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pt

    • 资源ID:6186706       资源大小:4.24MB        全文页数:31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pt

    考试辅导,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介绍,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考试,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次。该考试为滚动考试(每两年为一个滚动周期),参加四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任意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的考试。,考试介绍,考试合格方可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并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工作或者在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从事安全生产专业服务工作,经注册取得执业证和执业印章后方可以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名义执业。注册以及注册后的执业、继续教育及其监督管理,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考试介绍,考试为闭卷考试,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科目: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前三个科目的考试题为客观题:单项选择题(70题,每题1分)和多项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多项选择题错选不得分;漏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考试介绍,安全生产技术试卷由必答题和4组选答题组成,必答题为机械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职业危害控制技术、交通运输安全技术的内容;选答题分别为采矿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和综合安全技术的内容。考生须完成必答题(占分值的90%)和任意一组选答题(占分值的10%)。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题包括客观题(占分值的30%)和主观题(占分值的70%)。主观题为综合案例分析题。,课程辅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课程内容,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第四章 安全评价第五章 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第六章 应急管理第七章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第八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基本要求: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辨识和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对策。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及其物质。,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一)事故: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生产安全事故事故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工伤事故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四个等级。例:某矿山企业在一次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中死亡8人,重伤50人,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这次事故属于()。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二)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了解分类标准。,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三)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必须指明危险的具体对象。一般用风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风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频率)与严重性给出,一般:风险R=事故频率F 严重度C例: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确定。A危险物质与危险因素 B危险条件与危险状态 C危险场所与危险因素 D可能性与严重性,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四)海因里希法则:指在机械生产过程中,重伤或死亡、轻伤、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五)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可以是物或人等。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为:(1)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2)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判别两类危险源。,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六)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法规定,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给出了6大类9小类中78种典型危险化学品及临界量。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判别公式为:,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三、安全、本质安全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一)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安全是相对的,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二)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本质安全具体包括失误一安全功能和故障一安全功能,这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三、安全、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目前很难做到。(三)安全许可安全许可范围: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随着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方法、原理有了很大的拓展。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 安全管理是随着生产的产生而生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公元前8世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20世纪初;20世纪中;20实际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新世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一)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1)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系统原理(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反馈原则是指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 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二)人本原理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 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二)人本原理(2)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3)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人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4)行为原则。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为。,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三)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2)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三)预防原理(3)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即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四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所谓3E原则。(4)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四)强制原理含义: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2)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规律得到落实,必须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例:“3E原则”认为可以采取()三种对策防止事故的发生。A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B安全管理对策、监督与监察对策、技术对策。C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监督与管理对策。D预防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例:安全生产管理中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是()。A本质安全化原则 B安全第一原则 C 封闭原则 D动力原则 E监督原则,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三、事故致因理论 阐明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一)事故频发倾向论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早期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工厂中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故频发倾向理论不符合现在事故致因理论的理念。,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二)事故因果连锁论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与伤害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三、事故致因理论,可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三、事故致因理论,海因里希认为,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二)事故因果连锁论2.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的提出博德的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个人原因、不安全行为、事故、伤亡。包括五个方面:(1)控制不足管理;(2)基本原因起源论;(3)直接原因征兆;(4)事故接触;(5)受伤损坏损失。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三、事故致因理论,(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961年吉布森、1966年哈登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能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类利用各种形式的能量做功以实现预定的目的。人类在利用能量的时候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能量,使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产生、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了对能量的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释放或逸出,必然造成事故。能量转移造成事故的表现。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三、事故致因理论,(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达及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人体必将收到伤害。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按能量大小可建立单一屏蔽和冗余屏蔽。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屏蔽措施主要有11种。,三、事故致因理论,(四)轨迹交叉理论1.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同一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转移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三、事故致因理论,(四)轨迹交叉理论2.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人的因素运动轨迹,物的因素运动轨迹。许多情况下人与物又互为因果。若设法排除了机械设备或处理危险物质过程中的隐患,或者消除了人为失误和不安全行为,使两事件链连锁中断,则两系列运动轨迹不能相交,危险就不会出现,即可避免事故发生。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三、事故致因理论,(五)系统安全理论1.系统安全理论的提出所谓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制定并开始执行安全工作规划系统安全活动,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三、事故致因理论,(五)系统安全理论2.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三、事故致因理论,(四)系统安全理论(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及其风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减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时,也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三、事故致因理论,(四)系统安全理论3.系统安全中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人的失误。当今世界范围内系统安全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关于人失误的研究。4.系统安全理论的推广应用系统安全标准;新的安全概念;能量屏蔽及控制。,三、事故致因理论,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事故预防: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便后果尽可能减小。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安全教育对策主要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安全管理措施则是要求必须怎么做。,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法第3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的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预防为主”,是指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综合治理”,就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保证安全生产。,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重点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以人为本”必须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和落脚点是认真切实地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措施。,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2002年,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体系: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兴业标准。目前,有关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约有130多部。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20多部法律;20多部行政法规;80多部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安全生产标准几千项。,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四、安全生产政策措施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12项治本之策。2009年“安全生产年”,“三项行动”: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11年强化“三深化”、“三推进”。“十二五”期间建立完善“六大体系”: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教培训;提高“六个能力”。,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五、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国家监管与地方监管,政府监管与企业管理。六、安全生产科技保障体系安全科技可划分为四个大类。