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ppt
社会心理学,第八章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利他 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侵犯,1964年的一天,美国纽约,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的姑娘返回她的公寓,被一歹徒持刀杀害。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遇害者的38个邻居在整个案发的35分钟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遇害者与歹徒搏斗的30多分钟里,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援助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案例吉诺维斯事件,第一节 侵犯行为,第一节、侵犯概述第二节理论解释侵犯行为理论解释第三节减少侵犯行为的途径,第一节、侵犯概述,一、理解侵犯二、侵犯与敌意三、侵犯行为的类别,第一节 概述,什么是侵犯 侵犯(aggression):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侵犯概念的3要素:伤害行为、伤害意图、社会评价,概述,二、侵犯与敌意 敌意(hostility):非身体接触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 敌意有高度排斥性的态度敌意有时是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敌意与侵犯最大的区别是,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不能实现时,往往以敌意表现出来。这时,敌意实质为代偿性的侵犯。,三、侵犯行为的类别,(1)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2)按照侵犯者的动机,侵犯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侵犯的种类亲社会的侵犯:符合社会规范(抓强盗)被认可的侵犯:父母孩子反社会的侵犯(狭义的侵犯):违反社会规范,第二节 侵犯的理论解释,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社会学习理论挫折侵犯理论有关侵犯的生物学解释,一、侵犯的本能论,(一)S.Freud的精神分析观点 生本能和死本能 侵犯指向毁灭(二)K.Lorentz的习性学观点 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不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动物通过侵犯来保护一定的求食、生存的领地和繁衍后代。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让步为目的。,K.Lorentz论侵犯论,动物侵犯行为:1、扑食行为 2、争斗行为,证据:Lorenz(1966)雄丽鱼自然环境/无雄丽鱼/无雄鱼,侵犯有进化意义黑头鸥吃掉其他鸥鸟的幼鸟南极帝王企鹅将同伴推入海中看有没有猎食的鲸鱼人类行为更易受社会环境的塑造-社会化,二、社会学习理论,(一)模仿学习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的态度和侵犯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而得到的,就人类来说,观察模仿是一个极重要的学习过程。,(二)侵犯与大众传播,电影电视节目中侵犯行为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电视中的暴力节目会产生影响人们行为的作用呢?观众所看到的电视节目在某一主题和内容方面出现频繁而且相当一致。观众经常地、有规律地收看主题内容的节目。观众知觉并学习到该主题内容所表现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付和解决一些问题。观众对于主题内容所表现出的思想必须有某种程度的接受。,侵犯的社会学习理论,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观察榜样的侵犯行为+合理的+相似的情境 大众传媒的影响Phillips(1986)美国谋杀率 重量级拳击赛第2周上升 受害者原因:麻木 不同情他们可以,我也可以 降低约束力他们是这样做的呀!模仿手段,五、挫折侵犯理论,(一)最初的理论 挫折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 一是指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 紧张状态 例:消失的挖掘机(责骂并辞退后报复)尖刀求爱(贺某发现原来女友爱上他人),J.Dollard(1939)提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1.侵犯的强度同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但超过一定限度的受阻后,却不一定导致侵犯;2.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3.