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乳仔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管理关键.ppt
养好乳仔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管理关键,赵克斌 博士,研究员中国农科院畜牧所2006年7月,养好乳仔猪须从胚胎期抓起,猪胎儿的蛋白质沉积量从怀孕第70天开始急速增加:怀孕70天之前,胎儿平均每天沉积蛋白质3克,70天之后,平均胎儿每天沉积蛋白质56克。因此,必须提高怀孕后期的饲粮蛋白质水平。在怀孕后期,胎儿的能量需要大幅增加:妊娠84天以后,每天饲喂3.1Kg饲粮(9.8MCal DE),母体依然是能量负平衡(背膘厚减少0.6 mm。因此,必须提高怀孕后期饲粮的饲喂量。如果母猪妊娠后期饲粮蛋白质低、饲喂量不足,可导致母猪妊娠期营养储备不足、出生乳猪弱小、抗逆能力低下,增加生后培育的难度。,妊娠期母猪应激降低其乳猪的生命活力,营养方面的应激:妊娠后期饲粮蛋白质水平太低,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初生乳猪弱小。精氨酸的作用很关键:Arg NO,多胺,调控胎儿的营养供应。母猪在妊娠期遭受应激(疾病、冷热应激、管理应激等),皮质激素水平持续高,导致乳仔猪的皮质激素基础水平提高,在遭受感染应激后免疫力低下(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偏低),降低乳仔猪的抗病力,死亡损失增加。母猪在妊娠期遭受应激,降低初乳的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对乳猪的保护率。因此,必须尽量减少妊娠期应激母猪应激 后代抗病力降低,在目前规模化猪场疫病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意义重大。,保证乳猪吃足初乳,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致关重要,如果乳猪获得的母源抗体不足,在35周龄时其免疫力处于十分低下的阶段,而这正是断奶应激时期。免疫力低下断奶应激 疫病趁虚而入,仔猪死亡或变成赖猪。乳仔猪在6周龄之前主要靠母源抗体保护,免受病原的攻击。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含量在第一头乳猪出生后的24小时内急速下降,前6小时最高,之后明显降低。,保证乳猪吃足初乳,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致关重要,初乳的形成在怀孕的后期(105天)。母猪的初乳产量相差很大(2-5kg),产仔数多,每头摄入初乳少。乳猪体重越小,吃到的初乳越少(少100克初生重,少吃30克)。每头乳猪能存活的最低初乳摄入量为170克;220克才保证成活。对出生后几天内的乳猪,初乳提供关键的养分;对一周以上的乳猪,初乳提供免疫保护。,保证乳猪吃足初乳,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致关重要,初乳中的抗体水平受到妊娠期应激、疫苗接种、驯化适应等因素的影响:持续的应激(如受伤、打针后起脓包、不良的环境)降低母源抗体的水平;免疫接种、适应性驯化可提高母源抗体对特异性病原的保护。因此,必须让乳猪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这在当前尤为重要。措施:对乳仔猪危害严重的疫病在妊娠期免疫接种;为母猪打针要严格消毒,一猪一针头,杜绝出现脓包(持续的感染降低母猪对特异性病原的抗体产生);乳猪出生后,擦干、烘干皮肤马上让其吃初乳。