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主体与客体.ppt
1,沟通的主体与客体,第 2 讲,2,建立从客体价值导向层面进行建设性沟通的思路分析不同类型受众的价值特征及沟通策略如何激发沟通受众的兴趣 与下属沟通的障碍及克服策略上司管理风格类型与沟通策略选择沟通主体分析的两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在哪儿?自我沟通过程与自我沟通艺术与技能,本讲主要内容:,3,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一.客体导向沟通理念(一)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沟通者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能够根据客体的需要和特点组织信息,传递信息。注意:沟通主体不能仅仅只关注自己的价值取向,也不能忽略对方的关注点、经历、地位、知识结构等,否则,将会出现沟通过程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或者导致信息的发送与理解的偏差。,4,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二)客体导向沟通最根本的前提弄清沟通对象是谁,分析他们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动机,学会和他们接触;根据客体的需要和特点组织信息,传递信息。,5,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三)德鲁克管理沟通的四个基本原则(沟通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受众能感知到沟通的信息内涵受众能够透过信息载体,理解沟通者表达的意义。2.沟通是一种受众期望的满足人们习惯于接受他们想听的信息,而对不熟悉的或威胁性的信息具有排斥情绪。3.沟通能够激发受众的需要管理者要分析受众花费时间来获取您的信息是否值得?如果我是受众,我自己是否愿意花费时间来获取这些信息?4.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有价值的传递的信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对方的,自己的),6,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四)沟通客体分析策略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利益期望组织沟通信息、调整沟通方式。(五)客体导向沟通理念的核心就是以客体价值导向来检讨自身的行为分析沟通对象的要求和期望,根据其利益要求采取相应的策略,最大程度地(以有效沟通的方式)消除双方之间的认知隔阂,寻求对问题看法上的统一。注意:不去争论谁有什么责任,或者对方有什么不合理的要求。,7,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二.沟通客体特点分析沟通客体分析应注意三个问题:他们是谁?他们了解什么?他们感觉如何?(一)他们是谁?1.解决“他们是谁”的问题目的在于:解决“以谁为中心进行沟通”要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哪些人属于受众范畴?怎样了解你的受众?,8,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2.受众范围:(一般来说,受众包括六类)(1)最初对象:最先收到信息者(有时他们是信息的最初要求者)(2)“守门人”:即沟通者和最终受众之间的“桥梁受众”他们有权阻止沟通者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对象,因而他们也有权决定沟通者的信息是否能够传递给主要对象。(3)主要受众:又称直接受众,即那些直接自沟通者处获得信息的人他们可以决定是否接受沟通者的建议,是否按照沟通者的提议行动,各种信息只有传递给主要对象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4)次要受众:又称间接受众,即那些间接获得信息的人他们可能会对沟通者的提议发表意见,或在沟通者的提议得到批准后负责具体实施。(5)意见领袖:受众中有强大影响力的、非正式的人他们可能没有权力阻止传递信息,但他们可能因为拥有政治、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而对信息的实施产生巨大的影响。(6)关键决策者:最后且可能最重要的,可以影响整个沟通结果沟通者要依据他或他们的判断标准调整信息内容。,9,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3.怎样了解你的受众?对受众的分析应是客观的想象自己是受众一员在向所信任的人征询意见分析受众中的每一位成员他们的教育层次、专业培训、年龄、性别以及兴趣爱好如何?他们的意见、喜好、期望和态度各是什么?对受众作整体分析通过分组的方式对受众进行框架式分析。如受众的群体特征是什么?他们的立场如何?他们的共同规范、传统、行为准则与价值观怎样?,10,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二)受众了解什么?特别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受众对背景资料的了解情况如何?受众对新信息的需求如何?受众的期望和偏好是怎样的?1.受众对背景资料的了解情况有多少背景资料是受众需要了解的?沟通的主题他们已经了解多少?有多少专门术语是他们能够理解的?