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ppt
铸造篇,第二篇 铸 造,一、什么是铸造生产(液态凝固成型),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铸造生产过程,零件图,铸造工艺图,铸型,型芯,芯盒 芯砂,型砂模型,熔化,合 箱,落砂、清理,检 验,铸 件,二、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1)材料来源广;(2)废品可重熔;(3)设备投资低。,三、铸造生产的特点,1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的制件,特别是内腔形状复杂的制件。如汽缸体、汽缸盖、蜗轮叶片、床身件等。,(1)合金种类不受限制;(2)铸件大小几乎不受限制。,2适应性强:,3成本低:,4废品率高、表面质量较低、劳动条件差;铸件力学性能、砂型铸造铸件精度较差。,高档6缸小轿车的内部结构,不需加工或少加工的精密铸件,不需加工开式叶轮精密铸件,高档6缸小轿车的发动机壳体,1.1 液态合金的充型,充型能力不足时,会产生浇不足、冷隔、夹渣、气孔等缺陷。,(一)液态合金的流动性,合金的流动性是: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充型 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充型能力液体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成形件的能力。,影响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第一章 铸造工艺基础,浇不足 冷隔现象,0.45%C 铸钢:200mm,4.3%C 铸铁:1800mm,合金流动性的测定:螺旋试样测定法,合金的流动性愈好,其长度就愈长。,通常,灰铸铁、硅黄铜流动性最好,铸钢流动性最差。,合金的成分和结晶特征对流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图1不同结晶特征合金的流动性,亚共晶铸铁随含碳量的增加,结晶温度范围减小,流动性提高。,a)在恒温下凝固,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凝固,图2 Fe-C合金流动性与含碳量的关系,(3)浇注系统的结构 浇注系统的结构越复杂,流动阻力 越大,充型能力越差。,(二)浇注条件,(1)浇注温度 一般T浇越高,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越强。,(2)充型压力 液态金属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强。,在生产中采用:高温出炉,低温浇注的原则。,灰铸铁浇注温度为1200-1380;铸钢为1520-1620;铝合金为680-780。薄壁复杂件取上限温度值,厚件则取下限。,(2)铸型温度 铸型温度越高,液态金属与铸型的温差 越小,充型能力越强。,(3)铸型中的气体,(4)铸件结构,(三)铸型填充条件,(1)铸型材料 铸型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对液态合金的微冷能力愈强,合金的充型能力愈差。,1.逐层凝固 纯金属、二元共晶成分合金在恒温下结晶时,凝固过程中铸件截面上的凝固区域宽度为零,截面上固液两相界面分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固相区由表层不断向里扩展,逐渐到达铸件中心,这种凝固方式称为“逐层凝固”。,1.2、合金的凝固特点,一、铸件的凝固方式,2.糊状凝固(体积凝固)当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或因铸件截面温度梯度很小,铸件凝固的某段时间内,其液固共存的凝固区域很宽,甚至贯穿整个铸件截面,这种凝固方式称为“糊状凝固”(或称体积凝固)。,3中间凝固 金属的结晶范围较窄,或结晶温度范围虽宽,但铸件截面温度梯度大,铸件截面上的凝固区域宽度介于逐层凝固与体积凝固之间,称为“中间凝固”方法。,(2)铸件的温度梯度,在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已定的前提下,凝固区域的宽窄取决于铸件内外层之间的温度差。若铸件内外层之间的温度差由小变大,则其对应的凝固区由宽变窄。,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1)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愈小,凝固区域愈窄,愈倾向于逐层凝固。,体收缩率是铸件产生缩孔或缩松的根本原因。,体收缩率:,线收缩率:,线收缩率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裂纹的根本原因。,(3)固态收缩 从凝固终止温度到室温间的收缩。T固 T室,(2)凝固收缩 从凝固开始到凝固终止温度间的收缩。T液 T固,二、合金的收缩特点,1.收缩的概念,合金的收缩经历如下三个阶段:,(1)液态收缩 从浇注温度到凝固开始温度之间的收缩。T浇 T液,(1)化学成分,灰铸铁中碳、硅含量愈高,硫含量愈低,收缩率越小。,2.影响收缩的因素,(2)浇铸温度,浇铸温度升高,液态收缩增加,总收缩量增大。,(3)铸件结构与铸型条件,铸件收缩是受阻收缩;铸件收缩受阻愈大,实际收缩率愈小。,(1)缩孔与缩松,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若其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充,则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些孔洞。大而集中的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称为缩松。,1)缩孔和缩松的形成,三、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缩孔与缩松,2)缩孔和缩松的防止,防止缩孔和缩松常用的工艺措施就是控制铸件的凝固次序,使铸件实现“顺序凝固”。,缩孔与缩松的防止,冒口 储存补缩用金属液的空腔。,顺序凝固 铸件按照一定的次序逐渐凝固。,2.3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及其防止措施,一.内应力的形成,铸件在凝固以后的继续冷却过程中,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1.机械应力(收缩应力),合金的线收缩受到铸型、型芯、浇冒系统的机械阻碍而形成的内应力。,上型,下型,内应力分为机械应力和热应力,机械应力是暂存的应力,铸件落砂后应力自行消失。,防止产生机械应力的措施:提高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2热应力,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以致在同一时期内铸件各部分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应力。,塑性状态,弹性状态,1,2,+,-,+,-,-,+,t0t1:,t1t2:,t2t3:,T0-T1:粗、细杆均处在塑性状态,无应力;,T1-T2:细杆进入弹性状态,而粗杆仍处在塑性状态;两杆收缩不同,形成暂时应力(如b),但随温度降低,应力消失(如c);,T2-T3:两杆均处在弹性状态,但T粗T细,导致粗杆收缩细杆。所以,粗杆受拉伸,细杆受压缩。,二.铸件的变形与防止,反变形法,防止变形的方法:,1)使铸件壁厚尽可能均匀;,3)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2)采用反变形法;,4)时效处理。,三、铸件的裂纹与防止,1 热裂,热裂的形状特征是:裂纹短、缝隙宽、形状曲折、缝内呈氧化色。,热裂的防止:,应尽量选择凝固温度范围小,热裂倾向小的合金。应提高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以减小机械应力。对于铸钢件和铸铁件,必须严格控制硫的含量,防止热脆性。,2 冷裂,冷裂的特征是:裂纹细小,呈连续直线状,缝内有金属光泽或轻微氧化色。,冷裂的防止:,1)使铸件壁厚尽可能均匀;,2)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3)对于铸钢件和铸铁件,必须严格控制磷的 含量,防止冷脆性。,2.4 铸件中的气孔,一、析出性气孔 当金属液冷却时,由于对气体的溶解度下降而析出的气体来不及跑出时,会在铸件中形成析出气孔。特点:裸眼可见的小圆孔,分布面大,热节处密集,多见于 铝合金和铸钢件。防止:清理炉料油污,烘干炉料,真空熔炼,除气处理等。,各种铸造合金尤其是有色金属和合金,在液态时都有吸气(H2为主)的特性。气孔,二、侵入性气孔 造型材料中的气体侵入金属液中形成的气孔。特点:体积较大,圆形或椭圆形,分布在铸件表面。防止:控制型砂中的含水量,提高铸型排气能力等。三、反应性气孔 金属液与铸型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气孔。特点:多见于黑色金属铸件,分布在表皮 下面,又称皮下气孔。防止:型腔表面喷涂料,烘干炉料,减少 型砂水分等。,铸件中的缺陷,常见铸件缺陷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