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预期惩罚一定时,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二)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社会心理学家贝克威兹认为个体在遭受到挫折之后将做出什么反应,表现怎样的行为,是由环境内在的线索或者说环境提供的刺激来引导的。N.Miller(1941)修正: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四、有关侵犯的生物学解释,生物进化学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非常强调人类行为进化和发展过程。凯瑞斯细致地论证了:侵犯的能力是人类固有的;侵犯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在青春期中表现得最明显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青春期时的身体侵犯只扮演着不太重要的角色;在青春期和成人早期中,与男孩相比,女孩更多地使用人际支配和人际惩罚的等替代性方式。,四、有关侵犯的生物学解释,行为遗传学行为遗传学领域也有大量的研究试图证明遗传因素在人类侵犯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其中孪生子、染色体差异、被收养者与亲生父母的比较等研究是比较常见的。激素活动说人们很早就发现,雄性激素在动物的侵犯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如睾丸激素之类的雄性激素之所以能够影响动物的侵犯行为,是因为它们能够在动物身上起到两种作用:组织和激活。,第三节减少侵犯行为的途径,(一)宣泄(二)报复与惩罚(三)提供非攻击的榜样(四)感情移入(五)置换、寻找替罪羊,(一)宣泄,第四节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一、影响侵犯行为的直接外因二、影响侵犯行为的背景因素三、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体因素,直接外因,(一)挫折(二)挑衅(三)诱因(四)酒精,(二)挑衅,人们对于挑衅行为所做出的反应,取决于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即对挑衅的认知与解释是挑衅起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三)诱因,1.侵犯线索的发现2.厌恶性刺激诱因3.奖励性诱因4.示范性诱因5.训导性诱因,2.厌恶性刺激诱因,暴力殴打事件言语性的威胁与侮辱生活条件的恶化目标行为的受阻,3.奖励性诱因,对于主动的侵犯行为而言,更有效的诱因是主体对行为后果的积极预期。如果主体预期的结果是奖励性的,这种预期对侵犯行为就有很大的诱发力。,4.示范性诱因,当发现被示范的侵犯行为能给榜样带来好处时,示范作用对观察者侵犯行为的诱发力量尤其强大,5.训导性诱因,权威发出的训导和命令易引发侵犯性行为,(四)酒精,两种意见酒精抑制了正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攻击的机制酒精和侵犯的关系至少部分取决于饮酒者的思维与期望,二、影响侵犯行为的背景因素,(一)气温的暂时性变化(三)家庭冲突与暴力(二)拥挤(四)暴力性的大众传媒,三、影响侵犯行为的个体因素,(一)控制性(二)归因方式(三)性格类型(四)敌意性偏向,(一)控制性,控制不足侵犯型长期过分控制侵犯型合理的控制是问题的关键,(二)归因方式,外归因与外控型内归因与内控型,内在控制源的人的侵犯性程度比外在控制源的人要高。内控型的人会把侵犯看成减少人们对他们自己进行侵犯的一种行为;而外控型的人觉得采取侵犯行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没有影响,于是就很少使用侵犯行为来作出反应,(三)性格类型,A型性格B型性格,(四)敌意性偏向,不能按照真实情况来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图,而总是倾向于相信他人是恶意的,即使他人实际上没有这种意向。,第五节 侵犯行为的控制,一、分配公正减少挫折感二、惩罚侵犯行为三、说服教育,1.惩罚必须注意的问题,适度注意侵犯者的个性分析侵犯的动机不能滥用惩罚,2、父母惩罚子女侵犯行为的有效条件,父女与子女之间要有较好的感情父母惩罚子女必须是理智的父母本身必须作出榜样,三、说服教育,说服教育必须及早进行提供痛苦的线索学会自我控制,一个让人看后心里有说不出味道的故事,山间公路上三名持枪歹徙居然盯上漂亮的女司机,强迫中巴停下,要带女司机下车去“玩玩”,女司机情急呼救,全车乘客噤若寒蝉。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应声奋起,却被打伤在地。男子气极奋起大呼全车人制止暴行,却无人响应任凭女司机被拖至山林草丛。半个时辰后,三歹徒与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归来。车又将行,女司机要被打伤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车。男子不肯,僵持起来。“喂,你下车吧,我的车不拉你!”中年男子急了,说:“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我想救你还错吗?”“你救我?你救我什么了?”女司机矢口否认,引得几个乘客窃笑。中年男子气极,恨自已身无大侠之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该得此被驱逐下车的结果呀,他坚决不下。“再说我买票了,我有权坐车!”女司机扬起脸无情地说:“不下车,我就不开。”,没想到的是,满车刚才还对暴行熟视无睹的乘客们此刻却如刚刚睡醒般,齐心协力地劝那男子下车:“你快下去吧,我们还有事呢,耽搁不起!”