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讨论期末报告.ppt
專題討論期末報告,電子書導介面設計研究-以多媒體百科全書為例,研究生:鍾秉華 台科工設所出處:全國碩博士論文網關鍵字:人機介面設計、操作時間績效、主觀評價、工作負荷量,摘要,實驗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實驗以現有之多媒體百科全書為樣本,對現況進行分析。第二階段實驗,設計出3 組電子書使用者介面原型為探討對象。實驗之進行為透過受測者間的實驗設計方式,針對所要探討之功能,進行一連串的操作任務;其後並填寫(SUS)主觀感受評量表,對於所操作之軟體的主觀評價;實驗第二階段並增加了(NASA-TLX)工作負荷量表,以量測受測者之身體與心智方面的負荷量。,論文大綱,一、緒論二、文獻探討三、相關樣本蒐集四、方法與實驗設計五、結果分析六、結論與建議,一、緒論,1.其操作介面進行多方面的分析比較,並將其操作方式的優缺點,作為最終介面實作之參考依據。2.讓使用者在進行多量資料的閱讀及瀏覽時,不至於迷失方位,以改善類似使用網際網路時,所會產生的方位感迷失。3.提供合適的介面呈現及操作方式,使用者過濾及篩選資訊,改善類似使用網際網路時,所會產生的認知額外負擔問題。,二、文獻探討,ODA 對於電子文件的結構,按照閱讀的方式將其分為3 種型式。3 種電子文件之架構,牽涉到階層式架構的觀念。階層式架構分為 2 種,一種是深度的架構,電子文件若具深度架構的特性,則每一個節點擁有較少的分支節點,但每一個節點之中卻有很深的層級;另一種稱為廣度的架構,相較於深度架構有更多的分支,但每一個分支節點之後的層級較淺,1.Geometric structure(實體架構),2、Logical structure(邏輯架構),3、Hypertext structure(超文件架構),三、相關樣本蒐集,所蒐集之樣本,針對每一個樣本作簡短描述後,將以表列型式,以前面文獻分析所述之介面設計原則為基礎,對每一個樣本之功能特性作一綜合之分析比較,四、方法與實驗設計,設計出多媒體百科全書導覽介面,以現有之介面設計相關文獻探討,以及相關樣本蒐集分析為基礎。實驗結果將以三種方式分析,分別為操作時間績效、受測者主觀感受以及工作負荷量,第1 階段實驗,第一階段的實驗進行,以現有多媒體百科全書樣本作為研究對象,並以介面設計原則,為探討之主題。目錄架構呈現型式、方位線索的設計考量,以及書籤管理工具的設計對使用者操作績效的影響,並評量受測者對個別操作的多媒體百科全書樣本之主觀感受。,第1 階段實驗假設,本研究在方位線索與目錄架構 等實驗探討的兩個主題中,挑選差異性最大之兩套樣本:Encarta encyclopedia,以及Britannica encyclopedia,其中Encarta encyclopedia 使用展開式目錄架構,而Britannica encyclopedia 使用縮放式線性表單,第1 階段實驗設計,1.量化研究:針對不同探討之主題,設計一連串的搜尋任務,量測受測者執行任務時的操作時間績效,藉以比較個別電子書的任務達成時間及效率。2.質化研究:透過系統使用性尺度量表(SUS)的問卷型式,評估使用者對於電子書之不同導覽設計方式的主觀感受。,第2 階段實驗設計及研究方法,由研究者自行設計之介面原型,作為實驗對象。在介面呈現形式上,採用(邏輯架構)的型式,透過目錄連結內文,有助於使用者可改善方位感迷失的現象。本階段探討問題有3,分別為深度與廣度切換鍵的導覽模式、內文資訊的選擇性,以及記憶導覽位置的書籤功能。任務後進行簡短的訪談,並填寫SUS 量表後,再填寫量測工作負荷程度之NASA-TLX 量表Test)。,第2 階段實驗設計,研究基於Flash 文件容量小、多媒體支援性強可,提供許多視窗元件可在開發軟體時,對介面構成予以視覺化的編排優點,作為3 組測試介面開發工具。