若受众对了解背景资料的需求较低,就不需要在无谓的背景资料介绍上花费时间;若受众对背景资料的需求高,则应该准确地定义陌生术语,将新的信息其已经掌握的信息结合起来,并给出非常清晰的结构。,11,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2.受众对新信息的需求分析对于沟通的主题,受众需要:了解什么新的信息?还需要多少细节和例证?对于新信息需求高的受众:则应提供足够的例证、统计资料、数据及其他材料。对于新信息需求低的受众:(他们倾向于依赖专家意见,把作出判断的权力交给沟通者)则主要向这些受众提供决策的建议。概括而言,沟通者应:考虑受众实际需要什么信息,而不要只考虑能为他们提供什么信息。,12,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3.受众的期望和偏好分析在沟通的风格、渠道方面,受众更偏向于哪一种?在风格偏好上,要分析受众在文化、组织和个人风格上是否有偏好?正式/非正式直接/婉转互动性/非互动性交流形式在渠道偏好上:则要分析受众在渠道选择上的偏好是什么?书面/口头纸面报告/电子邮件小组讨论/个人交谈,13,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三)受众感觉如何?(如何想?)1.受众对你的信息感兴趣的程度如何?(这是一非常关键问题)要分析受众对沟通主题及结果的关注程度,或者他们认真阅读或聆听信息的可能性大小,据此,受众可能出现三种意见倾向:正面、负面或中立。若估计受众会表现出正面或中立的意见倾向,沟通者只需强调信息中的利益部分以加强他们的信念。若估计受众会出现反面意见,则要运用以下技巧:将预期的反对意见在开始时就提出来,并作出反应,如对反对意见加以驳斥,这要比受众自己提出反对意见更有说服力。先列出受众可能同意的几个观点。若他们赞成其中的二三个关键之处,那么,他们接受整体思想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尝试让他们认同问题确实存在,然后解决该问题。,14,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2.你所要求的行动对受众来说是否容易做到考虑你预期的行动对于受众来说,完成的难易程度如何?他们是否会感到过于耗时、过于复杂或过于艰难?若你估计行动对受众比较难,则:一定要强化你所希望的行动对于受众的利益和信念。若过于艰难,则要采取下述对策:将行动细化为更具体的步骤,“积跬步以至千里;尽可能地简化步骤,如设计便于填写的问题列表;提供可供遵循的程序清单和问题检核单。,15,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三.如何激发受众兴趣 激发受众兴趣的方式通过明确利益期望激发受众通过可信度激发受众通过信息结构激发受众(一)通过明确利益期望激发受众1.受众的利益期望(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具体好处,即强调某一事物的价值或重要性(但不要夸张)第二类是事业发展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利益。包括:对于受众目前的工作有所禅益;任务本身驱动,如受众往往会更喜欢任务的挑战性;对个人事业的发展或声望有好处,如表明沟通内容将有效地帮助他们得到上级的重视,有利于他们获得声誉和建立交际网络。,16,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2.如何基于利益期望激发受众?简单地说,就是解决“什么能打动他们”的问题。首先,沟通在于寻找对象的价值需求。很多看起来似乎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不可能”,关键在于不能找到让对方接受的理由。因此,在沟通之前先找到对方的价值需求特征,是成功的管理沟通的前提。其次,沟通者要掌握尽可能充分的信息。注意:实际情况中,沟通参与各方有时确实不知道自身的需要,或者对于自己的价值需求是模糊的。沟通者通过帮助对方识别清楚自己的需求,从而达到沟通目的。,17,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3.特别强调:为更好地通过受众利益激发其兴趣,有两点是显然的:首先要明确受众的利益;其次是传递恰当的给受众以利益的信息。不同受众以及他们所期望的不同利益:显性的/隐性的显性利益:沟通者比较容易识别,沟通时能够明白地告知。隐性利益: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需要深入去了解和发掘。对于隐性利益,可使用下面的技巧(以推销产品为例)了解能引起受众需求动机的感受、恐惧和欲望;找出自己产品的客观性能或政策中有助于实现这些感受(恐惧或欲望)的特点;说明受众怎样利用介绍的产品和政策才能满足其自身的需求。,18,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二)通过可信度激发受众通过可信度激发受众的方式通过确立“共同价值观”的可信度以传递良好意愿与“互惠”技巧运用地位可信度与惩罚技巧1.通过确立“共同价值观”的可信度激发受众以“共同价值观”的可信度驱动,就是构建与受众的“共同出发点”。若一开始就能和受众达成一致,在以后的沟通中就更容易改变其观点.从共同点出发,即使讨论的是全不相关的话题,也能增强你在沟通主题上的说服力:比如先谈及与受众在最终目标上的一致性,而后表明为达到目标在方式上存在的不同意见。这样,不同的意见也容易为受众所接受。,19,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2.以传递良好意愿与“互惠”技巧激发受众遵循“投桃报李、礼尚往来”原则通过给予对方利益而得到自己的利益;通过己方让步换得对方的让步。3.运用地位可信度与惩罚技巧激发受众地位可信度的一种极端驱动方式就是恐吓与惩罚。如斥责、减薪、降职乃至解职。但这种方式只有在你能确保对方的顺从且确信能消除不良行为的产生时,才能奏效。注:运用可信度激发受众,前提是沟通者要设法提升自身的可信度。