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财务分析.ppt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有道是“欲工其事,必先善其器”。财务分析主要涉及到利用财务资料(尤其是财务报告),分析哪些内容以及运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的问题。为此,本章主要学习公共部门财务分析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等。,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公共部门的财务分析,主要是指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如会计报表、统计数据等,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其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而且,财务分析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一、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的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业务绩效、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作用:,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一、财务分析的作用(一)促进公共部门加强预算管理,保证公共预算圆满完成 单位预算编制得是否科学、合理,各项收支能否按照预算执行,是直接关系到单位的业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宏观调控决策是否真正落实于微观基础的一件大事,而单位预算编制得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反映在预算的执行结果汇编各单位的财务报告中。因此,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单位预算编制是否合理、预算执行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避免或减少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保证预算的圆满实现。,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一、财务分析的作用(二)促使公共部门全面分析财务问题,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依据 1.财务分析能够为宏观管理部门正确把握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宏观信息和财务风险,为分类指导提供依据;2.能够促进公共部门加强预算管理,保证收支预算的顺利实现,引导财务管理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一、财务分析的作用(二)促使公共部门全面分析财务问题,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依据 3.能够促进公共部门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努力增收节支,以进一步激励公共部门总结成绩,发现差距,找出薄弱环节,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4.能够全面评估和反映公共部门的以各种形态存在的资产,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各项资产的管理,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财务分析的作用(三)督促公共部门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检查单位财务活动是否认真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有无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四)有利于政府机构的管理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公共部门的业务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宏观层面的指导;公共部门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其支出占当前政府预算支出的1/3以上,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宏观调控决策的重要微观基础。因此,开展财务分析,对公共部门的财务活动进行评价,及时反映公共部门的预算执行进度,将对宏观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宏观决策的客观性提供必要的保证。,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二、财务分析的要求(一)确定财务分析范围,充分收集有关财务资料 财务分析范围取决于财务分析的目的,它可以是公共部门资金活动的某一环节或某一方面,也可以是公共部门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由此,对于财务资料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二、财务分析的要求(一)确定财务分析范围,充分收集有关财务资料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财务分析所涉及的财务资料并不仅限于财务报告,具体来说,主要有:1.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2.经国家批准的各项费用收支标准、人员编制和定额指标;3.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公共组织发展计划、业务工作方面的管理规定和办法;4.公共部门的预、决算资料和会计核算资料;5.其他有关数据和资料。,二、财务分析的要求(二)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客观的、可靠的依据并对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结果以及财务管理工作做出总结和评价。因此,财务分析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具体来说:1.会计核算的记录要真实,数据要准确、程序要规范,各个不同会计核算期间的核算方法要一致;2.财务报表的内容要齐全,编制方法要统一,各个不同会计核算期间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要相对稳定;3.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有明显变化时,进行财务分析应对有关数据进行调整,以利于正确评价。,二、财务分析的要求(三)根据不同的分析目标,选择科学的分析方法 开展财务分析首先要熟料掌握各种具体的技术方法,比如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进而根据不同的分析目标,选择科学的分析方法。例如,公共部门自身最关心资金活动情况的相关数据,财政部门则关心其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支出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渠道办理等数据,而公共部门债权人则关心其偿债能力和资金结构。,二、财务分析的要求(四)全面分析评价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成果 财务分析应该根据多项财务指标的变化全面评价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成果。为此,在分析过程中,要做到:(1)在进行绝对指标比较分析的同时进行相对指标比较分析;(2)在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同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3)在与目标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与公认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第二节财务分析内容和指标,一、财务分析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涉及公共部门财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其主要内容有:(一)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 1.