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基础研究研制过程与整体设计.ppt

    • 资源ID:6223830       资源大小:373KB        全文页数:13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础研究研制过程与整体设计.ppt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基础研究、研制过程与整体设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中心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信息技术课程的两大基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信息化,内容提要:,一、各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研制三、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一、各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引言:社会转型与教育信息化(一)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二)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三)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引言:社会转型与教育信息化,1.技术视角的社会形态转变2.信息社会的冲击:从教到学的变革3.信息社会学习方式的本质性特征,1.技术视角的社会形态转变,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视角: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技术水准(社会的生产力)视角: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技术视角的社会形态转变,我国的社会形态转变,一般认为,我国的工业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而信息化起步于70年代。也就是说,我国的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开始的(乌家培,2001)。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信息社会的冲击:从教到学的变革,2.1 教育与学习的“地位”变化2.2 学习满足人类的求知天性2.3 终身学习2.4 学习的组织变革自组织学习与人 的发展,2.1 教育与学习的“地位”变化,前信息社会中的命题,信息社会中的命题,2.2 学习满足人类的求知天性(1),教育:具有比较明显的功利色彩,是为了某种外在、非主体的需求。,2.2 学习满足人类的求知天性(2),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的人类天性。,(1)学习的时间跨越人的一生(2)学习空间的延伸(3)学习的领域的拓展,2.3 终生学习,2.4学习的组织变革 自组织学习与人的发展,前信息化社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其组织性十分明显。信息化社会:学习同样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根本性特征是自组织。,3.信息社会学习方式的本质性特征,社会性:学习共同体交互性:多向度、互动开放性:组织内外,(一)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1.日本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战略与项目2.日本教育信息化环境的改善3.日本中小学信息教育课程4.日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5.三鷹一小実践,1.日本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战略与项目,发展战略1:“新千年计划”教育信息化目标,“新千年计划”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其主要内容为:到2001年,所有公立小学、中学、高中等学校连接因特网,所有公立学校教师都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到2005年,所有学校连接因特网,所有学年的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有效利用计算机;到2005年,建设好旨在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全国教育信息中心。,发展战略2:e-Japan战略教育信息化目标(1),2001年1月日本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推进总部制定e-Japan战略,提出了5年后使日本成为世界信息技术最先进国的目标的信息化的日本社会远景目标。其中教育的远景目标是:不受地理、身体、经济方面的制约,任何人都可以受到高水平的教育。明确提出强化人才培养,21世纪是智力竞争的时代,为实现强化IT革命中日本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确保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稳固的地位,必须加强建设和巩固人才基础。2005年是日本e-Japan战略的最终年度。,发展战略2:e-Japan战略教育信息化目标(2),e-Japan战略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六项具体措施:1.学校信息环境的整备 要求到2005年为止,所有的公立中小学都要连接高速因特网,并要做到随时可以连接。所有的教室都要能够连网,以支援在教学中计算机的应用。并要求计算机室要求每名学生一台计算机的同时,推进普通教室计算机的整备,达到教育用计算机每5.4名学生1台计算机的水准。,发展战略2:e-Japan战略教育信息化目标(3),e-Japan战略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六项具体措施:2.推进正式实施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 要求充实信息技术教育,积极介绍普及先进的事例,支持利用信息技术的对外国人的日本语教育。3.提高信息技术指导能力 要求到2005年为止,大约90万人的公立中小学的所有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4.普及、充实教育用信息资源 到2004年为止,每年以1000件的水平开发教育用信息资源,在国立教育信息中心登录,使其在全国普及使用。,发展战略2:e-Japan战略教育信息化目标(4),e-Japan战略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六项具体措施:5.教育信息提供体制的整备 到2005年建成由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运营的具有能够检索、下载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用信息资源的网站的国立教育信息中心,并争取每年提供可利用信息2万件。6.残疾儿童的对策 在2002年,推进根据每一位残疾儿童的特点,提供最新的信息设备的整备工作,并在该年度中实现因特网对应的盲文信息。,实验项目1:100校计划,“100校计划”,是初中等教育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实验计划。在全国100所左右学校的小中高学校中设置计算机,利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超越传统教育的“框 架”,以实证新的学习方式的可能性。,“100校计划”作为通商产业省推进高度信息化的具体举措,获得文部省的理解支持,向111所学校提供网络利用环境,在学校教育的各种场合自由灵活利用网络,”100校计划”,由1994年发起到1996年结束,这项计划推进了因特网在教育中的利用。”,实验项目2:新100校计划,实验项目3:E平方计划,1999年3月,在有效利用“100校计划”和“新100校计划”成果的基础上,由信息处理振兴事业协会(IPA)和计算机教育开发中心(CEC)共同策划、实施了该计划。主要工作有三点:一是提供有关“100校计划”和“新100校计划”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等;二是提供与教育有关人士共同参加并相互交流和相互提高的场所和机会;三是实证运用信息技术的先进的教育方法。,实验项目4:儿童网络计划,儿童网络计划是在文部省和邮政省合作的基础上,由NTT东日本和NTT西日本为首的73家企业、团体和个人组成“儿童网络计划推进协议会”,实施和推进各种实验计划的综合计划。全国小、中、高、特殊教育各种学校约1000所学校参加了该计划。该计划支援面向全体儿童和教师的以因特网为中心的创设多媒体环境及其有效运用。,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05年9月发布的“2005年度中间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日本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e-Japan战略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2005年12月6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了“促进教育信息化的紧急通知”。