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与设计.ppt
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假设,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课题的操作化,调查研究方案,确定,设计,第二讲 社会调查研究的准备与设计,第一步 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的选择查阅文献初步探索,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课题的含义 研究课题是关于两个或多个概念(或变量)间的关系的一种提问,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要反映或解释的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第一节 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的选择,选题的基本原则必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当性原则,第一节 确定调查研究课题,查阅文献,了解以往调查研究成果为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设想提供参考了解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方法为提出研究假设和制定研究方案提供参考,了解调查地区、调查对象的历史状况为制定调研方案和调查提纲提供依据了解有关的政策、文件为明确调查研究的关键问题和重点内容。,查阅文献的作用,注:在调查阶段同样需要收集文献!,第一节 确定调查研究课题,初步探索,含义 指在正式调查之前征询有关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到调查地点进行初步考察,与基层有关人员座谈,以便了解调查任务、确定研究假设和制定调查方案奠定基础。主要任务: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考察。为明确地提出研究假设奠定基础。,第一节 确定调查研究课题,第二步确定研究假设,在收集资料之前通常针对研究课题提出具体的研究假设,然后收集事实来检验假设,并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解答。研究假设的概念研究假设的构成与形成调查研究是否事先都要有假设,研究假设的概念,是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判断或设想,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是一种对现象的理性认识。必须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出的尝试性的理论解释必须能够由经验事实来检验必须以明确的概念为基础必须与有效的观测技术相联系研究假设的来源:以往的实践经验或实地初步探索而得出的假设 由理论文献中得出假设,第二节 确定研究假设,特点:,研究假设的构成与形式,由概念(或变量)构成,是“以一种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陈述,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行预测的命题”。概念与变量概念:综合概括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抽象名词。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对概念的具体化,通过对概念的定义和界说而转换来的。,第二节 确定研究假设,在经验层次上表明现象在程度、等级、数量或类别上的变动状态,研究假设的构成与形式,特定关系相关关系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过来也同样。因果关系如果变量X发生变化,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过来则不然。虚无关系两个变量之间如果没有必然的联系,则称。,第二节 确定研究假设,研究假设的构成与形式,研究假设的陈述形式条件式陈述基本形式:“如果A,则B”或“只要有A,才会有B”。A表示选决条件,B表示后果。条件式陈述常常说明两变量间因果关系。差异式陈述:基本形式:“与在变量上有(或无)显著差异”。与表示某一变量(X)的不同类别或不同的值。差异式陈述主要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有(或没有)相关关系,第二节 确定研究假设,调查研究是否事先都要有假设?,第二节 确定研究假设,第三步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分析单位调查内容调查内容的选择,分析单位,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的一个个“点”,是进行调查和抽样的基本单位。注:分析单位不一定等同于抽样单位;不一定是研究结论中所要解释的单位;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个人 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产物,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分析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制度或不同文化中的具体特征。注:社会调查研究一般并不停留在个人层次上!,分析单位,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的一个个“点”,是进行调查和抽样的基本单位。注:分析单位不一定等同于抽样单位;不一定是研究结论中所要解释的单位;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个人 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产物,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主要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一群人。注:群体特征不等同于个人特征!,分析单位,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的一个个“点”,是进行调查和抽样的基本单位。注:分析单位不一定等同于抽样单位;不一定是研究结论中所要解释的单位;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个人 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产物,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指由具有共同目标和正式分工的一群人所组成的单位。,分析单位,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的一个个“点”,是进行调查和抽样的基本单位。注:分析单位不一定等同于抽样单位;不一定是研究结论中所要解释的单位;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个人 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产物,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指按地理区域划分的社会单位。