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ppt
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参阅教材第章,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第三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第一节 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的核算公式 三、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四、丹尼森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作用程度分析,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是指实际生产能力的增长,也即产量的增长,不包括价格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即产量的增长一般用总产量增长率和人均产量增长率来衡量;如用Yt表示t期的总产量,Yt-1表示t-1期的总产量,则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Gt=(YtYt-1)/Yt;,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的含义:如用yt表示t期的人均产量,yt-1表示t-1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gt=(ytyt-1)/yt,2,经济增长与实际GDP增长,共同点:经济增长与实际GDP增长率都是分析实际产量的增长,不包含价格的因素;不同点:经济增长分析实际产出增长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劳动要素增长、资本要素增长、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实际GDP增长的作用和影响;实际GDP增长分析扣除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的产量增长,着重分析价格因素对GDP的影响程度,而没有分析不同要素对GDP的影响。,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A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质量的概念;B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C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有可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如对资源的过度采用导致资源枯竭,对环境的污染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等,经济在一定时期增长了,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为继。,4,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A国家间在人均收入方面,进而在生活水平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B经济增长率在不同国家间有显著的差别;C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即增长率不一定能保持长期稳定。D一个国家在世界人均收入分布中的相对位置并非不变,各国均可以从穷国变成富国,也有可能从富国变成穷国。,二、经济增长的核算公式(P46),(一)总量增长率的核算公式及其推导 1,总量增长率的核算公式:Y=AF(K,N)Y/Y=(1)N/N+(K/K)+A/A总量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2,总量增长率核算公式的推导(P63附录),A.所需条件:a生产总量函数:Y=A*F(K,N);b.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N1-(上标)c.要素的边际产量:,2,总量增长率核算公式的推导(P63附录),B推导过程:a产出变动:Y=MPNN+MPkK+F(N,K)Ab产量的增长率Y/Y(MPNN)/YN/N(MPkK)/YK/KA/Ac竞争性条件下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MRPN=w=MPN*P,B推导过程,d用来代替资本份额(MPkK)/Y,用(1)来代替劳动份额(MPNN)/Y,则有:Y/Y=(1)N/N+(K/K)+A/A;这就是总量增长率的核算公式,即:总量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3,总量增长率的核算举例,(二)人均量增长率的核算公式(P48),A.人均GDP是GDP与人口的比值,用小写字母y来表示,则y=Y/N;生产要素资本量按人均计算定义为k,k=K/N,称为资本劳动比率,或人均机器数。B.GDP的增长率等于人均GDP增长率加人口增长率:Y/Y y/y+N/N;资本增长率等于人均资本增长率加人口增长率:K/K k/k+N/N;,(二)人均量增长率的核算公式,C.