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全科型疾控骨干培训慢病预防与控制.ppt
山东省全科型疾控骨干培训慢病预防与控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科型”业务骨干技术指导组2012年5月8日,主要内容,慢病的流行及防制策略慢病监测慢病综合防治膳食与营养干预身体活动干预慢性病自我管理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规范高血压预防与控制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慢病的流行及防制策略,1-慢病的定义及其特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定义,WHO确定的慢病名称为: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生活习惯病(日语)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组疾病,是相对于传染病和急性疾病而提出的一组疾病总称。一般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造成,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善而得到控制。伤害虽然不属于慢病,但同慢病相似,其发生一般与生活行为相关,防治措施也与慢病防治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可以作为广义上的慢病范畴来认识。,慢病的特点,发病隐匿,潜伏期长慢病是致病因子长期作用,器官损伤逐步积累而成,多发于老人,但真正致病始于早期。多因素致病,一果多因,生活方式是主要病因一体多病,一因多果,相互关联,共同依存,“骨牌效应”一种致病因素可以与多种疾病相关;一种疾病往往会造成另一种疾病的发生病程长,健康损害和社会负担严重患病人数增长幅度加快,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慢性病的决定因素,社会环境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决定基因表达,“基因给枪上膛,是生活方式扣动了扳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同危险因素,1.包括心脏病,中风和高血压 2.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主要慢病的危险因素 慢病危险因素水平持续上升,2-慢病流行趋势,中国人口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为1955年数据;*为1991年数据,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全国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19501970年代我国高血压患者每年增加100万19801990年代每年增加300多万1991-2002年每年增加约700万 估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变化,中国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由1979年的0.67%,增加到2002年的2.60%估计我国现有2000万糖尿病患者,另有2000万糖耐量受损患者(糖尿病后备人群)。,慢性病在死因构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全国死因回顾性调查结果2004-2005年,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4年全国医疗机构不同疾病出院人次数(万人次),2004年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常见病住院医疗费用(亿元),2004年主要慢性病次均住院费用与居民家庭(城镇、农村)人均年收入比较,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罹患常见慢性病住一次院,一般要花掉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罹患常见慢性病住一次院,至少要花掉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1.5倍,心脑血管病直接医疗费用增长速度,从 1993 到 2003 年 的 10 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9.0%而慢性病中最主要的心脑血 管病费用的增长速度却高达 17.3%。,山东省不同年代主要死因死亡构成及位次,山东省及全国慢病流行状况,*Li liming etc.Chin J Epidemiol,July 2005,vol 26,No.7,3-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2023/10/7,24,慢性病的防制策略,2008年,WHO通过议题文件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行动计划。综合实践经验,WHO认为:全面、综合的行动可以很快改善健康状况,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地限制了慢性病的发展人群策略是预防慢性病的中心策略,但同时应与个体干预策略相结合如果清除主要危险因素,可以避免80%的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40%的恶性肿瘤!,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政策、环境支持;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改变社会风气基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基于病人的疾病管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健康管理支持慢性病管理监测评估,2023/10/7,26,慢性病的防制原则和措施,三级预防原则慢性病防制必须以公共卫生系统为主导,坚持一级预防为主,一、二、三级预防相结合的指导原则,进行社区慢病综合干预。3.3.3措施4.4.4重点,2023/10/7,27,3.3.3措施,2023/10/7,28,4.4.4重点,四种主要慢性病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四种主要生物危险因素 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胆固醇升高和超重/肥胖四种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缺少体力活动和过量饮酒,2023/10/7,29,我国慢性病防制案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 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活动定位:全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活动,辅以政策倡导和促进环境支持 行动发起和组织单位: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会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确定9月1日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逐步出台支持性政策、策略及措施。