通知中要求以教育大臣为首领导地方各级领导特别是信息化环境整备不足的地区管理部门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例如将2006年3月定位教育信息化强化月,开展“网络日”等活动;以及开展促进普及利用信息技术授课的活动;制作、发布促进信息化发展的事迹集等活动。,日本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新举措(1)文部科学省颁布“促进教育信息化的紧急通知”,为弥补学校教育中很少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缺陷,2006年4月10-28日期间招募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相关联的企业或团体向中小学派遣讲师,进行教学。,日本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新举措,(2)计算机教育开发中心“2006年产业协助信息教学实践事业”,(3)举办“IT学校”“IT学校”是日本文部省委托日本NTT(日本电话电信公司)实施的。旨在为将来培养IT界高精尖人才打基础,以高中生为对象,培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独创能力。学校于2004年启动,每年的暑假为参加学习的学生提供全额经济资助。学生通过自己申请、考核、选拔参加。,2.日本教育信息化环境的改善,(日本文部科学省2005年9月30日发布的“2005年度中间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结果”),1998年7月教育课程审议会报告中,提出了贯彻于学校各阶段、各学科的有关主要课题的一个基本思路“适应信息化”,阐述了有关体系化信息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关于高中做出了开设普通学科“信息”课程的决定。1998年12月14日公布了日本小学、初中新的学习指导要领,1999年3月29日公布了高中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新的指导纲要明确了信息教育内容在中小学的设置、内容和课时安排。,3.日本中小学信息教育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以及丰富人性,是日本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和目标,信息教育的实施要以这种理念和目标为指针。目标:运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的科学理解、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3.日本中小学信息教育课程,(1)日本信息课程的理念及目标,(2)日本信息课程实施体系,信息的科学理解,信息运用是实践能力,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小学,初中,高中,文部省,高等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情報編),開隆堂出版株式会社,2000.3,(3)日本信息课程的存在问题及建议,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建议,日本信息教育开发协议会(JADIE)教育课程委员会及教育系统信息学会(JSISE)信息教育委员会,2005年12月.,高中3年内修读的信息科目的学分仅占全部学分的 2%,与其它科目相比非常少;在初中、小学,由于没有设置“信息”课程,所以 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当前日本中小学生的信息道德欠缺的事件多有发 生,也令人担忧。,存在问题:,(3)日本信息课程的存在问题及建议,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建议,日本信息教育开发协议会(JADIE)教育课程委员会及教育系统信息学会(JSISE)信息教育委员会,2005年12月.,在小学(高年级)设置新教学科目“信息”,以培养信息 运用能力,特别是培养信息道德;在初中设置新教学科目“信息”,系统性地培养以信息技 术能力为基础的信息运用能力;整理并充实高中教学科目“信息”的教育内容,增加修读 的学分数;推进“信息”科目成为国家中心考试的考试科目和各大 学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建议:,(3)日本信息课程的推进建议,在小学增设“信息”课程 增设包括以下教育内容的“信息”课程,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关心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独立生存的基本意识。在初中增设“信息”课程 建议把“技术家政”课程中技术领域的“信息和计算机”与“手工制作”区分开,增设“信息”课程。充实高中普通“信息”课程 具体开设“信息综合”、“信息”“信息”“信息”(均为2学分)4个科目,4.日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各类学校的培训都是以校内的培训为主,以点带面的培训是日本教师培训的基本方式。,文部科学省公布的信息教育实际状况调查结果,http:/,5.日本信息教育专业建设,在日本,成为信息科教师的途径基本有:参加现职讲习会并结业;参加资格认定考试;在大学取得教职课程学分;在获取高中教师资格的基础上追加学分;面向社会人员的资格证制度和聘用临时教师制度。2000年在日本全国已有185所大学设置了“信息”科教职课程,其中国立大学47所、公立大学9所、私立大学129所。,6.三鷹一小実践,(二)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1.英国教育信息化框架2.英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3.英国教育信息化环境的改善4.英国中小学教师ICT培训,基础设施创建可以为广大师生广泛利用的基础设施。,教学实践提高教师自身应用ICT的技能,并具备将ICT整合于现存和正在变革的学习方式中的能力。,资源提供给学习者、教师和管理者可用的资源与服务。,BECTA,Connecting schools,networking people 2002,1.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框架,关注基础设施、联网情况和教师专业发展,2.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Fulfilling the Potential:Transform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ICT in schools,2003,关注基于ICT的教学和学校整体发展,19982002年 20032006年,3.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的改善,4.英国中小学教师ICT培训,信息通信技术培训要使教师在知识、技能和理解方面达到下面的目标:1.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和不应该以及怎么样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通信技术;2.知道怎么样在全班教学中应用信息通信技术;3.知道怎么样在备课时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怎么决定和组织信息通信技术资源;4.知道怎么样评价在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时的学生的成果;5.知道信息通信技术怎么样被用于保持最新的信息。,(三)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设置与校园网建设情况,1.状况与政策,基础设施设备的国内比较,1.状况与政策,2.项目与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项目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基础教育项目 推动中西部基础教育信息化若干项目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小学信息技术实验区国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内容提要:,一、各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研制三、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一)信息技术课程的背景与定位(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三)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四)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一)信息技术课程的背景与定位,信息技术教育演进的简要模型 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背景与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重建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概念图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CE,ITE,LE,TE,ICTE,IE,LE表示图书馆教育(Library Education),CE表示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TE表示技术教育(Technology Education),ITE表示信息技术教育(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ICTE表示信息与传播教育(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IE表示信息教育(Information Education)。