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和教学创新之专业成长.ppt
1,創造力與教學創新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張世忠 教授,2,一個縣官被交代要特別照顧三個貢生,當天的考題是論如何治國,平天下。第一位考生不會作答,只將三字經背寫了一遍,縣官看了後說:錄取了!記性很好。第二位考生不會作答,只在考卷上畫了張畫,縣官說:錄取了!第三位考生,欣賞特質,個個是英才,3,有位富翁很喜歡吃鴨腿,家裡殺了鴨子,但每次廚師僅端出一條腿;富翁特別帶廚師到養鴨的池子,看到一群鴨子在睡覺,富翁問:鴨子有幾條腿?一條!怎麼會?,只要鼓掌、鴨子也有一雙腿,4,求全,個個成鴨子,動物與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人設學校,辦教育,因此,動物界也決定要辦所動 物學校。人類談全人教育,動物學校也決定強調全動物教育,每個動物都需會跑、會飛、會游泳。結果,5,壹、前言,教師憑藉過去所學,教現在學生,去適應未來的社會課程的改革(九年一貫),核心精神是教師的創新教學 要培養有創意的學生,必先有創意的老師創意的教師必須不斷的學習和自我成長,教材上的組織和編排,教學技術的靈活運用,教學情境的妥善佈置等都必須要有創新的思維和策略,6,貳、教學創新的意義,具有不同凡想、別出心裁、顛覆傳統或追求新穎的想法Rogers(1995)認為:創新是一個被個體或採用單位覺得新穎的點子、作法或事物;第一次使用或發現一個點子後,假如個體覺得某個點子是新的,那麼這個點子就叫做創新林煌凱(2002)引用Bradford and Kent:將一個被認為是新的觀念成功地推介到一社會組織內部,且本質上只要這個區域或社會組織所認為這個觀念是新的,即可稱為創新,7,貳、教學創新的意義,目的:提高學生之學習興趣、啟發學生之創意思考、和適應學生之個別差異教師因時制宜,變化其教學方式教師要創新教學,必須具備有創意或創造力的精神,8,何謂創造力?,(一)一種能提出新概念、新事務、或高層次問題的能力 創造產生對本身具有價值的構想或新領域的能力(Osborn,1957)創造乃在修正已知,探索未知,進而組成新知的能力(Getzel&Jackson,1962)創造乃是個體產生新的觀念或產品,或融合現有的觀念或產品而改變成一種新穎的形式(Guilford,1985)。,9,何謂創造力?,(二)它是問題解決的新方法及能力(Deway,1910)創造力乃是對問題形成新假設,修正或重新考驗該假設,以解決。即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Torrance,1962)。,10,何謂創造力?,(三)包括五力:敏覺、流暢、變通、獨創及精進能力 創造力的因素包含對問題的敏感力、流暢力、創新力、變通力、綜合力、重組的能力、複雜度、評鑑力(Guilford,1956),之後修改為流暢力、變通力、獨特力、再定義與精進力(Guilford,1968)。Williams(1971)認為創造力包含流暢力、變通力、獨特力、和精進力等認知。,11,何謂創造力?,(四)創造是在求自我實現,將自我實現表現於日常生活中,便具有創造性生活(Maslow,1959)。Sternbeger(1996)強調生活創造力須運用三種能力:(1)綜合能力(synthetic ability)(2)分析能力(analytic ability)(3)實踐能力(practical ability,12,13,創造力對個體產生新的觀念或產品,有價值的新構想或新領域,或融合現有的觀念或產品而改變成一種新穎的形式。各家觀點:發明家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思想家提出前所未有的觀念或想法 科學家前所未有的科學理論或原理的 發現或是科技術的發明,14,教學創新實際應用在教學之意義:(1)無中生有想出別人所不出的觀念或做法(2)有中生新對傳統或現況教學做法之革新(3)以產生正向價值為依問題解決的能力即使前人已經發現或創造出來的事物或想法,如果學生尚未知悉,也可以用來做為創造或創新教學的教材。,15,教學創新之綜合解釋,教師在教學上的創新亦可能根據本身的信念、對教材的熟悉度、對學生學習的期望、創新嘗試的態度、教學風格等等的影響而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但其最終目標不外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亦即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增進師生互動及學生能有更佳的成就及學習態度,16,參、教學創新的本質,:教師個人的特質 教師本身的智慧、知識、思考 方式、及人格等都會影響教學創 新之因素。,:教學環境的刺激與情境教師教 學創新專業成長的途徑,17,Sternberg&Lubart 認為開發個人的創造力可以從下列六方面著手:,18,一、智慧:綜合、分析、實踐,1.綜合:以新的或非故步自封的方式看事 情、分配資源。2.分析:重新界定問題、建構問題。3.實踐:將新的想法加以落實能,夠有 效的把自己的成果表現給人看。,19,二、知識:鑑往知來,要先有相當程度的專業知識才可談創造。創造力不可能憑空存在的。對於領域要有所了解,避免別人走的路。必須具備正式與非正式的知識,20,三、思考:啟動因素、主要關鍵,思考是一個人如何利用或發揮他的智慧,它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個人選擇用哪種能力的方法。,21,四、人格特質:精神支柱,人格特質:不是固定的,由與生俱來的習性和外在環境互動後產生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特質,有一部分是人自己可以控制發展出來的。構成創造力所需的個人特質:1.面對障礙時的堅持 2.願意冒合理的風險3.願意成長 4.容忍曖昧5.接受新的經驗 6.對自己有信心,22,五、動機:生命活力,動機是使你學習或做某件事的驅力。外顯動機是指受金錢、名譽、權力誘因。內隱動機是自己喜好、自我挑戰、自我表達內隱與外顯動機對目標來說一樣有效,因為它使人專注於手邊工作,有創意的人做的絕大多數都是他有興趣、他所喜歡的事,,23,六、環境情境:刺激的反應,創意是一個人跟環境互動的產品鼓勵和看重創造力的環境對創造力是有利應該是有一個大致良好的支持環境,裡面要有一相障礙、挫折散佈在過程中,才能刺激潛能的發展。