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索生存与生活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流变.ppt
歷史探索生存與生活人類精神與物質文明的流變,進度:第二週導論人類精神與物質文明授課教師:王文景教學助理:李筱雯,常識與知識的區別,通識教育之目的常識:由日常生活經驗所累積而成的,或基於經驗的累積而衍伸的推論或假設。知識:由現象的觀察經過邏輯分析而產生的結論 知識的生產過程中是可以被驗證的。Harris(1996):知識是資訊、文化脈絡及經驗的組合。Nonaka(1994):知識是人類理解與學習的結果。,文化與文明,文明與文化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情。彼此原是不可分的,就是文明是文化的體現,文化是文明的保母。文化的觀念表現於具體的生活上和社會上就是文明。最簡單的例子,如禮貌,便是文明的表現。而孔子制禮,便是文化,他的禮,在中國兩千多年來,是表現於國家社會的制度之中,在人民日常生活的言行之內,在一年四季的節慶和儀節之上的,這就是中國的文明;文明就是生活。,文化,文化在字典上面的定義是:文治和教化。指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特指社會的意識型態。文化是與自然相對,文化指的就是任何經過人為的創作、所製造出來的,歷史就是人所創造出來的,所以是屬於文化的部分。英文的culture一詞最原始的意義是指土地的耕作,到了16世紀,此字的意義轉變為心智的培育,自19世紀以來,文化有了廣義的意義,用來描述人類文明整體心智能力與精神的發展,甚至包括人類社會全部的生活方式。,文化,文化(culture)在英文字典裡的定義是:1.)藝術或是哲學等一連串的活動,他們被認為是發展人類文明和心智的重要元素。2.)一個特殊的社會或是文明,尤其指的是它的信仰和生活方式。3.)一個特別的組織或是群體,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而這就是對文化的定義。,文化,一般所言之文化指的是:1)具體的創作,藝術作品和具體的知識,即藝術活動的實踐及其成品;又稱文化活動,人所看到的所有的器物,這都是屬於文化的部分。2)群體的一種特定生活方式,每個不同的群體可能會有極不同的生活方式,即使是野蠻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稱之為野蠻文化。文化指的是,一群人生活在一起,他們的生活習慣、風俗、社會規範,就是他們的文化。文化沒有牽涉到優劣好壞的價值判斷,因為它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文化,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在考古學上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有時文化也指文明。,文明,文明:有文化的狀態,與野蠻相對。有時文明指的是文化上的差異。文明一詞本身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義。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和睦的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文明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英文文明(civilization)的定義它指的是:1.)一個有組織與文化的人類社會。2.)一種社會組織的進步狀態,而且擁有舒適的生活方式。3.)你可以把一個你認為舒適是必要的狀態稱之為文明。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文明是與野蠻相對的詞。,文明,文明有進程的意味,像是英文的civilization代表的是一個變成文明(開化)的過程,所以當我們用文明這個字詞時,指涉的是有比較的意味,也就是有進化演進的關係。文明的含意是牽涉到一種一個演變過程接著一個過程的連續關係。而文化就沒有這種意涵。有人簡單區分為文化指人,文明指物質,但不盡然如此。,精神文明,精神文明談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建立。精神文明的部分就是談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就是一個社會組織愈來愈嚴密的一種關係,還有就是生與死,死後的問題這是牽扯到神鬼信仰,宗教信仰制度就會出現。最早的部落族群,在所謂還是群居雜處的時候,沒有任何的社會規範、沒有任何的典章制度,接下來才有家族的制度,婚姻的制度,然後有了社會、國家,然後有了所謂的典章、律法,賦稅的問題、兵役的問題,典章制度都包括在裡面。談到生與死,包括在這裡面可以談的議題就是祭祀和所有的儀式。,物質文明,物質文明談的是人與物的關係建立。除了實質的人與物的關係之外,其實人與物的關係是為了要讓人的生活愈來愈舒適,或是說人在使用物的時候是要用物來傳遞訊息,我們使用物的時候不只是單純使用物,而是有很多的社會意義,傳達訊息的功能。,物質文明,人與物的關係,可將其分成食衣住行來談。1.衣/服飾/時裝:實用性2.飲食文化:吃,生食與熟食3.居住空間:房屋其實不只是關於居住,其實它是包括了人與外在環境的關係,人怎麼去對待怎麼去看自然,創造一個舒適的空間環境,是一種人與空間的關係。4.行:空間領域的拓展:行的部分要講的是擴張人的活動空間,人的生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