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口语会话 (2).ppt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天气真热!”,现实世界中哪一类现象,这一层次的意义是语言学研究的内容。语义学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不同,也许是刚从空调房间出来而发的感叹,也许是为打发长时间等车的无聊应酬,也许是委婉地请听者开窗透气。语用学,语言的意义一方面涉及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另一方面涉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二、词的词汇意义三、词义的概括性,一、词和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既包括词,也包括语。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1、基本词汇。自然现象、畜禽名称、人体器官、亲属称谓、方位时令、数目动作、性质状态,等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词的主要特点。2、一般词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构词能力比较弱。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词、科技术语、等都属于一般词汇。,二、词的词汇意义词汇意义的主体部分是词的“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词汇意义还包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意义。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这包含几个方面:首先,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其次,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最后,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词的感情色彩。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褒”;“贬”。语体色彩: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三种重要表现: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一般性在词义的概括中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舍去了许多细节。模糊性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大致有一个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全民性使用同一种语言,词的意义就是共同的。,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一、一词多义1、单义词,顾名思义,只有一个意义。像“猫”“羊”等都是单义词。科学术语一般是单义的,并且没有各种附带色彩,例如“原子”“分子”“元音”“辅音”等。2、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以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前者在语言中表现为单义词,后者表现为多义词。一个词在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有关的意义也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总是在不断增多,让一个词兼表几个相互有联系的意义而不必另造新词,符合经济的原则。语言的这个要求由于语境的支持和词义的模糊性而得到满足,因为一般词的意义不像科学术语那样界限明确,它具有一定的弹性而能够向外延伸,这使它能够兼表有关的事物。3、词的这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例如“兵”,“兵器”“武器”,“拿兵器的人”,即“兵士”的意义:“战争”“军事”。4、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派生词,4.1词义的派生条件首先要有现实的基础,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系。其次,现实现象的这种联系怎么被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历程。俄语,“窗户”的意思,后来它也表示冰窟窿,云层中透出的青天,两堂课之间的空当(即课表上的空格)这些意思,因为这些事物或现象在某些方面的形象都有些像窗户。,4.2、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例如,汉语“习”的本义是“数飞”,也就是鸟反复地飞的意思。从这个意义派生出“反复练习、复习、温习”的意义。这是因为“复习”“温习”是反复多次的行为,和反复地飞有相类似的地方。针的窟窿像人眼,因而“眼”可以通过隐喻指针的窟窿。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转喻的基础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A:“pen”:“羽毛”“笔”的意思。B:笔杆子写作者C:茅台酒D:白宫美国政府E:新手新人,5、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同音词之间意义没有联系,是不同的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而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比较:爽:A 明朗、清亮:秋高气爽 舒服:身休不爽 B:差失,毫厘不爽 花:A:植物的繁殖器官,有各种的形状和颜色 样子或形状像花的:雪花,浪花:B:花用;耗费:花钱,花时间A是多义词,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而A与B是同音词,相互之间在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同音词在词义上没有关联,但在语言的运用中同音词可以从音引发而联想到那些原本没有关系的意义。