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古诗四首1.ppt
古代诗歌四首,诗歌格律常识,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严、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2,教学目标:,1、识记作者、作品。,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2、有情感的背诵诗文。,观沧海,曹 操,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代表诗作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曹操简介,写作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碣石,ji,澹澹,dn,竦 峙,sng zh,萧 瑟,s,字词积累,品读赏析,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1 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2 层(38句):描写海水 与山岛。,3层(910句):表现大海吞 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实景),(想象),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4、对写景的诗句进行赏析。,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次写“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配,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气势,营造了壮阔的意境。,小结:,这首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理解字词次:客路:行舟:潮平:风正:悬:残夜:乡书:达:,首联:点题。写诗人在舟中的所见景象。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颔联:写船上所见江上景色。,颈联:写诗人在舟中夜宿不眠时所见所感。,尾联:遥应首联,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直接抒情。,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联系?,3、“风正一帆悬”的“悬”用得极妙,请简析。,“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把视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景色也表现了出来。,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赏析。,这句写船上所见江上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涵着怎样的哲理?,这一句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涵哲理。,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两句对偶工整,形象生动。,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涵哲理。,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小结:,本诗写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所见之景,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