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型古诗鉴赏.ppt
诗歌鉴赏之炼字,提问方式:某字在此诗中用得很好,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诗眼就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的字或词语。炼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或词语。,【诗眼或炼字】,晴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你觉得好吗?,好。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张 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祁:红杏枝头春意闹,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形容词、副词),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是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少妇天真欢乐,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突然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动词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一般形容词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表颜色的形容词: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生动,渲染气氛。叠词效果: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围。拟声词效果:使诗歌特点更形象生动,以动衬静,渲染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副词效果:突现意境,更好地表现诗歌情感。,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沧州,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未”,“没有”之义,表达放眼万里,未灭入侵者的遗恨;,“先”,“已经”之义,表达功业未成但两鬓已白的感慨;,“空”,“徒然”之义,写出了徒有流泪、于事无补的内心痛苦、无奈和伤感,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这三个词概括有力,含义丰厚,流露有心杀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心情。,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为什么?(4分),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1分),只一“看”字,表现出离人分别时难舍难分的场面,(1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离别的酸楚。(1分),看,在诗中指回望。(1分),炼字型(答题步骤),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菩萨蛮 李白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答案:“空”是徒劳之义,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步骤,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闲适无拘生活的向往。,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西江月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本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有人认为整首词中最突出的是第二句中的“凉”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分),答案范例:“凉”字,指出了自然节候的变化,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步骤一)、明月与孤灯,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步骤二)。作者借写节候之“凉”,抒写人生之“悲凉”,同时也指出了人生命运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步骤三)。,分析的着眼切入点,例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试分析“近”字的表达效果。,“近”有“主动亲近、接近”之意。(字义)在清澈平静的江水中,有一轮孤月似乎主动亲近诗人,想慰藉和抚平其寂寞的愁心。(联想之景)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还表现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意境或情感),(1)着眼于修辞,(2006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lu)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第一步:(联系句意)解释字意,“铿然”_的声音,,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第二步:有无表达技巧的运用?,思考:从哪个角度鉴赏呢?,_与_形成对比,_衬托了_,对比,衬托,第三步:从内容上分析字词,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联系前文,表现了作者_的情怀。,乐观旷达,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宁静,声音,声音,“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2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1153),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解题思路:,.何为网?什么象网?,丝丝小雨,用丝织成的网,想象、比喻,2.网住什么?目的何在?,网住春天,目的是把春天留住。,3.艺术效果如何?,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解题思路:,本诗为写景抒情诗。要理解作者的“情绪”,首先要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找重点词。,虽为春景,但并非生机勃勃。而是相当凄凉。,因春将逝去,残花败景,结论1:,结合背景(注解),揣摩情绪,结论2:,凄凉的景色蕴含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的特点:找重点词。,结论3:,冷清,寂寥,无人来访可见世态炎凉。,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20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山 居 即事 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提示:,形象:要关注特点。找句中关键词语。感情:要联系作者身分抗元将领及诗人。,坚毅,勇猛,有力量,有坚定信念,(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解题思路:抓住一个“似”字,找答案。关注诗歌类型.,2.孤山与孤臣特征相近,一个是自然界中的砥柱中流,一个是南宋王朝抗元中的中流砥柱,当时抗元名将文天祥已殁。,3.孤山与孤臣相应,都有唯一之意,表达出南宋王朝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1.既是字的妙用,先字面分析,两个“孤”意义相近,易联想。,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托物言志,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如果能读读懂诗中的托物言志,再结合注释二,本题的解答应该不是很难。这是谢枋得被强行送往元都大都时途经小孤山所作。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诗人深深感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凄清寂寞,孤苦无依。但诗人并未就此消沉气馁,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却表达了也要“坚如猛士敌场立”,也要“江山有此障狂澜”、也要英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诗中亦含抗元将帅匮乏,孤苦无依壮志难酬故国难复的隐痛,但诗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一洗国破家亡之痛,而发为激越凄厉之音。谢枋得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诗风朴素端正。,相关资料,2006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时间,事件,景,情,想象,2006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前行的疲惫之态。随后,又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突出了人在深夜的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末句则以深夜“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冷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2006年全国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中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亲人(妻子或者母亲等)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爱思念之情,都从这幅画面中辐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