卫生部出台的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通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2007-2015年)2011-2012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行动主题: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行动口号: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第一阶段行动内容:健康一二一,即“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行动主题歌:健康一二一歌行动徽标的制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隆重启动,行动简介,2023/10/7,33,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2010年,卫生部下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山东省卫生厅也于2010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全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市、区)活动的通知;2011年济南市槐荫区、沂源县、乳山市通过了卫生部疾控局组织的国家示范区考评验收。宁阳县、邹平县等20个县区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省级示范区考核验收。,2023/10/7,34,建立完善政策与支持性环境。宣传普及低盐膳食和防控高血压知识。依托医改,完善高血压防治措施。建立监测与评价体系。,卫生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1日,共同签署了省部共建联合开展减盐防控高血压行动。,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2023/10/7,35,慢性病的社区防制,(一)慢性病社区防制的目标(1)通过实施以健康促进为主要策略的干预活动,减轻乃至消除人群中慢病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控制慢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2)通过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随访管理,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与行为干预,控制和稳定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2023/10/7,36,慢性病的社区防制,(二)社区慢性病防制工作的主要任务(1)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和抽样调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2)对本社区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行规范的随访管理;有条件的社区可开展脑卒中、冠心病和肿瘤患者的建档管理;(3)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提高居民对慢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2023/10/7,37,慢性病的社区防制,(三)慢性病社区防制的评估过程评估 指标:慢病患者管理率(含建档率)、慢病患者随访率、健康教育覆盖率、社区人群参与率、参与人群满意率等。效果评估 指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目标人群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率、某病种患病人群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稳定率等。,2023/10/7,38,慢性病的社区诊断,(一)社区诊断的定义 社区诊断(community diagnosis),是借用临床诊断一词,指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和管理学等研究方法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及社区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和分析社区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中调查研究方法。,2023/10/7,39,慢性病的社区诊断,(二)社区诊断的目的 1.确定社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寻找造成这些公共卫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3.确定本社区综合防治的健康优先问题与干预重点人群及因素。4、为社区综合防治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线数据。,4-我国慢性病的防制现状,2023/10/7,41,我国慢性病防制工作进展,1997年,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治社区示范点;1999年起,开发慢性病防治指南;2004年,第一次中国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2007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09年,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等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卫生部下发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2023/10/7,42,我国慢性病防制存在的问题,卫生机构职责不明确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多部门协调不足 健康档案管理不规范 慢性病医疗保障不完善 慢病监测体系不健全,2023/10/7,43,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治的主要任务,1.医改重点任务(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2)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中西部地区儿童窝沟封闭项目。,2023/10/7,44,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治的主要任务,2.常规工作任务(1)开展慢性病防治的政策研究,制订规划、计划和规范(2)开展慢性病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管理工作。(3)开展健康促进与慢性病干预管理。(4)提供对慢性病患者规范化诊疗服务。(5)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6)开展考核与评价。