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教材.ppt
安全生产技术,目 录,第一章 通用安全生产技术 第二章 通信工程施工一般安全要求第三章 作业工具和施工设备安全技术第四章 物资器材储运安全要求第五章 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六章 通信管道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七章 交换、传输、接入设备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第八章 移动基站设备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九章 电源设备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十章 系统集成综合布线设备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第一章 通用安全生产技术,第一节 电气事故的种类,1.1 电流伤害事故 1.2 雷击事故 1.3 静电事故 1.4 电磁辐射危害1.5 电气装置和电路故障,1.1 电流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即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所发生的事故。在高压触电事故中,往往不是人体触及带电体,而是接近带电体至一定距离时,其间击穿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触电叫做电击。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叫做电伤。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等伤害。,1.2 雷击事故,雷击事故是由自然界中正、负电荷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雷击除可毁坏建筑设施和伤及人畜外,还可能引起易燃易爆物品的火灾和爆炸。,1.3 静电事故,静电事故是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如石油、化工、橡胶行业,由于静电放电引起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此外,静电还给人一定程度的电击,还能击穿集成电路板。,1.4 电磁辐射危害,电磁辐射危害是指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造成的危害。辐射电磁波是指频率在100KHz以上的电磁波。高频电磁波除对人体有伤害外(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等神经衰弱症状,严重者还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还能造成感应放电和高频干扰。各种无线电设备均可能产生电磁辐射。为了防止电磁辐射的危害,应采取屏蔽、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1.5 电气装置和电路故障,电气装置和电路故障本身属于设备事故,但是有些设备事故总是和人身事故联系在一起的。例如电线短路或油开关爆炸可能引起火灾或重大人身事故等,因此,某些电路故障应属于电气安全范围所研究的电气事故。,第二节 防止触电安全技术,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2 安全电压 2.3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2.4 触电急救,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电击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频率、持续时间、流经途径和人体的健康情况有关。电流的大小:根据人体反应程度将电流划为四级:感知电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感觉轻微刺痛,可自己摆脱,大致为工频交流电1毫安或直流电5毫安。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摆脱电流:人体感到强烈刺痛,肌肉收缩,但仍可以忍受和自己摆脱带电体。人体触电时间越长,摆脱电源的能力越弱。室颤电流:人体感到麻痹、剧痛、呼吸困难,心室纤维性颤动,如不及时抢救,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即可导致生物性死亡。致命电流:可立即导致死亡。当电流达到 100毫安时,只需三秒钟人就会因心室颤动或呼吸窒息而死亡。,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上表中,0是没有感觉的范围;A1,A2,A3,是不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不致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B1,B2是容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范围。一般认为:30mA以下是安全电流,超过100mA可导致人死亡。,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2 电压和人体电阻人体的电阻约为100010000欧。但是,若皮肤潮湿、出汗、有损伤或带有导电性粉尘,人体电阻会下降到8001000欧。所以,人体的电阻只能按800l000欧计算。国家标准GB3805规定,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2.1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3 触电时间 2.1.4 电流途径 2.1.5 电流频率 2.1.6 人体状况 这些因素对人体触电伤害程度都有直接关系。,2.2 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特低电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会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安全电压额定值有42V、36V、24V、12V、6V。