沟通者提升可信度的策略将在沟通主体部分论述。,20,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三)通过信息结构激发受众通过信息结构激发受众方式通过开场白激发受众通过沟通内容主体激发受众通过信息结尾安排激发受众1.通过开场白激发受众就是从开头起就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一开始就列举受众可能得到的利益;或先列举存在的问题,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办法”的模式;或先讨论和明确话题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唤起兴趣。,21,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2.通过沟通内容的主体激发受众就是通过适当的内容安排在沟通过程中增加说服力。直接灌输法。即通过先列举一系列反对意见并立即加以驳斥,或直接向受众灌输自己对可能引起的反对意见的不予认可;循序渐进法。即将行动细化为可能的最小要求,然后逐步得到更大的满足;开门见山法。即先提出一个过分的且极可能遭到拒绝的要求,然后再提出较适度的要求,从而使后者更可能被接受;双向比较法。即将受众可能提出的反对意见和自己注重的观点加以比较阐述,并表现得更为中立与合情合理。3.通过信息结尾安排激发受众就是通过简化目标实现步骤以激发受众兴趣。如列出便于填写的问题表或易于遵循的检核清单,或列出下一步骤或下一行动的具体内容。,22,2.1 建立客体导向的沟通理念,四.附:客体沟通的礼貌用语用礼貌语言来请求的30种方法,23,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一.沟通对象类型从以下不同方面可将人进行不同分类:根据心理需求的不同可以将人分为成就需要型、交往需要型和权力需要型三类。根据个体气质的不同可以将人分为分析型、规则型、实干型和同情型四类。根据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荣格把人分为思考型、感觉型、直觉型和知觉型四类。根据个性的不同荣格把人分为内向型相外向型两类。根据人际关系处理风格的不同凯瑟琳迈尔斯和伊莎贝尔布里格斯把人分为统治指挥者、社会活动者、平和处世者和谨慎思考者四个群体。根据个体管理风格的不同把管理者分为创新型、官僚型、整合型、实干型四类。,24,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二.心理需求类型及沟通策略(一)成就需要型1.特点他们通常为自己设立具体的、可以衡量的目标或标准,并且在工作中朝着目标努力,直到实现其心中的目标。他们总想做得更好:或比自己过去做得更好,或是比其他人做得更好,或是要突破现行的标准。2.沟通策略和思路要充分认同这类人对工作的责任感,沟通过程不要输出“你们要认真负责,要把事情做好”之类的信息。沟通时应给予他们的是大量的反馈信息,要对他们表示肯定的态度,如告诉他们“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25,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二)交往需要型1.特点更看重友情和真诚的工作关系,令他们愉快的是一种和谐的、既有付出又有收获的轻松的工作氛围。交往的需要驱使他们花费很多的时间与同事沟通。2.沟通策略和思路以交朋友的姿态和口气与他们交流,设法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理念上应该始终坚持平等相待的原则。在具体沟通过程中,可以:先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甚至可以与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在轻松氛围下交流些看法,以及与他们交流对某些事物的想法和感受。,26,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三)权力需要型1.特点他们热衷于对工作负责,具有很强的权力欲;他们瞄准权力,以便使自己能够事事做主,决定自己和他人的命运;他们渴望一种权威作为他们权力的象征;交流中他们果断行事,而且在大多数的交流场合能够影响他人。2.沟通策略和思路应采用咨询和建议的方式,而尽量不要以命令和指导的方式;要认同他们在工作中的职责,在沟通时要对他们的职责给予肯定;在倾听过程中,对于对方的影响力要特别表示出你的兴趣。,27,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三.信息处理风格类型和沟通策咯(一)思考型1.特点他们思路非常清晰,富有逻辑性;他们富有条理,善于分析和领会事物的本质;也善于运用事实和数据来作系统的分析和研究。2.沟通策略和思路首先,为其提供机会,使他帮你概括描述你想要表达的理论和概念。你要虚心,要以谦虚的态度,以在理论和逻辑思维方面需要帮助的态度与他们沟通。其次,给予他们充分的信息,使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第三,不掺杂任何个人观点,客观地对待事物,并保持始终如一。,28,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二)感觉型1.特点他们往往基于自己个人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来对待事物,而不是在充分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再对问题表示赞成或反对;他们温和、开朗、善交际,能与人友好交往;他们在团队中善于处理公共关系,商谈事情,作出决策。2.沟通策略和思路你要明确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以便使他们能够了解你。