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 单元作业设计 .docx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作业设计单位:阜阳市颍州区苗桥小学成员:侯晶晶王冰洁王丽梅王婉婷王研研赵林林目录_、单元信息3二、单元分析-3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4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5五、课时作业7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1)7第二课时什么是周长(2)10第三课时长方形的周长13第四课时练习四.16六、第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19(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19(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22附页123附页224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五单元单元组织方式0自然单元口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什么是周长(第1课时)第45页2什么是周长(第2课时)第46-47页3长方形周长第48-49页4练习四第50-51页二、单元分析(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1 .知识技能方面: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2 .数学思考方面: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3 .问题解决方面: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4 .情感态度方面: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他人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二)教材分析1 .知识网络2 .内容分析本单元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一单元,通过有效的测量各种图形的周长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测量周长方法的过程,积累丰富的实际测量活动经验,在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意义,并初步学会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的方法,即把所有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由一般到特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单元的学习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有关知识奠定了基础。(三)学情分析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己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一、二年级他们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之后,又再一次深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感受面在体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看到、摸到、用到的这些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并且掌握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周长,但是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图形的周长还是比较陌生的,据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需要结合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比较、归纳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更直观的有关周长的经验,建立周长的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比较、归纳等学习活动,感知什么是周长,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2 .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出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 .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 .在探究图形周长的活动中,激发探究欲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二)单元作业目标1.促进学生对周长实际意义的理解,建立周长的概念。2 .巩固正确计算正方形、长方形和其他多边形的周长的方法。3 .能运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 .蔡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能力。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基础碰碰车作业不仅是评价的载体,用来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业本身也是种学习活动。在“双减”政策之下,把握作业的功能,提高作业的质量,需要对作业注入更多着眼于学科素养的思考,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为例,遵循以下思路进行设计。1.作业内容有层次。分层作业设计“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数学基础、心理素质等因素实施作业分层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提高,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单元每课时的作业均设计“基础碰碰车”、“升级跷跷板”、“智慧摩天轮”三个板块。各板块作业,梯度推进,兼顾学生间的差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题目,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其中“基础碰碰车”中的题目,面向全体,体现课标,夯实基础;“升级跷跷板”面向中等以上的学生,拓宽他们的思维;“智慧摩天轮”中的题目,大多属于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学科融合的题目,学生有选择的完成,让他们在这类作业活动中获取生动、活泼、全面的发展。2.作业形式有特点。基于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前三课时的作业都用一个故事串联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测量中感悟周长,同时在题目的设计上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周长就在生活中,另外设计了在阅读有关周长的绘本之后,把自己的发现说一说、写一写或画一画,学生在感知周长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情感教育,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3 .作业评价多元化。