使用场所:1、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便携式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2、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3、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应采用12V安全电压;4、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2.3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2.2.1 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2.2.2 间距: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防止电气短路事故和因此引起火灾,在带电体和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设备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安全距离简称间距。间距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要求,如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米。2.2.3 屏护:即用遮栏、护罩、护盖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金属屏护装置要与带电体绝缘,并有良好的接地。2.2.4 标志: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交流电相线颜色分别用黄、绿、红表示,直流电正、负极颜色分别用红、蓝表示等,目的是防止接错、提醒注意。,2.4 触电急救,人们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防止触电,但触电事故仍时有发生。触电伤害程度与时间密切相关,所以抢救及时是关键,抢救方法得当受害者获救机率就会增大。解脱电源:如拉开闸刀、拔掉插销、拨开电线、剪断电线等(低压触电)。对症救治:静养休息、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第三节 雷电事故预防技术,3.1 雷电的种类3.2 雷电的危害3.3 防雷常识,3.1 雷电的种类,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通俗讲就是直接击在建筑物或防雷装置上的闪电。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高大导体上感应出大量电荷,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体传播。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从而在邻近的导体上产生的很高的电动势。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架空线路或在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冲击波。,3.2 雷电的危害,雷云与大地间的电位差可达110万伏,最大放电电流可达1520万安培,危害十分剧烈。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均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1、火灾和爆炸。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二次放电、巨大的雷电流、球雷侵入可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冲击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等破坏可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2、触电。积云直接对人体放电、二次放电、球雷打击、雷电流产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可直接使人触电;电气设备绝缘因雷击而损坏也可使人遭到电击。3、设备和设施毁坏。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伴随的汽化力、静电力、电磁力可毁坏重要电气装置和建筑物及其他设施。4、大规模停电。电力设备或电力线路破坏后可能导致大规模停电。,3.3 防雷常识,下列地方容易遭受雷击:1旷野孤立的或高于20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2金属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3河边、湖边、山顶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4地下水露头处、特别是潮湿处、地上有导电矿藏处或土壤电阻率较小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5山谷风口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6建筑物群中高于25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遇雷雨时不在大树或墙脚下避雨,不要穿着湿衣服在空旷野外行走。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电器设备防雷:采用避雷线和避雷器。,4.1 静电的特点和危害,静电的特点(1)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气静电可达10000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0000V以上。(2)会发生放电,静电的放电是静电消失的主要途径。(3)泄漏慢。由于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静电泄漏很慢。