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古代汉语语法.ppt

    • 资源ID:6219608       资源大小:3.52M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汉语语法.ppt

    古代汉语语法,第一章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词语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或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经常性的,而活用是临时性的。,词类活用,“公赐之食,食舍肉。”前“食”为名词,后“食”为动词。“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属于词的活用.活用时该词的语法功能或词汇意义有所改变.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坚”“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使动和意动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宾语的方式有所改变。,动词的活用,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如果带上宾语一定是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荘公寤生,驚姜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厚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晋侯梦大厉)大车无棿,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上),动词的活用,故远人不服,则修文以来之。(论语季氏)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 项羽本纪)买臣深怨,而欲死之。(汉书朱买臣传),有时不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省略.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动词的活用,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身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例如: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使动用法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一般动词,欲因此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使动用法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一般动词,中古以后人们曾经把用做使动的某些及物动词改变读音(破读):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饮yin4饮余马于咸池,總余辔于扶桑。(屈原离骚)饮yin4,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食si4,见xian4,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包括三种情况:用作一般动词,用作使动和意动。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益烈山泽而焚之。(孟子许行)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畏我。(韩非子说林上),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韩非子五蠹)令尹-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形容词的活用,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庄子齐物论)是以君子远庖厨。(孟子梁惠王上)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舆?(同上),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小国寡民)今先生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形容词的活用,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形容词的活用,时充国年七十,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帝壮其节。(后汉书班超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记淮阴侯列传)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名词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包括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以及作状语.名词用做一般动词。普通名词用作一般动词:踵门而告文公。(孟子许行)樊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后汉书班超传)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令吏人完客所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左传公孙无知之乱)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左右欲忍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城朔方城。(汉书武帝纪)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汉书苏武传),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方位名词也可用做一般动词,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史记项羽本纪)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徐宏祖游天都),名词的使动用法,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今欲并天下,-治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然得而腊(音西)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痢。(柳宗元捕蛇者说)吴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名词的意动用法友风而子雨。(荀子赋云)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名词作状语,表示方位和处所: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寓言四则黎丘丈人舜勤于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童子隅坐而持烛。(礼记檀弓上)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佗传)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表示对人的态度: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吴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东鄉坐,西鄉对,师事之。(史记韩信破赵之战),表示比喻: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介动用法,凡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既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也不能用“使动”或“意动”去解释,而是要在动词和宾语间加进一个适当的介词,和宾语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才能正确理解该动宾结构的语义关系。这种用法包括了一般所说“为动”、“向动”等名目繁多的特殊动宾关系的用法,统名之曰“介动用法”。“介动”用法包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活用。,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荀子大略)武安侯新用事,欲为相,卑下宾客。(史记魏其安侯列传)群卿不揖客。(扬雄解嘲)今无故而反臣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以上,黑体词活用为”向动”。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墨子见歧道而哭之。(吕氏春秋疑似)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传)以上 黑体词活用为“为动”。