将社区作为分析单位通常是描述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交往活动、行为规范以及社区的历史发展状况等。,分析单位,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的一个个“点”,是进行调查和抽样的基本单位。注:分析单位不一定等同于抽样单位;不一定是研究结论中所要解释的单位;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个人 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产物,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行为、社会产品。,分析单位,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的一个个“点”,是进行调查和抽样的基本单位。注:分析单位不一定等同于抽样单位;不一定是研究结论中所要解释的单位;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种:个人 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产物,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注:一项研究课题可以采用多种分析单位!,调查内容,含义一项调查研究所要了解的调查项目和调查指标,涉及各种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一般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分三大类:状态 意向性 行为,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指分析单位的基本情况,可用一些客观指标来调查。,调查内容,含义一项调查研究所要了解的调查项目和调查指标,涉及各种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一般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分三大类:状态 意向性 行为,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是分析单位的内在属性,是一种主观变量。包括态度、观念、信仰、个性、动机、偏好、倾向性等。对意向性的分析要以分析单位的行为动机、目的、手段、策略等解释它的行为。,调查内容,含义一项调查研究所要了解的调查项目和调查指标,涉及各种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一般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分三大类:状态 意向性 行为,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是一种外显变量,可直接观察。一般社会行为是要解释的因变量,受状态和意向性影响。此外,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变量。,调查内容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课题、研究假设、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此外,还应考虑:研究层次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抽象程度非常具体的现象高度抽象的概念解释方式个性解释以个人的独特因素来解释行为,需要详尽考察某一个案的各种属性和特征 共性解释以大量样本的共同特征来说明一般模式或普遍规律,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第四步 研究课题的操作化,操作化含义 是通过对抽象概念的定义来选择(或制定)调查指标,从而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以观测的变量,将研究假设转化为具体的假设。概念的定义和操作化,概念的定义与操作化,概念的定义有两种方式 概念的抽象定义使用文字来概括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将概念所指的某类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分开来。概念的操作定义是依据抽象定义所界定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一些可观测的调查指标或调查项目来说明如何度量一个概念 选择或设计调查指标调查指标:是概念内涵中某一方面内容的指示标志,表示经验层次的现象。,第四节 研究课题的操作化,举例,社会剥削的抽象定义 个人在 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交往及社会活动能力 等方面受到不合理的限制、歧视和压制。社会剥削的操作定义,第四节 研究课题的操作化,内涵,外延,社会剥削,社会孤立,社会歧视,社会权利剥夺,界定其主要内容和表现,界定歧视的各种类型,界定社会权利的各个方面,指标:朋友数目与其他家庭的来往程度活动区域社交活动,指标: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职业歧视政治歧视,指标:受教育权利的剥夺社会交往权利的剥夺公民权利的剥夺移民权利的剥夺,第四节 研究课题的操作化,第五步 设计调查研究方案,调研方案的含义 是通过对一项研究的程序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全面地考虑,制定出的总体计划和切实可行的调查大纲。调研方案的内容,调研方案的内容,说明调查任务的目的、意义和研究课题调查的目的、意义:是什么,侧重于理论还是应用,作用有哪些?阐明研究课题:本研究要解答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形成的,从哪些角度出发提的,解答这些问题会导致哪些新的发现?研究要描述或解释哪些社会现象,对现象的描述是怎样的?(研究设想、研究假设、假设中的概念的定义)调查研究范围和分析单位,第五节 设计调查研究方案,调研方案的内容,确定研究类型和调查方式、方法类型:解释性研究?方式:统计调查还是实地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制定抽样方案,确定抽样方法抽样调查说明:研究总体?调查总体?抽样方法?如何抽取样本?抽取多少样本?等。典型调查或个案调查说明:如何选择典型或选“点”。根据何种原则选择典型。,第五节 设计调查研究方案,调研方案的内容,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格或调查提纲确定研究的变量、调查的指标和项目。确定调查的场所、时间和进度安排场所:说明在实施调查地点。如问卷法、观察法。调查时间包括:调查时期和调查时点。进度安排:每一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应用阶段)以及每一具体步骤所需的时间。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的计划与安排物质手段:调查工具、设备以及资料加工整理的手段。,第五节 设计调查研究方案,第五步 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写成书面规划,简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