(4)静电会产生静电感应和静电屏蔽。静电的危害 给人以电击、影响产品质量、引起着火灾和爆炸三个方面,其中以引起着火灾和爆炸最为严重,可以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静电危害防护措施,1减少静电产生 2使静电荷尽快泄漏(1)静电导体必须接地(2)操作工具接地(3)增加相对湿度(4)生产工艺设备应采用静电导体(5)在某些物料中,添加防静电添加剂 3使用静电消除器 4将带电体屏蔽 5避免静电放电条件 6控制气体可燃物的浓度,4.3 通信机房静电防护,1、环境要求:温、湿度,空气含尘浓度,静电电压。2、地面要求:防静电活动地板、静电耗散材料等。3、墙壁、顶棚、工作台和椅的要求。4、静电保护接地要求:(1)静电保护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2)防静电活动地板金属支架、墙壁、顶棚的金属层接在静电地上,整个通信机房形成一个屏蔽罩。(3)通信设备的静电地、终端操作台地线应分别接到总地线母汇流排上。5、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防静电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穿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戴防静电手腕带、使用防静电屏蔽袋等。,5.1 物质的燃烧,5.1.1 燃烧的三要素 1可燃物 2氧化剂(助燃物)3点火源 以上三要素的链式反应就形成了燃烧。,5.1 物质的燃烧,5.1.2 燃烧的类型 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可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着火: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产生有火焰的燃烧。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引起的燃烧。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5.1 物质的燃烧,5.1.3 物质燃烧的特点 气体燃烧:速度快,易燃烧,可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两类。液体燃烧:是液体蒸气进行燃烧,燃烧速率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影响液体燃烧的因素有:环境因素、风速、温度、燃烧热、蒸发潜热、大气压等。固体燃烧: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过程,燃烧方式有以下4种: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阴燃。,5.2 灭火基本原理,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初起期、发展期、猛烈期、下降期和熄灭期五个阶段。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的最佳阶段。下降阶段:虽然火势减少,但周围温度很高,建筑物承载能力下降,增大了灭火的危险性。根据火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灭火中,要抓紧时机,正确运用灭火原理,有效控制火势,力争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5.2 灭火基本原理,具体灭火方法:1、冷却灭火(物理过程):降低可燃物质温度,阻止蔓延,使燃烧终止。2、隔离灭火(物理过程):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使燃烧停止。3、窒息灭火(物理过程):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人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燃烧物质因缺乏或断绝氧而熄灭。4、抑制灭火(化学过程):用灭火剂参与燃烧链式反应,抑制燃烧,使燃烧反应停止。灭火基本措施: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点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5.3 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器选择,5.3.1 火灾的分类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规定,将火灾类别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指固体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5.3 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器选择,5.3.2 灭火器的分类和使用范围泡沫灭火器:指灭火器内充装的为泡沫灭火剂,包括化学泡沫、蛋白质泡沫、水成泡沫、高倍数泡沫、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其中抗溶性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水溶性液体火灾,如乙醇、甲醇、丙酮、醋酸乙酯等火灾。其余5种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液体火灾和一般固体火灾。干粉灭火器:可用于固体、液体及带电设备火灾,而且适用于扑救团体火灾。卤代烷灭火剂:淘汰。二氧化碳灭火剂:没有破坏作用,灭火后不留痕迹,又没毒害,适用于是A、B类火灾和低压带电火灾。最适合扑救600V以下的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所的火灾,6.1 受限空间概述,6.1.1 受限空间的概念 受限空间: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及场所。如:工厂的各种设备内部,城市的隧道、下水道、通信管道、沟、坑、井、池、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储存红薯、土豆、各种蔬菜的井、窖等。