将总量增长率核算公式:Y/Y=(1)N/N+(K/K)+A/A转换为人均增长方式,则有:y/y=(k/k)+A/A美日经济趋同,三、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P4752),1,劳动增长(N/N)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A/A=Y/Y(1)N/N(K/K)上述公式称之为“索洛剩余”;4,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5,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6,气候、移民和难民:,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P53),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目的、基本假定二、技术条件不变情况下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程 三、稳态均衡的条件及实现过程 四、储蓄率增加和人口增长对人均产出和稳态增长率的影响 五、加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目的、基本假定,1,分析目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着重分析储蓄对资本存量变化的影响,揭示经济长期增长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水平实现稳态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从当时的状态向稳态均衡状态调整。,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目的、基本假定,2,基本假定:A分析的对象是两部门经济,不涉及政府部们和国外部门的作用;总支出总收入,I=S;B.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式中s为固定的储蓄率;折旧率为固定的d;所有的储蓄都转化为投资I;C.人口和劳动力按固定比率n增长;D.生产规模不变,即要素与产出同比例的增加;E完全竞争市场;F边际报酬递减。,二、技术条件不变情况下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程,1,基本思路:A.先推导出人均产出函数:在技术条件不变情况下,生产函数可设为:Y=F(N,K);因假定生产规模不变,则要素变化与产出变化比例相同,则生产函数进一步为:Y=F(N,K);主要分析人均产出,因此假定1/N,则人均生产函数为:Y/N=F(1,K/N);,1,基本思路,假定全部人口或劳动力都参加生产,则人均产量Y/N只取决于人均资本K/N;用小y表示人均产量(产出),即y=Y/N;用小k表示人均资本,即k=K/N;则人均生产函数可写为:y=f(k),而f(k)=F(1,k);人均生产函数表明人均产出与资本劳动比率(人均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B人均产出函数的图形表示,K(资本-劳动比),y,y=f(k),C.资本、产量和储蓄(投资)之间的关系,资本存量 产出/收入 资本存量变化 储蓄/投资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储蓄对资本存量变化的影响。,稳定状态p54,2,基本方程(P56),A.基本方程的公式及其含义:k sy(n+d)k s f(k)(n+d)k;也可以写成如下方程:s f(k)k(n+d)k;该公式表明了人均储蓄与人均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人均资本的增加k 等于人均储蓄s f(k)减去两项人均资本变动(n+d)k:,人均资本变动(n+d)k的含义,一定量的人均储蓄(nk)用于装备新劳动力所需资本,一部分人均储蓄(dk)用于替换折旧资本;人均储蓄超过(n+d)k的部分将导致人均资本的上升,即k 0;用于装备新劳动力和替换折旧资本的部分(n+d)k,称为资本的广化;用于增加人均资本k的部分,称为资本的深化;,A.基本方程的公式及其含义,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也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k sy(n+d)k;也可以直接从人均储蓄的用途来解释资本的深化和广化:sy k(n+d)k;该公式表示人均储蓄用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本的广化,二是资本的深化;,B基本方程公式的推导(P55-56),a总生产函数为:Y=F(N,K);人均生产函数为:Y/N=F(N/N,K/N);y=f(k),式中k=K/N;在两部门经济中,I=S,而S=sY,i=sy;b资本存量的变化(剩余量)总投资装备新增劳动力所需资本折旧资本;设新增劳动力为固定比例n,折旧为d,则:K=INK-dK;(总量用大写)k=ink-dk;(人均量用小写)可得:k=sy(nd)k。,三、稳态均衡的条件及实现过程(P54),1,稳态均衡的含义(P54)稳态均衡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即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如果技术水平不变,则人均产出(产量、收入)也达到稳定状态,维持不变。因此,稳态均衡时的k值和y值都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经济达到稳态状态时,虽然k和y值固定不变,但资本存量和总产量都在增长。只不过,总的资本存量增长率和总产量增长率都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均为n;,三、稳态均衡的条件及实现过程(P54),1,稳态均衡的含义(P54)因为:假定前提是人口和劳动力以固定增长率n增长,而稳态均衡时 k=K/N=n不变,所以资本存量K必须与劳动力按相同比例n增长;同时y=Y/N,在稳态状态时也保持不变,因此总产量也必须按比例n增长。因此,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稳态均衡也可表示为:y/y=N/N=K/K=n,三、稳态均衡的条件及实现过程(P54),2,稳态均衡的条件:要实现稳态均衡,即k=0,此时人均储蓄刚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因此,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稳态均衡的条件是:sy=(n+d)k,3,稳态均衡的图形分析(P56图34),k,(n+d)k(投资需求=必须投资),sy储蓄=实际投资,C,=f(k),曲线说明:稳态均衡条件:,4,稳态状态的实现过程(P56图34),k,(n+d)k(投资需求=必须投资),sy储蓄=实际投资,C,Y=f(k),如果k*和y*为稳态均衡点,则其他点为不均衡点。