预算编制情况:主要是分析预算编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是否符合事业计划和行政工作任务的要求;单位预算的数字依据、总量指标、定员定额是否合理,非财政资金来源是否可靠,收支项目、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规定等。,(一)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 2.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即预算执行进度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收入与支出的实际执行进度是否按照预算编制的进度执行;实际收支进度是否与事业计划和行政工作任务的进度相一致;各项收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影响收支预算执行的因素,这些因素对预算执行的影响程度;以及年终各公共部门预算收支的平衡情况等等。,(二)收入情况分析 收入情况分析,主要是对单位取得收入的来源渠道、收入总量、收入项目结构和创收潜力的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收入来源渠道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自身组织的各项收入的项目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来源是否稳定且有保证,应缴款项与其他收入项目之间是否发生相互流用、挤占的现象等。,(二)收入情况分析 2.收入总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自身组织的各项收入的计划完成情况、影响因素、变化趋势等,剖析增收或者减收的具体原因,研究提出加强收入管理的办法和措施。3.收入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收入的构成比重情况,揭示各项收入构成变化的规律;4.收入潜力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在组织收入方面是否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潜力,发挥了专业比较优势,不断拓展服务范围,积极、依法组织收入。,(三)支出情况分析 支出情况分析,主要是对单位的支出总量、结构比重、运用渠道、开支标准和使用效益的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支出总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公共部门支出预算的完成情况和变化趋势,剖析超支或节支的具体原因;2.支出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各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3.支出范围和标准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各项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有无超范围、超标准的支出,有无违反政策规定的开支项目。各支出项目之间有无相互挤占、违规流用的现象等;,(三)支出情况分析 4.支出效益分析,主要是分析各项经费支出与它们形成的业绩成果之间的关系,如所得和所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坚持了勤俭节约的原则,有生产经营项目的单位是否进行了成本核算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谓的支出效益,首先强调社会效益,然后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再谈经济效益。,(四)定员定额情况分析 1.定员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各单位的人员数量是否控制在机构编制部门所核定的编制范围内,有无超编现象,超编的原因是什么;各单位内部人员结构是否合理,分支机构所承担的工作量是否均衡,有无人浮于事的现象存在等;2.定额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的各项支出定额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业务工作发展的需要和单位自身财力的可能;是否贯彻了勤俭节约的方针政策;预算支出定额与实际执行结果是否相符合,预算定额与实际执行情况出现差异的原因何在等等。,(五)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1.资产情况分析:(1)各项流动资产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管理,是否建立了健全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是否及时结算并足额收回;各项存货的配置是否合理,库存情况是否正常,账实是否相符;(2)是否建立起固定资产管理制度;(3)无形资产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4)对外投资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依法进行评估等。,(五)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2.负债情况分析,主要是分析负债的规模是否合理适度,是否超过了单位的承受能力,各项负债是否及时进行清理、核算和按期归还等。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现行财务制度还不允许公共部门进行所谓的“负债经营”,其负债主要是由于应缴款项而引起对财政部门的负债(实际情况恐怕要比这复杂得多),而且多是短期负债。,(六)经营活动情况分析 有生产经营项目的公共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地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该阶段的营运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对经营活动情况分析主要包括:1.营运能力的分析,即公共部门营运资金的周转状况,评价营运能力的财务比率可以参照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2.成本费用分析。,(七)财务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分析 财务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单位各项财务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实际情况,各项财务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等等。,第二节财务分析内容和指标,二、财务分析指标(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00%2.人均开支水平=本期支出总额/本期“工资目”平均人数 3.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本期专项支出/本期支出总额*100%,二、财务分析指标(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4.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人员支出总额/本期支出总额*100%5.人车比例=期末“工资目”人数/期末小汽车实有数,二、财务分析指标(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常用指标 1.经费自给率,用以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100%也就是说,公式中的各项收入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二、财务分析指标(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常用指标 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用以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3.