,6.1 受限空间概述,6.1.2 受限空间作业的概念 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内作业。如:通信建设工程中的在人井或地下室内作业、在接入网机房、移动通信基站内发电等。,6.1 受限空间概述,6.1.3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作业环境情况复杂,受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6.1 受限空间概述,6.1.4 受限空间中主要有毒有害气体 硫化氢(H2S):无色,有臭鸡蛋味,比重比空气大,有强烈的神经毒性。浓度70-150mg/m时,数分钟就嗅觉疲劳,浓度越高嗅觉疲劳越快;浓度超过1000mg/m时,几分钟甚至瞬间死亡(电击样)。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有血液窒息性。,6.2 受限空间作业的事故类型,中毒、窒息;火灾与爆炸;淹溺;掩埋;其他。,6.3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广泛开展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和教育。认真做好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制定严格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作业前认真进行危险辨识;2、作业前实施通风换气;3、给作业人员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4、安排专人进行作业安全监护。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第二章 通信工程施工一般安全技术,第一节 作业场所安全,一、在城镇及道路的下列地点和危险部位作业时,应按有关规定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根据需要设置防护围栏等设施和警戒人员,必要时请有关交通管理部门协管:(1)街巷拐角、道路转弯处、交叉路口;(2)有碍行人或车辆通行处;(3)在跨越道路架线、放缆需要车辆临时限行处;(4)架空光(电)缆接头处及两侧;(5)挖掘的坑、洞、沟处;(6)已经揭开盖的人(手)孔处;(7)跨越十字路口或在直行道路中央施工区域两侧;(8)在公路或高速公路上施工。,第一节 作业场所安全,二、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应随工作地点的变动而转移,锥形筒、围挡、围栏、图标等安全警示标志需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量,由专人负责摆放到位。撤除时,应按规定先后顺序进行撤除。在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通航的河道、市区特殊地段施工时,应使用有关部门规定的警示标志,必要时派专人警戒看守。三、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的,应当事先征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在经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施工作业;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得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批准。在道路和街道上挖沟、坑、洞,除需设置安全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外,必要时应搭设临时便桥,并设专人负责疏导车辆和行人。,第一节 作业场所安全,四、施工和维护作业区内应劝阻和防止一切非工作人员进入,禁止非作业人员接近和触碰各类工具与施工设施。作业人员在作业范围以外行走时,应当注意避让正常行驶的车辆。施工作业完毕,应当迅速清除现场的障碍物,消除安全隐患。五、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应做好现场保护。六、在通信机房作业时,应遵守通信机房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施工进出登记制度。严禁在机房内吸烟、饮水、用餐、存放食物或将机房挪作休息场所。按照业主指定地点设置材料区、剩余料区,并在作业区明显处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打膨胀螺栓孔、开凿墙洞以及涉及墙、顶、地板等易产生灰尘的作业必须使用吸尘器,并及时清理垃圾,做到清洁生产。每天离场时应清扫施工现场,并告之机房值班人员。施工结束后应彻底清洁现场,保证机房环境符合要求。,第一节 作业场所安全,七、在城镇居民小区、办公场所、学校等处施工使用发电机、空压机、吹缆机、电锤、电锯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粉尘、固体废物、噪声、震动和施工照明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和污染。需要夜间施工的或在禁止时段施工的,应报请有关单位和部门同意或批准。夜间施工及学生考试期间不得有强噪声。八、施工现场有两个以上施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交叉作业,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应根据建设单位意见,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安全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协调和检查。九、消除各种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作业场所安全控制的重要内容。施工和维护班组必须定期对所有进场设备、施工机具、工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用具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处于完好状态。