,信息技术教育演进的简要模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背景与目标,计算机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教育,计算机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素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学科群,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重建,社会转型是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原因信息素养是新的“读、写、算”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质价值在于改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改变学校文化信息技术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信息文化建设促进信息社会发展,社会转型是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原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相当成度上促进了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社会转型,因而要求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主动的、有意识的提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新的“读、写、算”,所谓“读”不仅仅是阅读之意,“写”也不仅仅是写作之意,“算”更不仅仅是计算之意。“读”是信息的获得、索取,“写”是信息的发布、交流,“算”则是信息的转化、变化。新的“读、写、算”不仅仅依靠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当代信息技术,也需要广播、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并且还会将它们与语言、文字、符号等传统的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综合起来。,信息社会学习的改变体现在:,学习价值学习结构学习文化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质价值在于改善学习,自我发展与异文化(他人)理解的并重 心理变容与行为改善的统合 知识理解与问题解决的互动,学习价值:,资源,Intelligent Interface,学习者,学习结构:,学习信息资源的共享学习者个体与社会的共生学习生活化,学习文化:,可能展开讨论的视角:被动主动、接受探究、独立合作相对应概念的出现是为讨论方便而采取的简单化界定对应不等于对立,更没有优劣之分“改变学习方式”不如“改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是信息社会标志教育质量高低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也是信息社会学生发展的根本所在。高利明教授认为“重要的是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从某种意义说,学习就是把信息转换为知识的过程。信息是流动的、公共的,知识是固化的、个人的。,学习能力,翻跟斗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概念图,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普通高中的学习领域高中技术领域的两部分之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重要途径之一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衔接,(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原理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理念4.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5.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6.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利用,过 程,2003年3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暂告段落,前期工作: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中小学信息技 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前期研究”,包括国际 比较研究、国内现状调查与分析和课程指 导纲要的初步框架研究,相关工作:“标准解读”、实验教材、研修手册的编写,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原理,(1)构成要因(2)价值取向(3)目标体系,(1)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构成要因,基于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 交流、协作和决策基于社会需求的信息技术课程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基于学科体系的信息技术课程 STS的视角,(2)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全人化取向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张力多样化取向 机会均等与特色发展之间的张力主体性取向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发展性取向 文化继承与批判创新之间的张力,建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思考基点,国际视野:比较,对抗,合作社会关联: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发展观点:变与不变(学生、教师、课程、学校、社会),(3)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体系,(3)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体系,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理解、实践与创造等三个层次基于课程基本内容的课程目标:STS基于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理解,不仅指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也包括对“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理解是实践、创造的基础理解不是简单的记忆,要在实践、创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理解,实践是理解的价值体现,也是获得真正理解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更是实现创造的奠基石 要使学生充分获得体验(个人创造)的机会要将学生的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的统合起来实践不等同于技能的训练、操作的强化,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实践,创造是课程目标体系中的最高追求 创造是以批判(反思)为基础的创造是一个充分实现理解的实践过程(调查:不同人群对著作权法的认知),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创造,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基础性,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 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 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综合性,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人文性,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 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 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 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 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理念,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信息处理)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信息及其信息活动)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应用)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社会参与),在隐含的基础知识基础上,建构了:技能信息处理 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活动 问题解决信息应用 价值观与责任感社会参与等四个层面。