不能人为延后乳猪吃初乳(乳前免疫是例外),尤其是后出生的乳猪。,初生乳猪和刚刚断奶仔猪的环境有效温度致关重要,初生乳猪:有效温度35度。低温应激加速体能量储备耗竭,降低乳猪的生活力,减少初乳摄入,大大增加乳猪的死亡率。早期断奶仔猪对温度的要求(2826度),高于断奶之前。原因是:刚刚断奶的仔猪采食少,体内产热少。低温应激进一步降低仔猪抗病力,导致疫病乘机突破仔猪的免疫防线,爆发疫病。新消毒的空保育舍在冬季温度很低,即使在转猪之前对保育舍加温,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有效温度(墙壁、地面、顶棚表面温度依然很低)。,初生乳猪和刚刚断奶仔猪的环境有效温度致关重要,可以采取的措施在断奶后必须马上转入保育舍时:提前加温保育舍,使有效温度基本达到刚刚断奶仔猪的要求;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前几天额外加一个红外线灯。断奶后让仔猪在原产房留57天,等仔猪已经大量采食后再转入保育舍,这样对保育舍的有效温度要求大大降低。断奶后,母猪赶走,仔猪在原栏一直培育到70天后直接转入肥育舍,效果非常好。断奶后尽快促仔猪吃料,增加体内产热。,断奶前乳猪补料的摄入量十分关键,补料的意义提高断奶体重:乳猪多吃100克补料差不多增加100克断奶重。不过早期断奶的乳猪以母乳为主,补料的增重作用有限。减少母猪失重:当母猪采食量低时,补料可减少母猪失重。最重要的是:足够的补料促进乳猪消化道适应,断奶后可立即采食饲粮,减少断奶应激的不良后果。断奶前补料的采食量影响断奶后的采食和生长。,断奶前乳猪补料的摄入量十分关键,断奶前的补料摄入量决定断奶后采食和生长28日龄断奶前补料摄入情况基本未食食少量补料食较多补料断奶后前4天的采食量,g/d105132154(100)(126)(147)断奶后前4天的日增重,g/d-34220资料来源:E.M.A.BRUININ 等,2004。,断奶前乳猪补料的摄入量十分关键,补料的要求补料的量越多越好:每头乳猪须吃补料600克(28天断奶);保证每头乳猪都要吃够补料,而不是平均补料消耗量。补料的质量是关键:高适口性(甜味:加蔗糖,葡萄糖,乳糖;奶香味);高可消化性;高营养浓度;低抗营养因子。对母猪乳有补偿作用(母乳Arg限制),断奶前乳猪补料的摄入量十分关键,补料技术出生后57天开始诱食。认为乳猪在20天以前不会吃料,早补无益的观点不对!补料的关键在于诱食,而不是随意采食。通常的补料方法是将颗粒补料置于补料槽中,乳猪随意采食,爱吃不吃。这种方法不能促使乳猪采食补料,部分乳猪可能完全不吃补料。增加补料的措施:5日龄开始;将补料加水、加糖调成糕状,置于手指上,等好奇的乳猪来拱,趁势抹在嘴里一些,让乳猪感觉补料的甜美,每天上下午各1次。在诱食时加口哨形成条件反射,几次后乳猪即知道补料甜又香,一吹口哨就过来舔食。其后可将稠状补料一勺置于地板上,让乳猪自己舔食。10日龄时上槽:经过几天的诱食,乳猪认识了补料的甜美,即可将补料放在补料槽中,让乳猪随意采食。补料槽应吊起,以避免被乳猪脏污。将补料拌湿成稠状,少给勤添,保持清洁。,饲料的消化率致关重要,乳仔猪的消化能力远远低于中大猪乳仔猪消化道容积、消化能力、胃酸度远低于中大猪,对饲料的消化率远低于中大猪。缺乏关于乳仔猪消化率的资料,营养成分表给出的可消化数据是生长猪的数据,少数给出母猪的消化率数据。刚刚断奶的仔猪的消化能力受到断奶应激的打击,消化道受到损伤,消化酶的活性十分低下。越是难消化的饲料,生长猪与仔猪对其消化率的差距越大。,饲料的消化率致关重要,饲料的可消化性制约乳仔猪的采食量乳仔猪采食量低主要受制于饲料的不可消化的部分。低消化率的饲料反馈抑制了 乳仔猪的采食。WHITTEMORE(1992)估计,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受体重和饲料消化率决定:饲料日摄入量(kg/d)(0.013体重)/(1消化率)要提高仔猪采食量,选用高消化率饲料是关键。