實驗將以受測者間的方式進行,並依照以上3 個主題分別設計3 組介面進行測試,介面原型一,介面原型二,介面原型三,第2 階段實驗任務內容與特色說明,本階段之3 組介面原型,以受測者間的實驗方式,每一位受測者隨機操作其中一組介面原型,以測試不同操作特性之介面原型的時間績效,以及使用者主觀感受。任務一目的,比較多媒體百科全書搜尋方式之不同,任務二探討的是使用者階段學說所主張的全文與摘要之內文型式,任務三是書籤功能的探討,實驗任務之流程,例如,在實驗任務二之流程,實驗設備及研究對象,操作介面原型時,開啟一套名為Camtasia Studio 的紀錄軟體,此軟體具有擷取螢幕畫面的功能。此階段受測者共有60 人,受測者分為3 組,每一組各有20 位受測者進行實驗。受測者,男性佔41 位,女性共19 位,39 位有傳統百科全書的使用經驗,有25 位受測者使用過多媒體百科全書之類的電子書,五、實驗結果分析,結果分析,分為兩個部分;量化分析中,比較不同的介面原型其平均的時間長短,以得知不同操作方式之績效的優劣。質化分析中,以受測者填寫的SUS 主觀感受量表;第2階段實驗中NASA-TLX 工作負荷量表的分析,來了解受測者在操作各組介面原型時,所產生的各種負荷量。,第1階段實驗成果分析,有顯著差異性存在,即Britannica 2002 具備的方位線索的設計考量。結果表示Microsoft Encarta 2002 所採用的非隱藏式樹狀目錄架構,有較佳的操作時間績效,亦即較有利於使用者快速查詢電子書資料,書籤管理工具實驗之結果,3 組間有顯著差異性,再經LSD 事後檢定結果得知Gloria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2002 與Microsoft Bookshelf 2000 有顯著差異存在(P=0.0320.05)將書籤管理工具置於操作介面上的Gloria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2002,其操作方式顯著的優於其餘二者,故書籤管理工具應直接置於操作介面上,有較高的操作績效。,第2 階段實驗成果分析,3 組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亦即切換鍵模式之搜尋方式,在進行多量的文字及圖片搜尋時,較一般以廣度搜尋模式為主的方式為佳。,任務二分析,3 組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亦即摘要型式的內文呈現,確能讓使用者在短時間內,理解全篇文章所表達的重要資訊。,任務三分析,3 組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亦即可記憶瀏覽位置的書籤功能,能輔助使用者在短時間內回憶起瀏覽過的資訊。,六、結論與建議,結論1.多媒體百科全書等電子書,使用非隱藏式之目錄架構,較縮放式線性表單更有利於使用者快速的瞭解整體內文架構。2.以顏色之轉變,標記使用者瀏覽過路徑之方位線索的設計考量,有助於在閱讀大量資料後,能快速的回憶起先前之瀏覽紀錄。3.多媒體百科全書等電子書的書籤管理工具,直接置於操作介面上,較隱藏式書籤管理工具更能提昇操作績效。4.使用固定欄位視窗管理書籤管理工具,相較於使用浮動視窗,更能提昇操作績效。,5.多媒體百科全書之搜尋功能,。故切換鍵的導覽方式,較一般僅具深度或廣度導覽方式之設計為佳。6.多媒體百科全書之內文資訊的呈現,應提供綱要與全文兩種模式供使用者選擇,能讓使用者有較具彈性的內文閱讀方式。7.多媒體百科全書等電子書的書籤功能,將一篇文件加入為書籤時,同時能記憶當時瀏覽的位置,能有效減輕使用者的負擔,並僅能將整份文件加入書籤的設計為佳,建議受測者建議無論是深度或廣度搜尋模式,關鍵詞輸入欄位都應固定出現於介面中,不應在深度搜尋模式時消失。建議對於書籤功能關鍵詞輸入欄位,應永遠置於介面上不應消失。建議可設計成將重要資訊的一段文字,用滑鼠圈選並反白,即可改變該段文字之底色,將更有助於文字之辨識,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