有几位力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这中年男子下车,使人想起莫泊桑笔下羊脂球里的情节。三个歹徒咧着嘴笑得意地笑了。其中有个黑皮无赖毫不知耻地说:“哥们把她玩恣了!”另外两个歹徒也胡言乱语:“她是我对象,关你屁事!”一场争吵,直到那男子的行李从车窗扔出,他随后被推搡而下。汽车又平稳地行驶在山路上,女司机掠了一下头发,按响了录音机。车快到山顶,拐过弯去就要下山了,车左侧是劈山开的路,右侧是百丈悬崖。汽车悄悄地加速了,女司机脸上十分平静,双手紧握着方向盘,眼睛里淌出晶莹的泪水。一歹徒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说:“慢点开,慢点开,你*想干什么?”女司机并不说话,车速越来越快。歹徒企图扑上去抢方向盘,汽车却像离弦的箭向悬崖冲去.,第六节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以利他为目的,但其动机不同于利他行为,而是出于一定的目的利他行为(altruism):指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及有关理论,亲社会行为的社会生物学理解利他主义有进化的基因 E.Wilson(1975),人类先天就有利他行为的素质,利他行为是动物的一种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C.Rogers;亲缘关系效应”保护我家族的基因”,-亲社会行为及有关理论,社会交换论的解释 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每个个体尽可能获得最大奖励,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互惠性利他主义(reciprocal altruism)但任何动物在没有互惠期望的情况下会继续合作和分享资源(Matheson&Bernstein,2000)激励助人行为的可以是外在奖励,也可以是内在的自我奖励。人是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焦虑。,-亲社会行为及有关理论,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范论Meyers(1983),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交互性规范可以很好地解释亲社会行为的相互性,却不能解释整个社会中最初的亲社会行为是怎样发生的。L.Berkowitz(1972)提出,我们社会中除了交互性规范外,还有另外一类规范社会责任规范,指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人们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有高度的选择性,且高度受其所担负的社会角色的限制。,-亲社会行为的过程,援助与旁观悖论 助人事件:见义勇为 旁观事件:袖手旁观 纽约“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案件”(1964)。,-亲社会行为的过程,责任分散(一)紧急报警实验 B.Latan&J.M.Darley:“旁观者干预行为”理论假设:正是由于观看事件的目击证人太多而降低了个体提供帮助的意愿。(“责任扩散”)1968年,考察别人在场是否会影响被试的行为。结果:(1)单独一人时,75%在6分钟之内发现烟雾报告,50%两分钟内做出反应;(2)被试与别人在一起时,比例降至38%10%,-亲社会行为的过程,责任分散(二)紧急助人实验 B.Latan&J.M.Darley(1968)要求被试坦诚地与其他学生讨论。3种实验条件:第1组:被试相信他们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仅能与另外一个人交谈 第2组:被试相信他们可以与另外两个人交谈 第3组:被试被告知他们可以与线上的5的人交谈,-亲社会行为的过程,责任分散结果:1.向研究者报告癫痫发作的人数百分比:,-亲社会行为的过程,责任分散结果:2.拖延时间总量:第1组:平均反应时间不到1分钟 第3组:平均反应时间超过3分钟 3.报告突发事件的被试总人数:第1组:100%第2组:85%第3组:60%(4分钟内),-亲社会行为的过程,责任分散(三)不幸女士实验 B.Latan et al(1969)被试单独一人时,70%提供帮助;两被试在场,40%;有无动于衷的家被试旁观时,7%尝试提供帮助。别人的存在和态度,造成了明显的观众一致的作用。,-亲社会行为的过程,社会作用理论 B.Latan(1981)社会作用心理“社会作用力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B.Latan受场论(field theory)思想的影响,主张一个由他人群体构成的社会情境,就是一个社会力场。在这一社会力场中,个人所受到的社会作用力直接受到作用源数量、作用力大小和影响直接性等几个变量的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过程,助人的决策过程,图9-10 助人行为决策树(Latan&Darley(1970),-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外部条件(一)人际相互作用与共同性M.Sherif(1961)&E.Aronson(1978),人与人之间相同的目的或命运引起的感觉或情感共鸣,可以直接增加人们的助人倾向。I.M.Piliavin(1969),纽约地铁助人行为。Shedfield(1971),人们对态度与自己相同的人更愿意提供帮助,而不太情愿帮助态度显然与自己不同的人。