在沟通信息的组织上,要突出你对他们的支持,而不要让他们感觉到你有威胁。,29,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三)直觉型1.特点直觉型的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能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他们凭直觉、预感和可能性做事,给人第一感觉是有很强的自信心。他们善于做长期的计划,进行创造性的写作和思想活动。2.沟通策略沟通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不要轻易给他们问题的答案,(否则,他会觉得没有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不要轻易否定或批驳他的观点。要告诉他:你的想法、你的观察和最终目的,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你达到目的。,30,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四)知觉型(或理智型)1.特点知觉型的人,是实事求是的人,他们精力充沛、富有实践经验,他们善于行动,而不善于言辞,他们处理问题当机立断,他们善于发起一个活动,签订协议,调解纠纷,将理想转化为行动。2.沟通策略不要对事物添加太多的细节和幻想,清晰地交流,抓住要点,在实践中获得结果。,31,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四.气质类型和沟通策咯(一)分析型1.特点分析型的人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价值的。他们对待事物严肃认真,不断战胜自我,工作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可能将婚姻、生育搁置一边),擅长于推理,善于逻辑思维,他们独自工作时效果最佳。2.沟通策略建议只要告诉他们你想要的,并且给予他们机会展开计划。给予他们评价的标准,而不要提供太多的细节。当你需要建设性意见时,可以与他们沟通以询问他们的建议。,32,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二)规则型1.特点他们守信、认真、忠诚、负责任,他们稳重、谨慎、实际,他们给人以安全感,不善变化,他们善于做具体的工作,在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条件下工作效果最好。2.沟通策略建议首先,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告诉他们行为的规则、组织形式等。平时要为他们提供有组织的训练,沟通过程中要让他们理解并相信他们的工作系统和组织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使他们能够按规则和标准做事。其次,要为他们提供完成任务的详细资料,对于他们的贡献和努力要予以充分肯定。对待他们要守信,不要怀疑他们。第三,如事情发生变化要耐心、详细地向他们解释,以免他们产生抵触情绪。,33,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三)实干型1.特点实干型的人善于做技术性的、循序渐进的工作。他们富于实践,适应性强,善于调解纷争,他们的工作富有成效,具有一种自发的推动力和活力,并爱好刺激,他们开朗、宽容、灵活且善于处理变化。2.沟通策略给予他们循序渐进的训练,帮助他们自我调节,并加强时间管理。给予他们大量自由和多样化工作,帮助其从机械的工作中走出来。应帮助他们完善工作技巧,提高危机意识。要乐于与他们为伴。,34,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四)同情型1.特点这类人善于帮助、支持和鼓励他人,他们性情温和,有灵性,善于交流,他们最善于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2.沟通策略给予富于同情心的人以指导和鼓励,使他们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赞赏他们的贡献。如果必须给予他们否定的反馈,要谨慎而为,不要使他们感觉到这是个人攻击。要给予他们自治权和学习的机会,不要让细节成为负担。,35,2.2 受众类型分析与策略选择,说明:在上面四类中不管属于何种类型的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展示出各自的价值。实干型和规则型的人较多,大约占70%80%;而分析型和同情型的人约占20%30%。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通过不同的沟通技巧,发挥每一位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积极配合,把问题解决好。,36,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一.与下属的沟通(一)与下属沟通的障碍与下属沟通障碍来源对下行沟通的不重视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具体沟通方式方法的不恰当1.对下行沟通的不重视下行沟通往往是单向的、由上而下命令式的沟通,组织内部习惯于上级发号施令,下级无条件执行。除非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或者任务完成后需要领导总结,上级是不会主动地去了解员工的需求以及任务完成状况的。