编民歌、说笑话、说相声和写文学作品的人往往利用同音词来增加语言表现力。灯谜、歇后语中也常常利用同音词,如“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掸)子”,“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等。适当运用同音词的这些特点,可以达到“一语双关”的特殊效果。,二、同义关系我们在语言的使用中常常会碰到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同义词。请比较下列两组词:A 大夫医生 鸡蛋鸡子儿 西红柿番茄 公尺米 扩音器麦克风B 鼓励怂恿 成果后果 坚固坚强 脑瓜子头颅 愤慨愤怒,同义词的“同”,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语言里完全同义的词是很少的,绝大多数同义词都是意义基本相同,但有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可以表现为词义所概括反映的侧面和重点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又往往影响到搭配的习惯;或者在词义的附加色彩方面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往往影响到运用的范围。这样,一组同义词里的各个词都有自己的分工职责,可以相互补充地亦即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某一类现实现象。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能不一样。词在运用的范围方面有些多用于书面语,有些多用于口语;有些多用于庄严的场合,有些只用于日常的场合,等等。这些都可以使同义词具有不同的附加色彩。,语言中的词很多是多义词。多义词在和其他词比较同义关系时,要考虑到词的不同意义。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会与不同的词义构成同义关系。比如,汉语的“老”是多义词,有许多有关联的意义。从不同的意义看就有不同的同义词,如,“死”(隔壁前天了人了)、“陈旧”(机器)、“长久”(一没见他了)、“经常”(人家一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很”(早,远)等等都是“老”的同义词。三、反义关系1、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例如:大小,胜利失败,长短,赞成反对,上下。这些都是汉语中的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例如“长”与“短”同属于度量的范围,“白”与“黑”同属颜色,“拥护”和“反对”同属对某人或某事所持的态度,等等。2、反义词分类极性反义词,甲与乙对立,中间留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例如“大”和“小”可以插入“中”;“热”和“冷”可以插人“温”、“暖”和“凉”。互补反义词,对立属于非此即彼的性质。例如“正”和“反”,“男”和“女”,“整体”和“局部”、“内政”和“外交”。它们分尽了一个共同的意义领域而不留空白。,一个词往往同时有好几个反义词。例如“失败”有“胜利”和“成功”两个反义词。“正”是个多义词,它的很多个意义都有自己的反义词,像“邪”、“误”、“反”、“歪”、“偏”、“副”、“负”都与它构成反义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反义词来理解某些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平常”和“平凡”,前者的反义词是“突出”,后者的反义词是“伟大”;“讨厌”和“厌恶”,前者的反义词是“喜欢”,后者的反义词是“喜爱”。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比如“人”是“男孩”的上位词,“人”是大小不同年龄、男女不同性别、各个不同种族的“人”,当然也包含有下位的“男孩”。而下位义比上位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还有自己特有的属性。比如,“男孩”除具有“人”的所有属性外,还具有“男性”、“年龄小”的属性。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是可以有层次的。如“麻雀”的上位词是“鸟”,“鸟”的下位词除了“麻雀”还有“乌鸦”、“喜鹊”、“画眉”等,而“鸟”的上位词是“动物”,动物的下位词除了“鸟”还有“昆虫”、“鱼”等。,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要和词义表达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别开。如“汽车”和“卡车”、“轿车”等是上下位关系,但和“方向盘”、“发动机”、“离合器”等不是上下位的关系。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还要和词义表达的团体和成员的关系或单位和部门的关系区分开。如“消防队/消防员”是团体和成员的关系。,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词义是成系统的,词义之间有着各种联系。各种有相互联系的词义关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词的概念意义中有某种相同的语义特征。甲:你喜欢喝什么饮料?乙:茶、咖啡、果汁儿,我都喜欢。从甲和乙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他们在谈论“饮料”,而“茶”、“咖啡”、“果汁儿”都是“饮料”,这些词的意义中有共同的特征,就是“饮用的”、“液态的”、“食品”。实际上,“饮料”与“茶”、“咖啡”、“果汁儿”的关系正是词义的上下位关系。下位词一定具有上位词的全部语义特征,同时又具有上位词所没有的一些语义特征。,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就叫做语义场。同一义场内的词义相互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体现了词义的结构系统性。比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语义特征的提取也离不开同一义场中词义的比较和辨析,由于抽取的共同的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前面谈到的上下位关系的词义就是分属于不同层级的义场。