,课程标准组对信息素养的认识,(1)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信 息素 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知识与技能:第1、2条,3.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4.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过程与方法:第3、4、5、6、7、8等6条,6.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7.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8.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第3、4、5、6、7、8等6条,9.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0.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9、10、11等3条,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2)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理念,信 息 技 术 基 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 用,人工智能初步,数据管理技术,选修 2(x)学分,必修 2 学分,4.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模块设计的理念:,在必修的模块基础上设计选修模块,国家课程中设置共同必修的基础模块有利于教育均 衡的实现和学科课程的建设 选修模块设计体现高中课程的选择性“标准”选择了适度提高起点的设计思路 建议采取开课前分层次补课的方式接近本“标准”的起点 补课的重点在于计算机、网络等使用和有关基本概念的学习,模块设计的理念:,必修模块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必修模块为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内容选择首先体现出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最为基础的部分,同时成为各个选修模块的基础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必修与选修模块的衔接性、重复度必修模块在突出信息技术的同时兼顾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学方面,模块设计的理念:,选修模块的划分以技术为主要线索,信息技术领域宽泛、发展日新月异,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 选修模块的划分主要依据了信息技术的基本分类结构设计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5.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设计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课程内容的最后确定课程内容的发展意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1.坚持STS的理念2.尊重历史3.尊重现实,课程内容的最后确定,1.以技术为主,兼顾科学、社会2.打牢基础,发展特长3.保证共同,鼓励特色,课程内容的发展意识,1.实验稿:实验中发展 2.赋权教师:应用中发展3.面向未来:发展是硬道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利用,1.如何看待课程标准?2.如何利用教科书?3.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开展教学?4.如何在利用课程资源的同时开发资源?,(三)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1.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概述2.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原理3.基于主题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1.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概述(1),在“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实证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课题实施过程中(1999年-2001年),针对当时普遍的、单一的“讲练结合”教学状况,我们率先把主题教学(Project-based instruction)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教材开发、教学活动设计等实践中。,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对于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达成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同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一样,主题教学兼具有效性和局限性,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所以,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模式的运用,恰好相反强调各种教学模 式的综合运用以及体现主题教学运用的扬长避短。,1.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概述(1),2.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原理(1),(1)全面发展:从单纯技能到综合素养内容定位:由计算机知识到信息素养改善学习:被动的学习到主动的创造性地学习 全体发展:遵从共性到关注差异性。,(2)回归生活: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 教学的着力点:学生兴趣主题 理解:从掌握科学概念到在实际生活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实现信息文化的内化让教师与学生焕发出生命活力:根植实践的生活化教学,2.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原理(2),(3)发展高级思维 高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决策能力:主题教学中的批判性问题解决能力:主题教学中的创造性,2.信息技术主题教学模式原理(1),3.基于主题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四)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1.制定与执行课程政策2.关注信息技术教师成长3.加强课程资源开发4.促进信息社会建设,(1)课程执行状况的充分调查(2)新政策的可行性分析(3)强化课程执行力度或督导(4)合理的课程经费投入机制、渠道和评价(5)避免新的教育不公,1.制定与执行课程政策,(1)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设计、评价)(2)教师的课程意识(标准还是教材?讲教 材,还是用教材讲?)(3)教师的生存状况(工作内容、压力(工 作、生活)、进修等),2.关注信息技术教师成长,(1)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与量规(rubric)(2)教学资源开发与交流(系统、资源)(3)教师课程研修系统的开发与运作,3.加强课程资源开发,(1)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信息伦理的影响(2)提升全民信息素养(3)改善青少年使用网络状况(4)政府信息公开(5)广告的真实度,4.促进信息社会建设,内容提要:,一、各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研制三、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三、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一)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体系化与方法论(二)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一)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体系化与方法论,1.当前课程研究中的几点不足2.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体系架构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1.当前课程研究中的几点不足,2.