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应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第一节财政政策概述,一、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二、财政政策的类型,(一)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三、财政政策“乘数效应”,SW1,E1,SW2,E2,U1,U2,0,V1,V2,Y,X,图14-1政府投资在“基础瓶颈”条件下所产生的“乘数效应”,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一、财政政策主体 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二、财政政策目标 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收入的合理分配 经济适度增长 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三、财政政策工具1、税收 2、国债 3、公共支出 4、政府投资,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应,一、财政政策的功能(一)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及其平衡状况可以直接影响社会总供求及其平衡(二)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可对企业和个人货币收支的增减和流向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三)财政调控渗透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两大领域,二、财政政策工具选择和政策目标的实现,(一)经济过热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在经济过热阶段,应选择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但在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时,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二)经济过冷阶段的政策选择在经济过冷阶段,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遏止通货紧缩。但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要掌握适度:一是财政支出规模和投资规模的扩大要同支出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相结合。二是减税幅度要考虑财政减收的承受能力和扩大支出的需要。三是应将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四是扩大国债发行规模要考虑国家财政的还本付息能力。,(三)经济正常发展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在经济正常发展阶段,应选择中性财政政策,即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政策保持中性,并不意味着放弃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三、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 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 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四、财政政策效应,政策的有效性,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简介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存款准备金制度 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三、不同的政策组合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0,Y,财政政策效力强,财政政策效力弱,LM,IS(平缓),i ii,0,Y,i,0,Y,LM,i,LM(平缓),IS,IS(陡峭),LM(陡峭),IS,I,0,财政政策效力弱,财政政策效力强,Y,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本章思考题,1、财政政策的目标?2、怎样认识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应?3、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5、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