,本章习题,指出下列语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韩非子十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谦敬副词指代副词,副词,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类:语法功能上能单独做状语,接近实词;但是词汇意义比较空灵,接近虚词.副词按照其表达的内容又可以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谦敬副词、指代副词等几个次类。,程度副词,少 古汉语中“少”常作程度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左传僖公五年)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古汉语中的“稍”却是时间副词,是“逐渐”的意思。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柳宗元三戒黔之驴),程度副词,颇。“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而古汉语中的“颇”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一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如: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范围副词,“独”用在反问句中,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是语气副词,同”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仅 除了表限定副词”仅仅”,还可以表示数量多,有“几乎”、“将近”的意思,读去声,主要用在唐代作品中.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范围副词,范围副词又可分为总括副词和限定副词.总括副词有“皆、尽、举、悉、毕、咸、具、凡、都、共、率”等;限定副词有“但、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时间副词,曾 在古汉语中除了表示”曾经”,多用做语气副词,表“竟然”.“曾经”义多用”尝”表示.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情态副词,暂 兼属时间副词和情态副词。古代汉语中的时间副词“暂”不含有同将来对比的意思。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江淹别赋)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史记李将军列传),仍 表“频繁”、“多次”。如:晋仍无道而鲜胄。(国语晋语)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史记平准书),语气副词,语气副词可分为五类:表确认语气“乃、即必、定、诚、信、果”;表委婉的揣度语气“其、盖、殆”;表意外“曾”;表祈使语气“其”;表反诘语气“岂、其、庸、巨、宁”等。且 有三种用法:时间副词”将”,情态副词”姑且”,语气副词”尚且”.分别如下:,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语气副词,其 充当语气副词时,可表反诘语气、委婉语气和祈使语气;还可作时间副词表“将”;作连词表“而且”。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城上有鸟,齐师其遁。(左襄十八年)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三国志诸葛亮传)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左僖二十三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否定语词,不-弗 表示一般否定的副词。“不”既可以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又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而在秦汉之前,“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它只能否定及物动词,而且这个及物动词还不能带宾语。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孟子尽心上然则国乱将弗治与?,否定副词,毋-勿 表示禁止的否定副词.“毋(无)”与“勿”用法的差异,与“不”与“弗”相当,“毋(无)”相当于“不”,“勿”相当于“弗”,如: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未-未尝 对过去某种状况的否定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荀子天论臣未尝闻也。(战国策魏策四),否定副词,非-微“非”否定名词谓语,“非”和“微”还可用于假设条件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左传哀公十六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谦敬副词,谦敬副词又分为敬人和自谦两类.敬人的副词:请、敬、谨、幸、惠、垂、蒙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战国策范雎说秦王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谦敬副词,表谦的:窃、忝、猥、伏、敢等。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后汉书史弼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指代副词,指代性副词“相”“见”用在及物动词前面做状语,动词后面的宾语不再出现,宾语被“相”“见”指代了。,“相”原表示互指,后来转变为偏指,仅指代动作的受事一方。今燕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吴起起义)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孟子许行),见 原是助动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凡举事无为亲厚者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朱浮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陶潜归去来兮词),本章习题,指出下列黑体词语的语法性质和功能: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郑伯克段于鄢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晋灵公不君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许行,代詞,人稱代詞 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無定代詞 輔助代詞,人稱代詞,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餘)、朕”.先秦之前普通人也可用“朕”.今者吾喪我。(莊子齊物論)居,予語汝!(莊子達生)朕皇考曰伯庸。(屈原離騷),人稱代詞,古漢語的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女(汝)、爾、若、而、乃”等。“女(汝)、爾、若”可以作主語、賓語和定語;“而、乃”一般只作定語。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哉?(史記平原君列傳)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漢書項羽傳),人稱代詞,第三人稱“彼、之、其”本是指示代詞,借用為第三人稱代詞。“其”一般只作定語,“之”一般只作賓語。公室將卑,其宗族枝葉先落,則公室從之。(左傳晏嬰論季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左傳莊公十年)“他”字上古的含義是“其他”、“別的”,即可指物,也可指人。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巧言),人稱複數表示法,第一,用單數人稱表示人稱複數。第二,在人稱代詞後加“儕、屬、曹、輩”等字表示人稱複數。齊師伐我。(左傳莊公十年)吾與汝畢力平險。(列子湯問)吾儕何知焉?(左傳昭公二十四年)若屬皆且為所虜。(史記鴻門宴),指示代詞,近指與遠指代詞 近指代詞有“此、是、斯、茲”等,遠指代詞主要有“彼”“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彼一時,此一時也。(孟子公孫醜下),泛指與特指代詞“之”是泛指代詞,經常作賓語;“其”是特指代詞,經常用作定語。之子於歸,遠送於野。(詩經邶風燕燕)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史記西門豹治鄴,指示代詞,特殊的指示代詞“若”“然”“爾”“焉”“諸”.相去萬余裏,故人心尚爾。(古詩十九首)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左傳襄公十五年),疑問代詞,指人的疑問代詞“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盡心下)孰為夫子?(論語子路從而後)指事物的疑問代詞“何、胡、曷、奚”等,胡不見我于王?(墨子公輸)子奚哭之悲也?(韓非子和氏)指處所的疑問代詞 有“安、惡、焉”等,可以作賓語,但常用作狀語,表示反問。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鴻門宴),無定代詞,1、肯定性無定代詞“或”宋人或得玉。(左傳襄公十五年)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孟子許行)2、否定性無定代詞“莫”群臣莫對。