检查应填写进场设备、施工机具与防护用品安全检查记录。,第二节 现场防火安全,一、进入业主大楼、通信枢纽楼、中心机房、模块局、光(电)缆地下室、水线房和基站(BTS)、接入网点等施工现场以及材料库等,必须严格遵守业主和客户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以上地点施工和代维作业时,应采取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二、施工和代维作业时不得随意搬动和损坏客户的各种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消防设施不得被遮挡,消防通道不得被堵塞。禁止将火种带入机房和作业现场。三、禁止在机房内堆放设备的外包装、泡沫塑料、纸箱等易燃可燃材料;施工现场内严禁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在室内油漆作业时,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头,油漆等物料必须妥善处置。,第二节 现场防火安全,四、通信大楼、机房等封闭及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场所一律禁止吸烟。五、机房内施工和维护作业不得擅自使用明火,需要动火时必须经相关单位部门和领导批准,采取相关措施后,方可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作业。六、通信楼电缆竖井、管道井、过墙洞等必须用防火泥封严堵实,因施工需要暂时拆封的,应打报告经批准或经随工同意,完工后必须及时复原。七、使用电气设备,必须做好接地和绝缘保护,禁止超负荷运转。不得私拉乱接电源线。电源线不得有短路、破损、老化现象。严禁使用高热、大功率灯泡作为临时照明或靠近可燃物。,第二节 现场防火安全,八、使用后未冷却的电烙铁、热风器禁止随意丢放,防止触碰可燃物引起火灾。使用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冷却后再将电烙铁收回工具箱。严禁不切断电源和不妥善放置后,施工和代维人员就离开操作现场。九、施工及维护作业人员应掌握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基本的使用常识,清楚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存放位置,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应急疏散路线。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必须使用干粉灭火器,禁止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第三节 临时用电安全,一、施工及维护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具有专用保护地线的三相五线制的供电方式。二、施工及维护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三级配电结构:即由总配线箱(配线室内的配电柜)、经分配电箱(负荷或用电设备相对集中处),到开关箱(用电设备处)分三个层次逐级配送电力。三、施工及维护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可靠的接地保护。并应由持有效证件的电工负责电源线的布放和连接。四、施工及维护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采用绝缘护套导线。五、电动工具的绝缘状态、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无损,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更换,维修和检查时应由专业电工人员负责。六、检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电器设备和电力工具时,必须切断电源,施工及维护过程中涉及的电源、闸刀等危险部位应悬挂“禁止合闸”、“当心触电”等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应有人看管。,第四节 野外作业安全,一、进行勘测复测线路路由时,应对线路或管道沿线情况进行人文、风俗、地理、环境等综合调查,将线路走向所遇到的河流、树林、铁路、公路、穿跨越其他线路等进行详细记录,从而熟悉线路环境,辨识危险源,以便在线路施工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二、遇有地势高低不平的地方,不可跳跃,以防跌撞扎伤。三、进入山区和在危险环境下施工及维护巡检时应注意事项:(1)在山岭上不得攀爬有裂缝易松动的地方或不牢固石块。(2)在林区、草原或荒山等地区作业时,严禁烟火。需动用明火时,应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同时必须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3)应熟悉工作地区环境,在有毒的动、植物区域施工时,应戴防护手套、眼镜,并绑扎裹腿,以防止各种动植物的伤害。(4)严禁在有可能塌方、山洪、泥石流危害的地方和高压输电线路下面架设帐篷及搭建简易住房。,第四节 野外作业安全,四、在水田、泥沼中工作时须穿长筒胶鞋,预防蚂蝗、吸血虫等叮咬。野外作业应备有防毒及解毒药品。在河边、河滩及沼泽地带作业时,应注意有无陷入泥坑中的危险。五、在炎热、寒冷、冰雪天气必须注意防暑、防冻、防滑措施。六、遇有强风、暴雨、大雾、雷电、冰雹、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条件时,应停止露天作业。雷暴雨时,应尽量减少在野外逗留,不准在电杆、铁塔、大树、广告牌下躲避。,第四节 野外作业安全,七、树木砍伐时,作业人员应注意事项:(1)选择安全可靠的位置。(2)在道路旁砍伐树木时,必须在树木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设专人指挥行人和车辆通行。(3)遇树上有蜂窝或毒蛇等动物时,砍伐前应采取清除措施。(4)风力在5级以上时,不得砍伐树木。,第四节 野外作业安全,八、铁路沿线及江河岸边作业时应注意事项:(1)严禁在铁轨、桥梁上坐卧。(2)严禁在铁轨或双轨中间行走。