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兼谈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docx
一一兼谈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如何使用语大教材?这一问题在当下颇受关洼。本文作者从新课改以来无视教材的现象入手,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材的本质属性,认为用教材教提法易误导教师,从而提出“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两个更为明晰的概念,试图引导教师走出教材使用误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语文新课改的一系列新理念也在接受着实践的检验。几年来的语文教改实践;既验证了新课改提出的许多新理念有让人信服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但也验证了有些新理念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缺乏科学性,谈不上先进性,实在难以操作,只能迷失语文教学的本真,陷入外表的虚浮。否认教教材,倡导用教材教,提出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其中之一。从语义上分析,笔者总觉得教教材与用教教没有本质的区别,可以说是同义异说,即含义相同而说法不同罢了。其实教教材就是用材教,用教材教就是教教材,谁能说它们的含义不是相同的呢?可一些人硬是玩文字游戏,人为的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加以区分,并对二者作出水火不相容的界定,从而否认教教材而竭力主张用教材教。这一分把许多语文教师搞糊涂了。尽管有所界定,但有的教师还是弄不清用教材教是怎么一回事,也搞不懂怎么教才是用教材教,于是以不变应万变,仍然走自己教教材的路子,咬定教材不放松,任尔东风南北风;而一些热衷实践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师,那么在尚未完全弄清楚用教材教的实质内涵的情况下,生吞活剥某些专家、学者的见解;再加上自己的领会,上出了五花八门的用教材教的课。我听过一些“用教材教的课。在这些教学中,教材如同话题作文的材料一样,它只起引出话题的作用。而由材料(教材)引出什么话题,全凭教师的直觉、领会和理解。话题一旦引出并确定下来,就抛开材料(教材),整个教学活动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于是就出现了以下几种现象:1、取其一点,不及其余。教师依据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曲解,从中拾取某些碎片、点滴,作为教的重点,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突破。如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教者没有安排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感悟作者如何深情地回忆自己童年时读过的第一本书的经历,如何讴歌深沉的父子之情和真挚的同学之情,以及如何表达对苦难生活的体察和独特感受,而是抓住儿时的同学因家贫上不起学,读不起书的事,引出希望工程这个话题,让学生讨论你知道什么是希望工程吗?、你为希望工程做了些什么?还将做什么?再如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教者并末从这篇文艺随笔的文体特点人手,引导学生去探讨、解读作者是如何阐发对维纳斯美的感悟和认识的,没有让学生去体悟文艺随笔与议论文的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美学思想及其表达方式,而是抛开课文,只抓住美这个话题,组织学生探讨什么是美?“什么样的人才是美的?用教材教成了抛开教材的随意演绎。2、荒了自家地,去种别人田。尽管新课标提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倡与其他课程沟通、结合,但绝不是要削弱和湮没语文课的特质和本色。语文课还是要教出语文味儿,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可在用教材教的理念下,语文课丧失了语文味儿。一些教师不在语文上下功夫,而另去找用教材教的话题和资料。于是荒了自家地,却去种别人田。如教学?伶官传序?,这是一篇序文,从写作角度看,它又是一篇结构十分严谨的议论文,主要采用比照论证的方法,使阐述的道理确凿可信,很有说服力。教师没有抓住本课的论证特点,指导学生仔细解读,而是在黑板上写了几组数字:9,让学生去探讨这几年里唐庄宗李存勖分别多少岁?当时都发生了什么事?说明了什么?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3,碰上什么教什么,语文成了杂货筐。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教学中只能从语文课的性质、任务、要求出发去选择教学内容,绝不能把语文变成杂货筐,什么都往里边装。用教材教的提出者绝不会想到,这一理念却把语文变成了杂货筐。如教学?鸿门宴?,教师在课文中碰到什么,就引出什么话题,就教什么,碰到历史就说历史,碰到地理就讲地理,碰到左司马就谈古代官制,碰到望其气就介绍望气之学把语文课教得既像历史课,又像地理课,还像古代文化常识课,就是不像语文课。用教材教在理念上模糊,提法上含混,因而造成了实践上的随意,出现种种乱象就缺乏为奇了。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之本,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坚持“教教材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时,必须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文本(即一篇篇课文,下同)的根本价值取向,绝不能抛开教材,架空文本,进行漫无边际,牵强附会的用教材教。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信息源。语文教学只有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丰富、深厚的资源,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与教材文本作者对话,是学习语文的正确途径。如果脱离教材,架空文本去演绎、阐释、讲述、解说、探讨,其结果势必本末倒置,既削弱了教材生成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也流失了语文教材应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精神。用教材教的倡导者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对立起来,这是丢本、舍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追求。我认为语文教学首先应当教教材并教好教材。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的品读、体味和探求。学生只有认真学习、阅读教材文本,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只有认真学习、阅读教材文本,才有利于积累,有利于体验,有利于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文本去搜集资料,去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清楚通过“教教材,让学生直接接触材料,对教材文本进行感知、品味、体悟、理解、积累和表达,更为重要。那种脱离教材,架空文本的“用教材教是对语文教学的扭曲和误导。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认,而是在继承传统根底上的创新,是对原有经验的提升和改组。