而从激励角度讲,有效的沟通首先应该由高层管理者主动地向下沟通,将任务、指标信息传达给下级,并通过一定的沟通手段,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员工知道自己备受重视,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37,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2.上下级之间信息不对称(信息封锁/信息失真)信息封锁。主要表现在上司不愿意向下属传递信息。几种情形:认为“向下级讲这些东西没用,因为下级不会关心公司事情”,或者“信息就是权力,封锁这些信息就等于控制了自己的地位”,或者“客观上不应该把信息传递给下属”等等。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信息沟通渠道的多层次性,双方立场、价值观、经历和地位的差异性,导致信息理解偏差,此外,由于作为沟通途径的信息传输渠道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信息的失真。,38,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3.具体沟通方式方法的不恰当一是向下属传达指令的方式有问题用直接命令的方式要求员工。这剥夺了下属自我支配的权利,压抑了下属的创造性思考和积极负责的心理,失去了参与决策的机会。二是管理人员对下属赞扬方式不恰当管理层往往很吝惜自己的赞扬,不愿意表扬下属;平时没有去关注下属的优点,或者关注了没有表达出来;言而无实的表扬,让下属没有感觉到表扬的真诚;或表扬没有结合具体问题,削弱了表扬的力度。三是没有有效地运用批评的艺术从不当面指责部下,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指责部下后彼此的人际关系,因而造成部下的不当行为一直无法得到纠正。指责部下后,不但没有达到改善工作的目的,反而使部下产生更多的不平和不满。,39,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二)与下属沟通策略 与下属沟通策略有以下几种:考虑下属的“能力意愿”主动有效地与员工沟通运用赞扬与批评的技巧1.根据下属的“能力意愿”特征选择沟通策略按照能力和意愿的差异,可以把下属分为四种类型:高能力高意愿高能力低意愿低能力高意愿低能力低意愿,高,40,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对于高能力高意愿的下属:不要过多指导或干涉,员工会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沟通过程中只要授权给他就可以了。对于高能力但是意愿比较低的下属(主要是老员工):沟通过程中可以和他一起规划他的职业生涯,给予充分激励;时刻关注对方的工作积极性,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对于低能力高意愿的下属:要关注对方工作的过程,采取事先指导、事中询问、事后检查的方式,尽量多一些指导。对于低能力低意愿的下属:只要告诉他们干什么,不要干什么;告诉他们应该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告诉他们如果没有做好就要扣奖金、扣工资就可以了。,41,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2.主动有效地与员工沟通为什么上级要主动与员工沟通:首先管理者是公司各种政策、信息的发送者;其次组织沟通网络无论怎样建立,管理者都是重要的沟通中枢,要对各种下行信息、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再传送。特别要强调的是:主动与员工沟通要注意掌握员工需求,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管理者在主动与员工沟通的过程中,要了解员工的内部需求特征,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满足这种需求,以达到让员工满意。沟通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手段,使员工在沟通过程中就体会到备受尊重,满足了其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42,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3.运用赞扬与批评的技巧赞扬下属也有一些技巧及注意点:赞扬的态度要真诚。必须确认你赞美的人的确有此优点,并且要有充分的理由去赞美他。赞扬的内容要具体。例如,“你处理这次客户投诉的态度非常好,自始至终婉转、诚恳,并针对问题解决,你的做法正是我们期望员工做到的标准典范。”注意赞美的场合。在众人面前赞扬部下是一个好方式,对被赞扬的员工而言,受到的鼓励是最大的;但如果被赞扬的表现不能得到大家客观的认同,其他部下难免会有不满的情绪。适当运用间接赞美的技巧。所谓间接赞美就是借第三者的话来赞美对方,这样比直接赞美对方的效果往往还要好。,43,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批评下属的技巧与注意点:要尊重客观事实。批评他人一定要客观具体,就事论事。批评他人,并不是批评对方本人,而是批评他的错误行为。批评时不要伤害部下的自尊与自信。这是我们在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批评技巧时要关注一个原则。友好的结束批评。每次批评都应尽量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在会见结束时,应该对对方表示鼓励,提出充满感情的希望,比如说“我想你会做得更好”或者“我相信你”,并报以微笑。选择适当的场所。