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复习精选.ppt
必修3 文化生活,本课考查内容: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作用)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基本形式),(2)传统建筑的继承(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一、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3、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1)继承性:,(2)相对稳定性(非“永恒不变”),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鲜明的民族性(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P42第二自然段-43第一自然段(笔记)(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双重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3)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笔记P43(1)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3)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笔记)(4)正确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笔记),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43-P44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区别-内涵不同: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P43文化发展: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44(2)联系:P43-P44(重点)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怎样做?P44第二自然段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辨析: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2)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怎样继承、怎样发展)(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关系)(4)题目观点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小结),解题思路:(1)分析怎样继承(2)分析怎样发展(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如何(4)对辨题作出结论(小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侧重点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前提和基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必然要求,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44-P45,(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的特定功能),1、根本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 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从文化自身传承来看: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3、教育因素教育方式的变革,1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又与 中国“和合”文化传统有着历史渊源。从“和为贵”的处世哲 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深 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 C传统文化都是财富,应全部吸收 D传统文化不可捉摸,A,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2012年高考福建卷)下列选项能体现下图漫画寓意的有()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 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 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 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 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D,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 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B,4(2011北京高考)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 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 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 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 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 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BC D,D,5、(2012届济南三模)中国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传统观念,然而今天众多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可见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必须反对固守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倾向 推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B.C.D.,D,6、(2012年高考广东卷)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 B C D,D,7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 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ABC D,B,8、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走婚的习俗。对传统习俗应这样理解()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传统习俗是应该抛弃的糟粕 传统习俗成为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A.B.C.D.,B,9“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必须移风易俗A B C D,C,10、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C,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D,二、非选择题:1、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09年清明节参与人数达到1000万左右。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解题思路:先看设问,确定答题的知识点范围,然后带着设问审材料,审材料时注意抓材料的关键词、句子。分点答,要结合材料。1、审设问: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所运用的知识:传统文化的特点、形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审材料(1)2500年的历史-相对稳定性;(2)整体材料都是强调我国的文化传承-鲜明的民族性(3)清明祭拜-民族节日(4)互联网-科技进步推动文化的发展,参考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不但要注意其形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其蕴含的文化精华的内容,不断为传统的民族节日丰富新形式,增添新内容,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继承:(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如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如封建社会里的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和枷锁的“愚孝”。(3)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发展:(4)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文化,1、基本形式,3、影响(作用),2、特点,4、正确态度,5、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6、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