,24,肆、教學創新的理論基礎 多元智慧理論,沒有任何一套教學方法在所有的時期,對所有的學生都適合所有學生在智慧中有不同的傾向,任何一種方法不能適用所有學生。在以多元智慧為基礎的課程設計中,沒有一個所謂最佳教學技巧與方法,創作取向的教師可以配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又能滿足學生的需求。,25,多元智慧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智慧表現猶如高山與平原的並立。奇才或專家是指某一項智慧超越常人,但其他智慧並不怎麼樣。如果給予適當的鼓勵、充實和指導,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能力使所有智慧都發展到一個適當的水準。每一項智慧都有多種智慧表現的方法。某項智慧有它出現的時機、顛峰及下降時期,26,教師對學生最好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 法,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啟發學生各 種智慧。多元化教學的發展趨勢,強調學習動機 的引導,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啟發學生潛 能的領導者。現代教師必須熟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並且在教學活動中選用適切的教學方法,始能發揮有效創新的教學。,27,伍、教學創新之環境與策略,第一步:營造活潑開放、自由安全的教學環境應特別注意班級教學中生動、活潑、自由、溫馨、幽默的支持性氣氛,以學生為主體、相互尊重、接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不能製造緊張、壓迫、權威的學習環境,才能利於師生的互動,相互的激盪,激發學生源源不絕的創造思考。,28,創意思考的技巧可經由練習而學到,並且創意能導引更高的學習成就。學生怎麼學習和他們在班級中的角色,決定他們實際能擁有創意學習的機會多寡。Osborn(1953)提倡善用個人的創造力,並相信創造力是可經由訓練而提昇的腦力激盪、不斷加以評斷、鼓勵自由聯想及想像、及尋求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法等方式,來訓練創造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29,創造力發展的阻礙,(1)教學環境及文化理念呆板的教學傳統按部就班的態度家長重視成績及升學聯考(2)人們害怕改變安於現狀缺乏主動積極企圖心缺乏自信心害怕被別人批評(3)考試的威力追求標準化的答案沒有鼓勵創造力之評量。,30,教學創新之策略,31,一、腦力激盪,腦力激盪是一群人共同運用腦力,做創造性思考,在短暫時間內,對某項問題的解決,提出大量構想的技巧在過程中將學生的創意想法蒐集起來,寫在黑板或投影片上;在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之後,找出所有想法的共同原則;或是將他們分門別類,這個方法可以給予所有獨特想法的學生特別表現的機會。,32,Osborn(1957)指出腦力激盪的四大原則為:(1)延緩判斷點子好壞(2)點子數量越多越好(3)歡迎自由聯想(4)藉助他人的想法做出更多的聯想或改善他人的點子。腦力激盪法的兩大要點:(1)延遲判斷(2)量中求質,33,二、角色扮演,讓學生將生活片段或是人物、教材有關主題以趣味性手法表達出來。演出者有機會了解所扮演人物的特徵性格上的優點、缺點觀眾也可因印象鮮明而反省自我,並有助於學生對於情境問題的解決。,34,三、想像力表達,讓孩子充分利用語言、文字、圖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像力及意見,利用共同圖畫創作、故事接力、文字猜迷等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可在教學活動進行時加入一些集體遊戲,活絡整個班級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超級比一比。,35,四、創意寫作,強調如何訓練學生有思維的敏捷性、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及精進性等。教師於教創意寫作時要注意到:1.不要限定學生在作文課於教室中寫完2.多設計一些有發揮創意空間的作文題目3.給學生不同的思考策略,發現有新意的內 容:改寫龜兔賽跑的故事。4.讓學生多使用類比、對比的寫作技巧。,36,透過、和影像等視覺效果的變化,可以激起學習者的興趣。顏色可以用來區分意念、引導注意、提昇記憶的量。在學習材料中增加圖形、變化字體、放大或縮小字母、加進空格、符號 和標示用在語文課,可以讓學生區別錯別字、文字拆解、或是聯想字的意思。,五、學習材料的視覺變化,形,狀,顏色,37,六、使用背景音樂,挑選相關的音樂,喚起學生的舊經驗,或提示學生待會要進行的課程內容。尋找一種可以為某種課程或單元創造出適合學習心情或氣氛的音樂,這種聲音甚至可以包括聲音效果、大自然的或引發某種情緒狀態的古典或現代音樂。例如:要講解社會科的農村型態,可以播放農村曲、我愛鄉村等歌謠。當學生朗讀一個發生在海邊的故事之前,放一段大海的錄音等。,38,七、情境模擬,讓學生能設身處地的思慮未來可能遭遇到的問題,就問題情境和相關因素共同討論,並提供解決問題之對策。蒐集一些真實的問題案例或給予學生一個情境,作為討論的主題。將學生數人分成一組,每個人可以扮演一個以上的角色,演示給班上同學看。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的態度以及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如果同學受傷了怎麼辦?、遇到陌生人問路。,39,增進教師教學創新之秘訣:,一、要有教學創新的信念二、找回自己的創造力三、改變教學習慣或生活方式四、設計教學創新之環境五、隨時積存創意錦囊六、擴大自己的視野七、運用科技促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