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市场经济中,一般而言,收入的功能分配的差别越大,收入的规模分配的差别也越大,反之则也是收入的功能分配决定着收入的规模分配传统经济学:关注的是收入的功能分配,即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如何在劳动、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之间分配,不太关注收入的大小(规模)分配,即谁得到多少收入的问题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重点是收入的规模分配,2023/10/10,29,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差别,简称收入差别,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差别,以收入比重(百分比)或相对份额表示的收入差别,不是以货币单位或其他实物指标表示的绝对收入差别,是任何一个现实的社会经济中都存在的现象关系:在总收入水平一定时,相对的和绝对的收入差别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在总收入水平变动时,两者的变动方向可能不一致,比如,相对收入差别缩小时,绝对收入差别可能扩大。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的相对差别与绝对差别的变动,彼此并无必然联系,2023/10/10,30,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测度收入分配差别的主要方法和指标有: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是最常用、最直观,2023/10/10,31,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测度收入分配差别的主要方法和指标有: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直接利用收入阶层(人口或家户)的相对比重与其所得收入的相对比重来计算,用一个数字来表示不平等程度,计算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之间面积除以对角线与90线所围的面积而得到最低值为0(绝对平均),最高值为1(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分配差别越大分配高度不平等国家的基尼系数通常在0.5至0.7之间,收入相对较为平等国家则在0.2至0.35之间,2023/10/10,32,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测度收入分配差别的主要方法和指标有:库兹涅茨比率:也是一个以数值反映总体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指标。是简单地把各个阶层的收入比重与人口比重的差额的绝对值加总起来库兹涅茨指数:直接以某些阶层的收入分配状况来反映收入不平等水平,如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份额;最低值是0.2,指数越高,收入差别越大阿鲁瓦利亚指数(Ahluwalia Index):40%最穷人口的收入份额;最高值是0.4,指数越低,收入差别越大收入不良指数: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收入份额与最低收入20%人口的比例,指数越高,收入差别越大,2023/10/10,33,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库兹涅茨假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1955年提出了一个假说:在经济增长初期(贫穷阶段),收入分配有恶化趋势,而在以后的阶段(富裕阶段)将得到改善以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那么随着人均GNP的提高,收入分配显现出一条倒U型轨迹,2023/10/10,34,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库兹涅茨假说,2023/10/10,35,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库兹涅茨假说验证:英、美、德等国家的历史统计资料中总结出,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经历了一个先恶化而后改善的过程,倒U型曲线在英国大约经历了100年,在美国和德国大约为6070年支持库兹涅茨假说的研究基本结论是:(1)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一般比发达国家更不平等;(2)在发展中国家中,最贫穷国家的收入分配比贫穷国家要平等一些;(3)收入不平等最严重的是收入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国家,2023/10/10,36,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库兹涅茨假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理由有:(1)与经济结构的转换有关,二元结构(2)与国家的增长战略有关,初期主要目标经济增长(3)与社会中影响政府决策的利益集团的结构有关,政权掌握在富裕阶层手里批评:主要是针对方法论不发达国家缺乏时间序列资料;一些支持假说的研究,只要简单地从统计样本中删除一两个国家,很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例,亚洲“四小龙”,2023/10/10,37,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2 收入分配问题中国的收入分配一直呈明显扩大趋势,1978年到1995年,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从0.21扩大到0.34,城市居民基尼系数从0.16扩大到0.28;目前已经提高到0.45左右,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应当充分认识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危害性三个方面的原因: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经济政策及其变化理论上解释为是由经济转型引起,包括两个方面: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2023/10/10,38,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3 重新确立发展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收入分配一种观点:收入分配的高度不均是创造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两条依据:富人把他们收入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储蓄和投资,而穷人则花费在消费品上当国民收入和人均收入达到足够高时,就会通过税收和补贴实施收入再分配,2023/10/10,39,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3 重新确立发展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收入分配较高的收入均等程度可能更有利于经济自我持续增长1)与现代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富人没有把他们的大部分储蓄投入到当地的经济发展2)穷人由于收入低,无法投资于健康、营养和教育,降低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进而直接或间接地推迟或拖延经济增长3)提高穷人收入水平,有利于增加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对当地生产、就业和投资产生更大的激励;而富人则倾向于把收入增加的大部分,花在进口奢侈品消费上4)通过减少大量贫困人口而实现较为均等的收入分配,对发展过程中广泛参与的公众形成一种强大的物质上和心理上的激励,从而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2023/10/10,40,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2.5.3 重新确立发展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收入分配减少贫困和收入不均的政策选择:1)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政策,改变收入的功能分配2)制定一套促进财产、权利、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分配,最终发生结构性转变的长远政策3)制定一套改善收入的规模分配的政策,2023/10/10,41,第二章 发展的目标与度量,2.5.贫困与收入分配问题消除贫困与追求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以人为本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议题构造一个衡量社会福利的贫困加权指数,对于那些把消除贫困作为发展主要目标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