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之第五章.ppt
第五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第一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一、南戏的兴起:1、关于南戏最初出现的年代问题,现在主要是根据一些明人的记录(如祝允明猥谈、徐渭南词叙录等)来推断的。南戏最初出现大约是在宣和之后,它是由温州(古称永嘉)艺人创立的,因此又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是“永嘉戏曲”,也被称为南词。,到了宋光宗朝(11901194),流传到了都城临安,盛行于浙闽一带。到了元代,北方盛行成熟的北曲杂剧,“语多尘下”的“永嘉杂剧”曾一度衰微。但是根植于南方人民群众生活之中的南戏,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再加之与北曲杂剧的交汇融合,“永嘉杂剧”重获生命力,走向了它的繁荣。成为元代后期与北曲杂剧相并立的两大剧种,甚至有超越北曲杂剧之势。人们为了区分,于是也把它称为“南戏”。,2、南戏是在广泛吸取宋代众多伎艺(如宋杂剧、影戏、傀儡戏及唱赚等)为前提,在宋杂剧脚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二、南戏形式上的特点 1、南戏在结构上不分折而分出,它没有固定的出数,长短自由,南戏的出以“人物上场下场为界限”,实际上等于“场”,一般都有几十出。,2、它没有“楔子”,但有“家门”,又叫副末开场。副末介绍剧情或说明创作意图,和杂剧不同的是:“家门”不是戏情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要人物出场有定场白,每出戏完时有下场诗。3、在演唱方面,一出戏不限用一个宫调的曲子,也不是一韵到底、一人主唱,可互唱、合唱、主唱,伴奏以管乐为主。,三、南戏作品概貌:1、现存的宋元南戏作品,有传本的有19种,仅有佚曲的有130种。这些戏剧从以表现爱情婚姻与家庭纠纷为主题。最为知名的是被记载在永乐大典中的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与小孙屠,它们并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其中的张协状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南宋戏文。这部戏文对后世的南戏影响很大。在这部戏中,它采用了双线结构,而这也奠定了今后南戏的基本写作模式。,2、到了元代,流传很广的南戏作品有“荆白拜杀”(有四大传奇或四大戏文之称),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这些主名难考的戏文,思想和艺术成就不是很整齐。琵琶记的出现,才标志着南戏的最终成熟,宣告了南戏对杂剧的战胜,因此,它被人誉为“南戏之祖”。,荆钗记剧照,白兔记剧照,拜月亭剧照,杀狗记剧照,第二节 琵琶记,一、作者及剧表梗概:1、高明(1307?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自少博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他就隐居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琵琶记就创作于这个时期。,高明纪念馆(浙江瑞安),2、剧情梗概:高明琵琶记的剧情来自于早期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高明对原来的戏剧结局及人物的形象进行了改造,这个改造的关键就在于“三不从”这一关目之上。他把一个原先是批判弃义书生的戏曲改造成了一个宣扬伦理道德的戏剧。,二、悲剧意蕴:1、高明创作琵琶记的宗旨在此剧的开头就鲜明地表达了出来:“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他在剧中叙写的故事是“子孝共妻贤”的内容。也就是说,琵琶记以彰显封建伦理(“风化体”)为宗旨,在剧中塑造出一个“全忠全孝”的蔡伯喈、“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琵琶记糟糠自厌,2、但高明在肯定封建伦理的合理性同时,也揭示出了封建伦理的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充分地表现在蔡、赵二人身上。在展示二人不同的生活与命运之时,作者揭示出了封建伦理枷锁之下的蔡、赵二人的痛苦,这才是此剧的深层悲剧因素。而作者也以此来引发人们对于封建伦理的进一步思考及对其合理性进行质疑。,第三节 琵琶记的艺术成 就,一、琵琶记的成功主要在心理刻划。这种心理刻划是通过“三不从”关目的设置体现的。在外表荣光的情景之下,却出现了一个心理凄苦的蔡伯喈形象。这一方面反映了蔡伯喈性格的软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外在的规范、社会的准则与基本做人准则之间的冲突,因而,使全剧表现出元代后期文人在重建精神文化系统上的苦闷。,二、琵琶记的戏剧冲突也很有特色。这就是剧中两条线索的交叉进行、对比衔接。一边是蔡伯喈赴京之后的诸般遭遇,一边是蔡妻赵五娘在家中的多种苦难。使全剧包含了很广的社会内容,也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刻划,使蔡伯喈的郁闷情绪、赵五娘的吃大苦耐大劳的品德,都得到了充分的凸现。,三、琵琶记语言的成功之处在于:配合着人物不同的处境地以及两条线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蔡伯喈:词藻华丽、典雅,赵五娘:本色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