不均衡点必须通过储蓄变化来向稳态均衡调整。,5,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几个重要结论(P56),A有相同的储蓄率、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率及技术水平,也就是说有相同的生产函数的两个国家,最终将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上趋于一致,但这个过程可能十分缓慢;这称之为“趋同”分析。反过来说,如果两个国家人口增长率和技术水平相同,但储蓄率不同,则储蓄率或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如果两个国家储蓄率和技术水平相同,但人口增长率不同,则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5,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几个重要结论(P56),B当经济处于稳态时,k和y固定不变,且增长率为0;同时总收入以相同于人口增长率的比率增长,即总量增长率为n。可见,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水平的影响。这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关键结论。,四、储蓄率增加和人口增长对人均产出和稳态增长率的影响(P5658),1,储蓄率增加对人均产出和稳态增长率的影响:A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储蓄曲线,从sy上移到sy(P57图35);B储蓄率的增加使稳态均衡从C点过渡到C点,提高了人均资本k和人均产量;,储蓄率的提高移动了稳态,k,(n+d)k,sy储蓄=实际投资,C,=f(k),s,C,1,储蓄率增加对人均产出和稳态增长率的影响,C从短期或从增长过程来看,更高的储蓄率导致了总产量和人均产量的提高。因为更高的储蓄率使资本存量增长快于劳动力和折旧的增长,从而使资本深化,产出增长提高;D但从长期来看,由于C、C都是稳态状态,而稳态中的产出增长率独立于储蓄率,因此,虽然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人均产出水平和人均资本水平,但人均产出增长率又回到了人口增长率的水平。,储蓄率提高对产出和产出增长率的不同影响,2,人口增长对人均产出和稳态增长率的影响(P58),A人口增长从n提高到n,则(n+d)k曲线在(n+d)k曲线左上方,新的稳态点降低了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水平;B但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提高降低了稳态,k,(n+d)k,sy,C,=f(k),(n+d)k,C,五、加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P59),1,两种不同的技术进步表示方法:A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生产函数为:Y=F(AN,K);在增长的均衡状态,y和k均以技术进步率g相同的比率增长,k=sy(n+d+g)k;B全要素的技术进步;生产函数为:Y=AF(N,K)一开始分析的就是全要素的技术进步。,五、加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P59),2,技术进步使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增长,但稳态增长率不变:A技术进步使外生因素,引起储蓄曲线和产出曲线的向上移动;B图形分析:P59图37外生技术变革;C稳态增长率不变。,外生技术变革的增长,(),(,),(,),(,),第三节 增长与政策(P65第4章),一、内生增长二、增长政策,稳态增长率长期增长归因于技术进步决定技术进步的经济因素有哪些?,k,(n+d)k,sy,C,=f(k),(n+d)k,C,资本边际产品递减,资本边际产品不变,k,(n+d)k,s f(k),f(k),储蓄率越高,产出增长率越高,Y=akK=sy=sakK/k=saY/Y=sa,内生增长,规模报酬外部效应知识的复制人力资本投资和具体的研究与开发是长期增长的关键。,A=akY=F(K,AN)A/A=(p48)gy/y=k/kg=sa-(n+d),趋同,新古典的预言:绝对的趋同有条件的趋同,稳态收入会不同,但增长率会最终相等。高投资对增长的影响是暂时的。,增长陷阱与两部门模型,稳态,发散,遗留问题,社会必须对投资进行选择:将投资引向科研和开发的社会会有持续的发展;将投资引向实物资本的国家在短期会有较高的增长,但是会牺牲长期增长。,人口增长和马尔萨斯,稳态,发散,稳态,亚洲虎,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全要素增长率?是古老的方式:工作、竞争、储蓄来实现的。克鲁格曼:东亚没有奇迹,资本存量的黄金法则,又称“黄金分割线”,其基本内容是:如果要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n与资本的折旧率d之和,即:MPK(k*)=(n+d),资本存量的黄金法则:方程推导,稳态消费c*等于稳态收入y*f(k*)减去稳态投资(n+d)k*:c*=f(k*)(n+d)k*要使稳态消费最大化,则要求边际资本的增加所产生的额外产出足以补充所增加的必需投资,即MPK(k*)=(n+d)。资本k*,则黄金率资本存量,与最高的永久性可持续消费水平相适应。,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图形分析,(),(),黄金分割率的消费水平与储蓄率,(),(),(),(),(),东欧的改革与增长真正的穷国自然资源:对增长的限制(两型社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一、鼓励技术进步政策二、人口和劳动就业政策三、鼓励资本形成的储蓄率政策,作业,概念题 全部技术题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