低消化率的饲料导致腹泻。,饲料的消化率致关重要,饲料的低可消化性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植物性饲料,特别是含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多的原料,在小肠的消化吸收率低,导致大量未消化的养分进入大肠;粉碎太粗、难消化的饲料,大量养分进入大肠。大肠中过多的养分,特别是蛋白质,刺激大肠杆菌的增值,分泌细菌毒素,导致腹泻。腹泻是大肠杆菌与消化吸收不良互相作用的结果。,饲料的消化率致关重要,提高饲料消化率的措施选用易于消化的饲料原料,少用难消化的饲料原料配制乳仔猪饲粮。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消化率高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乳制品、血浆制品、鱼粉豆粕。含NSP高的饲料原料消化率低。NSP降低小肠段消化率,大量未被小肠消化的养分进入大肠,导致过度的腐败、发酵,引起消化紊乱,腹泻。添加外源酶制剂:以玉米为主要能量饲料的饲粮,添加木聚糖酶和 甘露聚糖酶,提高仔猪回肠干物质消化率4个百分点,回肠氨基酸消化率5个百分点(畜牧所养猪室,2002)。充分粉碎:仔猪饲粮的粉碎细度要求高于生长猪,玉米和豆粕的粉碎细度由900微米降低到600微米,粪氮减少11。MJ/kg(CHOCT等,2004)。热处理饲粮:膨化、糊化。,饲料的消化率致关重要,大米、碎大米非常适合配制乳仔猪饲粮大米的NSP含量极低,是最易被仔猪消化的谷物能量饲料。用碎大米代替小麦,大大降低仔猪消化道的E.Coli水平和腹泻率。用大米代替仔猪饲粮中一半玉米,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提高3.15个百分点,其中赖氨酸和苏氨酸消化率提高6个百分点,采食量提高10,日增重提高15(畜牧所养猪室,2002)。大米的 适口性、消化率和Try/Lys 优于玉米。,断奶后仔猪的采食量致关重要,刚刚断奶仔猪采食量低导致小肠萎缩,酶活降低乳仔猪短期停食(12小时),消化道萎缩28(等,2005)。断奶应激 采食停止 小肠得不到养分消化道萎缩,结构改变(小肠绒毛降低,刷状缘酶活降低)消化吸收下降 生长受阻、腹泻。,断奶后仔猪的采食量致关重要,断奶后仔猪采食量低限制生长潜力、降低抗病力仔猪断奶后生长受阻,不是受限于生长潜力,而是受限于营养供应。营养供应的减少主要由于不足的采食量和低消化率的饲粮。刚刚断奶的仔猪采食减少(不食),一段时间后突然增加采食量导致腹泻,用饥饿(不给料)控制腹泻方法得不偿失,可降低仔猪的抗病力,增加疫病爆发的风险。,断奶后仔猪的采食量致关重要,让刚断奶的仔猪尽快采食十分重要断奶后不能让仔猪空腹。必须让断奶后的仔猪马上采食,消化道营养供给不能中断。可通过断奶前足够的补料,以及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饲粮促使仔猪尽快认料。刚刚断奶的仔猪继续给断奶前的补料,调制成稠料,添加喷干血浆、奶粉促使仔猪快认料。,断奶后仔猪的采食量致关重要,长光照增加断奶仔猪采食断奶仔猪舍延长照明可促进仔猪采食。断奶后14天培育结果,g/d日采食量日增重常规光照: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211169长光照: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279249这个试验结果显示,光照促进仔猪夜间采食。自:E.M.A.M.BRUININX等,2002。,乳仔猪饲粮的氨基酸要求不同于中大猪,乳猪的营养供应绝大部分来源于母乳。