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多样性原则,力求多元评价,培养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发挥作业管理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据此,本单元作业根据板块中的具体内容与实际需要,设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1)(1)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爬行比赛,小动物们要沿着图形的边线爬一圈。你能用你喜欢的彩笔描出它们爬行的路线吗?图形()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2)三只小蜗牛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你知道它们各自走了多少厘米吗?1厘米()厘米()厘米()厘米4 .时间要求(5分钟以内)5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第(1)题为创编题目。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做到从一个起点出发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一周,并正确答出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只有个别学生因为不能准确掌握周长的概念,而填写错误。第(2)题改编自教材第47页。学生都会数,但有个别学生因为粗心数重复而错误或没有注意题目给与的提示每条边长1厘米,结果拿尺子测量图形每条边的长度。针对这些问题,课下我帮助他们再次理解“什么是周长”,并找到会数方格的技巧,以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错误。设计意图:作业第(1)题主要为丰富学生对“一周边线”的感受,进一步体会、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作业第(2)题通过数一数图形一周的边线包含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量出图形的周长有多少厘米,让学生体会周长的意义及周长是由度量得到的。升级跷跷板1.作业内容(1)小猫、小狗也在比赛,请你来判一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OA.小狗跑的路多B.小猫跑的路多C.小狗和小猫跑的路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第(1)题为创编题目。经实际验证58%的学生都选择粉色场地的周长比蓝色场地的周长大,因为从感觉上面越大,要走过的周边长度就越长。42%的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其实沿着粉色场地和蓝色场地的边线走,他们的周长相等。第题为改编题目。改编自单元同步学练测第46页。经实际验证41%学生认为红色路线较近,因为从视觉上看蓝色路线曲折,显得较长。其实这道题目可以用平移的方法解决,既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又发散了学生思维。设计意图:第(1)题巩固理解周长的含义,体会周长的大小与面的大小无关,只与边线的长短有关。第(2)题巩固理解周长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发散学生思维。智慧摩天轮1 .作业内容组委会决定奖励每位获奖运动员一套衣服,需要运动员对自己的身体非常了解,小朋友,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请你估一估,量一量,填一填。姓名()估计测量测量工具头围腰围臀围2 .时间要求(6分钟以内)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本题改编自网络。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很多学生都喜欢选择完成这样的练习,他们表示通过这个练习不但巩固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而且还了解了自己合适穿的衣服尺码。学生在测量头围、腰围和臀围时都选择可以弯曲的卷尺,而不是直尺,说明学生有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的意识。但是小部分同学在估测的时候和准确值相差很大,说明学生对长度的感知有待加强。设计意图: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深化对周长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作业评价设计:来,评一评这项作业吧!能涂满三朵小花是最棒的!?学生自评(按时认真完成)学生互评(描图规范、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教师评价(知识掌握、能力水平)&&&第二课时什么是周长(2)JI基础碰碰车1.作业内容周末,阳光明媚,非常适合游玩!我是你们的小向导,现在,让我们去生态园游玩吧!首先来到动物园区的熊猫馆,工人叔叔要在观赏区的边沿铺上青石小路,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算一算,要铺多少米长的小路吗?(2)参观完动物园区,我们来到植物园区,进去。小朋友,你能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2 .时间要求(6分钟以内)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第(1)题为创编题目,第(2)题改编自教材第47页。通过学生做题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怎样去求多边形的周长,即计算各边长度的总和。但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计算失误,结果不正确。约有一半的学生能具体分析问题,根据数据的特点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第(3)题改编自作业帮第21页。以五角星为载体,考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只有小部分学生做错,在随访中,得知做错的原因是数错了边数。设计意图:第(1)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周长问题,并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的特征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的能力。第(2)题巩固计算各种图形周长的方法。第(3)题用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升级跷跷板1.作业内容(1)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是果蔬区,里面有一个周长35米的五边形小菜园,其中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7米、9米、7米。剩下的两条边一样长,这两条边的长各是多少米?4 .时间要求(2分钟以内)5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第(1)题创设了生动的情景,考察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多数学生都能具体分析问题,并正确解答。一小部分学生因计算问题,算错答案,但解题思路很清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智慧摩天轮1 .作业内容小朋友,玩了这么久,让我们到休息室里阅读绘本吧!(I)请你阅读数学绘本一一栅栏栅栏围起来,阅读后请思考:文中的爷爷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文中的王子怎样建造宫殿的?冬秀和真秀怎么建造栅栏的呢?请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写一写或画一画。扫描二维码看绘本2 .时间要求(学科融合作业,时间不做要求)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在阅读数学绘本这项作业中,学生基本都能做到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发现,例如:像这样,在牧民土地上围起来的栅栏长度称做这块草地的“周长”,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矩形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长方形,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长度相等;矩形的周长是横边长度的两倍与竖边长度的两倍之和。