新的理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吸收、借鉴以往教改成果的根底上形成和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阔语文教师在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中提出过一个比用教材教更为科学,实用又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即语文教学要走进教材,还要走出教材。这是在总结、分析语文教学两大弊端一一是死抠课文,孤立分析;二是抛开课文,驾空分析一一的根底上提出来的。在走进教材并走出教材的教学中,有志于教学改革的语文教师经过反复实践,提出语文教学应沿着披文(解读课文)一一入情(品味情感)一一拓展(扩充内容)的轨迹,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渐人佳境,探究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作者的语用经验,“走进教材,延伸拓展,联系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社会,以丰富学生的经验和认知。既根据教材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进行教学,又引入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以带动全篇,这就是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如果用现在某些专家提出的新理念来概括,走进教材就是教教材,走出教材就是用教材教,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二者本应完美结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而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把二者对立起来、分割开来,这是不妥当的,也是行不通的。我建议放弃用教材教这个叫人既费解又头痛的提法,借鉴20世纪80年代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即“走进教材与“走出教材相结合,并对这一提法做出新的理性解说,在实践中予以创新。现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确有成效的理念、提法不要,却另起炉灶,无非是为了表示其提法之新。这个新否认了千百年来我国母语教学的有益的传统一一教教材,片面主张用教材教,这新让人迷糊,是为新而新。走进教材就是教教材,走出教材就是某些人提倡的用教材教,人为的否认一个、倡导一个是没有道理的,也是用教材教难以操作的主要原因。四仔细思之,用教材教的倡导者否认教教材是对传统教学把教学活动仅仅局限在教材之中,固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坚守教材不敢有所拓展、延伸,认识局限、思想狭隘的否认。而提出用教材教那么是主张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扩充、丰富,其初衷是好的,其设想也没错。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是用教材教倡导者始料不及的。现在应该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To其实教教材是用“用教材教的根底,“用教材教是“教教材的拓展、延伸、扩充和深化。因为“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语义上的相同,为了不造成混乱,还是用“走进教材并“走出教材的提法为好。在实际中必须认识到“走出教材与“走进教材是有机联系着的而不是衍生的。是互相融合与教学过程之中的“走出教材绝不是“走出语文,表示与语文无关,与教材文本无关的随意发生。“走出教材是从教材文本自然地“走出而不是虚骄的、生硬地强行安插。具体教学中如何操作呢?试举李清照?声声慢?一课的教学,说明之。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首先就得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教教材),让学生了解李清照其人,和她写作这首词的背景。指导学生在反复读诵这首词的根底上抓住词眼“愁,去领悟理解词人“为什么愁,去体味词人是“怎样表达‘愁’的(包括意象选用、语言特点、感情抒发等)。让学生自己去解读,教师要适时、恰当地予以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意象,获得情感体验;在意象的触发下,领悟这首词的诗情、意蕴,并品味诗人谴词造句之精妙,在此根底上进行理性的升华。教学不能到此为止,还必须“走出教材(用教材教)。教师应紧密结合?声声慢?这首词的词眼“愁,进一步就古典诗词中诗人对“愁的表达,引导学生去探讨,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愁。这里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1、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愁是外界人、事、物影响到人,而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响;是一种情感活动。心理学将其归入情绪范畴。2、可与学生一起梳理古人抒写愁的几种类型。一是忧国忧民的愁,这是大愁,是积极的愁。可举例,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举国哗然,谭嗣同写的一首?有感?: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二是为亲友、为他人、为自己的生活境遇发愁,这不能用积极、消极简单地去划分,具体情况,可具体分析。可举李清照的?一剪梅?等。三是为个人名利、欲望发愁,这是消极的,是应该否认的。还可将愁归纳为:忧愁、哀愁、穷愁、离愁等。3、让学生通过查资料,探究历代诗人在写愁上的艺术创造。比方,有用山比喻愁的沉重,像李群玉的穷愁重如山,终年压人头。有用水比喻愁的悠长,像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用花草比喻愁的繁多,像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还有借用想象比喻愁的沉重,像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朦舟,载不动许多愁。通过这些让学生体味母语的丰富和优美。4、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愁,并正确的对待愁,化解愁。每个人不可能没有愁,问题在于应面对愁,化解愁。一是不要“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二是要有?便衣警察?主题歌所唱的精神和心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也就是说要以健康的心态,洒脱的个性,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去面对人生。当然最后不要忘记还得回到教材,回到李清照的?声声慢?上来,让学生去认识李清照愁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及对愁的表现手法及技巧。这样的课可以说是走进教材(教教材),又走出教材(用教材教)的课。这样的课既有对教材的深入探究与解读,又有知识的拓展延伸,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这大概可以算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语文课吧。新课改、新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精神,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成为广阔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很有必要深人研究,积极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保证语文课改顺利健康的进行下去,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