不要当着众人面指责,指责时最好选在单独的场合,如独立的办公室、安静的会议室、午餐后的休息室,44,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二.与上司的沟通(一)上司管理风格类型分析1.管理风格类型矩阵伊查克爱迪思根据不同个体在思考问题时的结构化程度差别、过程和结果之间的优先级不同(目标导向)、注意力视角的不同和沟通速度的快慢四个维度,把不同个体的管理风格分为四种类型。,45,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2.创新型上司的特征在沟通过程中性格比较外露,当他们不同意某种主张时,他们总是形于声色;当然,如果赞成他们也会表现出来。创新型的人凑在一起时,喜欢争论,好像彼此都不赞同,但实际上他们却是在加强彼此的观点;一旦当他们听了某个观点后保持沉默,很大的可能是他们己经同意了你的观点。在创新型人的字典里,“是”和“不”的含义有他们自己的解释。“是”往往意味着“也许”;“不”则表明了他们明确的态度。创新型的人具有全局性眼光,动作很快,但却是非结构化的。他们往往是急性子,总是先从自己出发开始考虑,关注的是“如何告诉对方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他会怎么想”。不喜欢约定时间,他们有了主张就想去处理。他们有很强的感觉力,一天到晚在思考新点子,但他们不关心问题,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机会的发现,但往往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46,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3.官僚型上司的特征官僚型上司会在每次约会前就打电话预约,并很守时。在交谈时,他会喋喋不休地谈论问题的来龙去脉。等到切入问题的主旨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之后,他会对问题可能带来的结果作全面剖析。官僚型上司强调结构化的风格,非常强调整个过程。在面临某个事件,无论是常规事件,还是偶发事件,他们会细心规划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他会认真去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分析如何去解决。因此,一个很可能的结果是,等官僚型的人找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时,事情己经过去了。官僚型上司在决策过程中非常谨慎:他们不会轻易就某个事作出决定,往往会这样告诉你:“你的想法不错,但能否实施,如何实施,还有待我们研究研究。”因此,官僚型上司制定决策比较慢,瞻前顾后,反应也比较慢。,47,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4.整合型上司的特征整合型上司处事灵活,没有结构化程式的限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形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而且当他说出某句话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这句话的含义。整合型上司对人的感觉比较敏感,但对于现实的需求并不敏感。他一般不会轻易地说出“是”或“不”:如果说了,可能是迫于压力今天说了“是”,可能在明天被他解释为“也许”。整合型上司很看重沟通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由于整合型的人要考虑各种关系人的平衡,所以全局观念强:在没弄清一个事件的全局影响之前,不会轻易表达自己意见,而等到他有意见时,也就不是什么意见了。整合型上司,习惯于考虑他人(尤其是上司的上司)是怎么想的,而不愿意自己做主去决定某件事,他们总是设法圆滑地摆平各方面的关系。,48,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5.实干型上司的特征特征之一:线性思维思考过程具有结构化特点,习惯于直线型的思维方式。特征之二:追求快速反应他们往往是快速决策者,他总是恨不得马上有个结果。他们最见不得他人干事拖拖拉拉,拖泥带水。因为实干型的结构化风格和快速反应作风,所以: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去考虑事情的结果会是什么,在他们心目中“只要把过程老老实实做好了,结果是不会错的”,所以他们会把每个细节都做得很好,有很高的效率,而对效益则不太关心。,49,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二)与不同上司沟通的策略1.与创新型上司沟通由于他们很希望:在每个事情的处理上留下他们的痕迹,并且对各种问题有他们独到的认识。所以,应该让他们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在沟通时:不要带着“最后”答案去见他们,而应该让他感觉到“问题还处在未决状态”,因此,在信息组织上,可以这样说:“我建议”,“我一直在想”,“您怎么认为?”注:这不但对创新型上司有用,对创新型同级、下属一样有效。,50,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2.与官僚型上司沟通基本原则:应记住“方法比内容重要”的原则,必须使自己的风格适应他的风格。具体说,你要十分注重形式,比如:跟他商量事情,一定要电话预约一下,千万不要作不速之客。同时沟通时还要放慢速度,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是创新型的人,要注意不要把没有成熟的观点一股脑儿地倒给他,这样你反而会什么答案都得不到。