(7)开展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2023/10/7,45,我国慢性病防制的职责分工,2011年,卫生部下发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在规范中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和专业防治机构在慢性病防制工作中的作用、职责、任务和基本工作流程.,2023/10/7,46,我国慢性病防制的职责分工,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辖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疾控机构 负责国家、辖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技术管理与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院 医院包括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县级医院。负责执行国家、辖区慢性病防控规划和方案要求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专业防治机构 包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和各级各类防治办公室等专业机构。,慢病监测,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监测的区别,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监测的区别,疾病监测和疾病干预的关系,监测的功能被概括为收集、分析、反馈和利用,慢病监测体系,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伤害监测急诊监测住院监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心脑血管发病监测脑卒中监测急性心梗监测,死因监测信息收集,报告对象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报告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信息报告的责任单位。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网络报告,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工作流程图,村医(社区),乡镇(街道)防保,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收集、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网络报告(查重、补报),死因信息的审核、订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治医生,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7天内完成报告(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30天内完成报告(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县以下医疗机构,县(区)CDC,县(区)妇幼,5个工作日内完成代报,7天内通过网络审核确认,信息的分析与利用,(一)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对所属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因登记报告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二)全人群死因登记报告信息对监测点死因登记报告信息和其它全人群死因登记报告信息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并编写年度死因分析报告。,肿瘤随访登记,一、报告病种,本规范所指的肿瘤系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所规定的全部恶性肿瘤(C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二、报告对象,凡属山东省户籍、并经各级医疗机构诊治属于本规范所列的肿瘤病例均为随访登记对象:(一)经过各种诊断技术确诊的肿瘤病例。(如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CT/MRI、B超/彩超、内窥镜)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二)原发肿瘤漏报的复发、转移病例;(三)因肿瘤死亡的病例。,二、报告对象,(四)填报要求1.凡具有山东省户籍,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X线、CT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补报,并需核对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需分别填报。4.每个肿瘤病例来本单位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作出确诊,均需填报。5.报告卡的填写字迹要清楚,内容填写要完整,不得缺项,漏项。,三、报告程序(1),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实行“一卡”(山东省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以下简称肿瘤卡,见附件1)、“一册”(山东省肿瘤发病登记册),以下简称登记册,见附件2)的登记报告制度。,三、报告程序(2),肿瘤责任报告单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病例登记报告:(一)门诊和住院医生对确诊的肿瘤病例,填写肿瘤卡和登记册;对于本省户籍人口在外省确诊但未报告、前来本医院进行诊治的肿瘤病例,也要填写肿瘤卡和登记册。对已报出的病例,应在其门诊或住院病历首页加盖“新病例已报”或“更正诊断已报”印章。(二)医技科室(包括病理、CT/MRI、放射、B超/彩超、内窥镜、血检中心)和病案室等部门均应设立登记册,及时记录所在部门肿瘤病例的诊疗相关信息。,三、报告程序(3),(三)各责任报告单位应落实具体部门,负责及时收集本单位门诊和住院医生填报的肿瘤卡以及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病案室填报的登记册,对本院上报的肿瘤卡进行补充、完善、整理和剔重,并在收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上报(系统网址为:联通用户http:/123.232.112.3:8081,电信用户http:/222.173.63.254:81),肿瘤登记卡右上角的卡片编号由网络版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写在卡片右上角编号位置。在每月10日前(国定假日顺延)将上月纸质肿瘤卡送交当地肿瘤登记处。,三、报告程序(4),(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按以上要求填报肿瘤卡和登记册外,还需每月收集所辖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上报的肿瘤卡,由专人进行信息核实、补充、整理和剔重后填入本院或本中心登记册中,并在收到卡片7日内审核并通过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上报,卡片编号同前,在每月10日前(国定假日顺延)将上月纸质肿瘤卡送交当地肿瘤登记处。