体系:政府引导推动、技术装备研发转化、专家智力支持、中介技术服务(咨询、评价、检测检验、安全标志管理)、企业推广应用和技术标准转化。,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三项岗位人员”: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全国四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构基地网络基本形成。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体系: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支持保障系统。九、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我国安全生产的中长期奋斗目标分三个阶段。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由事故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4类、27个具体指标构成。,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第五节 组织保障第六节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第七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八节 建设项目安全实施“三同时”第九节 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第十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十一节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第十二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第十三节 承包商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一、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2010年6月1日实施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906-2010)。定义: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企业的每个员工。,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一、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动态循环的模式。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管理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二、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13个核心要素。,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二、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作业安全包括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作业行为管理、安全警示标志、相关方管理、变更管理。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一、安全文化的起源1986年提出了“安全文化”一词。二、安全文化现状美国杜邦公司的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二、安全文化现状2008年,安监总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三、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一)定义:是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的总和;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三、安全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二)安全文化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多层次的复合体,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组成。(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四、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事务参与;审核与评估。(三)推进与保障规划与计划:企业最高领导人组织。保障条件;推动骨干的选拨和培养。,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五、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一)建立机构:定为“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下设安全文化办公室。(二)制定规划。(三)培训骨干。(四)宣传教育。(五)努力实践。,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一)评价指标:11类,区分各类别。(二)减分指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三)评价程序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与评价实施机构;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下达评价通知;调研、收集与核实基础资料;数据统计分析;撰写评价报告;反馈企业征求意见;提交评价报告;进行评价工作总结,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二节 企业安全文化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第五节 组织保障第六节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第七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重大危险源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一)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概况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二)国内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和评价。在2000年颁布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2004年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字200456号),2009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三)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满足安全距离、整改、备案、登记;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二、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监控、管理、持续改进(建立基于GIS、GPS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二、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申报或普查(二)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如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则应在其初步设计审查之前提交预评价报告。(三)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四)应急救援系统(五)土地使用与厂矿选址安全规划(六)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监察,第三节 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危险化学品的依据和方法,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本标准不适用于:(1)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2)军事设施;(3)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4)危险化学品的运输;(5)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1)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2)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其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类别:爆炸品、易燃气体、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等9类。,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类别: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等9类。说明:以上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GB 12268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GB 20592确定。,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1),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法。(一)评价单元的划分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一般把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单元,并以此来划分单元。如原料供应区、反应区、吸收或洗涤区、成品或半成品贮存区、运输装卸区、废液处理区等。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贮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单元处理,但配管桥区例外。,(二)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三)数学模型,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四)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七大类:1)爆炸性物质;2)气体燃烧性物质;3)液体燃烧性物质;4)固体燃烧性物质;5)自燃物质;6)遇水易燃物质;7)氧化性物质。每类物质根据其总体危险感度给出权重分;每种物质根据其与反应感度有关的理化参数值给出状态分;每一大类物质下面分若干小类,共计19个子类。权重分与状态分的乘积即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的评分值。考虑到毒物扩散的危险性,危险物质分类中将毒性物质定义为第8类危险物质。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100分。,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五)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的评价及工艺物质危险性相关系数的确定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同一种工艺条件对于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所体现的危险程度是不相同的,因此必须确定相关系数。分如下5级:A级:关系密切 Wij=0.9;B级:关系大 Wij=0.7;C级:关系一般 Wij=0.5:D级:关系小 Wij=0.2;E级:没有关系 Wij=0。,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六)事故严重度评价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经济损失(万元)表示。事故后果是指事故中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备、物资等的财产损失,不考虑停工损失。对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的事故严重度,根据两个原则建立了物质子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1)最大危险原则:事故后果相差大;(2)概率求和原则:事故后果相差不大。评价的折算公式。(七)危险性抵消因子物、人、管理抵消因子。,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八)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分级用A*=lg(B1*)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一级重大危险源:A*3.5;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四级重大危险源:A*1.5一般说来,单元的危险性级别愈高,要求的受控级别也应愈高。各级重大危险的受控标准: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四、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五、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监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一)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重大危险源监管的主要思路建立区县、市级、国家三级监控网络。监管系统的设计思想。各城市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设立国家重大危险源监管中心,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国家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网络设计方案。城市重大危险源监管子系统:目标、任务、功能。,(二)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警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危险源数据采集系统。利用过程控制、自动检测、传感器、计算机仿真、数据传输和网络通信等理论和实践技术。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概念。1)正常运行阶段。2)事故临界状态。3)事故初始阶段。,五、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监管,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规章制度是指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起草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指导意见等。一、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安全规章制度是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标准为依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2)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原则;(3)系统性原则;(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按安全系统工程和人机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包括:(一)综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14个。(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等7个。,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四、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三同时”制度;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5个。(四)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3个。,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五、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 1.起草。由负责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起草。2.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3.审核。4.签发: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安全规章制度,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制度,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五、安全规章制度的管理 5.发布。6.培训。安全操作规程类安全规章制度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考试。7.反馈。8.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修订计划,并公布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清单。对安全操作规程类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审查和修订外,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第四节 安全规章制度,第五节 组织保障,两方面的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作用: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督促各种事故隐患及时整改,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等等。,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高风险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第五节 组织保障,一、机构设置要求高风险单位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单位,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根据危险性的大小、从业人员的多少、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其它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二、人员配备要求按照安全生产法执行。注意: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第五节 组织保障,第六节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生产风险

    注意事项

    本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