(3)携带较长的工具、材料在铁路沿线行走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要与路轨平行,并注意避让。跨越铁路时,必须注意铁路的信号灯和来往的火车。(4)遇有河流,在未弄清河水的深浅时,不得涉水过河。因工作需要涉渡时,应以竹杆试探前进,禁止泅渡过河。(5)在江河、湖泊及水库等水面作业时,应配备和携带救生用品。到海岛基站施工乘坐船只时,施工人员应穿好救生衣,听从统一指挥。,第四节 野外作业安全,九、进入高原地区作业时应注意事项:(1)进入高原地区作业人员应事先进行身体检查,不得派遣不宜进入高原的人员进入高原工作。(2)进入高原地区作业人员应防止感冒等疾病,若出现严重高山反映,应立即去医院就症。(3)在高原地区作业人员应戴太阳帽、防护眼镜、穿长袖衣服,以防紫外线辐射。,第五节 施工驻地安全,一、施工单位所属区域驻地(项目部、办事处)应选择交通便利、治安环境良好的街道住所或小区居室。驻地和仓库应在醒目位置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灭火器材应定期检查和更换,保持在有效期内,驻地人员应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驻地内不得乱拉乱接电线和违规使用电器,燃气热水器禁止安装在浴室内。二、区域驻地应建立员工作息制度和卫生值日制度。加强人头管理和卫生管理,在不加班的情况下,晚间最迟11:00员工应回到驻地休息,驻地员工未经批准不得在外留宿过夜。驻地公共设施、生活用品要摆放整齐,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和床铺整洁。必要时,夏季应有防暑降温措施,冬季应有取暖和防煤气中毒的措施。,第五节 施工驻地安全,三、区域驻地所设材料仓库应指定专人负责和管理。各类器材、施工机具、材料、废旧物资应分类存放,做到帐、卡、物相符。要及时清整材料库房,工余材料必须按规定及时上交,避免旧料、余料大量堆积。库房要有防潮、防雨、防火、防盗措施,入库的工器具和低耗品,再次使用前要认真检测、检验,保证工器具完好。四、应定期对驻地员工进行安全、防火、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养。,第五节 施工驻地安全,五、注意卫生防疫和饮食安全,施工及维护人员发生传染病、急性食物中毒、煤气中毒时,应及时送医院枪救,并立即向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按照单位领导和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及时处置。六、驻地办公室要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有关制度、规定、规范、组织结构、人员分工、联系方式及各类人员的安全质量职责等,有条件的要上墙张贴。各类文件资料档案和记录要分类存放。贵重物品、现金、票据必须专人妥善保管并有防盗防窃的安全措施。,第六节 车辆交通安全,一、必须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所有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应严格执行交通标志、交通限速及装载等交通法规的规定。行车随员中,职务最高者为安全行车第一责任人,如无职务差别,则年龄最长者为行车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当次行车安全负责。应时刻保持警惕,督促驾驶员注意安全。二、加强对外租车辆和外聘驾驶员的管理,外租车辆车况和合同手续符合规定要求;外聘驾驶员,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要保证具有三年以上驾龄和驾驶经验,服从管理,具有良好的业务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第六节 车辆交通安全,三、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使所有驾乘人员树立安全行车意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车辆安全行驶的“十项禁令”即:“严禁无证驾驶,严禁酒后开车,严禁疲劳驾车,严禁带病出车,严禁私自开车,严禁强行超车,严禁超速行驶,严禁人货混载,严禁超高超载,严禁行车中使用手机”。做到“十不”:不开英雄车、不开赌气车、不开骄气车、不开冒险车、不开抢道车、不开麻痹车、不开疲劳车、不开带病车、不开急躁车、不开松劲车。四、加强对在用施工及维护车辆安全状况的日常检查(包括发动机运转、转向系统、制动刹车、灯光系统、轮胎、安全行车、车辆卫生等)是否正常。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向车辆管理部门报告,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不得因施工、维护任务紧张而带病行车、疲劳驾车。各生产单位地区(项目)负责人、施工和维护队长有责任安排好行车日程,安排好驾驶员休息,督促驾驶员做好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第六节 车辆交通安全,五、驾驶人员应做好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及时按规定进行车辆的安全自检,对施工车辆的安全技术要求是:(1)发动机部分:随时可以发动,机油压力正常,在高、中、低转速时运转均匀稳定无异响,无漏油、电、气、水情况良好。(2)底盘部分:离合器作用良好,起步平稳,踏板行程适度,变速器换挡灵活、不漏油、无异响、行程不跳档,不脱档,传动部分不松动,无异响,前桥不弯曲变形。(3)传动部分:转向机轻便灵活不松旷,球头关节转向臂、横直拉杆正常。(4)制动部分:气压、油压制动器不漏气、不漏油,左右制动平均有效,不跑偏。(5)灯光部分:大小灯光、制动灯、转向灯、倒车灯、防雾灯等齐全、完好。(6)其他:门窗玻璃齐全,车箱牢固,左右前后轮胎气压适度,花纹清晰。,第六节 车辆交通安全,六、严禁将机动车辆交给无驾驶执照人员驾驶。所有机动车辆应按指定地点停放或停放在有人看管的停车场所,未经许可不得在外停放过夜。车辆停放时,应取下点火钥匙,拉紧手制动,锁好门窗。车内有贵重物品时,应取出妥善保管,不准留在车内在外停放过夜。每部车辆必须按规定配备灭火器。七、驾驶车辆应注意交通标志、标线,保持安全行车距离,车辆行驶时,施工和维护人员切勿伸头露臂于车厢外。要注意沿途的电线、树枝及其他障碍物,防止碰伤、刮伤。禁止在车内打闹,汽车停稳后方可上下车。,第六节 车辆交通安全,八、在涉水和泥泞道路行车注意事项:(1)首先应探明道路安全情况,必要时有专人指挥带路,切不可盲目行驶。