,三、报告程序(5),(五)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每月应主动收集确认本村或社区中新发或已死亡的肿瘤病例,并负责填写登记册,于每月5日前(国定假日顺延)上报上级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报告程序(6),各市(县、区)登记处每月应将辖区内居民死因监测系统中肿瘤死亡病例信息与肿瘤登记软件或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发现未报告的肿瘤死亡病例后,应及时将漏报信息反馈至病例户籍或常住地址所属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其指派相应的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进行信息的核实、补充和完善,按肿瘤死亡补发病病例要求填报肿瘤卡和登记册,并及时上报当地登记处。,五、报告程序(7),各市(县、区)登记处负责本地区肿瘤登记报告相关的信息的反馈和数据管理工作。要明确专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上报的肿瘤卡进行审核、订正和查重,并对数据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管理,定期导出备份数据。每年3月初各肿瘤登记处应将上一年度本地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库进行整理、剔重和逻辑清洗,审核确认无误后,连同上一年度人口数据、年度工作总结(包括肿瘤随访和漏报调查工作情况)与3月31号之前报送至省登记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以备开展对上一年度的肿瘤登记报告数据质量的评审工作。,四、漏报调查,肿瘤登记漏报调查由县(区)级肿瘤登记处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在当年第四季度或次年第一季度进行,数据上报须于3月31日前完成。医院漏报调查人群漏报调查,五、肿瘤病例结局随访(1),肿瘤病例随访调查由县(区)级肿瘤登记处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在当年第四季度或次年第一季度进行,数据上报须于3月31日前完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将随访结果及时录入到系统中。,县(区)级肿瘤登记处提供各乡镇肿瘤登记数据库中登记的所有现患肿瘤病例信息,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肿瘤登记人员及村医进行肿瘤现患病例结局随访,补充患者的死亡日期和死亡原因等信息,将随访结果填入肿瘤发病登记随访表,随访发现的已死亡者由肿瘤登记处找到原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将死亡日期及死亡原因填入卡片中,并更新录入到系统中。将已死亡者卡片的左上角沿虚线剪下以便区分卡片。,六、肿瘤病例结局随访(2),七、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贯穿肿瘤登记工作的全过程。肿瘤登记处应按照自身特点,在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控制程序,并严格执行。,(一)质量控制的要求,1、要求肿瘤登记资料完整。2、要求基本项目齐全不漏。3、要求肿瘤登记信息准确。4、要求肿瘤登记报告及时。,(二)质量控制的指标,(1)上报医疗单位登记报告漏报率66%;DCO%80%。(6)数据上报及时率95%。,心脑血管病发病监测,登记报告病种-脑卒中,(1)蛛网膜下腔出血(I60);(2)脑出血(I61);(3)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 性梗死、分水岭脑梗死)(I63);(4)未分类脑卒中(I64)。未分类脑卒中:根据临床表现可以确定为脑卒中,但客观上不易区别分类者(病情又不允许或无条件做特殊检查),登记报告病种-冠心病,1.急性心肌梗死(I21-I22)2.缺血性心脏骤停(冠心病猝死)(I46),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一)监测地区各级医疗机构诊治的符合本方案诊断标准的具有常住户口的脑卒中和冠心病新发和死亡病例均为监测对象。(二)监测内容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情况;脑卒中和冠心病诊断、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死亡日期、诊断依据等医疗信息。,报告单位,各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报病要求,凡具有本地区常住人口、居住5年以上外来人口,在各级医疗机构经临床或病理、心电图、X线、CT检查,首次确诊的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发病登记报告卡片。28天内如有第二次急性发作则不作登记;如28天后有急性发作则按另一病例登记一次。,1、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病程序(1)医疗单位门诊、病房医生,对当天确诊的 新发病例,应及时填写报病卡片。(2)各科门诊和病房应设专人负责每日报卡的 收集、整理和质量检查,将卡片及时交院内分管报病工作的职能科室。(3)院内明确职能科室,设专人负责全院报卡 的收集、编号、审核,并登记卡片到脑卒中、冠心病病例登记册,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发病和死亡卡报送所在的县级疾病控制机构。,监测工作要求报告程序及时限,2、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报病程序(1)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收集和核实有关病例信息,上报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负责收集所辖乡镇各村(居委会)上报的以及本院填写的发病和死亡卡片,审核、剔重后登记在脑卒中、冠心病病例登记册上,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发病和死亡卡片报送县级疾病控制中心。,监测工作要求报告程序及时限,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程序(1)月报 县级疾控机构将各医疗单位上报病例情况进行进行审核、整理和剔重,于每月25日前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本地上月的新发病例数据。(2)年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次年3月底前审核订 正前1年的新发病例卡片,漏报调查数据和人口数据于3月底前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各地写出全年脑卒中、冠心病监测工作总结,报送至市级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报送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监测工作要求报告程序及时限,1、慢病监测网络管理系统:在有条件开展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分配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所需账号及初始密码,各医疗机构可通过网络登录山东省慢病监测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病例报告卡片仍需要于每月10日前报送所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条件开展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报告卡片的资料录入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监测工作要求信息平台与数据管理,2、医院信息平台: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如HIS系统等)的医院,可由医院脑卒中、冠心病监测工作负责人在负责医院信息平台管理科室的协助下定期进行发病死亡信息的收集工作。