与人们想象的不同,母乳并不是完全平衡的营养,全靠母乳不能完全发挥乳猪的生长潜力。母猪乳的Arg含量极低(Arg:Lys=0.35),而乳猪最理想的Arg:Lys为0.55(自等,2004)。Arg是必需氨基酸,也是限制性氨基酸。Arg是非常重要的氨基酸,合成NO、多胺,尿素循环等。Pro、Gln、Glu可在体内合成精氨酸,但21日龄乳猪合成能力最低。,乳仔猪饲粮的氨基酸要求不同于中大猪,乳猪补料乳猪补料不是完全根据乳猪的氨基酸需要量来配制。乳猪的补料应弥补母猪乳的氨基酸不足,提高精氨酸的含量。可通过添加合成精氨酸补充精氨酸,但精氨酸还未有饲料级,可能价格很高。可在补料中配入含精氨酸高的饲料原料,如花生饼、大米、鱼粉。,乳仔猪饲粮的氨基酸要求不同于中大猪,早断仔猪乳蛋白易于被仔猪利用,但如果超早期断奶仔猪代乳料完全由乳产品配制,则精氨酸缺乏,限制仔猪的生长。有试验显示,21d断奶仔猪乳清粉作为蛋白质来源的效果不及鱼粉乳糖,原因是乳清粉氨基酸不平衡。早断仔猪的苏氨酸需要量较高,Thr:Lys须达到0.65;Thr是肠粘液蛋白的主要成分,吸收的Thr大部分被小肠截留,用于合成粘液蛋白。仔猪的色氨酸的需要量可能高于NRC的估计,Trp:Lys 0.22才行。,乳仔猪饲粮配制的特点,乳仔猪饲粮配制的原则 高能、高氨基酸、高消化率、高适口性、高质量,低NSP、低抗营养因子、低酸结合力。断奶早期要求较复杂的饲粮(乳制品、血浆制品),45周龄以后可半复杂的饲粮。控制腹泻(用高消化率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饲料、抗生素、酸化剂、ZnO)。,乳仔猪饲粮配制的特点,乳仔猪料能量原料的选择乳糖的水平应与日龄相适应。1825天,25;2639天,13;4053天,5即可。过多无益。谷物:首选大米或碎大米,次选玉米和小麦,或将部分玉米用碎大米替代。因为,大米适口性、消化率高,NSP低。油脂:植物油脂是首选,尤其是中短链脂肪酸油脂,椰子油、棕榈油。,乳仔猪饲粮配制的特点,乳仔猪料蛋白质原料的选择首选动物蛋白质饲料:乳猪,早断仔猪需要血浆制品、乳制品、优质鱼粉。但不宜用鸡尸体粉、肉骨粉等难消化的原料。植物性蛋白饲料不宜用难消化的菜粕、棉粕,限制豆粕的用量(日龄越小,允许豆粕的比例越低)。可配入适当比例的优质酵母粉,提高消化率,促进消化道健康。为了减少豆粕的比例,还可配入一定比例的新鲜花生饼,提高适口性,降低抗营养因子。,乳仔猪饲粮配制的特点,乳仔猪矿物质饲料的特点乳仔猪饲粮宜采用低Ca:P,Ca:P 1.2:1比较有利。Ca的水平宜用低标准,不低于0.65即可。高Ca的不利后果:提高酸结合力,降低适口性。自:R.NEDEVA,2003.,乳仔猪饲粮配制的特点,食盐的添加量有必要提高乳仔猪饲粮中一般配入相当比例的乳清粉、鱼粉等,本身含较高的Na,Cl,但这并不意味着食盐的添加量降低。乳仔猪饲粮的食盐添加量不宜低于0.4%,最好在0.6-0.8%。自:MAHAN,1999。,仔猪的管理:断奶后第一周是关键,断奶后第一周仔猪的增重致关重要。争取第一周增重1公斤。如果第一周不增重,甚至失重,将导致严重后果。早断仔猪第一周要求非常高的有效温度(2826度),高于断奶之前。断奶后的冷应激将导致严重后果:采食量减少,消化率下降,抗病力降低,腹泻,诱发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继续饲喂断奶前的补料(高适口性、高消化率、高质量)。断奶后尽快让仔猪采食饲粮,使仔猪肠道的营养供给不中断。断奶后一天发现仔猪腹瘪,说明还未认料,必须采取措施,诱导尽快吃料。在断奶饲粮中添加抗生素,有助于控制腹泻。早断仔猪、弱小仔猪喂稠料效果好于干料,稠料可促进仔猪尽快吃料,增加采食量,减少腹泻。,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