(2)起步时,应根据道路泥泞情况,正确选择挡位,稳住油门徐徐起步。(3)行驶中,应选择泥泞浅,坡度小,路面坚硬和有前车行驶轮迹的地方行驶。(4)一旦发生侧滑时,应立即放松油门踏板,将方向盘向车尾侧滑方向转动,待前轮与车身一致后,再慢慢回正方向,不可使用脚制动,以免发生更大的侧滑。(5)当车轮空转打滑时,应立即停车,采取车辆后倒,半联动,使车辆前窜,促使车辆移动位置,漫漫驶出,切忌紧急制动或乱打方向盘。(6)车辆在行驶中出现险情,驾驶人员应确保乘车人员立即离开车辆,并采取正确措施、冷静处理。同时立即向企业车辆管理部门报告。,第六节 车辆交通安全,九、在高速公路行驶注意事项:(1)防止视觉疲劳,应经常有意识地打开车窗,保持车内空气清新,看看后视镜等增加大脑活动量。连续驾驶车辆达到2-3小时,应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休息。(2)严格遵守高速公路规定的车速和两车安全距离。(3)精力集中,密切注意前方车辆动态,保持安全距离,有情况要提前制动,防止紧急制动。(4)使用转向器时转角不可过大,不猛打方向。变道时提前打转向灯,不得连续、盲目变道,超车后应及时回到行车道。,第六节 车辆交通安全,十、冰雪道路行驶注意事项:(1)出车前,车轮装上防滑链。(2)起步时,控制油门,缓抬离合器慢慢起步。(3)行驶中,不猛加油,保持均匀车速。(4)减速时,提前减速,不猛打方向,转大弯减少离心力作用。(5)会车时,选择安全会车地段或停车等待会车。,第六节 车辆交通安全,十一、山路行驶注意事项:(1)山路弯道行驶看不到对面车辆时,禁止占道行驶。陡坡处转弯时,严格做到“减速、鸣笛、靠右行,提前换入足够动力的低速档”。(2)山路行驶频繁制动易造成刹车盘(片)过热或失灵,行驶时要注意观察,发现刹车盘(片)过热时,应停靠在安全地带采取冷却措施。(3)下坡时禁止空档滑行。十二、雨雾天行驶注意事项:(1)雾天开启防雾灯、近光灯,多鸣喇叭。(2)控制车速,拉大车距,正确使用雨刮器、灯光设备。(3)正确选择道路,合理操纵制动。,第六节 车辆交通安全,十三、其他非机动车辆应经常检查刹车和牢固情况,料具应放在后铁架上并捆绑牢固。不得人货同车,不得肩扛、手提物件或携带竹梯及较长的杆棍等物。十四、车辆在行车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驾乘人员应保护好现场,主动配合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处理。发生伤亡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人员。同时必须立即报告施工生产单位负责人和车辆管理部门,不得延误。,第七节 安全技术交底,一、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1)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2)安全技术交底应结合项目特点,做到具体、明确、针对性强。(3)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具体项目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害和可能发生的隐患。(4)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5)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或区域经理应将工程概况、项目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施工队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施工队长、班组长必须进行二次交底,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交底双方必须签字。(6)当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或施工人员调整后,应再次进行交底;重要割接前必须进行反复交底。(7)应保持安全技术交底书面签字记录。记录交底时间、内容及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双方的签字。交底记录应按项目妥善保管,并按要求归档。,第七节 安全技术交底,二、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1)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2)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和重点部位的控制和割接要求;(3)针对重要危险源、危险、危害因素、环境因素的防范措施;(4)设备、设施、仪表、机具和防护用品应注意的安全事项;(5)现场用电、防火等注意事项;(6)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7)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应急和救援措施;(8)其他现场需要安全技术交底的相关内容。,第八节 安全警示标志,8.1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8.2 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和使用,8.1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8.1.1 安全色安全色:是表达“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我国的安全色国家标准(GB 2893-2008)采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1)红色:传递禁止、停止、危险或者提示消防设备、设施的信息。用于禁止、禁令标志,机械的停止按钮或刹车手柄,以及危险信号旗等。(2)黄色:传递注意、警告的信息。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都应以黄色表示。用于警告标志,道路交通标志,以及警告信号旗等。(3)蓝色:传递必须遵守规定的指令性信息。用于指令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4)绿色:传递安全的提示性信息。