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体系框架,实 施,设 计,政 策,基 础,原 理,应 用,设计原理,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论,根本上要立足于信息文化的变迁、促进社会转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至少表现在临床性、人本化、系统性、多视角和综合性等五个方面。,(1)临床性,研究的问题的是否真实?,是否抓住了关键的或根本的问题?,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2)人本化,探究学生与教师的精神世界 课程研究的深度性,研究人员的充分合作 课程研究的广度性,人本性的根本在于人的尊重、人的关注、服务于人、人的发展。,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3)系统性,结构化:强调要素和关系,和谐性:强调各种利益的兼顾、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有效性:强调效果、效率、效益,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4)多视角,即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研究。,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5)综合性,必须综合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特别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一定要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中寻求依据和支持。,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方法属性,(二)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1.本体论视角:拓展外延(STS)2.方法论视角:挖掘内涵(从文化到心理)3.价值论视角:面向生活(从个体到群体),1.本体论视角:拓展外延(STS),(1)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体系的扩展(2)基于STS视角的课程内容构建(3)如何拓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外延?,(1)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体系的扩展,计算机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学科群,扩 展 过 程,(1)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体系的扩展,关于信息学科群可以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即STS)的观点来考虑,如此信息学科群包含了涉及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学科和分支。那么,我国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所对应的学科体系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还是以信息学科群为主?我们认为,我国处于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教育的过渡的定位比较符合未来一定时期的实际状况,所以把学科体系认定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学科群是我们的基本理解。,(2)基于STS视角的课程内容构建,不论何种状况,学校信息教育课程的学科体系总是由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相关内容构成的,可能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三者比重会有所不同,但三者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或缺;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相关的内容之间是联系起来,不可以分割、断裂。,(3)如何拓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外延?,第一,开展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学的课程化研究与实验;第二,探讨信息技术课程引领信息文化发展的意义与方法;第三,强化信息技术课程对社会生活的关照,如数字鸿沟、网瘾综合症,虚假广告等。,2.方法论视角:挖掘内涵(从文化到心理),例如:课程的文化教育意义课程的社会学意义(数字鸿沟)课程的学习心理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1)探究信息技术课程文化价值的意义(2)民族传统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关照,(1)探究信息技术课程文化价值的意义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作为技术的一个分支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于文化,更不是与文化对立的,信息技术具有文化属性的,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是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2004年6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家级研修班上,针对当时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明确提出了要“阻止和转变技能化倾向”。古人所说的“道器统一”、“由技至道”等对于我们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进一步讲,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具有一般性的文化教育意义,而且具有本土化的文化教育意义。,任何课程中一定蕴涵文化。但如果我们的研究人员、一线教师没有课程文化意识就难以悟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就难以在教学中实现文化渗透。,(1)探究信息技术课程文化价值的意义,从课程价值的视野出发,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首先表现在它的知识价值取向对于人的生存意义;接下来表现为它的能力价值取向人的发展意义;最终表现为它的和谐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意义。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应该从文化变革中寻求支持。,(1)探究信息技术课程文化价值的意义,(2)民族传统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关照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文化扬弃与优势积累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份子,在完成其固有使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其中,儒家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如何借助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信息伦理的影响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因为不论何时何地,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两大支柱,所以信息伦理道德建设是信息化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相对西方宗教发展态势而言,中国的宗教传统对于人们的伦理道德影响不占显要位置。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家传统文化对于信息化进程中的国人,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越发具有重要意义。,譬如,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这显然是在强调信息的可靠性或笃信度。再有,“和而不同”则体现了信息的包容性和广泛性,强调信息加工的意义。此外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信息伦理的影响还可以从“忠恕”、“诚信”和“慎独”等方面考虑。,(2)民族传统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关照,3.价值论视角:面向生活(从个体到群体),2006年6月底统计:中国网民总数:1.23亿,其中青少年3000万人光明日报2006,8,5报道:关于青少年网瘾的国际比较美国 韩国 中国香港地区 中国内地 6%11.2%14%13.2%,消极意义上的问题对策?个体:网络问题-网瘾,网恋,网婚,网络诈骗群体:社会问题-信息公开 网络问题-垃圾邮件,网络赌博,网络色情,3.价值论视角:面向生活(从个体到群体),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基础研究研制过程与整体设计.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