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表格填写指导及建设要点释义.ppt
双重预防机制表格填写指导及建设要点释义,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流程图,(一)风险点划分,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风险点,1,2,3,4,5,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设备设施类,作业活动类,静态,动态,设备设施类,作业活动类,包括常规作业、非常规作业、应急作业,重点关注危险(特殊)作业活动。如点检作业、高处作业、易燃易爆区域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吊装作业、检修作业等。,(二)危险源辨识,1.辨识危险源2.事故类型和后果3.现有控制措施,设备设施类,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按照设备设施清单,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作业活动类,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按照作业活动清单,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事故类型和后果,现有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时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同时充分考虑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源,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三)风险评价,(四)确定控制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替代、封闭、隔离、移开或改变方向等。,个体防护措施: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培训教育措施:员工入厂三级培训、每年再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教育、其他方面的培训等。,管理措施: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减少暴露时间、监测监控、警报和警示信号、安全互助、风险转移等,应急措施: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常识类的措施在管控措施中不出现 在管理制度中加以说明,在隐患排查时仍作为重要排查内容,1.培训教育填写针对本岗位主要风险的培训或针对特种作业的特殊培训;,2.个体防护措施普通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不填写,只填写安全带、绝缘鞋、绝缘手套、防酸碱、防静电、耳塞、防毒口罩、防尘口罩等特种防护用品;。,3.应急措施主要填写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等风险的现场处置方案、应急物资准备、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等措施。,控制措施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是否产生新的风险,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主要评审内容,(五)分级管控,风险等级划分,重大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低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公司管控,车间(部门)管控,班组管控,岗位管控,管控层级,管控手段,一是完善管控措施,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二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控措施有效落实。,(六)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各单位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单位:,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单位:,(七)风险告知,各厂、车间、班组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和后果、管控层级、责任人、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八)持续改进,每年10月份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在发生以下情况变化时,及时更新:,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PART 3,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P,D,C,A,(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级管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决定着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排查内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排查结果指导风险管控体系信息完善。,以各类基础管理项目为基本单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编制,内容包括: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内容包括:排查范围、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二)隐患排查,各单位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二)隐患排查,(二)隐患排查,以下情形可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三)隐患分级,(四)隐患治理,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五)隐患治理验收,1.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闭环管理,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