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用以衡量事业单位的支出结构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公用支出比例=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第三节财务分析的形式和步骤,一、财务分析的形式(一)按财务分析的内容划分 1.全面分析,即对公共部门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2.专题分析,是指对财务活动中某个特定项目或特定问题进行的专项分析,这种分析形式,一般是在需要对某个重要的政策问题、管理措施或某个管理环节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一、财务分析的形式(二)按财务分析的主体划分 1.内部分析,是公共部门自身的财务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的分析。内部分析的重点在于了解单位自身的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业务绩效情况及经营活动情况等。内部财务分析对公共部门的决策十分重要,也是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之所在。2.外部分析,即公共部门外部的相关机构或利益集团根据各自的要求对单位进行的财务分析。,一、财务分析的形式(三)按照财务活动的过程划分 1.事前分析,亦称之为预测分析,是指在财务活动实施之前,对财务活动可行性、可靠性所进行的预测分析,目的是使各项财务活动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和符合实际情况。2.事中分析,亦称之为控制分析,是指对某一阶段或处于某一特定步骤环节的财务活动所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形式,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纠正偏差,适时采取改进措施,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有效控制。3.事后分析,亦称之为总结分析,是指在某项财务活动结束后所进行的评价性分析。,一、财务分析的形式(四)按照财务分析的时间划分 1.定期分析 2.不定期分析,第三节财务分析的形式和步骤,二、财务分析的步骤(一)确定分析范围(二)收集分析资料(三)开展定性定量分析(四)做出评价分析,第四节财务分析的方法,在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并不是掌握了多少财务报表资料,而是要通过这些资料的分析发现其内在规律,这就需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一、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比数字或指标进行对比考查,从而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公共部门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一、对比分析法 1.本期实际完成数与计划、预算数字进行对比 通过实际与计划的对比,可以从中考核评价单位预算、计划任务的完成进度,找出超、短的数字差距。其公式为:预算完成百分比=本期实际完成数/本期预算数*100%或:预算超额完成比例=(本期实际完成数-本期预算数)/本期预算数*100%,2.本期实际数与往期实际数相对比 通过本期实际数与上期、历史同时期、历史特定时期或历史最好时期的实际数相对比,可以从中了解不同时期财务活动的发展变化情况、掌握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更好地完成今后的事业计划与行政任务提供目标、打好基础。其公式为:本期为历史同期比=本期实际完成数/历史同期实际完成数*100%或,增长百分比=(本期实际完成数-历史同期实际完成数)/历史同期实际完成数*100%,3.本单位实际数与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数相比较 通过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单位的比较,有利于找出差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时,对比指标的可比性非常重要。,二、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分析办法,故而予以单列)比率分析法,是指在各项相关的财务指标之间两两相比,有机地建立起科学的比率指标体系,通过考察比率是否合理有效来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一)静态指标比率分析,是指以两个相互关联的同一会计期间的财务指标的绝对数字相除得出的比值;(二)动态指标比率分析,是指不同时期的某项财务指标的数据相除后得出的比值,动态比率分析就是计算出一系列表示逐期变化情况的动态比率,以便于考察某项财务指标的发展趋势。1.定基比率: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为基础来揭示变化趋势;2.环比比率:以前一期数值为基础来揭示变化趋势。,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先将由多个因素所构成的指标分解成各个具体因素,然后顺序地把其中的一个因素作为替换变量,而把其他因素看作确定因素,依次逐项进行替换并加以比较,以测算各因素对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办法。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分析某项指标的完成受哪些因素影响,考察各个因素对该项指标的影响程度。,三、因素分析法 1.连环替代法,即将各个因素按照一定顺序逐个替代进行比较的方法。(1)先确定影响各项指标变动的因素;(2)逐项列出各个因素的预算数和实际数;(3)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替代计划数,每次替换结果与前一次结果的比较,两者的差额,即为某一因素对计划指标完成结果的影响程度。总而言之,运用连环替代法的关键在于正确分解指标,并确定合理的替代顺序。,三、因素分析法 2.差额替代法,是为连环替代法的简化形式。这种方法先计算出各因素实际数和预算数(计划数)的差额,然后按照一定的替换程序,依次计算出各因素变化对计划、预算指标完成的影响程度。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把比较分析法所确定的差额作为分析对象;(2)找出产生这些差距的有关因素;(3)分别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四、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也称之为比重分析法,是以某项财务指标的某个组成部分的数据除以该项财务指标的总和,从而计算出该项指标某个部分的结构比率。通过分析各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中各项相互关联的各个因素的结构或比重,可以找出各因素的变化规律,评价其结构或成分的合理性,以保证经济活动健康地发展。,五、量、本、利分析法 这一分析方法,主要是针对部分提供产品或有偿劳务的公共部门,可以分析该单位业务收入、费用支出和损益结余的关系。其原理是将全部费用按其业务量的关系,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所谓固定费用是指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发生变化的费用,但是如果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业务量,则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变动费用是指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成比例变化的费用。业务收入=平均收费额*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费用总额+收支结余 由上述公式,可得:实现一定盈余的业务量=(固定费用+一定盈余)/(平均收费额-单位变动成本)如果设定盈余为0,即为盈亏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