例如“茶”、“咖啡”、“果汁儿”等属于饮料语义场,而它们的上位词“饮料”属于食品语义场,显然,食品语义场包含饮料义场。当然,属于下级义场的词义一定也属于上级义场,“果汁儿”属于饮料义场,就一定是属于食品义场的。又比如,汉语中的男性亲属义场和同胞亲属义场就有交叉关系,“哥哥”和“弟弟”既属于男性亲属义场,又属于同胞亲属义场。,第三节 句义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实现的。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1.搭配语义条件。(1)“月亮吃月饼”“苹果玩猴子”,虽然符合抽象的语法规则:名词+动词+名词,但是不符合语义组合的条件:“吃”、“玩”、“嗅”都具有“+动作”语义特征,要求“施动者”必须是具有“+有生”特征,而“月亮”、“苹果”、“花儿”都不具有“+有生”的特征。如果现实中出现这样的句子,出于合作的原则,听话者会理解为是童话或幻想小说,“月亮”“苹果”都是有生命的个体。,(2)词语的搭配还涉及每个语言词义系统内部义场的特征。比方说,同样一种现实现象,一种语言(或方言)用一个词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或方言)用两个、三个或甚至更多的词来表达,这样,不同语言(或方言)的词语搭配关系也就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北京话和上海话都有“吃”这个词,北京话中“吃”的对象只限于固体食物,只能和表示固体食物的词语搭配;而上海话中“吃”的对象除了固体食物以外,还包括流体食物、液体饮料(如“吃粥”“吃水”“吃酒”等),甚至还有气体(如“吃烟”等)。北京话在“吃”系列的语义场中还有“喝”和“吸”,各有分工,它们的搭配关系在上海话中由“吃”一个词来承担。上海话的“吃”在语义系列中所占的位置宽于北京话的“吃”。,所以,处于同一语义场中的成员,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假定有甲、乙、丙三个成员,甲意义的搭配关系不仅决定于它自己,而且还决定于它与乙、丙的关系,受乙与丙的制约。如果这个语义场中消失了一个成员乙,那么甲与丙的意义的搭配范围也就会有相应的改变。由此可见,词义组合的语义条件还要受到语义场中其他成员的制约。这种制约同样可以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中体现出来,如前例中,北京话“吃”的语义特征就不同于上海话中的“吃”。,(3)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所谓“惯用法”。例如:汉语中可以说“打毛衣”,不可以说“打渔网”,可以说“打鼓”不可以说“打钟”。对于这些惯用法,就很难说清楚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4)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例如带有褒义的词不能用于贬义,常用于口语的词不大和书面语词掺和,庄重的文章钻进轻桃或者诙谐的字眼就会破坏全文的格调。语言词汇里面的词都带有自己的使用特点,所以词的组合特别要求选词恰当。在这方面,典范的作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紧要的地方简直减一分嫌瘦,增一分嫌肥,无法更易一字。这是对词语搭配的更高要求了。,二、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句子的真值: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真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言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如果句义所表述的现象或事件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则该句为“真”;反之,如果句义所表达的现象或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则该句为“假”。比如,“第29届奥运会已经在伦敦举行”这个句子的真值为“假”,因为实际上第29届奥运会是在北京举行的。,句义的蕴涵语言学关心句子的真值,但不是要把每个句子都拿到真实世界中去检验,而是要发现语义上有联系的句子、短语、词汇的真值是否存在可推导的关系。蕴涵和预设是句义之间真值的两种重要关系。通俗地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比如:a b 李明买了猕猴桃 李明买了水果 李明感冒了 李明病了 李明批评了张三 张三挨批评了前两对句义间的蕴涵关系直接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相关,如“称猴桃”是“水果”的下位义,“感冒”是“病”的下位义。一对句子中相同语义角色的词如果词义有下位与上位的关系,则句义一定有蕴涵关系。比如如果“买了猕猴桃”就一定“买了水果”,如果“没买水果”就一定“没买称猴桃”,而如果“没买称猴桃”却既可以“没买(其他)水果”,也可以“买了(其他)水果”。,句义的预设 通俗地说,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例如:a.他哥哥昨天回来了/没回来。b.他有哥哥。,第四节 语用,一、语境与语境义二、话题和说明三、焦点和预设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日常生活中的言内意外五、言语行为,一、语境与语境义 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话语需要与言谈现场的说话者、受话者以及说话时空及其存在正确地关联,才能准确地传递和被理解。物理语境中的各种要素,特别是说话者、受话者、说话时、说话地,在对面交谈的句子中常常被省略,需要根据语境补充出来,才能得到完整的句义。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句话“明天就过去吧”,必须知道说话的时间才能知道“明天”是哪一天,必须知道说话地才能知道“过去”的起点,必须知道说话者和受话者,才可能知道“过去”的主语是谁。,其次,语境还包括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某些句中省略的内容,并不在话语的物理语境中存在,但可以从话语语境中推断出来。我们看下面的对话:甲:你认识昨天演讲的人吗?乙:认识。他是我大学时的老师。句子中的省略和某些指代所传递的意义必须依赖话语语境来补充。