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角度解释,社会特征或命运的共同性可以直接增加人们的认同感及与自身的联系,使帮助别人的行为变得对自己更有意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外部条件(二)榜样的示范使用:增加助人行为(三)需要帮助者的特点 女性、弱者 莎莉穆莲丝以不同形象在高速路上挡车求助 新潮浪漫少女-30s 行政人员-1分半,62辆车 孕妇-2分半,100多辆,救护人员夫妇 老妇-5分钟,200多辆 嬉皮士-15分钟,350辆,还没有停车,-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助人者个人特征的作用(一)心境 A.M.Isen(1970)发现,好的心境直接增加了助人的可能性。“成功的温暖光辉”效应 对于儿童,坏心境会减少助人行动;对于成人,坏心境可以增加助人行为,因为成人的行为遵循“消极状态解除模型”。助人行为不能带来外在奖励,但可以有自我奖励的作用。(二)匆忙与助人代价J.M.Darley(1973)发现,匆忙水平越高,对身边不幸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在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助人行为对于自己的代价。潜在的代价越高,危险性就越大,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少。,-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助人者个人特征的作用(三)内疚 内疚是一种行动与自身社会角色不相符合时自我否定性的消极情感体验 消除内疚的途径:直接弥补引发内疚的过失行为 作出其他与过失行为无关的好的举动以抵消不好的行动 承担不愉快的事情或付出某种代价,-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助人者个人特征的作用(三)内疚 J.M.Carlsmith(1969),以电击实验考察内疚与助人行为,结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助人者个人特征的作用(三)内疚 V.J.Konecni(1972)考察内疚对助人行为的广泛的促进作用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对“同情助人”的解释:最有吸引力的条件是有利于促进个人自我价值的情境。有利于个人自我价值促进或提高的行为也带给人最大的满足。,-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助人者个人特征的作用(四)个性特征 直到80年代,社会心理学领域流行的观点是情境的影响可以强大到决定一个人是否助人的意愿,而个性特点却并不造成显著差异。(D.G.Myers,1990)但后来的研究却证明并非如此,-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助人者个人特征的作用C.D.Batson(1987),高移情与自我有效性高的人帮助他人的可能性比移情低和自我有效性低的人更大。M.J.White&L.H.Gerstein(1987),高自我监控的人会高度受别人期待的影响,如果他们知道帮助别人会得到社会奖励,就会变得乐于助人。伊格利(1986),在陌生人需要帮助而又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中,男性更可能提供帮助;但在较为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提供帮助的比例稍稍大些。信教的学生比不信教的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去做公益性的事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一)增加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L.Bickman(19751979),面对面的评论显著增加了人们报告偷窃行为的比例。H.Soloman&L.Z.Soloman(70s80s),直接的人际相互作用会增加助人行为,甚至简单的相识,助人倾向也会比不相识时有显著增加。R.D.Foss(1978)和 L.A.Jason(1984),通过研究直接利用个人影响来呼吁帮助,证实了人际相互作用对助人行为的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二)提供亲社会榜样(三)将人们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四)运用社会影响策略M.Goldman(1986)将留面子技术和登门槛技术结合到一起使用,结果使更多的人同意提供帮助的请求。西阿尔迪尼(1976),加上一句“哪怕一分钱也有帮助”,捐赠人从29%50%。J.Weyant(1984)的研究结果:39%50%。原因:为了保持自己的利他主义自我形象,人们很少愿意承受如此巨大的自我否定而仍拒绝做一个小小的奉献。,-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五)通过行为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 E.Staub(1978)认为,助人行为有两个最关键的因素:(1)对不幸者的状态设身处地地设想和体验的能力,即移情能力(2)掌握如何帮助别人的知识或技能 E.Staub(1971)用游戏扮演法对儿童进行训练实验,证明通过行为实践来培养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 章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