根据ICD编码及疾病诊断关键字,对符合上报条件的门、急诊(留观)及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汇总,定期以电子版(EXCEL文件格式)形式导出并上报至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工作要求信息平台与数据管理,(四)漏报调查脑卒中、冠心病监测漏报调查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在当年第四季度或次年第一季度进行,数据上报须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监测工作要求漏报调查,脑卒中、冠心病病例结局随访调查由县级疾控机构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可在当年第四季度或次年第一季度进行,数据上报须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各乡镇(街道)脑卒中、冠心病监测数据库中登记的所有病例信息,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人员及村医进行病例结局随访,补充患者的死亡日期和死亡原因等信息,将随访结果填入脑卒中、冠心病监测结局随访调查表。随访结束后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到网络报告信息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失访的,可与死因监测数据库比对,将获得的信息更新到慢病监测系统中。,监测工作要求病例结局随访,膳食与营养干预,一、营养与平衡膳食(一),营养: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平衡膳食:能使营养需要与膳食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状态,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及体力活动的需要,且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适宜比例的膳食,叫平衡膳食。,一、营养与平衡膳食(二),很多认为吃得越好、越精,营养状况就会越好。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常见的各种营养过剩性疾病,如肥胖,高脂血症等,很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就是营养素摄入过多;而像一些营养缺乏性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症,很容易在那些摄入食物加工过于精细的人群中发生。平衡膳食应该是均衡、全面、足够的膳食。,一、营养与平衡膳食(三),根据食物的营养特点,可将其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薯类、杂豆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也是我国一般膳食主要热能和蛋白质的来源;第二类为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蛋、奶、鱼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第三类为大豆及豆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第四类为蔬菜、水果,主要提供矿物质、维生素C、葫萝卜素和膳食纤维;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脂、食用糖和白酒、淀粉等,主要提供热能。,一、营养与平衡膳食(四),平衡膳食,要从饮食合理搭配做起,也就是要吃多样化食物。人体必需营养素有近50种,缺一不可,没有一种天然食物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平衡膳食就是以上五大类食物要合理地均衡摄入。在生活中,应该根据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特点,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合理搭配各种食物,做到平衡膳食。,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一),一般人群是相对于特定人群而言的。因为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孕妇、乳母等人群的膳食营养因其身体特殊情况或生理和特殊时期而有一些特殊要求,所以我们把那些人群称为特定人群。一般人群的膳食营养在全人群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一般人群的膳食营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1)谷类为主。谷类食物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的热能来源。人体所需热能约有80,蛋白质约有50都是由谷类提供的。(2)食物多样。应保证五大类营养素的摄取。如果不确定怎样搭配食物才能保证营养丰富,那么每天尽可能多地选择食物种类。(3)粗细搭配。所谓的粗细搭配,指的就是粗粮和细粮的合理搭配。每天最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粮,日常饮食以六分粗粮、四分细粮最为适宜,,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三),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1)蔬菜。一般来说,红、黄、绿、紫等深色的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和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镁、铁),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其中尤以绿叶蔬菜和深色蔬菜营养价值为高。(2)水果。有些水果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鲜蔬菜,因此水果只能代为饮食的补充,不可用水果代替蔬菜。况且水果吃得过多,容易吸收过多的糖分,影响健康。水果和蔬菜不能互相替代。(3)薯类。薯类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维生素C、B1、B2,比苹果高的多,钙、磷、镁、钾含量也很高。薯类中含有大量被称为是“第七营养素”的食物纤维,有预防便秘和肠癌等作用。薯类成分中比较特殊的是其所含的淀粉,被称为抗性淀粉,属于食物纤维类。这种淀粉具有耐受消化酶的作用,本身所含能量极低,不会产生肥胖。此外,抗性淀粉不能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因而不会提升体内血糖浓度,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极小,适宜血糖不稳定或高血糖患者食用。而且抗性淀粉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进而起到防止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病的功效。,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四),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1)牛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牛奶的饮用量。