第三,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作为语境的背景知识可以非常广泛,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在对话的话语中,说话者和受话者对意义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语言形式之外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受话者理解说话者要传递的意义,特别是言外之意。我们看下面的对话:甲:请问,几点了?乙:对不起,我没戴表。这里甲明白乙的回答要基于这样的背景知识,表是计时的仪器,知道时间需要看表,在交际现场没有公用表的情况下,个人没有戴表就无法看表,无法看表就无法知道时间。,从这样的背景知识,就可以从“没戴表”推出“不知道几点”的回答。进入言语交际的句子不再是孤立的语言单位。它是话语中的一个片段,反映的是与语境、特别是说话者相关的特定人类经验的信息。反过来说,由于这些特定信息中包含有与物理语境、话语语境和共同背景知识语境相关的因素,因此理解这些特定信息也就需要这些语境的支持。,二、话题和说明 进入言语交际的句子在符合语法规则、语义规则的前提下,还必须符合语篇组织的需要,符合在特定语境中最有效地交流信息的需要。这就涉及话题/说明和焦点/预设。话题和说明的定义与话题的有定性 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是要向他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个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包括特定时间、空间)的信息,可称作“信息的基点”。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是“说明”。,说话者所选择的信息关涉对象,一般是“有定”的。所谓“有定”,是指“确定的、有具体所指的实体”。这不仅是对于说话者来说的,而且是说话者认为对于听话者也同样适用的。也即,说话者选择的话题,是说话者所认为的听说双方都可以确定所指的实体,以这个有定实体为基点添加新的信息内容,才能更好地向受话者传递说话者在听说双方共有知识的基础上所要传达的信息。如:“客人来了”这句话以“客人”为话题,用来表示“客人”是说话者、听话者计划内的来访者,即“有定”的来访者。而如果改用“来客人了”这句话,则表示来客是听说双方计划外的不速之客。,话题的句法表现 不同的语言中,话题的句法表现不同。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一种是用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比如日语有专门标记话题的助词(wa)。汉语中,如果使用正常语调和一般句式,则从句首开始往后看的第一个担任语义角色的成分是话题。比如句子“大象鼻子长”中的“大象”是话题,“鼻子,大象的最长”中的“鼻子”是话题。句子“今天嘛,我在家”中“今天”是话题,我今天在家”则“我”是话题。,话题的意义 话题是句子所传达的信息所关涉的实体,选择不同的句子成分做话题则所传递的信息也不同。比如,“大象鼻子长”是要告诉受话人有关“大象”的信息,而“鼻子,大象的最长”是要告诉受话人有关“鼻子”的信息。话题的关联与篇章 话题句子的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而这一选择跟说话者对整篇话语的信息组织结构有关。整篇话语中各个句子的话题往往有内在的联系,组成“话题链”。相继出现的各个句子,如果话题或主话题相同,则后面句子的话题或用代词指代或省略。汉语中省略的手段用得多,英语等语言则更常用代词指代。,话题与施事 话题体现说话者选择哪个句法成分作为向受话者传递信息的基点,并且与整篇话语的组织有关;施事则只体现句法成分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动程关系的对应关系。话题和施事都落到句子同一个成分上的情况比较多,但也有很多情况下两者不一致。“小王昨天去了北京”这句话中“小王”既是施事又是话题,而“昨天,小王去了北京”这句话中,“小王”仍是施事,话题却换成了“昨天”。话题与主语 主语是单纯的语法范畴,不少语言中由专门的格助词或名词的格变化标志出来。具体句子中,话题与主语常常落在同一个句子成分上,但相反的情况也不少。,从话题和主语有明确区分的语言看,除了话题的有定性外,话题和主语的明显区别是:主语与谓语动词有直接的密切关系,由担任施事、受事等中心语义角色承当;而话题则可以由担任外围语义角色的成分(时间、方所、工具等)承当,还可以与动词完全没有关系。比如赵元任先生举的两个例子“他是个日本女人”(指“他的太太或他的女佣是日本人”)和“这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早”;前一句“他”与“是”或“日本女人”没有语义角色的关系,但全句信息是关于“他”的;后一句“这场火”与谓动词“来”也没有语义角色的关系,但全句信息是关于“这场火”的;所以“他”和“这场火”分别是这两个句子的话题,而不是主语。,三、焦点和预设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就是“预设”。说话者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新信息,也即句子的焦点,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例如,“小明吃了苹果”,如果语调重音在“小明”,那么“小明”就是信息焦点,回答的是“谁吃了苹果”这样的问题,“有人吃了苹果”则是预设;如果重音在“苹果”上,则回答的是“小明吃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小明吃了东西”则为预设。可见一个句子的预设是什么是和话语中的信息传递密切相关的。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汉语中的“是的”的句式中,“是”后面的成分就是信息的焦点。在“我是昨天来的”中,“我来了”是预设,是说话者设定的受话者已经知道的知识,而“昨天”是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的新信息。,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日常生活中的言内意外“会话合作原则”:首先,会话双方要使自己的话语有参与交谈的共同目标或方向;其次,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同时不要包括多于需要的信息。