,51,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3.与整合型上司沟通采取的策略应该是:把所有相关的背景资料都准备好,把有可能要他承担责任的问题先处理好。当你就某个问题请教他时,他会告诉你:你要注意影响,要注意他人的看法,然后,他还会告诉你,要注意谁谁谁的看法。至于问题的过程和方式如何,他不太关心。,52,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4.与实干型上司沟通要注意主动性由于他们一般不会授权于你,你要采取主动的行动。在问题的提出上:要直接从问题的结果出发,要使他感觉到问题的压力,甚至让他觉得如果问题不解决将是一种潜在的危机或灾难,以引起他的注意,让他觉得这个事情确实非马上办不可。注:上面对上司四种类型管理风格的分析也适合于你的下属,所建议的策略对不同类型的下属也有效。,53,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三)与上司沟通总体分析 1.总体思路明确沟通目标争取直接上司与间接上司的认同。基于目标深入分析沟通对象特点直接上司与间接上司的背景、偏好、思维方式直接上司和间接上司之间的关系如何?分析自身分析自身的特点,对自我作出恰当定位。分析沟通渠道确定最佳的沟通路径。分析沟通信息信息的内容、表达方式、信息的客观性和被认同性。分析沟通环境尽量选择与对方特点和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沟通场合。,54,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2.明确沟通目标沟通目标不外乎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取得间接上司对你建议的认同;二是避免直接上司给你“穿小鞋”。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沟通过程中一个基本原则是:整个沟通必须坚持以事实和问题为导向,避免以人身为导向。,55,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3.对沟通对象的分析充分掌握间接上司和直接上司的背景包括:心理特征、价值观、思维方式、管理风格、偏好和知识背景(学历和文化层次、专业背景等)。了解直接上司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你的建议的原因可能因为间接上司不希望你所在的部门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或者直接上司可能己经向其上司谈起过你的建议,被否了。如果确实如此,你去沟通就毫无意义。了解直接上司和间接上司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否相互信任?他们之间原来的关系是否融治?如果不融洽,原因何在?了解间接上司对越级反映问题的态度及其处理艺术包括:间接上司对越级沟通的态度是支持、中立还是反对?对间接下级所反映的问题是乐于接受还是不乐于接受?是否能够艺术性地处理好越级反映的问题?是否能够为你考虑?,56,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4.对于自身地位和特点的认知弄清楚“我是谁?”和“我在什么地方?”亦即对自己在公司里面的地位和身份有合理的认知。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懂得管理,而你的上司就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说不定你的直接上司老早就考虑过。弄清楚自身的可信度考虑间接上司对自己所反映问题认同的可能性,分析自身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若在公司口碑不好,在别人心中印象欠佳,就会影响沟通效果。弄清楚对问题看法的客观程度,对问题考虑的深入程度和系统程度如果你所提出的只有问题,没有对策,最好不要提,因为谁都会对问题发牢骚,领导听得多了就失去沟通的兴趣,领导更感兴趣的是你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57,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5.对于信息策略的分析关键点在于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否是站在组织的立场思考问题的?我是否能站在上司的立场思考问题?上司最感兴趣(或最关心)的是什么?一般情况下,与上司沟通要注意以下三个重要原则: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立足于公司的利益去确定内容。(不对上司的人身作评论,不对他人评头论足)在信息结构安排上,先从描述客观情况入手,引出一般性看法,再就问题提出自己的具体看法。在语言的表达上,言辞不能过激,表情平和,态度谦虚。,58,2.3 如何与上司或下属沟通,6.对于沟通渠道和沟通环境的选择应根据间接上司的特点,选择:口头沟通,还是书面沟通;正式渠道沟通,还是非正式渠道沟通。一般来说:为了尽量避免直接上司知道,私下沟通较为合适。(比如可以通过工会开会、合理化建议的方式作为反映问题的通道,或者用其他灵活万式安排沟通渠道。)在制定沟通环境策略时: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以咨询的方式提出。比如以“表面上的不经意,实际上的精心准备”作为策略,营造合适的、宽松的氛围(如单位集体活动、工会组织召开的鼓励反映情况的会议或活动),向间接上司提出你的建议。,59,2.4 沟通主体分析,一.主体分析概述(一)两个基本问题1.沟通主体分析的要义是解决两个问题:“我是谁?”