他们也纷纷表示读了绘本故事栅栏栅栏围起来,自己对“周长”的认识更深刻了。设计意图:数学绘本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本绘本中融入了有关周长的数学知识,杂糅了幽默、温情的内容,学生在感知周长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情感教育,体现了和语文、美术学科间的融合。本节作业评价设计:来,评一评这项作业吧!能涂满三朵小花是最棒的!II学生自评(按时认真完成)学生自评评价(书写工整)数学教师评价(知识掌握、能力水平)美术老师评价(构图合理、美观)的期冲第三课时长方形的周长基础碰碰车1.作业内容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学校各年级举行了不同的活动,让 我们去看一看都有哪些活动吧。(1)一年级的学生用右下图的长方形制作小彩旗,如果想知道这个长方形的 周长,可以先测量出它的()和()。你能量一量,算一算吗?)厘米)厘米(2)二年级的学生把教室重新装饰了一番,他们想沿着外框给黑板和相框围一圈彩带,你能帮他们算出黑板和相框分别需要多长的彩带吗?米1(3)三年级的学生准备举办“新中国成立72周年大事记汇展”活动,为统一布局,展板的四周要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包边。2 .时间要求(6分钟)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第(1)题为创编题目。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其周长,少数同学没写单位或错写单位,说明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各种图形周长的方法。第(2)题为创编题目。经实际验证100%的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解答,说明学生能用所学到的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3)题改编自作业帮第22页。虽然也是用长方形周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一题中的数较大,导致一些同学在计算结果上出现错误。但是所有学生的解题思路都是正确的,可见学生都能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第(1)题再次经历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积累实际测量经验。第(2)题能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3)题学生弄清题意后,明确要求的是什么?再次理解周长的含义,并适当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升级跷跷板1.作业内容(1)四年级的学生举行了“国庆知识竞赛”活动。活动现场,小朋友都戴上了口罩。全民防控疫情,口罩必不可少。口罩中的过滤片具有过滤性、屏蔽性和吸油性,是起到防护作用的最主要的原料。它是一块长方形的熔喷布,它的长是16厘米,宽比长少7厘米,这个过滤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五年级的学生把靠墙的的长方形小花园围上篱笆,买1米篱笆需要5元,买篱笆一共需要多少元?2 .时间要求(5分钟以内)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第(1)题为创编题目。部分的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所以没有注意到题目说的是“宽比长少7厘米”,而不是“宽是7厘米”,但稍微提醒后,学生基本都能自己独立正确解答。第(2)题为创编题目。一些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只是求出篱笆的长度,没有求“王阿姨买篱笆需要的钱”;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直接求出周长,忘记“靠墙的一边不用筒笆”。由此看来,学生在审题方面还有待加强。设计意图:第(1)题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和认识,并渗透关于口罩的科普知识,对学生进行防疫教育。第(2)题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智慧摩天轮1.作业内容成“国庆科普知识”展示栏。2.时间要求(5分钟以内)3.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3分米2分米(1)六年级的学生把2张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卡纸,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做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拼法?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动手拼一拼,试一试O作业分析:本题改编自单元同步学练测第52页。经实际验证52%的学生都能自己动手拼一拼,画出拼出来的图形,数形结合,正确解答。这些学生表示看着很难的问题,动手拼一拼后,就有了解题的思路,不但体会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而且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自主拼图尝试解决,提醒后,学生都表示明白,并能试着自己解决。最后只有个别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解决本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拼一拼,在想一想、算一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体会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作业评价设计:来,评一评这项作业吧!能涂满三朵小花是最棒的!学生自评(按时认真完成)学生互评(书写工整)教师评价(知识掌握、能力水平)第四课时练习四1.作业内容秋天的落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老师打算带同学们去探索树叶的奥秘,前提是你要完成下面的任务。(1)任务一:量一量,填一填,然后计算图形的周长。(2)任务二:你能算出这个冰场的周长吗?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运会花样滑冰项目在首都体育馆 率先开始团体赛的争夺,花样滑冰比赛是在长60米,宽30 米的长方形冰场上进行的。(3)任务三:算一算,填一填。正方形边长15厘米周长36分米长方形长80厘米40米宽40厘米周长140米2 .时间要求(10分钟以内)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第(1)题改编自一遍过第37页。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测量并准确地计算出图形的周长。说明学生已经掌握简单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第(2)题改编自教材第50页。有一部分学生在计算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方面,不能顺利逆向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第(3)题为创编题目。学生都能很好的处理。说明学生已经能熟练地用长方形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设计意图:第(1)题学生经历测量、计算图形周长的过程,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2)题熟练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周长的意义,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第(3)题巩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渗透有关冬奥会的知识。