成年人每天喝牛奶250毫升左右;小孩500毫升;老年人每天喝牛奶、酸奶各250毫升。(2)大豆及豆制品。大豆。多吃大豆食品可使更年期以后的妇女保持强壮的骨骼,从而可减少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危险。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可以减轻更年期的一些症状,尤其是与女性雌激素的结构非常相似的异黄酮,被认为可以和天然雌激素产生同样的效果。按照指南中大豆类的摄入量,每天应摄入相当于干豆30-50克的大豆及制品,具体到生活中就是摄入100-150克的豆腐,或者 50-100克的豆腐干。豆制品。相对于大豆中的多种抗营养成份,豆制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豆浆中蛋白质和铁的含量高于牛奶;豆芽是一种很好的新鲜蔬菜,除蛋白成份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腐竹的维生素B2含量在豆制中最高。,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五),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鱼、禽、蛋和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鱼肉肌纤维较细,易消化吸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防止血液凝集,对冠心病和脑溢血的预防有很好作用。禽肉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畜肉,脂肪含量较低,且富含必需氨基酸,其含量、比例与乳、蛋中的氨基酸组成模式相似,更适宜人体。蛋类是最方便、最易获得的、理想的天然蛋白质来源。正常人群在每日摄入其他食物的基础上再添加1-1.5个鸡蛋就足够了。瘦肉是最好、最容易获得的动物蛋白来源。,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六),5、减少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油的食用量。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油的量为不超过25克。盐的食用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5克,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6克。吃盐过多很容易造成高血压等慢性病,应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可以适当用钾盐替代钠盐。,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七),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1)食不过量。应遵循早餐一定要吃(肉,蛋、奶、豆至少要吃一种),且要吃饱;午餐和晚餐为七八分饱的原则。(2)天天运动。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八),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1)三餐的分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一般情况下,三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能量的30、40和30。一定要吃早餐。(2)适当的零食。有些零食可以经常食用,有的零食则应适当食用,还有些零食应当限制食用。蔬菜、水果、坚果类食品。(3)一日三餐合理的搭配饮食。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主副食搭配、干稀饮食搭配,等。,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九),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1)足量饮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2000毫升(约6-8杯);在高温或强体力劳动条件下的饮水量应适当增加。(2)饮料。碳酸饮料。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喝太多的话,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胃功能紊乱。果汁饮料。果汁饮料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适量饮用,但其含糖量偏高,不宜过量饮用。茶饮料。茶中含有茶单宁、茶多酚等多种成分,除具有解渴、利尿等功效外,适量饮用还可预防心血管疾病,但要注意的是神经衰弱或失眠症患者不宜饮用。,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十),9、限量饮酒(1)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危险,并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有害。(2)适宜的饮酒量: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二、一般人群膳食营养(十一),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新鲜,指的是食品本身的质量、口味和营养,越是新鲜的食物,其营养和口味也就越好。卫生,则是指从食品的生产、制造到最后消费,每个步骤都能确保食品处于安全的状况。多吃当季盛产的原粒、原味食物,三、营养干预(一),营养干预:对人们营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改进的对策。营养缺乏性疾病,是指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造成体内严重的营养低下并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如贫血、干眼病(维生素A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缺乏病)等。营养缺乏病也包括亚临床营养缺乏状态。营养不平衡性疾病,通常指的就是近年来经常讲到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有证据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是不合理的饮食模式、体力活动不足和吸烟等,尤其是不合理的饮食模式导致营养失衡,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患各种慢性病的危险。,三、营养干预(二)营养干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1、营养干预的依据(1)食物成分表(2)食物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营养干预(二)营养干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2、营养食谱的制定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计算法和食物交换份法。食物交换份法比较粗略,但因为其简便易行而应用广泛。下面介绍如何用食物交换份法进行合理膳食指导。