由于有这两条,所以能够用物理语境和日常生活常识推出来的信息就不必要出现在说话者的话语中,也同样由于有这两条,受话者会根据物理语境和日常生活常识去推导、去补充说话者的话语,得到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另外,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得体原则也在日常会话中起作用。,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言外之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时候可以“言不尽意”,留下一些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补充、理解,这就使语言的运用成为一种值得深究的学问。同样的意思采用不同的说法,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喻,等等,都很注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言内意外”来概括。,“言内意外”这种语言运用的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部好的小说,一首好诗,往往在有限的言辞中寄寓着无尽的意思,为读者咀嚼、琢磨作品的思想内容留下广阔的天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这首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的心情。我们这里只分析第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从表面上看,这句诗很简单,描写一个宫女正用小扇子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实际上在这个“言内”寄寓着好几层“意外”,十分含蓄,耐人寻味。第一,萤火虫出没在野草丛生的荒凉的地方,如今竟在宫院中飞来飞去,说明宫女生活的凄凉。,第二,从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孤独与无聊,借扑萤来消遣那孤苦的岁月。第三,轻罗小扇象征着她被遗弃的命运:扇子本来是夏天用来扇风取凉的,到秋天就搁置不用了,所以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弃妇。这些意思都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言内”的“意外”,读者可以凭自己的感受去补充这“意外”的内容。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别是诗的语言,都非常重视语言的这种暗示性和启发性,借此唤起读者的联想,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五、言语行为人们说出的话不仅仅是人类经验的映像(句义),也不仅仅是特定说话者对人类经验的具体认知,它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像打人、吃饭等其他社会行为一样,“说话”这种社会行为也有对行为者之外的事物(特别是受话者)或行为者自身产生某种效力的目标,也有因行为而引发实际变化的效果。简而言之,言语交际行为本身也构成新的人类经验,与现实世界中的其他人、物、现象、事件有着“行为效力”的关联。这些是语言在另一层次上的意义。从这一视角对语言意义的关注称为言语行为研究。,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所谓言内行为,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言外行为是指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言后行为是说话人说出话语后达到的结果。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请大家把书翻到第8页。”这里,教师运用语言单位和规则,说出有意义的句子,这是言内行为。教师说出这个句子是对学生的一种要求或指令,要使听话者做一件事,这是言外行为。最后,学生听到教师的话,做出相应的行为,这是言后行为。,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阐述、命令、请求、询问、感谢、道歉、祝愿、承诺、宣告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都是通过不同的句型结合说话时的语境体现出来的。一般语言中都具有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等句型,表达的是说话者的语气,而从言语行为的角度看,则表现了最基本的言语行为类型。一般祈使句表现命令或请求的行为,疑问句表现询问的行为,陈述句表现阐述的行为。在语言形式上,一些特殊动词在言语行为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些动词如“建议”、“提议”、“命令”、“承诺”、“宣布”等等,当主语为说话者“我”时,都体现了明显的相应的言语行为,这样的动词叫施为动词,这样的句子称为施为句。,现实中的话语,常常具有超越直接言语行为的其他的言语行为功能,这称为间接言语行为。例如,请求的言语行为常常并不使用祈使句,而使用疑问句。下面这些疑问句在很多语境中都是表示请求,它们的直接言语行为是询问,间接言语行为则是请求:能把糖递给我吗?请把糖递给我。同样,陈述句也可以表示命令、询间等言语行为,祈使句也可以表示感谢、道歉、祝愿等行为。现实中的话语属于哪种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同样的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是不同的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通常为字面意义具有的行为功能,间接言语行为是非字面的意义具有的行为功能。这两方面的意义都是听话者所能把握的,但后者为言语的真正目的。听话者能够领会到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是依据对各种言语行为的语境条件的综合把握,同时也在贯彻会话中的合作原则。语言在说话者的运用中既传递着说话者的思维成果,也传递着说话者的行为意向,这两个方面都属于语言的意义。言语行为研究关注言语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关注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不同目标、效力及其跟使用者社会关系的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