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第七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ppt
【考纲展示】1.农业区位因素。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情预测】1.以文字材料或模式图切入,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 分析。,2.结合区域图考查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 系,进而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及分析问题的 能力。3.多以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及特点。4.以案例为信息载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 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主要自然条件,(1)气候:影响 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 然因素。(2)土壤:对农业的影响较大。(3)地形,平原:适宜发展 山地丘陵:适宜发展 和,农作物分布,肥沃程度,种植业,畜牧业,林业,2.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2)交通运输:农业区位选择的 因素。(3)政策: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 的 重要手段。(4)农业生产技术:可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生产成本。(5)其他:包括劳动力、地价等。,类型和规模,重要,农业发展,降低,3.变化: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方面 的因素经常变化。,社会经济条件,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原始迁移农业(1)分布: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2)生产过程:(3)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 产量低。,热带雨林,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1)生产特点:式的农业,耕地稳定。(2)生产方式:以种植 谷类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 内同时饲养。(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 及亚热带干旱的 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 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 和西部地区,巴基 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自给自足,旱作,东岸,华北,德干高原,牲畜,3.现代混合农业,以 生产为目的,重视 与。人力使用较少,程度高,和 市场及工业 联系密切。(2)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具体如下图所示:,营利性,规模,效益,机械化,城市,放牧牲畜,(3)优势 两种生产方式,形成良性循环。时间,忙闲错开。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互惠互利,互补,稳定,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地球面貌,产生深刻影响。,过度垦殖,2.不合理方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3.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 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 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 棚”市场 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解析: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生产。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地处丘陵,受地形影响,发展立体农业。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则主要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主要受交通运输的变化和农产品保鲜技术的发展的影响。,答案:D,2.有关农业地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地域是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为划定的 B.在同一农业地域内只能进行一种作物的种植 C.同一农业地域内,经营方式和产品完全相同 D.农业地域的形成体现了农业的因地制宜发展和土地的 合理利用,解析: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在多种条件作用下形成的,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但并不是说只进行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或者产品完全相同。,答案:D,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回答34题。,3.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 农 业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是其发展的基础 C.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投入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密集农业,解析:这几种农业都属于商品农业,一般都实施大规模集中经营,投入较多。,答案:D,4.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A.B.C.D.,解析: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答案:A,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的区别与联系,注意:我国不同农业区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1.(2008全国卷)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 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据此完成(1)(2)题。,(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解析:第(1)题,由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1月平均气温为3,应位于我国南方,排除C、D;而珠三角的1月平均气温约在10以上,所以排除A。同时该地又有油菜的种植,所以选B。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的种植结构由原来的以水稻为主转变为以蔬菜、花卉为主。在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决定作物种类和规模的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答案:(1)B(2)A,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 不同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是学习和掌握的难点。因为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其经营方式、主要产品、生产模式等方面的特点不同,因此可按下列思路解决这一难点: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2.(2010合肥检测)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 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 高。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农业科技先进 人均耕地面积大 机械化水平高 市场广阔 A.a、b、c、d B.a、b、c、d C.a、b、c、d D.a、b、c、d,(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 业的优势条件是()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解析:第(1)题,首先“单产高”应该是“农业科技先进”的结果;其次,“生产率高”应该是“机械化水平高”的结果,而“机械化水平高”必须以“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前提,通常“人少地多”的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才实行机械化生产;同时,“市场广阔”会导致“商品率高”。第(2)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在水热条件、市场条件及科技水平方面不存在优势,但东北地区人多地少,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答案:(1)C(2)B,(2009宁夏高考)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2)题。,(1)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地形平坦水源丰富 A.B.C.D.(2)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 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课堂笔记本题组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根据轮廓形状、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甲国为荷兰,乙国为肯尼亚。第(1)题,地处热带地区的肯尼亚发展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从光、热角度分析(高原地形、草原气候不能成为对比后的优势),即肯尼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第(2)题,荷兰属发达国家,是传统的鲜切花生产国,其维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是技术优势。,答案(1)A(2)D,分析区位优势时,要首先明确该种生产类型的特点,如题中的鲜切花:需要一定的光热等气候条件;需水量大,要有充足的水源;鲜切花需要保鲜,对交通运输的迫切性要求高,由于单位面积产值高,可以通过快捷的航空运输运送;要考虑其消费市场,分布在城镇附近或交通便捷的地方;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同时也受国家政策以及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从所给的区域中提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比较寻求或编制最佳答案。,(2009江苏高考)图1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2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 型是()A.a B.b C.c D.d(2)若图2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 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a B.b C.c D.d,(3)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 势是()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课堂笔记(1)图中西欧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因此c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为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2)图2中箭头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地域类型最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与图1中b农业地域类型相对应。(3)m、n的葡萄种植都属于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式农业,m地位于西班牙,比法国所处的纬度低,低温冷害少,鲜果上市早,且劳动力费用相对较低;n地位于法国,种植葡萄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离欧洲消费市场近。,答案(1)C(2)B(3)C,(2010广州调研)读200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生产状况统计图,回答12题。,1.有关茶叶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量与茶园面积呈正相关 B.出口量与产量呈正相关 C.中国茶叶消费量大于印度茶叶消费量 D.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山地丘陵地区,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2002年世界主要茶园种植面积由大到小排序是: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肯尼亚;产量排序是: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尼;出口量排序是:斯里兰卡、肯尼亚、中国、印度、印尼。由此可排除A、B选项。中国产茶75万吨,而出口25万吨,说明有50万吨的消费量,同样,印度有63万吨的消费量,由此可排除C项。茶叶生长在水热条件好且排水条件也好的丘陵地区。,答案:D,2.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茶叶单位面积产量高于中国,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 B.纬度低,采茶期长 C.接近消费市场 D.机械化程度高,解析:茶叶单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生产条件。印度、斯里兰卡、印尼三国的产茶区均位于较低纬度,而我国茶园多分布于江南丘陵地区,因此受纬度的影响,我国的采茶期较短,单产较低。,答案:B,(2010湖南联考)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回答34题。,3.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A.巴西、印度、中国、美国 B.美国、中国、印度、巴西 C.中国、美国、巴西、印度 D.中国、美国、印度、巴西,解析:读图可知,甲国水稻产量最多,为中国;乙国玉米产量最多,为美国;丙国甘蔗产量最多,为巴西;四个国家中丁国水稻产量居第二位,甘蔗产量居第二位,为印度。,答案:C,4.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的两个国家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解析:中国的甘蔗产量约为美国的4倍,人口约为美国的4倍,所以两国的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答案:A,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甲区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2)、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其收获期是否相同?理由是什么?(3)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4)区除种植谷物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近年来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产品加工成精饲料来发展畜牧业。试分析这样做的好处。(5)乙图所示国家是气候,该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该国的气候、地形对其农业类型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地广人稀、农业科学技术、机械化水平等)两方面分析。第(2)题,和是小麦区。区因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种植的是春小麦,区则是冬小麦。第(3)题,我国的春小麦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第(4)题,主要是说明混合农业的益处。第(5)题,由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可确定该国为孟加拉国,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季风降水变率大会对水稻的生产形成一定的影响,低洼的地势,排水不畅也易形成洪涝灾害。,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湿润。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地广人稀;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2)春小麦冬小麦不同。区种植春小麦,秋季收获;区种植冬小麦,夏初收获。,(3)B(4)玉米与大豆、牧草和麦类轮作,可调节土壤养分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高产。农作物又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5)热带季风水稻季风水田农业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如果雨季来得迟、去得早(或降水偏少),则易形成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