(戰國策楚策一)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莊子秋水),輔助性代詞“者”和“所”,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史記鴻門宴)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論語顏淵)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左傳莊公十年)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史記鴻門宴),修辞方式,引用譬喻借代并提互文夸饰委婉倒置,引用,引用按其内容具体分为引言、引文和引事(稽古、用典);按照引用的方式均包括明引和暗引。明引: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引诗)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暗引:“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范仲淹岳阳楼记;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述衷肠;苏秦说秦失败,“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杜甫北征;陶渊明桃花源记),譬喻,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杜甫北征)明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王勃 滕王阁序明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暗喻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借喻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借喻,借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齐宣王)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采葛)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汉皇重色思倾国。(长恨歌),并提,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韩信卢馆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巫峡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救魏。(汉书魏豹传)脭醲肥厚。(枚乘七发),互文,燕歌赵舞为君开。(卢照邻古意)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夸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书外戚传)谁谓河广,曾不容到刀(舠)。(诗河广)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 牛亡一毛。(报任安书),倒置,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魏征述怀)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昭十九年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委婉,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生孩四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偏义复合,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书何进传)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习题,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司马迁报任安书)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文心雕龙情采)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枚乘七发),第二章古代漢語的詞序,賓語前置行為數量表示法,賓語前置,詞序和虛詞是漢語重要的語法手段,漢語詞序從古到今都是主-謂-賓式。古代漢語中賓語前置是有條件的。(1)疑問代詞作賓語 敢問何謂也?(左傳鄭伯克段于鄢)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賓語前置,疑問代詞作介詞的賓語時,也要前置。如: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戰國策范雎說秦王)(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鄰國未吾親也。(國語齊語)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賓語前置,(3)賓語用代詞複指 用代詞“是”、“之”等複指賓語。將虢是滅,何愛于虞?(左傳僖公五年 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論語先進)這種賓語前置,還常在前置賓語之前加上“惟(唯)”字,構成“惟(唯)是(之)”的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更加的明顯。如: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左傳宣公十二年),賓語前置,代詞“是”做賓語可以直接前置: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左傳齊桓公伐楚)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經衛風.氓),行為數量表示法,(1)將數詞直接放在動詞之前作狀語表示行為數量。又與之遇,七遇皆北。(左傳文公十六年)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韓非子五蠹),行為數量表示法,(2)在動詞性成分後加上代詞“者”,將數詞置於句尾作謂語表示行為數量。魯仲連辭讓者三。(戰國策趙策)舉所佩玉玨以示之者三。(史記鴻門宴),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判斷句:斷定主語和謂語是同一事物或同一類別的句子。謂語通常由名詞或名詞性結構充當。現代漢語的判斷句一般由判斷詞“是”構成,古代漢語沒有判斷詞。,古漢語判斷句的形式,(1)有“者”、“也”句 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古漢語判斷句的形式,(2.)有“也”無“者”句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齊桓公伐楚)張騫,漢中人也。(漢書張騫傳),古漢語判斷句的形式,(3.)有“者”無“也”句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陳軫者,遊說之士。(史記張儀列傳),古漢語判斷句的形式,(4.)無“者”、“也”句夫魯,齊晉之唇。(左傳哀公八年)荀卿,趙人。(史記孟軻荀卿列傳),“是”的詞性與作用,“是”在古漢語判斷句中作主語,常是複指上文出現了的內容,判斷動詞“是”就是由這種表複指意義的“是”演變而來的。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裏仁)“是”作判斷詞來用,漢代的時候就有了.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餘是所嫁婦人之父也。(論衡死偽),判斷句的活用,1、表達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曹公,豺虎也。(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七),2、表達條件、目的 夫戰,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百乘,顯使也。(戰國策齊策四),判斷句的活用,3、表達因果關係 良庖歲更刀,割也。(莊子養生主 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韓非子五蠹,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無形式標誌的被動句:蔓草猶不可除。(左傳鄭伯克段于鄢)冀複得兔,兔不可複得。(韓非子五蠹),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古漢語常見被動句式(有形式標誌)1、“於”字句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2、“為”字句 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父母親族,皆為戮沒。(戰國策燕策三),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3、“見”字句 厚者為戮,薄者見疑。(韓非子說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4、“被”字句 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戰國策齊策一)臣被尚書召問。(蔡邕被收時表),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汉语语法.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