升级跷跷板1 .作业内容(1)任务四: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2)任务五:小东从家出发先去小立家,再去学校,最后再回家,他一共走了多少米?2 .时间要求(5分钟以内)3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第(1)题为创编题目。中等以上的学生,大多数都能顺利解决。第(2)题改编自单元同步学练测第48页。有一小部分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无从入手,给他们讲解过思路,利用平移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的周长之后,能顺利解决。设计意图:第(1)题通过画一画的方式,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巩固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第(2)题通过平移把图形转化为长方形,体会到: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周长和原图形相等。加深对长方形周长意义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智慧摩天轮1.作业内容(1)小朋友,恭喜你完成了上面的挑战。现在我们到落叶上跑一跑,走一走,听一听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声音,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吧!挑选几片自己喜欢的树叶查阅资料找到它们的特征介绍给小伙伴,最后测量其中一片的树叶的周长并记录测量过程。(整个过程可以用数学小报、表格、记录单等中的一种形式完成)4 .时间要求(学科融合实践性作业时间不做要求)5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本题为创编题目。是综合实践题,完成此题的同学基本可以做到在表达自己的测量过程时思路清晰、方法恰当、过程完整。有的学生用绕绳法测量,有的同学先在纸上把树叶描下来,再进行测量。学生们一致表示一片小小的树叶竟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后他们要学着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周围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周长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采取个人,或者小组形式来完成。来,评一评这次作业吧!能涂满三朵小花是最棒的!M7学生自评(按时认真完成)学生自评评价(书写工整)数学教师评价(知识掌握、能力水平)美术老师评价(构图合理、美观)廓廓盛&&&六、第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我会填1 .填空题。(1) 一个长方形宽2分米,长7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2)下面的图形都是用25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厘米。(3)用两个边长为5厘米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我会画2.你能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设计出两个不同的图案吗?并试着求出它们的周长。(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我会解决问题4 .下图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坛,淘气要围着它跑3圈还多18米,他跑了多少米?5 .为避免夏天高温时太阳直射,和冬天低温时免受冻害,工人叔叔用2米长的麻绳围绕大树的树干,你能算一算树干大约有多粗吗?6.学校篮球场原来长25米,宽18米,扩建后长增加了 3米,宽增加了 2米,算 一算:扩建后的操场周长增加了多少米?我围成的长方形周长 也是20厘米,长是7 厘米,你知道它的宽 是多少吗?你还能怎样围?7 .猜一猜。我围成的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你知道它的边长是多少吗?第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评价来,评一评这次作业吧!看,能涂几朵小花?评价主体学生自评(按时认真完成)学生互评(作图规范、书写工整)教师评价(知识掌握、能力水平)18朵会及以上为A;15-17朵冲为B;12-14朵也C;8-11朵二3为D;8朵窗E;我会填、我会画我会算解决问题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业分析:“我会填”改编自鼎尖教案114页。主要考察了一些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解答。“我会画”改编自一遍过37页,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各式各样的自己喜欢的图形,甚至有的同学发现画的图形形状虽然不同,但是周长却相等O“我会算”改编自一遍过37页。大部分同学都能通过平移求出第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些学生是把各段的长度加在一起求出图形的周长,但对于第2题,必须要用平移的方法才能求出周长。“我会解决问题”中第(4)、(5)、(6)题为创编题目,第(7)题改编自北京版教材第75页。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中等以上的学生完成较好。甚至有的学生通过画图分析得到扩建后操场周长增加的其实就是两个3米。综上,学生已经完全理解周长的含义,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但在答题细节方面还有待加强,如:单位、计算准确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着重培养学生计算、审题等方面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设计意图:“我会填”增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以及熟练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我会画”是开放题,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正方形的特征,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我会算”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特征,正确计算出图形的周长,再次深入理解周长的内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会解决问题”第(4)题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有关周长的问题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5)题渗透保护树木的意识,并让学生弄清题意后,明确要求的是什么?再次理解周长的含义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第(6)题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7)题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应元业标对单作目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1)我会填2易改编20分钟1.(2)我会填1q易改编1.(3)我会填2q中等改编2我会画2、4中等改编3我会算1、2中等改编4解决问题3易原创5解决问题3、4易原创6解决问题3中等改编7解决问题3、4难改编附页l:周长单元知识整理班级:姓名:附页1:周长单元知识整理单班级:三包)列上姓名夙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