,三、营养干预(二)营养干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碳水化合物产生热能=4 千卡/克蛋白质产生热量=4 千卡/克脂肪产生热量=9 千卡/克1 千卡=4.184 千焦耳先计算出一天需要的热量(以成人为例),然后依据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食物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计算一天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的量,并按照一定的餐次比-每餐摄入食物的能量占全天总摄入能量的百分比(0.2,0.4,0.4或者0.3,0.4,0.3)合理分配到早、中、晚各餐中。不同食物的交换可查食物交换表。,三、营养干预(二)营养干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成人每日需要的热量=人体基础代谢需要的基本热量+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10%(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最低热量+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每日需要的热量=1.1(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的最低基本热量+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基本热量简单算法:(女子)基本热量(千卡)=体重(斤)9;(男子)基本热量(千卡)=体重(斤)10成人每日需要的热量男性约为 9250-10090 千焦耳(2210-2411千卡),女性约7980-8820 千焦耳(1907-2108千卡)。,平衡膳食宝塔建议不同能量膳食的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三、营养干预(二)营养干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5,食物交换份法: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四大组八大类,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似,我们把产生90千卡能量的食物重量作为一个交换份。该法是将常用食物按其所含营养素量的近似值归类,计算出每类食物每份所含的营养素值和食物质量,然后将每类食物的内容列出表格供交换使用,最后,根据不同能量需要,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合理分配比例,计算出各类食物的交换份数和实际重量,并按每份食物等值交换表选择适当的食物。一般我们可以粗略地把25克(半两)粮食、500克(1斤)蔬菜、200克(4两)水果、50克(1两)肉蛋鱼、25克豆制品、160克(3两)牛奶、10克(2钱、相当于1小汤匙)烹调油作为一份。,等值(含90千卡热量)谷薯类交换表,三、营养干预(三)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营养干预1,1、蛋白质缺乏症及其营养干预(1)常见的蛋白质缺乏症多因长期食物中的能量不足,靠消耗体内的脂肪以维持每日所需能量,身体逐渐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甚至消失,成人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儿童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长,甚至下降。蛋白质严重缺乏而能量能够勉强满足时出现水肿。(2)营养干预:自母亲孕期起,应该保证营养充足,预防早产。出生后坚持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断母乳以后及时添加乳类或其制品。自幼养成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的好习惯。一生饮食规律,每日粗细粮、荤素搭配,蔬菜、水果、肉、蛋、奶、鱼、海产、豆类及豆制品等品种多样,饮食量适中。做好疾病预防,减少感染、控制腹泻、有病及早就医和治疗。坚持锻炼与户外活动,保持健康。,三、营养干预(三)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营养干预2,2、维生素A缺乏病的营养干预维生素A: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特别是暗光下的视觉,维持皮肤的健康,以及促进生长和免疫力。维生素A可致:夜盲症。干眼病。皮肤、黏膜损害。营养干预:选择富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的食物。膳食中维生素A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来源于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视黄醇,例如畜、禽动物肝脏、蛋黄、奶类等;另一部分则来源于富含胡萝卜素的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辣椒、番茄和红薯等。,三、营养干预(三)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营养干预3,3、维生素B1缺乏病及其营养干预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是一种抗脚气病的维生素。这种维生素可溶解于水中,是水溶性维生素的一种,在碱性情况下容易被破坏。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脚气病。营养干预:脚气病是由于严重缺乏维生素B1所致,因此只要膳食能供给足够的维生素B1,就不会发生脚气病。膳食中维生素B1含量最丰富的食物为谷类、豆类和肉类。谷胚和酵母是最好的来源。因此一般食用米、面、小米等杂粮和副食供应较充足的地区,很少出现维生素B1缺乏。,三、营养干预(三)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营养干预4,4、维生素B2缺乏病及其营养干预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在机体内作为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很多酶的构成。当膳食中长期缺乏核黄素,则与这些酶有关的生物氧化过程将发生障碍,由此表现出的缺乏症状多种多样。如:唇舌损害;眼部损害;皮肤损害;男性阴囊皮炎等。营养干预:维生素B2是我国居民膳食中容易缺乏的一种维生素。由于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维生素B2含量丰富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动物内脏如肝、肾、心,以及鳝鱼、蛋、奶等。植物性食物申以豆类及绿叶蔬菜含量较多,谷类和一般蔬菜含量较少。谷类中仅以小米含量稍高。为了预防维生素政缺乏,每日应摄入一定量的动物性食品。,三、营养干预(三)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营养干预5,5、维生素C缺乏病及其营养干预(1)维生素C为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不耐热,新鲜水果与蔬菜中含量丰富,牛奶中含量较少,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它能防治坏血病,故又名 抗坏血酸。(2)临床表现:出血。骨骼改变。贫血。免疫功能降低。(3)营养干预: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可预防坏血病。柠檬、猕猴桃、酸枣等水果含维生素C最多。维生素C因为是水溶性,不能在体内多量储存,必需经常食入。烹调时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