涉及可信度问题分析“我是谁”的过程,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我在什么地方?”涉及自我背景问题分析“我在什么地方”的过程就是自我定位的过程。2.概括而言:要弄清楚“我是谁”关键在于解剖自身的物质认知、社会认知和精神认知,分析自身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间的统一程度。分析“我在什么地方”就是要对自身地位、能力、个性特点、价值观和形象等方面要有客观的定位。,60,2.4 沟通主体分析,(二)沟通者的可信度1.什么是可信度?就是你如何让人感到值得信任,你传递信息内容值得大家接受。2.可信度受下列五个因素的影响:身份地位分析时要明确自身的等级权力,比如头衔与地位。沟通者的良好意愿状况可根据个人关系长期记录来获得沟通对象的信赖。沟通者自身的专门技术水平和素质特别地,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是构成可信度的内在要求。沟通者的外表形象是产生吸引力的外在因素,当沟通者有良好的外表形象时,能强化受众喜欢你的欲望。沟通者和沟通对象的共同价值包括道德观、行为准则等。,61,2.4 沟通主体分析,附:影响可信度的因素和技巧,62,2.4 沟通主体分析,3.关于初始可信度与后天可信度初始可信度:是指在沟通发生之前受众对沟通者的看法。沟通者可能需要向受众强调或提醒他们对他的初始可信度。假如受众对其推崇备至,即使他的决策或建议不受欢迎或者不能完全与受众的预期相一致,受众仍可能对其充满信任。在那些拥有很高初始可信度的场合下,应该把它当作“可信度银行存款账户”。但是,应意识到“只取不存”储蓄会减少,使用你的初始可信度会降低你的可信度水平。因此,你必须不断通过良好意愿和专业知识来提高你在“可信度银行账户”上的储蓄水平。后天可信度:是指与受众沟通之后,受众对沟通者形成的看法。即使受众事先对你毫无了解,但你的好主意或具有说服力的写作和演说技巧有助于你赢得可信度。因此,获得可信度的最根本办法是在整个沟通过程中表现出色。,63,2.4 沟通主体分析,(三)沟通者自我背景 1.要分析“我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自我定位。(后面在“自我意识”部分详述)2.沟通者自我背景测试框架我的沟通目标是否符合社会伦理、道德伦理?在现有内外部竞争环境下,这些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我就这个问题作指导性或咨询性沟通的可信度如何?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如信息、资料等)来文持我的目标的实现?我的目标是否能得到那些我所希望的合作者的支持?我的现实目标是否会与其他同等重要的或更重要的目标发生冲突?目标实现的后果如何?能否保证我及组织得到比现在更好的结果?,64,2.4 沟通主体分析,二.沟通目标确立沟通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总体目标指沟通者期望实现的最根本结果。行动目标指导沟通者走向总体目标的具体的、可度量的、有时限的步骤。沟通目标沟通者就受众对书面、口头沟通起何种反应的期望。,65,三.沟通策略选择(一)不同的沟通方式沟通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沟通者对内容控制程度及听众参与程度,2.4 沟通主体分析,66,2.4 沟通主体分析,(二)各策略适用境况与沟通特点1.告知策略用于沟通者在权威或信息掌握程度上处于完全控制地位。沟通者仅仅向对方叙述或解释信息或要求。沟通的结果在于让受众接受你的理解和要求。2.说服策略沟通者在权威或信息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受众有最终决定权。沟通者的建议或解释仅供对方参考,目的在于对方采取行动。3.征询策略沟通者希望就计划得到受众认可,或通过商议共同达到某个目的。双方都有付出,也都有收获。4.参与策略具有最大程度的合作性。需要通过共同讨论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67,2.4 沟通主体分析,(三)如何运用上述策略1.告知和说服:统称为指导性策略当认为沟通的目的在于通过为下属或他人提供建议、信息或制定标准的方式帮助下属提高工作技巧时采用。指导性策略重在能力方面。2.征询或参与:统称为咨询性策略当认为沟通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或下属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问题时采用。咨询性策略重在态度方面。,68,2.5 自我沟通,一.自我沟通过程(一)自我沟通:成功沟通的前提1.什么是自我沟通?自我沟通就是一个自我调节自我说服的过程。2.为何要自我沟通?要说服他人先要说服自己要指导他人去做某一任务,自己应从内心认同这一工作的价值。管理者和下属共同认同工作价值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沟通前提下的人际沟通过程,是一个主体和客体认知趋同的过程。说服下属要其口服心服(下属的自我沟通)在特殊情况下或在必要时候要求下属无条件地服从工作安排,其前提仍然是下属说服自己从内心认为接受服从是必要的,而不仅仅因为你的权威和命令才去遵守这样的服从。所以,每个个体说服自己接受“服从”的过程,内在地同样是一个“自我沟通”的过程。,69,2.5 自我沟通,(二)自我沟通过程模型1.模型,反馈:由于自我本来定位与现实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发展、缓解和最终解决过程,称为自我沟通的反馈。反应:把面对冲突时表现出来的外在形态,称为反应。从沟通过程看,成功的自我沟通就是要求自我在面临问题时,有良性的反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