用于提示标志,疏散通道,机械启动按钮等。为了使安全色衬托得更加醒目,标准规定用白色和黑色作为安全色的对比色。黄色的对比色为黑色;红、蓝、绿色的对比色为白色;黑色与白色互为对比色。间隔条纹标志的含义和用途:(1)红、白色相间条纹:表示禁止或者提示消防设备、设施位置的安全标记。如交通、公路上用的防护栏杆。(2)黄、黑色相间条纹:表示危险位置的标记。如工矿企业内部的防护栏杆,吊车吊钩的滑轮架,铁路和公路交叉道口上的防护栏杆。,8.1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8.1.2 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符号构成,以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不安全环境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在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国家标准(GB 2894-2008)中,共规定了4大类(即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103个安全标志。(1)禁止标志(40个):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禁止跳下 禁止合闸 禁止抛物 禁止攀登,8.1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2)警告标志(39个):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发生危险。注意安全 当心触电 当心电缆 当心坠落 当心落物(3)指令标志(16个):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某种防范措施。必须戴安全帽 必须系安全带 必须戴防护眼镜 必须戴防护手套,8.1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4)提示标志(8个):向人们提供某种安全通道或场所信息。紧急出口 可动火区 避险处,8.2 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和使用,目前,通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安全标志少且乱的现象,很多危险的部位、设备设施和危险作业场所未按规定设置安全标志。即便有安全标志,部分图形和颜色也未按国家标准和规范制作,而是各行其是、五花八门,大多起不到安全标志的作用。8.2.1 应在施工现场有较大危险因素的部位、场所或设备、设施上悬挂或置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或阻止某些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根据施工专业和环境的不同,应选用足够数量的安全警示标志,并指定专人并将其放置在危险部位和醒目的位置,以发挥其对施工人员及路过行人、车辆的警示作用。8.2.2 管道、线路、人井施工时,锥形筒、围挡、围栏、图标等安全警示标志的数量应满足确保安全作业的需要,确保完好并摆放到位,迎面对着来车、来人方向。撤除时,必须按规定先后顺序进行迅速撤除。沿高速公路作业必须按当地公路管理部门的规定,逐级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通信机房机架上不得悬挂金属材质的安全警示标志。仓库和员工驻地,也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安全标志。,8.2 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和使用,8.2.3 夜间施工,应悬挂红色安全警示灯或带有反光的安全警示标志,以警示行人、车辆注意安全。必要时,派专人监护。8.2.4 安全标志应以企业为单位,按国家标准规范设计、制作和发放。应使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如金属、塑料板、木板等。在城镇道路进行管线施工时,可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购买专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应专人负责,发放应留有记录,现场使用的警示标志应加予爱护,妥善保管。安全标志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发现有变形、破损或图形符号脱落以及掉色等,应及时修整或更换,第三章 作业工具和施工设备安全技术,第一节 一般常用作业工具,(一)施工及维护作业时必须选择合适工具,正确使用,不能任意代替。工具应保持完好无损,牢固适用。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二)有锋刃的各种工具(如钻、凿、刀、锯、刨等),不准插入腰带和衣服口袋内。在工具袋内存放时要平放,不可朝上向外。使用过程中不得放置在走线架、机架及金属梯等高处。(三)各类起子、扳手等工具应做好绝缘。起子除起口裸露外的金属部分,其他部分都可用热缩套管或绝缘胶带绝缘完整。裸露部分不应超过10mm,绝缘部分如有破损需及时重新绝缘。扳手除扳口外,其他金属部分可用热缩套管或绝缘胶带绝缘完整。(四)工具、器械的安装,应牢固,松紧适当,防止使用过程中脱落和断裂,以免发生危险。传递工具时,不得上扔下掷,放置较大的工具和材料时必须平放,以免伤人。,第一节 一般常用作业工具,(五)使用手锤、榔头时不应戴手套。操作时,人不可对面站立。(六)使用钢锯,安装锯条应松紧适度,使用时用力均匀,不要左右晃动,以防锯条折断伤人。(七)使用扳手、钳子前,应进行检查,活动部件损坏或活动不自如时,不宜使用,不准相互替代或加长把柄。(八)使用各种吊拉绳索(大、小绳)和钢丝绳,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吊拉绳索如有磨损、断股、腐蚀、霉烂、碾压伤、烧伤现象之一者不准使用。承重时应试拉,绳索应符合承重范围;在电力线下方或附近,不准使用钢丝绳、铁丝或潮湿的绳索牵拉吊线等物体。,第一节 一般常用作业工具,(九)使用铁锨、铁镐时,应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锨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